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十章杂种优势利用255第一节 概念和意义第二节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环节第三节配套系与配套杂交第四节秀杂种优势利用中的杂交方式第五节 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果的途径
第十章 杂种优势利用255 • 第一节 概念和意义 • 第二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环节 • 第三节 配套系与配套杂交 • 第四节 杂种优势利用中的杂交方式 • 第五节 提高杂种优势利用效果的途径

第一节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念和意义一、杂种优势255一不同种群(品种或品系)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一杂种优势的表现形式0:1.综合性表现:杂种个体生活力增强,饲料利用率提高生长速度加快,繁殖力增强,畸形、缺损、致死、半致死现象减少。即各方面综合表现优势。2.表现母系杂种优势:性早熟,繁殖力提高,泌乳力增强。3.表现父系杂种优势:性早熟,经济品质好,配种能力强等
第一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念和意义 一、杂种优势255 –不同种群(品种或品系)个体杂交的后代往往 在生活力、生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 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平均值的现象。 – 杂种优势的表现形式0: 1.综合性表现:杂种个体生活力增强,饲料利用率提高, 生长速度加快,繁殖力增强,畸形、缺损、致死、半 致死现象减少。即各方面综合表现优势。 2.表现母系杂种优势:性早熟,繁殖力提高,泌乳力增 强。 3.表现父系杂种优势:性早熟,经济品质好,配种能力 强等

二、产生杂种优势的机理256白奔兴冷对比:两种学说一个强调显性基因作用,另一个强调基因间相互作用,它们既非互相排斥,又不能概括一切。根据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杂种优势的遗传实质在于显性效应、累加效应以及异位显性,互补作用和超显性等各种基因互作效应在某一材料中可能只有某一种基因互作决定某种程度的杂种优势
二、产生杂种优势的机理256 显性学说 显性学说认为,在生物的基因库中存在不少 隐性有害基因或不利基因,或在数量性状上 表现为效应值低于等位的显性基因。杂合子 中由于显性基因的存在,隐性基因的作用被 不同程度地消除或掩盖,因而杂种就表现出 杂种优势。 超显性学说 超显性学说认为杂种优势来自等位基因间的互作, 杂合子基因型值超过任何纯合子。这样的杂种优 势也可以叫做平衡性杂种优势,即杂合体A1A2、 A1A3等始终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因此A1、A2、 A3、.等基因可以以一定的频率保存于这个群 体之中,成为一种平衡的多型性而使群体蕴藏着 最大的适应能力。 对比:两种学说一个强调显性基因作用, 另一个强调基因间相互作用,它们既非 互相排斥,又不能概括一切。根据数量 性状的遗传分析,杂种优势的遗传实质 在于显性效应、累加效应以及异位显性、 互补作用和超显性等各种基因互作效应。 在某一材料中可能只有某一种基因互作 决定某种程度的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的度量257·杂种优势值:H=F-PF为杂一代均值,即杂种组平均值:-P为亲本种群均值,即亲本纯繁组均值杂种优势的实质259一自的:为便于各性状间比较,将杂种优势转化为相对值
杂种优势的度量257 • 杂种优势值: ; 为杂一代均值,即杂种组平均值; 为亲本种群均值,即亲本纯繁组均值 • 杂种优势率: – 目的:为便于各性状间比较,将杂种优势转化 为相对值 H = F1 − P F1 P (%) 100 1 − = P F P 杂种优势的实质 H 259

特殊配合力0:指两个特定品种或品系之间杂交所能获得的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A- XXBFTF(AB) (a)(B]配音力只两种群的特殊配音力B种群的一殿靠对杂交组合的选择来提高测定特殊配合力,通过杂交试验进行。特殊配合力测定结果依据公式求出:H=F一P
配合力0:种群间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 也即杂交效果的好坏和大小。配合力有两种: 一般配合力0:指一个品种或品系与其它多个品 种或品系杂交所得杂种的平均杂种优势值。 一般配合力从遗传性质(或遗传基础)看 为基因的加性效应;它相当于亲本的育种值。 一般配合力主要通过纯种选育来提高。 特殊配合力配合力测定 0: 0 指两个特定品种或品系之间杂交所能获得的 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 特殊配合力从遗传性质看为基因的非加性 效应,即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从方差分析看 为各种互作效应。 由于特殊配合力是特定杂交组合的遗传互作 所产生的,所以难以预测,特殊配合力主要依 靠对杂交组合的选择来提高。 测定特殊配合力,通过杂交试验进行。特殊配合 力测定结果依据公式求出 : H=F1-P

