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选择

第四章数量性状的选择分离与自由组·第一节、数量性状遗传基础合一、数量性状遗传假说0数量性状是受大量的、效应微小而类似的、并且可加的多基因控,这些基因在世代相传中服从孟德尔原理。这些基因间一般没有显隐性区别且具有加性效应(累加作用和倍加作用)。除此之外,还有等位基因的显性效应及非等位基因的上位效应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选择44 • 第一节、数量性状遗传基础: 一、数量性状遗传假说0 : 数量性状是受大量的、效应微小而类 似的、并且可加的多基因控制,这些基 因在世代相传中服从孟德尔原理。这些 基因间一般没有显隐性区别且具有加性 效应(累加作用和倍加作用)。除此之 外,还有等位基因的显性效应及非等位 基因的上位效应。 分离与自由组 合

数量性状数学模型二、可控的地区、场、季节等表型值分0:表型值(P)=遗传效应(G)+环境效应(E)/+遗环互作IGE加性效应(A)+系统环境效应(E)三十显性效应(D)随机环境效应(ER)±上位效应()持久随环:育成期营养不良、疾病等造成。暂时随环是成牛后引起的P=G
二、数量性状数学模型 表型值剖分0: P = G 表型值(P)=遗传效应(G)+环境效应(E)+遗环互作IGE =加性效应(A)+系统环境效应(Es) +显性效应(D)+随机环境效应(ER) +上位效应(I) 可控的地区、 场、季节等 持久随环:育成期营养 不良、疾病等造成。暂 时随环是成牛后引起的

A一加性效应32,也叫独立的基因效应,其效应可以累加、可以遗传?可D一显性效应32,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效应。其遗传效应不可累加、不可遗传?I一上位效应32,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效应:不独立的基因效应(非加性效应)。其遗传效应不可累加、不可遗传?遗传效应A、D、的解释0NMMN等位基因间的非等位基因间互作效应D的互作效应I1W可以遗传不能遗传
A—加性效应32,也叫独立的基因效应,其效应可以累加、 可以遗传?。 D-显性效应32,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效应,其遗传效应不可 累加、不可遗传?。 I -上位效应32,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效应:不独立的基因 效应(非加性效应),其遗传效应不可累加、不可遗传? • 遗传效应A、D、I的解释0: M N M N 等位基因间的 互作效应D 非等位基因间 的互作效应I 可以遗传 不能遗传

基因?基因型?1、个体性状的表现由仕么来决定?2、亲本传递给后代的是什么?广因此子代的平均基因型值决定于它们的亲本的基因平均效应;由后代的平均基因型值也可以判断上代个体所携带的基因平均效应的总和,这个值称为该个体的育种值。也就是亲本的加性效应值
三、育种值0-74 : 2、亲本传递给后代的是什么? 1、个体性状的表现由什么来决定? 基因?基因型? 因此子代的平均基因型值决定于它们的亲 本的基因平均效应;由后代的平均基因型值也 可以判断上代个体所携带的基因平均效应的总 和,这个值称为该个体的育种值。也就是亲本 的加性效应值

四、数量性状的选择原理o: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选择原理是不同的质量性状侧重于个别基因的选择,而数量性状则侧重于多基因联合效应的选择,因为数量性状主要是由多数微效基因所决定的,因此不能简单地依据表型值进行选择,而必须根据能真来选择。实遗传的加性效应值(育种值)
四、数量性状的选择原理0: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选择原理是不同的, 质量性状侧重于个别基因的选择,而数量性状 则侧重于多基因联合效应的选择,因为数量性 状主要是由多数微效基因所决定的,因此不能 简单地依据表型值进行选择,而必须根据能真 实遗传的加性效应值(育种值)来选择

一代遗传进展、遗传选第二节进展、选择进展一、相关概念:1、选择反应44一通过选择在下一代得到的遗传改进量,即子代与亲代均数之差就叫作选择反应R=P-P2、世代间隔44一畜禽每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或种用子女出生时父母的平均年龄(G)。3、改良速度44一选择反应与世代间隔之比。Ry=R/GI
第二节 选择反应44 一、相关概念: 1、选择反应44—通过选择在下一代得到的遗传改 进量,即子代与亲代均数之差就叫作选择反应。 2、世代间隔44—畜禽每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或种用子女 出生时父母的平均年龄(GI) 。 3、改良速度44—选择反应与世代间隔之比。Ry=R/GI 一代遗传进展、遗传 进展、选择进展 ↓ − − R = P0 − P

