《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6

分析化学试卷6 一、选释题(26分) 1.当pH=5.00时,0.20molL二元弱酸HA)溶液中,H2A的浓度为() (设HA的pKa1=5.00,pK2=8.00) (A)0.15 mol/L (B)0.10 mol/L (C)0.075moL (D)0.050mol/L 2.在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HCN-NaCN (B)H3PO4-Na2HPO4 (C)+NH3CH2COOH-NH2CH2COO (D)H3O+-OH 3.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四位的是( (A)0.2400 (B0.0024 (C2.004 (D)20.40 4.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下述何种溶液,Fe3+Fe2+电对的电位将升 高(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A)稀HSO (B)HCI (C)NH4F D)邻二氮菲 5.用间接碘量法测定BaCh的纯度时,先将Ba2+沉淀为BaIO3h,洗涤后溶解 并酸化,加入过量的KL,然后用NS2O3标准溶液滴定,此处BaCh与NaS2O 的计量关系[(BaClz2)nNa2S2O]为() (A)12(B)1:3(C)1:6(D)1:12 6.用0.1 mol/L HCI滴定0.1 mol/LNaOH的突跃范围为9.7~4.3,则0.01mol/L HC滴定0.O1 mol/L NaOH的突跃范围应为) (A)9.74.3 (B)8.74.3 (C)8.7~5.3 (D)10.7~3.3 7.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关系的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1)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必要条件 (2)高的精密度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 (3)精密度差,所测结果不可靠,再衡量准确度没有意义 (4)只要准确度高,不必考虑精密度 (A)1,3 (B2,4 (C)1,4 D)2,3 8.在氨性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Zm+至计量点时,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分析化学试卷 6 一、选择题 ( 26 分 ) 1. 当 pH = 5.00 时,0.20 mol/L 二元弱酸(H2A)溶液中, H2A 的浓度为 ( ) (设 H2A 的 pKa1 = 5.00, pKa2 = 8.00) (A) 0.15 mol/L (B) 0.10 mol/L (C) 0.075 mol/L (D) 0.050 mol/L 2. 在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 ) (A) HCN-NaCN (B) H3PO4-Na2HPO4 (C) +NH3CH2COOH-NH2CH2COO- (D) H3O+ -OH- 3. 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四位的是 ( ) (A)0.2400 (B)0.0024 (C)2.004 (D)20.40 4. 在含有 Fe3+和 Fe2+的溶液中, 加入下述何种溶液, Fe3+/Fe2+电对的电位将升 高(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 (A) 稀 H2SO4 (B) HCl (C) NH4F (D) 邻二氮菲 5.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 BaCl2的纯度时, 先将 Ba2+沉淀为 Ba(IO3)2, 洗涤后溶解 并酸化, 加入过量的 KI, 然后用 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 此处 BaCl2 与 Na2S2O3 的计量关系[n(BaCl2):n(Na2S2O3)]为( ) (A)1:2 (B) 1:3 (C) 1:6 (D) 1:12 6. 用 0.1 mol/L HCl 滴定 0.1 mol/L NaOH 的突跃范围为 9.7~4.3, 则 0.01 mol/L HCl 滴定 0.01 mol/L NaOH 的突跃范围应为( ) (A) 9.7~4.3 (B) 8.7~4.3 (C) 8.7~5.3 (D) 10.7~3.3 7. 关于准确度与精密度关系的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 ) (1)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必要条件 (2)高的精密度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 (3)精密度差,所测结果不可靠,再衡量准确度没有意义 (4) 只要准确度高,不必考虑精密度 (A)1,3 (B)2,4 (C)1,4 (D)2,3 8.在氨性缓冲溶液中,用 EDTA 滴定 Zn2+至计量点时,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Zn2+]=[Y] B.[Zn']=[Y'] C.[Zn2+]=[ZnYVKznY D.[Zn'P=[ZnY]KznY 9.c mol-L-Na2CO3溶液的物料平衡式是() A.c=[CO32-]-2[Na'] B.c=C032]+Na] C.e-[H2CO3H+[HCOsHCO-[Na] D.c=H2C0]+HC0]+2[C0s2=Na] 10.