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山东理工大客S10.3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其阳极当电解池上的外加电压由小到大逐渐变化时,电势随之逐渐升高,同时阴极电势逐渐降低。从整个电解池来说,只要外加电压加大到分解电压的数值,电解反应即开始进行;从各个电极来说,只要电极电势达到对应离子的“析出电势”,则电解的电极反应即开始进行各种离子的析出电势可按下式求得:P阴,析出=阴,可逆一n阴P阳,析出=9阳,可逆十n阳-(#)
-‹#›- 当电解池上的外加电压由小到大逐渐变化时,其阳极 电势随之逐渐升高,同时阴极电势逐渐降低。从整个电解 池来说,只要外加电压加大到分解电压的数值,电解反应 即开始进行;从各个电极来说,只要电极电势达到对应离 子的“析出电势” ,则电解的电极反应即开始进行。 各种离子的析出电势可按下式求得: §10.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山东理工大客S10.3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金属的析出与氢的超电势1.阴极上的反应当电解金属盐类的水溶液时,在阴极可能析出氢气或金属。究竟发生什么反应,则不仅要考虑它们的可逆电极电势(热力学性质),还要考虑在一定电流密度下的超电势(动力学性质),即看其离子析出电势的大小而定。RTSoIn1MMMMZFaMztRT1InDnH2一HHFaHt>在阴极上,(还原)电势愈正者,其氧化态愈先还原而析出
金属的析出与氢的超电势 当电解金属盐类的水溶液时,在阴极可能析出氢气或 金属。究竟发生什么反应,则不仅要考虑它们的可逆电极 电势(热力学性质),还要考虑在一定电流密度下的超电势 (动力学性质),即看其离子析出电势的大小而定。 ➢ 在阴极上,(还原)电势愈正者,其氧化态愈先还原而析出。 z+ z+ z+ M |M M |M M 1 ln RT zF a = − 2 + + H |H H H 1 ln RT F a = − − §10.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1.阴极上的反应

山东理工大享S10.3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例题1在298K时,用不活泼电极电解AgNO,溶液(设a=阳极产物为O2,不考虑超电势,阴极产物是H,还是银?1),解(1)假定阴极上析出的是银,电极反应为Ag* (ag = 1) +e → Ag(s)"os= 0.799 V?AgtlAgAg'lAg
解 (1) 假定阴极上析出的是银,电极反应为 Ag Ag Ag Ag = = 0.799 V $ + + | | 例题1 在298 K时,用不活泼电极电解AgNO3溶液(设a = 1),阳极产物为O2,不考虑超电势,阴极产物是H2还是银? Ag Ag ( 1) e Ag(s) a + + − = + → §10.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山东理工大客S10.3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2)假定阴极上析出的氢,电极反应为H*(a =10-7)+e' →=H2(g, p*)RT11-0.05915lgInS二H+H210-710-7F= -0.414 VDH|H2AglAg因此在阴极析出银
(2) 假定阴极上析出的氢,电极反应为 ( + ) ( ) + 7 H 2 1 H 10 e H g, 2 a p − − = + → $ 2 H H 7 7 1 1 ln 0 05915lg 10 10 0.414 V RT F + − − = − = − = − | 因此在阴极析出银。 Ag Ag H H2 + + | | §10.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山东理工大客S10.3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例题2以镉为阴极电解CdSO溶液(设a=1)。设氢在镉上的超电势为0.40V,判断阴极产物。解阴极上可能析出的产物为Cd或H若析出Cd,阴极反应为Cd2 (aca = 1) + 2e' → Cd(s)=os= -0.403 VPcd*I Cd, 析出PCd+|Cd
例题2 以镉为阴极电解CdSO4溶液(设a =1)。设氢在 镉上的超电势为0.40 V,判断阴极产物。 解 阴极上可能析出的产物为Cd或H2 2 2+ Cd Cd ( 1) 2e Cd(s) a + − = + → 若析出Cd,阴极反应为 + + Cd Cd, Cd Cd = = −0.403 V $ | 析出 | §10.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山东理工大客s10.3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若析出H2=-0.414 V-0.40 V = -0.814 VDHH2,析出>PH|H2,析出Pcd* ICd, 析出在阴极上得到的是Cd(s),而而不是H(g)。说明1.判断析出次序应考虑超电势,由析出电势判断,2.由于氢超电势的存在,可使活泼次序在H,以前的金属从溶液中析出
在阴极上得到的是Cd(s),而不是H2 (g)。 + + Cd Cd, H H , 2 | 析出 | 析出 + H H , 2 = − − = − 0.414 V 0.40 V 0.814 V | 析出 若析出H2 2. 由于氢超电势的存在,可使活泼次序在H2以前的金属从溶液中析出。 说明 1. 判断析出次序应考虑超电势,由析出电势判断。 §10.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山东理工大客S10.3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2.阳极上的反应电解时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发生氧化的物质有:(1)阴离子,如CI-,OH-等(2)阳极本身发生氧化判断在阳极上首先发生什么反应,应把可能发生氧化物质的电极电势计算出来,同时要考虑它的超电势。电极电势最小的首先在阳极氧化。RTC+n(阳)InaA/AzAzA|A ZF电解水溶液时,因H或O,的析出,会改变H或OH-的浓度,计算电极电势时应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2.阳极上的反应 z z z A|A A|A A ln ( ) RT a zF − − − = − + 阳 判断在阳极上首先发生什么反应,应把可能发生氧化物质 的电极电势计算出来,同时要考虑它的超电势。电极电势最小 的首先在阳极氧化。 电解时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发生氧化的物质有: (2)阳极本身发生氧化 (1)阴离子,如 Cl ,OH − − 等 §10.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电解水溶液时,因 或 的析出,会改变 或 的浓度,计算电极电势时应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O2 H OH− H2

山东理工大享S10.3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例题3298K时以Pt为电极电解CuSO溶液(浓度为1mol·dm-3),组成的原电池为Cu(s) |CuSO4(lmol . kg')/0,(g) / Pt试分析电解过程。解设电解质的活度系数均等于1,阴极上可能析出的产物为Cu或H,阳极产物为O,。该电解池的分解电压为E旱=阳,析出一阴,析出分解
