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245.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PrinciplesofManagement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开课学院、系: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门类各专业均需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理论课,它以对各项专门管理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为研究对象,以一般管理过程的各项主要职能为框架,系统介绍学习管理专业和从事管理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管理、管理者、管理科学等形成系统认识,掌握决策与计划,组织及变革,领导与激励,控制与创新等管理职能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奠定理论知识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五篇十二章,各篇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如下。1.总论管理与管理者:管理的定义,管理的性质,管理者的类型,管理者的角色及其影响因素,管理者的基本技能。西方管理主要理论及其演变:管理理论三阶段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霍桑试验,人际关系学说,X理论,Y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和观点。2.计划与决策管理与环境:一般环境的五个方面,具体环境的四个方面,环境的不确定性矩阵。计划:计划的概念、任务、类型、程序,自标管理,经营战略管理。决策:决策的定义、原则、类型、程序和方法。3.组织组织的基础:组织的概念及特征,组织设计的原则,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概念,影响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决定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分权的途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组织模式:组织结构的定义,直线职能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事业部制特点及适用范围,矩阵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企业集团的定义、特征及结构,虚拟组织的定义、特点及类型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组织文化的定义、结构及塑造途径,组织变革的定义、类型及过程,组织生命周期理论4.领导、激励与沟通

课程名称 :管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财 务管理等管理类专业。 开课学院、系: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门类各专业均需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理论课,它以对各项专门管理普 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为研究对象,以一般管理过程的各项主要职能为框架,系统介绍学习管理专业 和从事管理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管理、管理 者、管理科学等形成系统认识,掌握决策与计划,组织及变革,领导与激励,控制与创新等管理职 能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为学习后续专业课 奠定理论知识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五篇十二章,各篇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如下。 1.总论 管理与管理者:管理的定义,管理的性质,管理者的类型,管理者的角色及其影响因素,管理者 的基本技能。 西方管理主要理论及其演变:管理理论三阶段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 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霍桑试验,人际关系学说,X理论,Y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的代 表人物和观点。 2.计划与决策 管理与环境:一般环境的五个方面,具体环境的四个方面,环境的不确定性矩阵。 计划:计划的概念、任务、类型、程序,目标管理,经营战略管理。 决策:决策的定义、原则、类型、程序和方法。 3.组织 组织的基础:组织的概念及特征,组织设计的原则,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概念,影响管理幅度 的主要因素,决定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分权的途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组织模式:组织结构的定义,直线职能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事业部制特点及适用范围,矩阵制 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企业集团的定义、特征及结构,虚拟组织的定义、特点及类型。 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组织文化的定义、结构及塑造途径,组织变革的定义、类型及过程,组织 生命周期理论。 4.领导、激励与沟通

领导:领导的定义及作用,领导与管理的比较,领导方式的概念及类型,领导品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激励:需要、动机、激励的概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沟通:沟通的含义及要素,沟通的过程,沟通的方式,影响沟通的主要因素5.控制控制:控制的定义、类型、过程及原则。三、课程基本要求通过第一篇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内涵,管理者及其技能要求,西方主要管理理论观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等内容;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管理者角色及其影响因素,国外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等内容。通过第二篇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管理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与分析思路,现代决策含义和决策程序,计划的类型与过程等内容;了解现代决策方法,目标管理、战略管理等现代计划管理模式等内容。通过第三篇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组织职能的四大基本问题(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直线与参谋,集权与分权;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常见的组织结构模式,组织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等内容;了解现代组织模式的演变趋势,创建企业文化的途径,企业组织变革的背景与途径等内容。通过第四篇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领导及领导方式理论,激励及关于激励的理论,管理沟通及沟通障碍的克服等内容;了解领导功能、领导手段与领导艺术,现代激励方法,沟通方式和沟通网络等内容。第五篇主要掌握管理控制的主要类型和基本过程,有效控制的原则等主要内容。四、课程学时分配课程内讲课小计容44管理与管理者66西方管理主要理论及其演变22管理与环境44计划决策6644组织的基础44组织模式44组织文化及组织变革44领导44激励22沟通44控制4848合计

领导:领导的定义及作用,领导与管理的比较,领导方式的概念及类型,领导品质理论,领导行 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 激励:需要、动机、激励的概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 因素理论,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沟通:沟通的含义及要素,沟通的过程,沟通的方式,影响沟通的主要因素。 5.控制 控制:控制的定义、类型、过程及原则。 三、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第一篇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管理的基本内涵,管理者及其技能要求,西方主要管理理论观 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等内容;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管理者角色及其影响因 素,国外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等内容。 通过第二篇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管理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与分析思路,现代决策含义和决策程 序,计划的类型与过程等内容;了解现代决策方法,目标管理、战略管理等现代计划管理模式等内 容。 通过第三篇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组织职能的四大基本问题(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直线与参 谋,集权与分权;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常见的组织结构模式,组织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等内 容;了解现代组织模式的演变趋势,创建企业文化的途径,企业组织变革的背景与途径等内容。 通过第四篇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领导及领导方式理论,激励及关于激励的理论,管理沟通 及沟通障碍的克服等内容;了解领导功能、领导手段与领导艺术,现代激励方法,沟通方式和沟通 网络等内容。 第五篇主要掌握管理控制的主要类型和基本过程,有效控制的原则等主要内容。 四、课程学时分配 课程内 容 讲课 小 计 管理与管理者 4 4 西方管理主要理论及其演变 6 6 管理与环境 2 2 计划 4 4 决策 6 6 组织的基础 4 4 组织模式 4 4 组织文化及组织变革 4 4 领导 4 4 激励 4 4 沟通 2 2 控制 4 4 合 计 48 48

五、课程改革与特色首先,从课程体系上进行了科学的界定,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将原来隶属于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的内容,安排到具体的专业课程中去学习,并吸取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得目前的《管理学原理》课程的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其次,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开发出了针对不同授课对象的PowerPoint教学课件,把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实践中的不同问题。最后,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选用英文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教学和课程考核中做到四个统一: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日志、试卷。六、课程考核方式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期终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期终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案例讨论、出勤,此部分成绩不超过课程总分的30%,期末考试成绩不低于课程总分的70%。七、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材:管理学原理(第2版),程国平,刁兆峰,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教学参考书:1.管理学(11版),(美)斯蒂芬·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管理学原理与方法(5版),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管理学一原理.方法.实践.案例(第2版),苗雨君,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执笔(撰写人):罗玲日期:2013.12日期:2013.12审阅(教研室主任):王超审定(教学院长):刁兆峰日期:2013.12

五、课程改革与特色 首先,从课程体系上进行了科学的界定,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将原来隶属于战略管 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的内容,安排到具体的专业课程中去学习,并吸取了国内 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使得目前的《管理学原理》课程的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 其次,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用案例教 学方式组织教学,开发出了针对不同授课对象的PowerPoint教学课件,把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 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管理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管理实践中的不同问题。 最后,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教学中采用多媒 体教学,选用英文教材,开展双语教学。教学和课程考核中做到四个统一:教材、教学大纲、教学 日志、试卷。 六、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期终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期终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案例讨论、出勤,此部分成绩不超过课程总分的30%,期末考试成绩不低于 课程总分的70%。 七、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管理学原理(第2版),程国平,刁兆峰,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教学参考书: 1.管理学(11版),(美)斯蒂芬·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管理学原理与方法(5版),周三多,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管理学—原理.方法.实践.案例(第2版),苗雨君,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执 笔(撰写人):罗 玲 日 期:2013.12 审 阅(教研室主任):王超 日 期:2013.12 审 定(教学院长):刁兆峰 日 期:2013.12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