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1章 基本概念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豪第1章基本概念本章基本要求:深刻理解热力系统、外界、热力平衡状态、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热力循环的概念,掌握温度、压力、比容的物理意义,掌握状态参数的特点。本章重点:取热力系统,对工质状态的描述,状态与状态参数的关系,状态参数,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可逆过程。1.1热力系统、热力系统系统:用界面从周围的环境中分割出来的研究对象,或空间内物体的总和。外界: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环境。界面:假想的、实际的、固定的、运动的、变形的。边界阀门真空气缸活塞系统部水平假想边界依据:系统与外界的关系,系统与外界的作用:热交换、功交换、质交换。二、闭口系统和开口系统(按系统与外界有无物质交换)闭口系统:系统内外无物质交换,称控制质量。开口系统:系统内外有物质交换.称控制体积。三、绝热系统与孤立系统3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案 3 1 本章基本要求: 深刻理解热力系统、外界、热力平衡状态、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热 力循环的概念,掌握温度、压力、比容的物理意义,掌握状态参数的特点。 本章重点: 取热力系统,对工质状态的描述,状态与状态参数的关系,状态参数, 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可逆过程。 1. 1 热力系统 一、热力系统 系统:用界面从周围的环境中分割出来的研究对象,或空间内物体的总和。 外界: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环境。 界面:假想的、实际的、固定的、运动的、变形的。 依据:系统与外界的关系,系统与外界的作用: 热交换、功交换、质交换。 二、闭口系统和开口系统(按系统与外界有无物质交换) 闭口系统:系统内外无物质交换,称控制质量。 开口系统:系统内外有物质交换,称控制体积。 三、绝热系统与孤立系统

内兼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童绝热系统:系统内外无热量交换(系统传递的热量可忽略不计时,可认为绝热)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传递也无物质交换三系统+相关外界各相互作用的子系统之和=一切热力系统连同相互作用的外界旗立系统边界控制界面冷空气热空编热源加热器四、根据系统内部状况划分可压缩系统:由可压缩流体组成的系统。简单可压缩系统:与外界只有热量及准静态容积变化均匀系统:内部各部分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是由单相组成的。非均匀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所组成的系统单元系统:一种均匀的和化学成分不变的物质组成的系统。多元系统: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系统。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注意:系统的选取方法仅影响解决问题的繁复程度,与研究问题的结果无关。思考题:孤立系统一定是闭口系统吗。反之怎样。孤立系统一定不是开口的吗。孤立系统是否一定绝热。4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案 4 绝热系统:系统内外无热量交换 (系统传递的热量可忽略不计时,可认 为绝热)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传递也无物质交换 =系统+相关外界=各相互作用的子系统之和= 一切热力系统连同 相互作用的外界 四、根据系统内部状况划分 可压缩系统:由可压缩流体组成的系统。 简单可压缩系统:与外界只有热量及准静态容积变化 均匀系统:内部各部分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是由单相组 成的。 非均匀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所组成的系统。 单元系统:一种均匀的和化学成分不变的物质组成的系统。 多元系统: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 统。 注意: 系统的选取方法仅影响解决问题的繁复程度,与研究问题的结果无关。 思考题: 孤立系统一定是闭口系统吗。反之怎样。 孤立系统一定不是开口的吗。 孤立系统是否一定绝热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最1.2工质的热力状态与状态参数一、状态与状态参数状态:热力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状态的宏观物理量。如:温度(T)、压力(P)、比容(U)或密度(p)、内能(u)、烩(h)、熵(s)、自由能(f)、自由饸(g)等。状态参数的数学特性1.jdx=X2-X表明:状态的路径积分仅与初、终状态有关,而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dx=02.表明:状态参数的循环积分为零基本状态参数:可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的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1:温度:宏观上,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是大量分子热运动强烈程度的量度mw?=BT2mw2式中分子平移运动的动能,其中m是一个分子的质量,A2Ww是分子平移运动的均方根速度;B一比例常数;T一气体的热力学温度。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5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案 5 1.2 工质的热力状态与状态参数 一、状态与状态参数 状态:热力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状态的宏观物理量。 如:温度(T)、压力(P)、比容(υ)或密度(ρ)、内能(u)、焓(h)、 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状态参数的数学特性: 1. 1 2 1 2 dx = x − x 表明:状态的路径积分仅与初、终状态有关,而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 2. dx =0 表明:状态参数的循环积分为零 基本状态参数:可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的状态参数。 如: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 1. 