以下溶液加入少量酸,pH改变最小的是() (A)0.1 mol/L NaAc~0.1 mol/L HAc溶液 (B)0.2 mol/L NaAc~0.2 mol/L HAc溶液 (C)0.05 mol/L NaAc~0.15 mol/L HAc溶液 (D)0.I mol/L NaAc溶液 1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对于所有的酸来说,H2O是一种拉平性溶剂(B)HO是一种两性溶剂 (C)NH4*起弱碱的作用 (D)醋酸根离子是醋酸的共轭酸 12,某金属离子M与试剂R形成一有色络合物MR,若溶液中M的浓度为 1.0×10-4molL,用1cm比色皿于波长525nm处测得吸光度A为0.400,此络合物 在525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A)4.0×103 (B)4.0×103 (C)4.0x104 (D)4.0×105 13.某三元酸H3A的pKa=3.96,pK2=7.00,pK=11.02,则0.10 mol/L H3A的 pH是() (A)1.00 (B)2.48 (C)3.96 (D)4.98 二、填空题(24分) 1.天平零点不准确会引起误差,可采用 减免。 2.向20.00mL0.1000moL的Ce4+溶液中分别加入15.00mL、25.00mL0.1000 mol/L FeCl2,平衡时体系的电位分别为 V。 (Ce4+/Ce3+)=1.44 V,(Fe3+/Fe2+)=0.68 V] 3.HCOOH的pKa=3.77,HCO0的pKb= ;NaOH滴定HCOOH反应 的K=
A. [Zn2+]=[Y] B. [Zn’]=[Y’] C. [Zn2+]=[ZnY]/KZnY D. [Zn’]2=[ZnY]/KZnY 9.c mol·L-1Na2CO3 溶液的物料平衡式是( ) A. c=[CO3 2- ]=2[Na+ ] B. c=[CO3 2- ]+[Na+ ] C. c=[H2CO3]+[HCO3 - ]+[CO3 2- ]= 2 1 [Na+ ] D. c=[H2CO3]+[HCO3 - ]+2[CO3 2- ]=[Na+ ] 10. 以下溶液加入少量酸,pH 改变最小的是( ) (A) 0.1 mol/L NaAc~0.1 mol/L HAc 溶液 (B) 0.2 mol/L NaAc~0.2 mol/L HAc 溶液 (C) 0.05 mol/L NaAc~0.15 mol/L HAc 溶液 (D) 0.1 mol/L NaAc 溶液 11.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对于所有的酸来说,H2O 是一种拉平性溶剂 (B) H2O 是一种两性溶剂 (C) NH4 +起弱碱的作用 (D) 醋酸根离子是醋酸的共轭酸 12. 某金属离子 M 与试剂 R 形成一有色络合物 MR,若溶液中 M 的浓度为 1.0×10-4 mol/L,用 1cm 比色皿于波长 525nm 处测得吸光度 A 为 0.400, 此络合物 在 525nm 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 (A) 4.0×10-3 (B) 4.0×103 (C) 4.0×10-4 (D) 4.0×105 13. 某三元酸 H3A 的 pKa1 = 3.96, pKa2 = 7.00, pKa3 = 11.02,则 0.10mol/L H3A 的 pH 是( ) (A) 1.00 (B) 2.48 (C) 3.96 (D) 4.98 二、填空题(24 分) 1. 天平零点不准确会引起_误差, 可采用_减免。 2. 向 20.00 mL 0.1000 mol/L的Ce4+溶液中分别加入 15.00 mL、25.00 mL 0.1000 mol/L FeCl2, 平衡时体系的电位分别为 _, _ V。 [ (Ce4+/Ce3+)= 1.44 V, (Fe3+/Fe2+)= 0.68 V] 3.HCOOH 的 pKa = 3.77, HCOO-的 pKb = _; NaOH 滴定 HCOOH 反应 的 Kt = _

4.NH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是 5.光度分析法中,要使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其吸光度值为 6.己知:p(Fe3+Fe2+F0.77V (Sn++/Sn2+)=0.15 V 则反应Sn2+2Fe3+=Sn+2Fe2+的平衡常数为 7.某酸碱指示剂的KHn)为1.0×105,其变色点pH为 ,理论变色范围 为 8.晶型沉淀的主要沉淀条件是 9.HC1滴定NaCO3时,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这时NaCO,与HC物质的量之比 为 IO.EDTA滴定中,介质pH越低,则aH值越一,KMY)值越一,滴定的 pM突跃越_化学计量点的pM值越。 三、计算题(50分) 1.一标准水样中Pb2+的质量浓度,5次测定结果(mgL)为5.00,5.02,5.04,5.04, 5.04。计算: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置信度为95%时的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t2.78)。 2.欲测定某有机胺的摩尔质量,先用苦味酸(作229gmo)处理,得到苦味酸胺(系 1:1的加合物),今称取此苦味酸胺0.0300g,溶于乙醇并配制成1L溶液,用1.00cm 的比色皿,于其最大吸收波长380nm处测得吸光度为0.800[已知苦味酸胺在 380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s=1.3×10 L/(mol-cm)]。试求该有机胺的摩尔质量。 3.求BaSO4在纯水中及0.10molL:NaSO4溶液中的溶解度(忽略离子强度的影 响),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BaSO4Ksp=1.1x1010) 4.在NH-NHCI的缓冲溶液中,含0.10 mol/L Zn2+-EDTA络合物,溶液的 pH-9.0,NH30.10mol/L,计算:(1)K (2)化学计量点时亿n(己知IgK(ZnY)16.5,锌氨络离子的IgB-lgB分别为 2.27,4.61,7.01,9.06pH=9.0时1gYH=1.3) 5.称取含有Pb304的试样0.1200g,用盐酸溶解后加25mL0.02100 mol/L K2Cn07, 析出PbCO4沉淀。将PbCO4沉淀用盐酸溶解,加入KI和淀粉溶液,用 0.1000 mol/LNa2S2O3溶液滴定时,用去15.00mL。求试样中PbO4的质量分数。 (Pb:04摩尔质量685.6)