例题3 298 K时以Pt为电极电解CuSO4溶液 (浓度为1 mol·dm-3 ),组成的原电池为 解 设电解质的活度系数均等于1,阴极上可能析出的 产物为Cu或H2,阳极产物为O2。 该电解池的分解电压 为 E分解 阳,析出 阴,析出 = − 试分析电解过程。 -1 Cu(s) CuSO (1mol kg ) O (g) Pt 4 2 | | | §10.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山东理工大客S10.3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已知氧在铂电极上的电极电势为1.70V,即P阴 = 0.34 VP阳 =1.7 VE分解 =(1.70-0.34) V= 1.36 V若外加电压增至2.00V,将影响溶液中Cu2+的浓度,可由以下关系求算RT2+)=2.0V1.70V - (0.34V +Ina.O8112F得[Cu?+] = 2 ×10-2 mol · kg
2 Cu 1.70V (0.34V ln ) 2.0V 2 RT a F − + = + 得 已知氧在铂电极上的电极电势为1.70 V,即 阳 =1.7 V2 22 1 [Cu ] 2 10 mol kg + − − = 若外加电压增至2.00 V,将影响溶液中Cu2+的浓度, 可由以下关系求算 E分解 = = (1.70 0.34) V 1.36 V - 阴 = 0.34 V §10.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山东理工大客S10.3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由于氢在铜电极上有超电势,设n阴=0.60V,又设氢离子活度为1,则当H开始析出时,电池的分解电压为中E分解=阳,析出一P阴,析出=P阳一(阴,平一n阴RT=1.70-(--lna+nl)F=1.70V ±0.60V = 2.30V
由于氢在铜电极上有超电势,设η阴 = 0.60 V,又设氢 离子活度为1,则当H2开始析出时,电池的分解电压为 ( ) E = − = − − 分解 阳,析出 阴,析出 阳 阴,平 阴 H 1.70 ( ln ) 1.70V 0.60V 2.30V RT a F = − −+ = + = 阴 §10.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4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与金属的钝化.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5 化学电源.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1 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 §11.2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11.3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4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5 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 §11.7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8 关于活化能 §11.9 链反应 §11.10 拟定反应历程的一般方法.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习题课.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化学动力学基础(12.1-12.7).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2.9 复习题 催化反应动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3章 表面物理化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4章 胶体与大分子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电解质浴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表面物理化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化学(习题课).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1 分解电压 §10.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9.7 电动势测定的应用.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9.5 电动势产生的机理 §9.6 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9.3 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及电动势的取号 §9.4 可逆电池的热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9.1 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 §9.2 电动势的测定.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B08章 电解质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8.1 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 §8.2 离子的电迁移率和迁移数.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8.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解质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7-重量分析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6-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5-氧化还原滴定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4-配位滴定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3-酸碱滴定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2-误差与数据处理.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1-概论.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解质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表面物理化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