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篇 新品系与新品种的培育(第十五章 新品系的培育、第十六章 新品种的培育)

第五篇新品系与新品种的培育191·第十五章新品系的培育·第十六章新品种的培育
第五篇 新品系与新品种的培育191 • 第十五章 新品系的培育 • 第十六章 新品种的培育

第十五章新品系的培育第一节品系的概念与类别191一、品系的概念1、狭义0:2、广义o:3、品系具备的条件0:一优点突出;一遗传性相对稳定:一有一定数量的个体;4、品族o:氵源自一头优秀母畜的群体
第十五章 新品系的培育 第一节 品系的概念与类别191 一、品系的概念 1、狭义0: – 指来源于同一头卓越的系祖,其后代都有与系 祖类似的体质和生产力的种用高产畜群。 – 实质:建立在系祖个体基础上、范围较窄,可 称为单系——从单一系祖建系。 2、广义0: 指一群具有突出优点,并能将这些突出 优点相对稳定地遗传下去的具有较高种 用价值的种畜群。 实质:建立在群体基础上,范围较宽。 3、品系具备的条件0: —优点突出; —遗传性相对稳定; —有一定数量的个体; 4、品族0:源自一头优秀母畜的群体

品系的类别二、1911、地方品系0一其特点是形成时间长,群体较大,保存时间较长。2、单系191一围绕同一头系祖建立。3、近交系192一运用连续近交形成,群体近交系数达0.375以上。4、群系192一由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的多系祖品系。5、专门化品系192一具有某方面突出优点,专门用于某一配套系杂交的品系。6、合成品系193一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或品系杂交建立的品系
二、品系的类别191 1、地方品系0 – 其特点是形成时间长,群体较大,保存时间较长。 2、单系191 – 围绕同一头系祖建立。 3、近交系192 – 运用连续近交形成,群体近交系数达0.375以上。 4、群系192 – 由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的多系祖品系。 5、专门化品系192 – 具有某方面突出优点,专门用于某一配套系杂交的品系。 6、合成品系193 – 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或品系杂交建立的品系

第二节、品系培育的条件和意义一、品系培育的条件二、品系培育的意义1931、可提供优良的配套系亲本充分利用杂种优势A、近交系的杂交B、专门化品系的杂交2、加速现有品种改良3、促进新品种的育成
第二节、品系培育的条件和意义 一、品系培育的条件0 1、家畜的数量 足够的品系数量和各品系内的家系数量; 2、家畜的质量 建系所用的个体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 具有某一方面突出的优良特征 3、饲养管理条件 保持饲养管理条件的相对稳定 4、技术与设备 二、品系培育的意义193 1、可提供优良的配套系亲本。 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A、近交系的杂交 B、专门化品系的杂交 2、加速现有品种改良 3、促进新品种的育成

MNz品系群FFz=13.28%uRX品系群Fx=12.5%
第三节 品系培育的方法 一、系祖建系法194 (一)、选择具有最突出优点性状的个体作为系祖 (及其继承者),再围绕系祖进行繁育(围绕系祖 的近交)和选择,以使系祖的优良基因迅速扩散 并固定。 • 步骤: 1.选择系祖:百里挑一 2.测定系祖的育种值 3.围绕系祖进行近交 • 注意: – 非主选性状上系祖不能有太严重缺点

DBC真基础群高度近交近交系轻度近交ABDC单交种群ABCD双杂交商品群(AB) (CD)双杂交示意图
二、近交建系法0 • 利用亲缘关系极亲密的个体交配,使优良基因迅速纯合 • 注意事项: – 在组建基础群时,母畜越多越好,公畜不宜太多且尽 量同质并有亲缘关系。 – 运用近交时,要考虑个体品质和纯合度,也要考虑亲 缘关系,以决定近交程度。 • 建系方法: 1.连续2代亲子交配,所建品系的近交系数为0.375。 2.连续2代全同胞交配,所建品系的近交系数为0.375。 3.连续4代半同胞交配,所建品系的近交系数为0.381

三、 君群体继代选育法195·从选集基础群开始,然后封闭畜群,再在闭锁的小群体内逐代选种选配,以培育符合预定品系标准、遗传性稳定、整齐均一的畜群。·布骤:MAE(保用)ER1、组建基础群0年8号作A182、闭锁繁育3、选种选配打绣(用)ONX新彩卷用台卡E停里养H档HA国诚肤聘
三、群体继代选育法195 • 从选集基础群开始,然后封闭畜群,再在闭锁的小 群体内逐代选种选配,以培育符合预定品系标准、 遗传性稳定、整齐均一的畜群。 • 布骤: 1、组建基础群 2、闭锁繁育 3、选种选配

