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工程热力学》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ngineeringThermodynamics课程编号:62000205设置形式:非独立设课实验学时:6课程总学时:56学分数:3.5分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能工程等专业一、实验性质、作用和自的工程热力学实验是《工程热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为必修课程,属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能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教学模块。本实验课程是在《工程热力学》课程讲授过程中开设的,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工程热力学》课程实验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能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必须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工程热力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二、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序实验每组实验备注实验名称内容提要号学时人数|属性1、实验设备设计构思及工艺流程2、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大气压、流量计表压力、空气定压比热测定气体流量、相对湿度、5「综合必做1实验水蒸气分压力、空气吸热量等的测试计算3、测定定压比热,分析温度变化对空气定压比热的影响1、蒸汽产生机理2、学会温度、压力的测试饱和蒸汽P-t关系方法,正确应用饱和蒸2验证必做25测定实验汽P-t关系图表曲线3、绘制饱和蒸汽P-t关系实验曲线,并分析误差1、观察CO2气体液化过程的状态变化和经过临界状验证必做3CO2P-V-t关系实验态时的气液两相模糊现象25测定CO2气体变化的等温线
《工程热力学》实验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课程编号:62000205 设置形式:非独立设课 实验学时:6 课程总学时:56 学分数:3.5 分 适用专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能工程等专业 一、实验性质、作用和目的 工程热力学实验是《工程热力学》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为必修课程,属建 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能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教学模块。 本实验课程是在《工程热力学》课程讲授过程中开设的,是理论教学的深化 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工程热力学》课程实验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能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 必须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巩固和加 深工程热力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 二、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序 号 实验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 学时 每组 人数 实验 属性 备注 1 空气定压比热测定 实验 1、实验设备设计构思及 工艺流程 2、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大气压、流量计表压力、 气体流量、相对湿度、 水蒸气分压力、空气吸 热量等的测试计算 3、测定定压比热,分析温 度变化对空气定压比热 的影响 2 5 综合 必做 2 饱和蒸汽P-t关 系 测定实验 1、蒸汽产生机理 2、学会温度、压力的测试 方法,正确应用饱和蒸 汽P-t关系图表曲线 3、绘制饱和蒸汽P-t关系实 验曲线,并分析误差 2 5 验证 必做 3 CO2P-V-t关系实验 1、观察 CO2 气体液化过程 的状态变化和经过临界状 态时的气液两相模糊现象 测定 CO2 气体变化的等温 线。 2 5 验证 必做

2、测定CO2气体变化的等温线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认真研读实验指导书和理论教材相关内容,作好充分的预习准备工作;2、实验学生进入实验室,要自觉遵守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的规定要求,要认真听取实验指导教师对实验内容的讲解,充分理解掌握实验原理、实验目的意义、实验步骤方法以及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和注意事项等,在实验指导教师充许的情况下方能进行实验;3、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条件进行分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尽量做到独立思考,独立解决;4、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不得缺席、迟到、早退:5、要求实验中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认真完成实验报告;6、每次实验结束后,必须清洗实验仪器,打扫实验室。四、考核内容与方式实验成绩根据学生出勤情况、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进行考核,采用100分级记分制给出。五、参考资料1、《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指导书》,自编2、《工程热力学》,邱信立廉乐明李力能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程负责人:陈俊俊执笔:陈俊俊审核:金光
2、测定CO2气体变化的等 温线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认真研读实验指导书和理论教材相关内容,作好 充分的预习准备工作; 2、实验学生进入实验室,要自觉遵守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的规定要求,要 认真听取实验指导教师对实验内容的讲解,充分理解掌握实验原理、实验目的意 义、实验步骤方法以及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和注意事项等,在实验指导教师 允许的情况下方能进行实验; 3、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条件进行分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尽量做到独立思考,独立解决; 4、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不得缺席、迟到、早退; 5、要求实验中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6、每次实验结束后,必须清洗实验仪器,打扫实验室。 四、考核内容与方式 实验成绩根据学生出勤情况、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进行考核,采用 100 分级 记分制给出。 五、参考资料 1、《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指导书》,自编 2、《工程热力学》,邱信立 廉乐明 李力能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课程负责人:陈俊俊 执笔:陈俊俊 审核:金光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doc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传热学)第二章 导热基本定律和稳态导热.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传热学)第一章 绪论.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传热学)第三章 非稳态导热.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传热学)第四章 对流传热原理.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传热学)第六章 辐射传热.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传热学)第五章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特征数关联式.ppt
- 《热工基础》课程习题集(含答案)工程热力学习题及答案.doc
- 《热工基础》课程习题集(含答案)传热学思考题及习题答案(共九章).doc
- 《热工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共四个实验).doc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绪论.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工程热力学)第三章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工程热力学)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工程热力学)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工程热力学)第五章 水蒸气性质和蒸汽动力循环.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工程热力学)第七章 湿空气.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工程热力学)第八章 能源的合理利用及新能源简介.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工程热力学)第六章 制冷循环.ppt
- 《热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Foundation of Heat Engineering A.pdf
-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pdf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绪论(内蒙古科技大学).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1章 基本概念.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2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3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4章 理想气体热力过程.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5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7章 水蒸气.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8章 湿空气.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9章 气体的流动.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10章 动力循环.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11章 制冷循环.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三个实验).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例题讲解)第1章 基本概念.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例题讲解)第2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例题讲解)第3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例题讲解)第4章 理想气体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例题讲解)第5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例题讲解)第7章 水蒸汽.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例题讲解)第8章 湿空气.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例题讲解)第9章 气体和蒸汽的流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