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电路定理

第四章 电路定理 内容提要 1.叠加定理 难点:各电路 齐性定理 定理应用的条 2.替代定理 件、电路定理 3.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应用中受控源 4.特勒根定理 的处理。 5.互易定理 6.对偶原理
1 第四章 电路定理 内容提要 1. 叠加定理 齐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特勒根定理 5. 互易定理 6. 对偶原理 难点:各电路 定理应用的条 件、电路定理 应用中受控源 的处理

§4-1叠加定理(重点) 1.对于线性电路,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或电压), 都可以看成是各个独立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 该支路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线性电 路这一性质称叠加定理。 41=i,+R R2 Wn1一 iR2is+Ri+ -us R1+R2 =Kf is+kf us un1是i,和u,的线性组合。 2
2 §4-1 叠加定理(重点) 1. 对于线性电路,任何一条支路的电流(或电压), 都可以看成是各个独立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 该支路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线性电 路这一性质称叠加定理。 + - us R1 i s R2 i + 2 u - 1 ① R1 1 + R2 1 un1 = i s+ R1 us un1= R1+R2 R1R2 i s + R1+R2 R2 us = Kf i s+ kf us un1是i s和us的线性组合

(1) R2 当u,单独作用时,i,=0, Unl R1+R2 (2) 当i,单独作用时,4,=0, Unl 1R2is R1+R2 (1)(2) Unl Unl Unl us +]=+ RR R2 um=R+R i,+R+R2 =Kris+kf us 3
3 + - us R1 i s R2 i + 2 u - 1 ① 当 us单独作用时,i s=0, 当 i s 单独作用时,us=0, un1 (1) = un1 (2) R1+R2 R2 us = R1+R2 R1R2 i s un1 = un1 (1) + un1 (2) ① + - R1 R2 i + 2 - u1 (1) (1) us R1 i s R2 i + 2 - u1 (2) (2) ① R1 1 + R2 1 un1 = i s+ R1 us un1= R1+R2 R1R2 i s + R1+R2 R2 us = Kf i s+ kf us

对于任何线性电路,当电路有g个电压源和h个 电流源时,任意一处的电压u和电流都可以写 成以下形式: 西=2n4+2,Kn m=1 m K'fmis m= m= ·叠加原理是线性电路的根本属性,它一方面可以 用来简化电路计算,另一方面,线性电路的许多 定理可以从叠加定理导出。在线性电路分析中, 叠加原理起重要作用。 4
4 • 叠加原理是线性电路的根本属性,它一方面可以 用来简化电路计算,另一方面,线性电路的许多 定理可以从叠加定理导出。在线性电路分析中, 叠加原理起重要作用。 对于任何线性电路,当电路有g个电压源和h个 电流源时,任意一处的电压uf和电流i f都可以写 成以下形式: uf =∑ m=1 g kf m us Kf m i +∑ s m=1 h i f =∑ m=1 g k'f m us K'f m i +∑ s m=1 h

2.应用叠加定理时注意以下各点: (1)叠加定理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2)叠加时,电路的联接以及电路所有电阻和受控 源都不予更动。 所谓电压源不作用,是指该电压源的电压置零, 即在该电压源处用短路替代; 电流源不作用,是指该电流源的电流置零,即 在该电流处用开路替代: (3)叠加时要注意电流同电压的参考方向; (4)功率不能叠加! (5)电源分别作用时,可以“单个”,也可以“按 组”。 5
5 2. 应用叠加定理时注意以下各点: (1)叠加定理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2)叠加时,电路的联接以及电路所有电阻和受控 源都不予更动。 所谓电压源不作用,是指该电压源的电压置零, 即在该电压源处用短路替代; 电流源不作用,是指该电流源的电流置零,即 在该电流处用开路替代; (3)叠加时要注意电流同电压的参考方向; (4)功率不能叠加! (5)电源分别作用时,可以“单个” ,也可以“按 组”

3.例题分析求I和U。 12)62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4×12 30 '1= 12A 4+2+ 6×3 6+3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6A 120 1)= 6+3X2+4 =15A 12)= 6+3X6=2A 3+(2+4) U2)=-6×4=-24V 31) U1)= ×4=20V I=17A,U=-4A 3+(2+4) 6
6 3. 例题分析 求I 和 U。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 - 120V I U - 6W 3W 4W 2W 12A + I (1) = 3+ (2+4) 3×(2+4) 6 + 120 =15 A U(1) = 3+ (2+4) 3 I (1) ×4 =20 V I'1 = 6×3 6+3 4+ 2+ 4 ×12 = 6 A I (2) = 3 6+3 ×6 = 2 A U(2) = - 6×4 = -24 V I=17A , U=- 4A (1) I (2) U - 6W 3W 4W 2W 12A + I'1 I'2

