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5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9
文件大小:277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第5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豪第5章热力学第二定律本章基本要求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卡诺循环,卡诺定理,孤立系统增原理,深刻理解摘的定义式及其物理意义。熟练应用摘方程,计算任意过程摘的变化,以及作功能力损失的计算,了解、炕的概念。基本知识点:5.1自然过程的方向性一、磨擦过程功可以自发转为热,但热不能自发转为功二、传热过程热量只能自发从高温传向低温三、自由膨胀过程绝热自由膨胀为无阻膨胀,但压缩过程却不能自发进行四、混合过程两种气体混合为混合气体是常见的自发过程五、燃烧过程燃料燃烧变为燃烧产物(烟气等)只要达到燃烧条件即可自发进行结论:自然的过程是不可逆的5.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39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案 39 第 5 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本章基本要求 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卡诺循环,卡诺定理,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深刻理解熵的定义式及其物理意义。 熟练应用熵方程,计算任意过程熵的变化,以及作功能力损失的计算,了 解火用、火无 的概念。 基本知识点: 5.1 自然过程的方向性 一、磨擦过程 功可以自发转为热,但热不能自发转为功 二、传热过程 热量只能自发从高温传向低温 三、.自由膨胀过程 绝热自由膨胀为无阻膨胀,但压缩过程却不能自发进行 四、混合过程 两种气体混合为混合气体是常见的自发过程 五、燃烧过程 燃料燃烧变为燃烧产物(烟气等),只要达到燃烧条件即可自发进行 结论:自然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5.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豪克劳修斯说法: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开尔文说法:不可能制造只从一个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的循环发动机。二、热力学第二定律各种说法的一致性反证法:(了解)5.3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意义:解决了热变功最大限度的转换效率的问题一卡诺循环:1、正循环组成:两个可逆定温过程、两个可逆绝热过程热源T热源T冷源T冷源T过程a-b:工质从热源(T1)可逆定温吸热b-c:工质可逆绝热(定)膨胀C-d:工质向冷源(T2)可逆定温放热d-a:工质可逆绝热(定熵)压缩回复到初始状态。循环热效率:Wo=1-92n,=q1q140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案 40 克劳修斯说法: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开尔文说法:不可能制造只从一个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机械能,而不引起 其它变化的循环发动机。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各种说法的一致性 反证法:(了解) 5.3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 意义:解决了热变功最大限度的转换效率的问题 一.卡诺循环: 1、正循环 组成:两个可逆定温过程、两个可逆绝热过程 过程 a-b:工质从热源(T1)可逆定温吸热 b-c:工质可逆绝热(定'熵)膨胀 c-d:工质向冷源(T2)可逆定温放热 d-a:工质可逆绝热(定熵)压缩回复到初始状态。 循环热效率: 1 2 1 0 1 q q q w t = = −

内兼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童q,=T(s,-S)=面积abefa92=T,(s。-Sa)=面积cdfec因为(s, -Sa)=(s,-Sa)n, =1-Z得到T分析:1、热效率取决于两热源温度,T1、T2,与工质性质无关。2、由于T1≠8T2±0,因此热效率不能为13、若T1=T2,热效率为零,即单一热源,热机不能实现。逆循环:包括:绝热压缩、定温放热。定温吸热、绝热膨胀。T,致冷系数:61=2=2T, - T2Woq1-q2T.供热系数。==T-Two91-92关系:82=81。+1所以:分析:通常T2>T1-T26le >1卡诺定理:1、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同温冷源之间的一切热机,以可逆热机的热效率为最高。2.