温度:宏观上,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微观上,是大量分子热运动强烈程度的量度 BT mw = 2 2 式中 2 2 mw —分子平移运动的动能,其中 m 是一个分子的质量, w 是分子平移运动的均方根速度;B—比例常数; T—气体的热力学温度。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两个物体分别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 彼此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内兼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童摄氏度与热力学温度的换算:T=273+12.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F式中:F一整个容器壁受到的力,单位为牛顿(N);Psff一容器壁的总面积(m2)。微观上: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垂直作用于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力。2.m2.2锁EnBTp=n2"3"式中:P一单位面积上的绝对压力:n一分子浓度,即单位容积内含有气兴,其中N为容积V包含的气体分子总数。体的分子数n=压力单位:MPa压力测量依据:力平衡原理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工程上常用测压仪表测定的压力。以大气压力为计算起点,也称表压力。(P>B)p=B+Pg(P<B)p=B-H式中B一当地大气压力Pg一高于当地大气压力时的相对压力,称表压力;H一低于当地大气压力时的相对压力,称为真空值。注意:只有绝对压力才能代表工质的状态参数3.比容:比容:单位质量工质所具有的容积。密度:单位容积的工质所具有的质量。Vm?/kgV=m6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案 6 摄氏度与热力学温度的换算: T = 273 + t 2.压力: 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 f F p = 式中:F—整个容器壁受到的力,单位为牛顿(N); f—容器壁的总面积(m2)。 微观上: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垂直作用于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力。 nBT mw p n 3 2 3 2 2 2 = = 式中:P—单位面积上的绝对压力;n—分子浓度,即单位容积内含有气 体的分子数 V N n = ,其中 N 为容积 V 包含的气体分子总数。 压力测量依据:力平衡原理 压力单位:MPa 相对压力: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工程上常用测压仪表测定的压力。 以大气压力为计算起点,也称表压力。 p = B + pg (P>B) p = B − H (P<B) 式中 B—当地大气压力 Pg—高于当地大气压力时的相对压力,称表压力; H —低于当地大气压力时的相对压力,称为真空值。 注意:只有绝对压力才能代表工质的状态参数 3.比容: 比容:单位质量工质所具有的容积。 密度:单位容积的工质所具有的质量。 m V v = m3 /kg

内兼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童关系:pV=1式中:p一工质的密度kg/m3,v一工质的比容m3/kg出口段p正压Ip.大气压加0负压绝对真空0例:表压力或真空度为什么不能当作工质的压力?工质的压力不变化,测量它的压力表或真空表的读数是否会变化?解:作为工质状态参数的压力是绝对压力,测得的表压力或真空度都是工质的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的相对值,因此不能作为工质的压力:因为测得的是工质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的相对值,即使工质的压力不变,当大气压力改变时也会引起压力表或真空表读数的变化。三、强度性参数与广延性参数强度性参数:系统中单元体的参数值与整个系统的参数值相同,与质量多少无关,没有可加性。在热力过程中,强度性参数起着推动力作用,称为广义力或势。如温度、压力等。广延性参数:系统中各单元体该广延性参数值之和,在热力过程中,广延性参数的变化起着类似力学中位移的作用,称为广义位移。如系统的容积、内能、饸、焰等。13平衡状态、状态公理及状态方程一、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7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案 7 关系: v =1 式中: —工质的密度 kg/m3 ,v —工质的比容 m3 /kg 例:表压力或真空度为什么不能当作工质的压力?工质的压力不变化,测量它 的压力表或真空表的读数是否会变化? 解:作为工质状态参数的压力是绝对压力,测得的表压力或真空度都是 工质的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的相对值,因此不能作为工质的压力;因为测得 的是工质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的相对值,即使工质的压力不变,当大气压力 改变时也会引起压力表或真空表读数的变化。 三、强度性参数与广延性参数 强度性参数:系统中单元体的参数值与整个系统的参数值相同,与质量多少 无关,没有可加性。在热力过程中,强度性参数起着推动力作用,称为广义 力或势。如温度、压力等。 广延性参数:系统中各单元体该广延性参数值之和,在热力过程中,广延性 参数的变化起着类似力学中位移的作用,称为广义位移。 如系统的容积、内能、焓、熵等。 1.3 平衡状态、状态公理及状态方程 一、平衡状态 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 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素称为平衡状态。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热平衡(温度平衡)力平衡(压力平衡)化学势平衡(包括相平衡和化学平衡)注意:平衡必稳定,反之稳定未必平衡。平衡与均匀也是不同的概念,均匀是相对于空间,平衡是相对于时间。平衡不一定均匀。状态公理:确定纯物质系统平衡状态的独立参数=n+1式中n表示传递可逆功的形式,而加1表示能量传递中的热量传递。例如:对除热量传递外只有膨胀功(容积功)传递的简单可压缩系统,n=1,于是确定系统平衡状态的独立参数为1十1=2所有状态参数都可表示为任意两个独立参数的函数。状态方程:反映工质处于平衡状态时基本状态参数的制约关系。纯物质简单可压缩系统的状态方程:F(PV,T)=01.4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热力过程:系统状态的连续变化称系统经历了一个热力过程。一、准静过程:如果造成系统状态改变的不平衡势差无限小,以致该系统在任意时刻均无限接近于某个平衡态,这样的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注意:准静态过程是一种理想化的过程,实际过程只能接近准静态过程。