P85例4-2 含受控源的情况 R 10i R 62 10V R2 4Ω 10i :(2 R 6+4 62 =-10449=-6V 4 11=- ×4=-1.6A 6+4 4g2=-102-6i2=25.6V u3=-6+25.6=19.6V 7
7 P85 例4–2 含受控源的情况 u3= -6 + 25.6=19.6V 10i1 + - 10V R1 4A R2 i2 + - u3 6W i1 4W + - i1 (1) = i2 (1) = 6+4 10 =1A u3 (1) =-10 i1 (1) + 4 i2 (1) = -6V i1 (2) = - 6+4 4 ×4 = -1.6A u3 (2) = -10 i1 (2) - 6i1 (2) = 25.6V 10i1 + - 10V R1 R2 i2 + - u3 6W i1 4W + - (1) (1) (1) 10i R 1 1 4A R2 i2 + - u3 6W i1 4W + - (2) (2) (2)

P86例4-3 R 101 R 6 A R2 (2 10V =i=66=-0.6A 6+4 把10V电压源和4A电 流源合为一组,引用 ug=-10iP-62 上例结果: =-16×(-0.6)=9.6V u=19.6V 4,=+=292V 8
8 P86 例4–3 10i1 + - 10V R1 4A R2 i2 + - u3 6W i1 4W + - + - 6V u3 = 19.6V (1) 把10V电压源和4A电 流源合为一组,引用 上例结果: i1 (2) = i2 (2) = 6+4 -6 = - 0.6A u3 (2) = -10 i1 (2) - 6i1 (2) = -16×(-0.6) 10i1 + - 6V R1 R2 i2 + - u3 6W i1 4W + - (2) (2) (2) = 9.6 V u3 = u3 = 29.2V (1) + u3 (2)

8 K4= 品豆K小k 4.齐性定理Kx)=Kx) 。1 当所有激励(电压源和电流源)都增大或缩小K倍 (K为实常数)时,响应(电流和电压)也将同样增 大或缩小K倍。 ·首先,激励指独立电源; ·其次,必须全部激励同时增大或缩小K倍。 ·显然,当电路中只有一个激励时,响应将与激 励成正比。 ·用齐性定理分析梯形电路特别有效。 9
9 4. 齐性定理 f(Kx) = K f(x) • 当所有激励(电压源和电流源)都增大或缩小K倍 (K为实常数)时,响应(电流和电压)也将同样增 大或缩小K倍。 • 首先,激励指独立电源; • 其次,必须全部激励同时增大或缩小K倍。 • 显然,当电路中只有一个激励时,响应将与激 励成正比。 • 用齐性定理分析梯形电路特别有效。 uf = ∑ m=1 g kf m us Kf m i +∑ s m=1 h K K

P87例4-4 R3 B is Rs 求各支路电流。 22 12.22 22 先用“倒退法” 120V R4 设i5=i=1A us 202 202L 202 C u'Bc=(2+20)i5=22V u'4Ac26.2 u'BC 22 i'2R2 =1.31A i4= 20 R420 =1.1A i1='2+i3=3.41A i3=i4+i'5=2.1A u's Ri'+u'ac u'Ac=R3i'3+u'Bc =2×3.41+26.2 =2×2.1+22=26.2V =33.02V 10
10 P87 例4–4 求各支路电流。 先用“倒退法” 设 i5 = i'5 =1A + - 120V R1 R2 i 2W 2 i1 u 20W S R3 2W i3 i4 R4 20W R5 2W i5 R6 20W A B C u'BC = (2+ 20) i'5 = 22V i'4 = u'BC R4 = 22 20 =1.1A i'3 = i'4 + i'5 = 2.1A u'AC = R3 i'3+ u'BC = 2×2.1+ 22 =26.2V i'2 = u'AC R2 = 26.2 20 =1.31A i'1 = i'2+ i'3 = 3.41A u'S = R1 i'1 + u'AC = 2×3.41+26.2 =33.02V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储能元件.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相量法.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1章 电路的频率响应.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2章 三相电路.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3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4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5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6章 二端口网络.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7章 非线性电路简介.pdf
- 《电路》课程教学大纲.pdf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电路模型及定律(山东理工大学:王艳萍).ppt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ppt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ppt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电路定理.ppt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ppt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储能元件.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电路模型及定律.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0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8章 相量法.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7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章 电路模型及定律.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A)课程总复习.ppt
- 《电路》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十个实验).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电路常见问题.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A)综合复习_电路试卷(二)答案.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A)综合复习_电路试卷(二)试题.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A)综合复习_电路试卷(一)答案.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A)综合复习_电路试卷(一)试题.pdf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A)综合复习_电路模拟题(下).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A)综合复习_电路模拟题(中).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A)综合复习_电路模拟题(上).ppt
- 《电路》课程教学课件(电路原理)课后各章习题与解答(共七章).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