1、组建基础群0-196O·质量要求:一为了在基础群中汇集所有所需优良基因:如预期品系要求有多方面优秀性状,基础群以异质为好·如只突出个别性状,基础群以同质为好一为使基础群具更广泛的遗传基础,群内个体间近交系数最好都为0。其中:S为公畜最低需要量;·数量要求:n+1Sn为公母比中的母畜数:8n△FAF为每代近交系数增量。大家畜:4含 :20早,△F=0.038中型家畜:6:30早,△F=0.025小畜禽:10舍:50早,△F=0.015理想群体:30含:150早,△F=0.005
1、组建基础群0-196 • 质量要求: – 为了在基础群中汇集所有所需优良基因 • 如预期品系要求有多方面优秀性状,基础群以异质为好 • 如只突出个别性状,基础群以同质为好 – 为使基础群具更广泛的遗传基础,群内个体间近交系数 最好都为0。 • 数量要求: n F n S + = 8 1 其中:S为公畜最低需要量; n为公母比中的母畜数; ΔF为每代近交系数增量。 大家畜: 4♂∶20♀,ΔF=0.038 中型家畜:6♂∶30♀,ΔF=0.025 小畜禽: 10♂∶50♀,ΔF=0.015 理想群体:30♂∶150♀,ΔF=0.005

2、闭锁繁育o-196一畜群封闭,群内随机交配(人工控制下保证不同家系否、早个体间交配的机会均等)。3、选种选配0-196A、每世代的出生时间、饲养条件和选种标准保持一致;B、多留精选:各阶段的选择强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大:C、要特别照顾家系:每个家系都留后代;D、缩短世代间隔
2、闭锁繁育0-196 –畜群封闭,群内随机交配(人工控制下, 保证不同家系♂、♀个体间交配的机会均 等)。 3、选种选配0-196 A、每世代的出生时间、饲养条件和选 种标准保持一致; B、多留精选:各阶段的选择强度随年龄的 增长而加大; C、要特别照顾家系:每个家系都留后代; D、缩短世代间隔

群体继代选育的特点和优缺点0-198·特点:一组建基础群,闭锁繁育,世代分明,每代留种数相等,避免强烈近交,不计突变,加强选择,加速优良性状固定。·优点:缺点:一基础群采用随机交配一基础群是否符合要求难以一近交衰退小。预测;一遗传基础丰富。一要求的条件较高一继代种畜选留容易。一不适宜于高繁殖力的畜种
群体继代选育的特点和优缺点 0-198 • 特点: – 组建基础群,闭锁繁育,世代分明,每代留种数相 等,避免强烈近交,不计突变,加强选择,加速优 良性状固定。 • 优点: – 基础群采用随机交配, – 近交衰退小。 – 遗传基础丰富。 – 继代种畜选留容易。 缺点: —基础群是否符合要求难以 预测; —要求的条件较高; —不适宜于高繁殖力的畜种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家畜的性状.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家畜育种学绪论.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选择.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选择的作用.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作业习题集(填空题含答案).doc
- 《家畜育种学》课程实习指导(共八个实验实习).doc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共十一章).doc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牛育种综合实习.doc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猪育种综合实习.doc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家禽育种综合实习.doc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绵羊育种综合实习.doc
- 《家畜育种学》课程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廖和荣).doc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授课专业:动科专业).pdf
- 《畜牧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方差分析II-双向分类资料(3/3).ppt
- 《畜牧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方差分析II-双向分类资料(2/3).ppt
- 《畜牧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方差分析II-双向分类资料(1/3).ppt
- 《畜牧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统计推断概述(1/2).ppt
- 《畜牧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方差分析I-单向分类资料.ppt
- 《畜牧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单个和两个总体平均数的假设检验.ppt
- 《畜牧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统计推断概述(2/2).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篇 生物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篇 杂种优势利用 第十三章 杂种优势的概念和意义.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产性能测定、第六章 种畜的遗传评估——单性状育种值估计.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配套系与配套杂交.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交配系统.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选择的作用、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选择.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篇 育种对象.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羊品种类型.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肉用羊特点.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科学家人兽混合胚胎.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鸡与鹌鹑属间杂交试验.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三鹿奶粉事件.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克隆.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1世纪生命科学热点与展望.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中国荷斯坦牛品种标准、生产性能测定标准介绍.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珍禽简介.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杂种优势利用.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家畜的选配选配的分类.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品系与品种的培育.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家畜育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