三、可逆过程:系统经历一个过程后,如令过程递行而使系统与外界同时恢复到初始状态,而不留下任何痕迹,则此过程称为可过程。pA气缸活塞飞轮1234实现可逆过程的条件:8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案 8 称为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 热平衡(温度平衡) 力平衡(压力平衡) 化学势平衡(包括相平衡和化学平衡) 注意:平衡必稳定,反之稳定未必平衡。 平衡与均匀也是不同的概念,均匀是相对于空间,平衡是相对于时间。 平衡不一定均匀。 状态公理:确定纯物质系统平衡状态的独立参数=n+1 式中 n 表示传递可逆功的形式,而加 1 表示能量传递中的热量传递。 例如:对除热量传递外只有膨胀功(容积功)传递的简单可压缩系统, n=1,于是确定系统平衡状态的独立参数为 1 十 1=2 所有状态参数都可表示为任意两个独立参数的函数。 状态方程: 反映工质处于平衡状态时基本状态参数的制约关系。 纯物质简单可压缩系统的状态方程:F(P,V,T)=0 1.4 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 热力过程:系统状态的连续变化称系统经历了一个热力过程。 一、准静过程:如果造成系统状态改变的不平衡势差无限小,以致该系统在 任意时刻均无限接近于某个平衡态,这样的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 注意:准静态过程是一种理想化的过程,实际过程只能接近准静态过程。 二、可逆过程:系统经历一个过程后,如令过程逆行而使系统与外界同时恢 复到初始状态,而不留下任何痕迹,则此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实现可逆过程的条件:

内兼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童1.过程无势差(传热无温差,作功无力差)2.过程无耗散效应。三、可逆过程的膨胀功(容积功)系统容积发生变化而通过界面向外传递的机械功。2w=[ pdvJ/kg规定:系统对外做功为正,外界对系统作功为负。问题:比较不可逆过程的膨胀功与可逆过程膨胀功四、可逆过程的热量系统与外界之间依靠温差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N可逆过程传热量:q=TdsqJ/kg-规定:系统吸热为正,放热为负。1.5热力循环:定义:工质从某一初态开始,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最后由回复到初态的过程。,一、正循环正循环中的热转换功的经济性指标用循环热效率:n = 0 = 1-92 =1- 92q9qi式中q1一工质从热源吸热;92一工质向冷源放热;wo一循环所:作的净功。二、逆循环以获取制冷量为目的。9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案 9 1.过程无势差 (传热无温差,作功无力差) 2.过程无耗散效应。 三、可逆过程的膨胀功 (容积功) 系统容积发生变化而通过界面向外传递的机械功。 = 2 1 w pdv J/kg 规定: 系统对外做功为正,外界对系统作功为负。 问题: 比较不可逆过程的膨胀功与可逆过程膨胀功 四、可逆过程的热量: 系统与外界之间依靠温差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 可逆过程传热量: = 2 1 q Tds q J/kg 规定:系统吸热为正,放热为负。 1.5 热力循环: 定义:工质从某一初态开始,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最后由回复到初态的过 程。, 一、正循环 正循环中的热转换功的经济性指标用循环热效率: 1 2 1 1 2 1 0 1 q q q q q q w t = − − = = 式中 q1—工质从热源吸热;q2—工质向冷源放热; w0—循环所 作的净功。 二、逆循环 以获取制冷量为目的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豪致冷系数:=2=—92woq-q2式中:91一工质向热源放出热量;92一工质从冷源吸取热量;Wo一循环所作的净功。供热系数:62==1Wo9-q2式中:91一工质向热源放出热量,92一工质从冷源吸取热量,Wo一循环所作的净功本章应注意的问题1.热力系统概念,它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三种分类方法及其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引入准静态过程和可过程的必要性,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时的条件。3.系统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与任务,随边界而定,具有随意性。选取不当将不便于分析。选定系统后需要精心确定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以及系统本身能量的变化,否则很难获得正确的结论。4.稳定状态与平衡状态的区分:稳定状态时状态参数虽然不随时间改变,但是靠外界影响来的。平衡状态是系统不受外界影响时,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二者既有所区别,又有联系。平衡必稳定,稳定未必平衡。5状态参数的特性及状态参数与过程参数的区别。思考题:1.温度为100℃的热源,非常缓慢地把热量加给处于平衡状态下的0℃的冰水混合物,试问:1、冰水混合物经历的是准静态过程吗?2、加热过程是否可逆?2.平衡态与稳态(稳态即系统内各点的状态参数均不随时间而变)有何异同?热力学中讨论平衡态有什么意义?3.外界条件变化时系统有无达到平衡的可能?在外界条件不变时,系统是否一定处于平衡态?4.判断下列过程是否为可逆过程:10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案 10 致冷系数: 1 2 2 0 2 1 q q q w q − = = 式中:q1—工质向热源放出热量;q2—工质从冷源吸取热量;w0—循环所作 的净功。 供热系数: 1 2 1 0 1 2 q q q w q − = = 式中:q1—工质向热源放出热量,q2—工质从冷源吸取热量,w0—循环所 作的净功 本章应注意的问题 1.热力系统概念,它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三种分类方法及其特点,以及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 2.引入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的必要性,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时的条件。 3.系统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与任务,随边界而定,具有随意性。选取不当 将不便于分析。选定系统后需要精心确定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以 及系统本身能量的变化,否则很难获得正确的结论。 4.稳定状态与平衡状态的区分:稳定状态时状态参数虽然不随时间改变,但 是靠外界影响来的。平衡状态是系统不受外界影响时,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 状态。