4. NH4H2PO4 水溶液的质子条件是_ 。 5. 光度分析法中,要使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其吸光度值为_。 6. 已知: (Fe3+/Fe2+)= 0.77 V (Sn4+/Sn2+)= 0.15 V 则反应 Sn2++ 2Fe3+ = Sn4++ 2Fe2+的平衡常数为_。 7. 某酸碱指示剂的 K(HIn)为 1.0×10-5 ,其变色点 pH 为_,理论变色范围 为_。 8. 晶型沉淀的主要沉淀条件是_ _。 9. HCl 滴定 Na2CO3 时,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这时 Na2CO3 与 HCl 物质的量之比 为_。 10. EDTA 滴定中, 介质 pH 越低, 则Y(H)值越_, K'(MY)值越_, 滴定的 pM'突跃越_,化学计量点的 pM'值越_。 三、计算题(50 分) 1. 一标准水样中 Pb2+的质量浓度, 5 次测定结果(mg/L)为 5.00,5.02,5.04, 5.04, 5.04。计算: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置信度为 95%时的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t=2.78)。 2. 欲测定某有机胺的摩尔质量,先用苦味酸(M=229g/mol)处理,得到苦味酸胺(系 1:1 的加合物)。今称取此苦味酸胺 0.0300 g,溶于乙醇并配制成 1L 溶液, 用 1.00cm 的比色皿,于其最大吸收波长 380nm 处测得吸光度为 0.800[已知苦味酸胺在 380nm 处的摩尔吸光系数 =1.3×104L/(mol·cm) ]。试求该有机胺的摩尔质量。 3. 求 BaSO4 在纯水中及 0.10mol·L-1Na2SO4 溶液中的溶解度(忽略离子强度的影 响),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BaSO4 Ksp=1.1×10-10 ) 4. 在 NH3-NH4Cl 的缓冲溶液中, 含 0.10 mol/L Zn2+ -EDTA 络合物, 溶液的 pH=9.0,[NH3]=0.10 mol/L,计算:(1)K’ (2)化学计量点时[Zn]’(已知 lgK(ZnY)=16.5; 锌氨络离子的 lg1 -lg4 分别为 2.27,4.61,7.01,9.06; pH=9.0 时 lgY(H) =1.3) 5.称取含有 Pb3O4 的试样 0.1200g,用盐酸溶解后加 25mL0.02100mol/L K2Cr2O7, 析出 PbCrO4 沉淀。将 PbCrO4 沉淀用盐酸溶解,加入 KI 和淀粉溶液,用 0.1000mol/LNa2S2O3 溶液滴定时,用去 15.00mL。求试样中 Pb3O4 的质量分数。 (Pb3O4 摩尔质量 685.6 )

分析化学试卷6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1.B2.A3.B4.D5.D6.C7.A8.B9.C10.B11.B 12.B13.B 二、填空题:(共24分》 1.系统:调整零点的方法(各1分》 2.1.41:0.73(各1分) 3.10.23:1010.23(各1分 4.[H3O*]([H+])+[H3PO4]=[OH]+[NH3]+[HPO42-]+2[PO43] 5.0.4342分) 6.102102(2分) 7.5.0:4.0~6.0(各1分) 8.稀溶液、热溶液、速度慢、不断搅拌、陈化(各1分,共5分) 9.1:2(1分) 10.大:小:小:小(各1分,共4分) 三、计算题(共50分) 1.平均值=5.03: 平均偏差=0.014 相对平均偏差=0.27% 标准偏差=0.018 置信区间=5.03±0.02(或5.01~5.05) 2.浓度c=0.800/1.3×104=6.15×105mol/L:: 物质的量=6.15×105mol 加合物的摩尔质量=0.03/6.15×105=487.8gmol 有机胺的摩尔质量=487.8-229=258.8gmol 3.在纯水中的溶解度s=Ksp12=1.05×105mol/ 在0.1mol/L的Na2S04中的溶解度=KsP/0.01=1.1×109molM 计算结果表明:同离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降低 4.(1)Zn=1+B1NH3]+2[NHP+s[NH]P+B4NH]4=1.25×10 IgK'=lgK-Igazn-lgaY(H)=16.5-5.1-1.3=10.1 (2)计量点时pZn'=12(10.1+1.3)=5.7 [Zn]'=105.7 5.2Cr042-+16H+6I=3I2+2Cr3+8H20 12+2S2032=2+S4062 (或Pb304~3 PbCrO49/2I2~9S2032,) Pb304%=1/9(0.1000×15.00/1000)×685.6/0.1200×100=95.22(
分析化学试卷 6 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6 分) 1.B 2.A 3.B 4.D 5.D 6.C 7.A 8.B 9.C 10.B 11.B 12.B 13.B 二、填空题:(共 24 分) 1.系统;调整零点的方法(各 1 分) 2.1.41;0.73(各 1 分) 3.10.23;1010.23(各 1 分) 4.[H3O+ ](或[H+ ])+[H3PO4]=[OH- ]+[NH3]+[HPO4 2- ]+2[PO4 3- ] 5.0.434(2 分) 6.1021.02(2 分) 7.5.0;4.0~6.0(各 1 分) 8.稀溶液、热溶液、速度慢、不断搅拌、陈化(各 1 分,共 5 分) 9.1:2(1 分) 10.大;小;小;小(各 1 分,共 4 分) 三、计算题(共 50 分) 1.平均值=5.03; 平均偏差=0.014 相对平均偏差=0.27% 标准偏差=0.018 置信区间=5.03±0.02(或 5.01~5.05) 2.浓度 c=0.800/1.3×104=6.15×10-5mol/L;; 物质的量=6.15×10-5mol 加合物的摩尔质量=0.03/6.15×10-5=487.8g/mol 有机胺的摩尔质量=487.8-229=258.8g/mol 3.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s=KSP1/2=1.05×10-5mol/L 在 0.1 mol/L 的 Na2SO4 中的溶解度= KSP/0.01=1.1×10-9mol/L 计算结果表明:同离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降低 4.