4、选择极限0:按选择理论,当一个群体中进行长期的闭锁选择,直至选择对提高生产性能再不产生效用时,即不再出现选择反应这种现象就叫选择极限,产生选择极限的原因o?这一群体的遗传变异全部被选择了达到选择极限的时间?在一个闭锁群体要经过20-30个世代就奶牛而言是100-150年
4、选择极限0 :按选择理论,当一 个群体中进行长期的闭锁选择,直至选择 对提高生产性能再不产生效用时,即不再 出现选择反应这种现象就叫选择极限。 产生选择极限的原因0? 这一群体的遗传变异全部被选择了 达到选择极限的时间0? 在一个闭锁群体要经过20-30个世代, 就奶牛而言是100-150年

打破选择极限的方法(1)、育种手段-----引种(2)、遗传工程-------诱变基因(3)、分子生物技术-------导入增效基因或敲除抑效基因(4)、繁殖手段--------诱导产乳,诱导产卵
打破选择极限的方法0 (1)、育种手段-引种 (2)、遗传工程-诱变基因 (3)、分子生物技术-导入增效基因 或敲除抑效基因 (4)、繁殖手段-诱导产乳,诱导产卵

二、影响选择反应和改良速度的因素46其中:为选择强度,表型标准差h为遗传力平方根,rAp为育种值与表型值相关。iS,hrAPR, = R/G, =G,因此,上式表明,当分子部分的3个组分越大,而分母部分的世代间隔越小,则预期实现的遗传进展越快
二、影响选择反应和改良速度的因素46 • 在讨论选择理论时,选择反应除以平均世代间 隔,称为遗传进展 • 由每世代选择反应R除以世代间隔GI即得每年 遗传进展的估计值: I P A P y I G i hr R R G = / = 其中:i为选择强度,δP表型标准差, h为遗传力平方根,rAP为育种值与表型值 相关。 因此,上式表明,当分子部分的3 个组分越大,而分母部分的世代间隔 越小,则预期实现的遗传进展越快

缩短世代间隔的育种措施1、加快更新种畜,尽可能缩短种家畜的使用年限一在遗传评定中,使种家畜搁了一些时间,因此种家畜使用时应尽可能缩短使用期限:2、挑选世代间隔较短的选种方法一鉴于家畜繁殖率低,大部生产性状的表现不受性别限制,因此家畜遗传评定一般不使用耗时长的后裔测定3、早期选种一应用系谱信息,遗传相关及标记辅助选择等方法
缩短世代间隔的育种措施0 1、加快更新种畜,尽可能缩短种家畜的使用年限 ━在遗传评定中,使种家畜耽搁了一些时间,因此种家畜 使用时应尽可能缩短使用期限; 2、挑选世代间隔较短的选种方法 ━ 鉴于家畜繁殖率低,大部生产性状的表现不受性别限制 ,因此家畜遗传评定一般不使用耗时长的后裔测定 3、早期选种 ━应用系谱信息,遗传相关及标记辅助选择等方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选择的作用.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作业习题集(填空题含答案).doc
- 《家畜育种学》课程实习指导(共八个实验实习).doc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共十一章).doc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牛育种综合实习.doc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猪育种综合实习.doc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家禽育种综合实习.doc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绵羊育种综合实习.doc
- 《家畜育种学》课程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廖和荣).doc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授课专业:动科专业).pdf
- 《畜牧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方差分析II-双向分类资料(3/3).ppt
- 《畜牧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方差分析II-双向分类资料(2/3).ppt
- 《畜牧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方差分析II-双向分类资料(1/3).ppt
- 《畜牧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统计推断概述(1/2).ppt
- 《畜牧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方差分析I-单向分类资料.ppt
- 《畜牧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单个和两个总体平均数的假设检验.ppt
- 《畜牧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统计推断概述(2/2).ppt
- 《畜牧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ppt
- 《畜牧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 Biostatistics and Experimental Design.ppt
- 《畜牧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资料整理 2.4 集中趋势的度量 2.5 离散趋势的度量.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家畜育种学绪论.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家畜的性状.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篇 新品系与新品种的培育(第十五章 新品系的培育、第十六章 新品种的培育).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篇 生物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篇 杂种优势利用 第十三章 杂种优势的概念和意义.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产性能测定、第六章 种畜的遗传评估——单性状育种值估计.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配套系与配套杂交.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交配系统.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选择的作用、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选择.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篇 育种对象.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羊品种类型.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肉用羊特点.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英科学家人兽混合胚胎.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鸡与鹌鹑属间杂交试验.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三鹿奶粉事件.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克隆.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1世纪生命科学热点与展望.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中国荷斯坦牛品种标准、生产性能测定标准介绍.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珍禽简介.ppt
- 《家畜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杂种优势利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