杂种优势产生的关键1、是否对亲本群体选育提纯:2、亲本群基因频率的差异大小:3、亲本是否含优质高产基因;4、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是否明显
杂种优势产生的关键0 1、是否对亲本群体选育提纯; 2、亲本群基因频率的差异大小; 3、亲本是否含优质高产基因; 4、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是否明显

三、杂种优势利用·指利用杂种优势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也把杂种优势利用称为经济杂交。·杂种优势利用的含义比经济杂交广泛:一不仅是杂交方法问题,还包括杂交亲本的选择提纯和杂交组合的筛选
三、杂种优势利用 • 指利用杂种优势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 益的过程。也把杂种优势利用称为经济 杂交。 • 杂种优势利用的含义比经济杂交广泛: – 不仅是杂交方法问题,还包括杂交亲本的选 择提纯和杂交组合的筛选

第二节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环节一、亲本种群的选优与提纯亲本群的类别261:品种、品系·选优:一通过选择,使亲本种群原有优良、高产基因的频率尽可能增大。·提纯:一通过选择和近交,使亲本种群在主要性状的纯合子基因型频率尽可能增加,个体间差异尽可能减小。,选优提纯的主要方法:一品系繁育和正反反复选择杂种优势的利用必须在纯繁基础上进行!
一、亲本种群的选优与提纯 • 亲本群的类别261:品种、品系 • 选优: – 通过选择,使亲本种群原有优良、高产基因的频率 尽可能增大。 • 提纯: – 通过选择和近交,使亲本种群在主要性状的纯合子 基因型频率尽可能增加,个体间差异尽可能减小。 • 选优提纯的主要方法: – 品系繁育和正反反复选择 杂种优势的利用必须在纯繁基础上进行! 第二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环节

二、杂交亲本的选择262·因为对父、母本的要求不同,选择标准也不同:(一)对母本的要求:1、数量多、适应性强;2、繁殖力高、母性好、泌乳力强的品种或品系;3、不影响杂种生长速度的前提下,体格不要求太大;(二)对父本的要求:1、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躺体品质好:2、父本群类型与对杂种的要求相一致3、数量要求少,故适应性和种源问题放在次要地位:
二、杂交亲本的选择262 • 因为对父、母本的要求不同,选择标准也不同: (一)对母本的要求: 1、数量多、适应性强; 2、繁殖力高、母性好、泌乳力强的品种或品系; 3、不影响杂种生长速度的前提下,体格不要求太大; (二)对父本的要求: 1、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品质好; 2、父本群类型与对杂种的要求相一致; 3、数量要求少,故适应性和种源问题放在次要地位;

三、杂交效果的预估269·不同种群杂交的效果有很大差异,必须通过配合力测定才能准确判定其杂交效果。·在进行配合力测定前,应该对杂交效果有个大致的估计,值得测定的才测定
三、杂交效果的预估269 • 不同种群杂交的效果有很大差异,必须通过配合 力测定才能准确判定其杂交效果。 • 在进行配合力测定前,应该对杂交效果有个大致 的估计,值得测定的才测定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珍禽简介.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中国荷斯坦牛品种标准、生产性能测定标准介绍.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1世纪生命科学热点与展望.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克隆.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三鹿奶粉事件.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鸡与鹌鹑属间杂交试验.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科学家人兽混合胚胎.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肉用羊特点.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羊品种类型.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篇 育种对象.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选择的作用、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选择.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交配系统.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配套系与配套杂交.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产性能测定、第六章 种畜的遗传评估——单性状育种值估计.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篇 杂种优势利用 第十三章 杂种优势的概念和意义.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篇 生物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篇 新品系与新品种的培育(第十五章 新品系的培育、第十六章 新品种的培育).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家畜的性状.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家畜育种学绪论.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选择.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家畜的选配选配的分类.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品系与品种的培育.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家畜育学.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个体遗传评定(选择指数法).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生产性能测定.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选择原理与方法(第一节 选择的概念、第二节 质量性状的选择).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数量遗传学基础.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家畜的起源与品种.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家畜主要性状的遗传.ppt
-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Animal Physiology.pdf
- 《动物生理学》课程授课教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