二者既有所区别,又有联系。平衡必稳定,稳定未必平衡。 5.状态参数的特性及状态参数与过程参数的区别。 思考题: 1.温度为 100℃的热源,非常缓慢地把热量加给处于平衡状态下的 0℃的冰 水混合物,试问:1、冰水混合物经历的是准静态过程吗?2、加热过程是否 可逆? 2.平衡态与稳态(稳态即系统内各点的状态参数均不随时间而变)有何异同? 热力学中讨论平衡态有什么意义? 3.外界条件变化时系统有无达到平衡的可能?在外界条件不变时,系统是否 一定处于平衡态? 4.判断下列过程是否为可逆过程: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象1)对刚性容器内的水加热使其在恒温下蒸发。2)对刚性容器内的水作功使其在恒温下蒸发。3)对刚性容器中的空气缓慢加热使其从50℃升温到100℃4)定质量的空气在无摩擦、不导热的气缸和活塞中被慢慢压缩5)100℃的蒸汽流与25℃的水流绝热混合。6)锅炉中的水蒸汽定压发生过程(温度、压力保持不变)。7)高压气体突然膨胀至低压。8)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中的热燃气随活塞迅速移动而膨胀。9)气缸中充有水,水上面有无摩擦的活塞,缓慢地对水加热使之蒸发。作业:1-2、1-6、1-811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案 11 1)对刚性容器内的水加热使其在恒温下蒸发。 2)对刚性容器内的水作功使其在恒温下蒸发。 3)对刚性容器中的空气缓慢加热使其从 50℃升温到 100℃ 4)定质量的空气在无摩擦、不导热的气缸和活塞中被慢慢压缩 5)100℃的蒸汽流与 25℃的水流绝热混合。 6)锅炉中的水蒸汽定压发生过程(温度、压力保持不变)。 7)高压气体突然膨胀至低压。 8)摩托车发动机气缸中的热燃气随活塞迅速移动而膨胀。 9)气缸中充有水,水上面有无摩擦的活塞,缓慢地对水加热使之蒸发。 作业:1-2、1-6、1-8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绪论(内蒙古科技大学).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doc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传热学)第二章 导热基本定律和稳态导热.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传热学)第一章 绪论.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传热学)第三章 非稳态导热.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传热学)第四章 对流传热原理.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传热学)第六章 辐射传热.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传热学)第五章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特征数关联式.ppt
- 《热工基础》课程习题集(含答案)工程热力学习题及答案.doc
- 《热工基础》课程习题集(含答案)传热学思考题及习题答案(共九章).doc
- 《热工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共四个实验).doc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绪论.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工程热力学)第三章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工程热力学)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工程热力学)第四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工程热力学)第五章 水蒸气性质和蒸汽动力循环.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工程热力学)第七章 湿空气.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工程热力学)第八章 能源的合理利用及新能源简介.ppt
- 《热工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工程热力学)第六章 制冷循环.ppt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2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3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4章 理想气体热力过程.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5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7章 水蒸气.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8章 湿空气.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9章 气体的流动.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10章 动力循环.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11章 制冷循环.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三个实验).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例题讲解)第1章 基本概念.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例题讲解)第2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例题讲解)第3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例题讲解)第4章 理想气体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例题讲解)第5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例题讲解)第7章 水蒸汽.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例题讲解)第8章 湿空气.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例题讲解)第9章 气体和蒸汽的流动.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资源(例题讲解)第10章 动力循环及制冷循环.doc
-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内蒙古科技大学:吴晅).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