在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的一切可逆热机,其热效率均相等5.4炳与增原理一、摘的导出41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案 41 ( ) 1 1 b a q = T s − s =面积abefa ( ) 2 2 c d q = T s − s =面积cdfec 因为 ( ) ( ) b a c d s − s = s − s 得到 1 2 1 T T t = − 分析: 1、热效率取决于两热源温度,T1、T2,与工质性质无关。 2、由于T1  , T2  0,因此热效率不能为1 3、若T1=T2,热效率为零,即单一热源,热机不能实现。 逆循环: 包括:绝热压缩、定温放热。 定温吸热、绝热膨胀。 致冷系数: 1 2 2 1 2 2 0 2 1 T T T q q q w q c − = −  = = 供热系数 1 2 1 1 2 1 0 1 2 T T T q q q w q c − = −  = = 关系:  2c =  1c +1 分析:通常T2>T1-T2 所以:  1c 1 卡诺定理: 1、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同温冷源之间的一切热机,以可逆热机的热效率为 最高。 2.在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的一切可逆热机,其热效率均相等. 5.4 熵与熵增原理 一、熵的导出

内兼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童1865年克劳修斯依据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分析可逆循环,假设用许多定熔线分割该循环,并相应地配合上定温线,构成一系列微元卡诺循环。则有02=1-2n, =1-&qT0因为&2<0,有T,"T,ds=得到一新的状态参数不可逆过程焰:S2 -S2二、焰增原理:Asisol ≥ 0意义:1.可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2.焰达最大时,系统处于平衡态。3.系统不可逆程度越大,熵增越大。4.可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5.4摘产与作功能力损失一、建立焰方程一般形式为:(输入焰一输出焰)+摘产=系统变或焰产=(输出熵一输入焰)+系统焰变得到:Ass= As, +Asg42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案 42 1865 年克劳修斯依据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分析可逆循环,假设用许多定熵 线分割该循环,并相应地配合上定温线,构成一系列微元卡诺循环。则有 1 2 1 2 1 1 T T q q t = − = −    因为 q2  0 ,有 0 2 2 1 1 + = T q T q  得到一新的状态参数 re T q ds ( )  = 不可逆过程熵:  −  2 1 2 2 ( ) IRR T q s s  二、熵增原理: sisol  0 意义: 1.可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 2.熵达最大时,系统处于平衡态。 3.系统不可逆程度越大,熵增越大。 4.可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5.4 熵产与作功能力损失 一、建立熵方程 一般形式为:(输入熵一输出熵)+熵产=系统熵变 或熵产=(输出熵一输入熵)+系统熵变 得到: sys f g s = s + s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称△s,为摘流,其符号视热流方向而定,系统吸热为正,系统放热为负,绝热为零)。称△s。为焰产,其符号:不可逆过程为正,可逆过程为0。注意:焰是系统的状态参数,因此系统焰变仅取决于系统的初、终状态,与过程的性质及途径无关。然而焰流与摘产均取决于过程的特性。开口系统焰方程:(som-s,om,)+ds,+dsg=ds二、作功能力损失孤立系统边界热源T孤立系统边界热源7热源T冷源T。冷源T,作功能力损失:Asisol=T.As例题精要:例1刚性容器中贮有空气2kg,初态参数P=0.1MPa,T=293K,内装搅拌器,输入轴功率W=0.2kW,而通过容器壁向环境放热速率为O=0.1kW。求:工作1小时后孤立系统焰增。解:取刚性容器中空气为系统,由闭系能量方程:W:=Q+AU经1小时,3600W,=3600Q+mC,(T2-T)43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案 43 称 f s 为熵流,其符号视热流方向而定,系统吸热为正,系统放热为负,绝 热为零)。 称 g s 为熵产,其符号:不可逆过程为正,可逆过程为0。 注意:熵是系统的状态参数,因此系统熵变仅取决于系统的初、终状态,与 过程的性质及途径无关。然而熵流与熵产均取决于过程的特性。 开口系统熵方程: f g dscv (s1m1 − s2m2 ) +s +s = 二、作功能力损失 作功能力损失: isol g s = T s 0 例题精要: 例 1 刚性容器中贮有空气 2kg,初态参数 P1=0.1MPa,T1=293K,内装搅拌器, 输入轴功率 WS=0.2kW,而通过容器壁向环境放热速率为 Q 0.1kW . = 。求:工作 1 小时后孤立系统熵增。 解:取刚性容器中空气为系统,由闭系能量方程: W s = Q+ U . . 经 1 小时, ( ) 2 1 . . 3600W s = 3600Q+ mCv T −T