(1)αZn=1+β1[NH3]+β2[NH3] 2+β3[NH3] 3+β4[NH3] 4=1.25×105 lgK’=lgK-lgαZn-lgY(H) = 16.5-5.1-1.3=10.1 (2) 计量点时 pZn’=1/2(10.1+1.3)=5.7 [Zn]’=10-5.7 5.2CrO4 2-+16H++6I-=3I2+2Cr3++8H2O I2+2S2O3 2-=2 I-+ S4O6 2- (或 Pb3O4~3PbCrO4~9/2I2~9S2O3 2-,) Pb3O4%=1/9(0.1000×15.00/1000)×685.6/0.1200×100=95.2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7.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8.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9.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10.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1 The classification of analytical chemistry.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2 Errors and data treatment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3 summarization of Titrimetric analysis.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英文)Chapter 4.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5 Complexometric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英文)Chapter 6 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7 precipitation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文)Chapter 8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ppt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天平.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滴定分析练习.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有机酸摩尔质量.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水硬度.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胃舒平中铝镁含量的测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COD的测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教学资源(实验预习指导)分光光度法测铁.doc
- 《分析化学》课程课后思考题(含答案)第一章.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5.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4.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3.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2.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含答案)分析化学试题1.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拓展)自来水中余氯含量的测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一种快速简便测定奶粉中蛋白质的方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拓展)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获诺贝尔和平奖.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拓展)碘盐中碘含量的测定.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拓展)PM2.5的测定方法.doc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沉淀滴定和重量分析.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氧化还原滴定法(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络合滴定.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酸碱滴定.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Basic Chemistry(负责人:李国祥).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无机化学讲义)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无机化学讲义)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pdf
- 《基础化学》课程授课教案(无机化学讲义)第三章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