内兼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童3600293 + 3600(0.2-0.1)=544KT, = T +mC,2×0.7175,B==0.1x由定容过程:0.186MPa293PTT,取以上系统及相关外界构成孤立系统:ASiso=ASs+ASsug_3600×0.1ASur1.2287kJ/KTo293△Siso=0.8906+1.2287=2.12kJ/K例2气机空气由P=100kPa,T=400K,定温压缩到终态P=1000kPa,过程中实际消耗功比可逆定温压缩消耗轴功多25%。设环境温度为T=300K。求:压缩每kg气体的总摘变。解:取压气机为控制体。按可逆定温压缩消耗轴功:100PWso = RT In = RT In P=0.287×400ln-264.3kJ/kgP,1000V实际消耗轴功:Ws =1.25(-264.3)=-330.4kJ / kg由开口系统能量方程,忽略动能、位能变化:W,+hi=q+hz因为理想气体定温过程:h=hz故:q=Ws=-330.4kJ/kg孤立系统焰增:ASis。=ASsus+ASsm稳态稳流:AS=044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案 44 ( ) K mC W Q T T v 544 2 0.7175 3600 0.2 0.1 293 3600 . . 2 1 =  − = +       − = + 由定容过程: 1 2 1 2 T T P P = , MPa T T P P 0.186 293 544 0.1 1 2 2 = 1 =  = 取以上系统及相关外界构成孤立系统: Siso = Ssys + Ssur k J K T Q Ssur 1.2287 / 293 3600 0.1 0 =   = = Siso = 0.8906 +1.2287 = 2.12kJ / K 例 2 气机空气由 P1=100kPa,T1=400K,定温压缩到终态 P2=1000kPa,过程中 实际消耗功比可逆定温压缩消耗轴功多 25%。设环境温度为 T0=300K。求:压 缩每 kg 气体的总熵变。 解:取压气机为控制体。按可逆定温压缩消耗轴功: k J k g P P RT v v WS O RT 264.3 / 1000 100 ln ln 0.287 400ln 2 1 1 2 = = =  = − 实际消耗轴功: WS =1.25(− 264.3) = −330.4kJ / kg 由开口系统能量方程,忽略动能、位能变化: WS + h1 = q + h2 因为理想气体定温过程:h1=h2 故: q =WS = −330.4kJ / kg 孤立系统熵增: Siso = Ssys + Ssur 稳态稳流: Ssys = 0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素P.9AS=S2-S +=RInToPTo1003330.4 =0.44kJ/kg. k=0.287ln1000300例3已知状态P=0.2MPa,ti=27℃的空气,向真空容器作绝热自由膨胀,终态压力为P=0.1MPa。求:作功能力损失。(设环境温度为T=300K)解:取整个容器(包括真空容器)为系统,由能量方程得知:U,=U,,T,=T2=T对绝热过程,其环境变ASm=C,n-RnB=0-RnB"RIPP 0.2 = 0.199kJ/ kg.k= Rn =0.287n %0.1P2△W=To△Siso=300×0.44=132kJ/kg例4如果室外温度为-10℃,为保持车间内最低温度为20℃,需要每小时向车间供热36000kJ,求:1)如采用电热器供暖,需要消耗电功率多少。2)如采用热泵供暖,供给热泵的功率至少是多少。3)如果采用热机带动热泵进行供暖,向热机的供热率至少为多少。图5.1为热机带动热泵联合工作的示意图。假设:向热机的供热温度为600K,热机在大气温度下放热。600KTo=270K293K100kROT=370K95k5W热机热泵263K图5.1解:1)用电热器供暖,所需的功率即等于供热率,故电功率为45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案 45 k J k g k T q P P R T q Ssur S S = + =   = − + = + 0.44 / 300 330.4 1000 100 0.287 ln ln 2 0 1 0 2 1 例 3 已知状态 P1=0.2MPa,t1=27℃的空气,向真空容器作绝热自由膨胀,终 态压力为 P2=0.1MPa。求:作功能力损失。(设环境温度为 T0=300K) 解:取整个容器(包括真空容器)为系统, 由能量方程得知: U1 =U2,T1 = T2 = T 对绝热过程,其环境熵变 k J k g k P P R P P R P P R T T Ssys CP = = =   = − = − 0.199 / 0.1 0.2 ln 0.287ln ln ln 0 ln 2 1 1 2 1 2 1 2 W = T0Siso = 300  0.44 =132kJ / kg 例 4 如果室外温度为-10℃,为保持车间内最低温度为 20℃,需要每小时向 车间供热 36000kJ,求:1) 如采用电热器供暖,需要消耗电功率多少。2) 如 采用热泵供暖,供给热泵的功率至少是多少。3) 如果采用热机带动热泵进行 供暖,向热机的供热率至少为多少。图 5.1 为热机带动热泵联合工作的示意 图。假设:向热机的供热温度为 600K,热机在大气温度下放热。 解:1)用电热器供暖,所需的功率即等于供热率, 故电功率为 Q1  W  热泵 热机 图 5.1  Q1  600K 293K 263K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象36000-10kwW=O:36002)如果热泵按逆向卡诺循环运行,而所需的功最少。则逆向卡诺循环的供暖系数为g.T=9.77Cw=T, + T,W热泵所需的最小功率为W=2=1.02kwCw3)按题意,只有当热泵按逆卡诺循环运行时,所需功率为最小。只有当热机按卡诺循环运行时,输出功率为W时所需的供热率为最小。n =1- =1_ 263=0.56由600T热机按所需的最小供热率为1.021.82kWOmn=Winie-0.56重点、难点1,深入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它的必要性。它揭示的是什么样的规律;它的作用。2.深入理解摘参数。为什么要引入摘。是在什么基础上引出的。怎样引出的。它有什么特点。3。系统熵变的构成,焰产的意义,熟练地掌握熵变的计算方法。4.深入理解焰增原理,并掌握其应用。5.深入理解能量的可用性,掌握作功能力损失的计算方法6.过程不可逆性的理解,过程不可逆性的含义。不可逆性和过程的方向性与能量可用性的关系。7.状态参数与过程不可逆的关系。8.焰增原理的应用。9.不可逆性的分析46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案 46 3600 36000 . . W = Q = = 10kW 2)如果热泵按逆向卡诺循环运行,而所需的功最少。则逆向卡诺循环的供暖 系数为 1 2 1 . . T T T W Q W +  = = =9.77 热泵所需的最小功率为 W Q W  . . = =1.02kW 3)按题意,只有当热泵按逆卡诺循环运行时,所需功率为最小。只有当热机 按卡诺循环运行时,输出功率为 . W 时所需的供热率为最小。 由 0.56 600 263 1 1 1 2 = − = − = T T c 热机按所需的最小供热率为 Q W tc 1.82kW 0.56 1.02 / . . min =  = = 重点、难点 l.深入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它的必要性。它揭示的是什么样的规 律;它的作用。 2.深入理解熵参数。为什么要引入熵。是在什么基础上引出的。怎样引出 的。它有什么特点。 3.系统熵变的构成,熵产的意义,熟练地掌握熵变的计算方法。 4.深入理解熵增原理,并掌握其应用。 5.深入理解能量的可用性,掌握作功能力损失的计算方法 6.过程不可逆性的理解,过程不可逆性的含义。不可逆性和过程的方向性 与能量可用性的关系。 7.状态参数熵与过程不可逆的关系。 8.熵增原理的应用。 9.不可逆性的分析

内兼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童思考题1.自发过程为不可逆过程,那么非自发过程即为可逆过程。此说法对吗?为什么?2.自然界中一切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那么研究可逆过程又有什么意义呢?3.以下说法是否正确?①工质经历一不可逆循环过程,因}只<0,故ds<0T②不可逆过程的变无法计算③若从某一初态沿可逆和不可逆过程达到同一终态,则不可逆过程中的焰变必定大于可逆过程中的摘变。4.某热力系统经历一熵增的可逆过程,问该热力系统能否经一绝热过程回复到初态。5.若工质经历一可递过程和一不可逆过程,均从同一初始状态出发,且两过程中工质的吸热量相同,问工质终态的摘是否相同?6.绝热过程是否一定是定熵过程?定摘过程是否一定满足Pv=定值的方程?7.工质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能否回复到初态?8.用孤立系统增原理证明: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的过程是不可逆过程。47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力学》教案 47 思考题 1.自发过程为不可逆过程,那么非自发过程即为可逆过程。此说法对吗?为 什么? 2.自然界中一切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那么研究可逆过程又有什么意义呢? 3.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①工质经历一不可逆循环过程,因  T Q <0,故  ds <0 ②不可逆过程的熵变无法计算 ③若从某一初态沿可逆和不可逆过程达到同一终态,则不可逆过程中的熵变 必定大于可逆过程中的熵变。 4.某热力系统经历一熵增的可逆过程,问该热力系统能否经一绝热过程回复 到初态。 5.若工质经历一可逆过程和一不可逆过程,均从同一初始状态出发,且两过 程中工质的吸热量相同,问工质终态的熵是否相同? 6.绝热过程是否一定是定熵过程?定熵过程是否一定满足 PvK =定值的方程? 7.工质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能否回复到初态? 8.用孤立系统熵增原理证明: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的过程是不可逆 过程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