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4-配位滴定法

第6章酉配位滴定法6.1配位滴定中的滴定剂配位平衡常数6.26.3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6.4准确滴定与分别滴定判别式6.56.6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6.7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6.8
1 6.1 配位滴定中的滴定剂 6.2 配位平衡常数 6.3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6.4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6.5 准确滴定与分别滴定判别式 6.6 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6.7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6.8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第6章 配位滴定法

不做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课本6.2.2溶液中各级配合物的分布6.2.3平均配位数6.3.3金属离子缓冲溶液6.4.3终点误差6.5.2分别滴定判别式6.6.2分别滴定的酸度控制6.7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计算题不要求)6.7.4其他滴定剂的应用智慧树在线课(知到app)4.4配合物各型体的分布系数4.12终点误差4.15有共存离子时酸度范围的控制山东理工大学2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Analytical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6.2.2 溶液中各级配合物的分布 6.2.3 平均配位数 6.3.3 金属离子缓冲溶液 6.4.3 终点误差 6.5.2 分别滴定判别式 6.6.2 分别滴定的酸度控制 6.7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计算题不要求) 6.7.4 其他滴定剂的应用 2 不做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 课本 智慧树在线课(知到app) 4.4 配合物各型体的分布系数 4.12 终点误差 4.15 有共存离子时酸度范围的控制

6.1配位滴定中的滴定剂6.1.1无机配位滴定剂以Cu(NH,)42+为例Cu2+:中心离子,d轨道未充满,电子对接受体:N:配位原子,含有孤对电子,电子给予体;H3N,络合剂;NH3NH:配位体,4个N:配位数;4:配位体数Cu32+NH3H3N无机配合物很多,但配位反应用于分析的并不多。原因:K小,且逐级形成山东理工大学3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3 配位滴定中的滴定剂 无机配位滴定剂 以Cu(NH3 ) 4 2+为例 Cu2+:中心离子,d轨道未充满,电子对接受体; N:配位原子,含有孤对电子,电子给予体; NH3 :配位体,络合剂; 4个N:配位数; 4:配位体数. 无机配合物很多,但配位反应用于分析的并不多。 原因: K小,且逐级形成。 Cu NH3 NH3 H3N H3N 2+

简单配合物用于滴定分析:Ag* + 2CN- = Ag(CN)2氰量法Ni2+ + 4CN- = Ni(CN)2Hg2+ +2Cl- = HgCl,汞量法Hg+ +2SCN- = Hg(SCN)2山东翟工大4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Analytical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4 简单配合物用于滴定分析: 氰量法 2 Ag 2CN Ag(CN) 2 4 2 Ni 4CN Ni(CN) 汞量法 2 2 Hg 2Cl HgCl 2 2 Hg 2SCN Hg(SCN)

6.1.2有机配位滴定剂螯合物(Complex)多基配体组成,配位能力强,易行成稳定的多环状的可溶性配合物,常见的含有N,O,S配位原子的有机配体可用做滴定剂和掩蔽剂。“00"型:酒石酸-AI3+(1)(2)“NN"型:邻二氮菲-Fe2+(3)“NO"型:8-羟基喹啉-AI3+山东翟工大5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AnalyticalChemistr
Analytical Chemistry 5 有机配位滴定剂 螯合物(Complex): 多基配体组成,配位能力强,易行成稳定的多环状的可溶性 配合物,常见的含有N,O,S配位原子的有机配体可用做滴定 剂和掩蔽剂。 (1)“OO”型:酒石酸-Al3+ (2)“NN”型:邻二氮菲-Fe2+ (3)“NO”型:8-羟基喹啉-Al3+

配合物螯合物简单配合物2+Cu(NH3)4HoCH2H2C-NCH2Cu2+:中心离子,提供空轨道,0=0Ca接受孤对电子CH2提供孤对电子NH,:配位剂,CH2二0多齿配体组成,配位能力强,易行成稳定的多环状的可溶性配合物,常见的含有N,O,S配位原子的有机配体。EDTA:配位剂。山东翟工大6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6 配合物 简单配合物 2 3 4 Cu(NH ) 螯合物 C C N C C O O O O CH2 CH2 CH2 O O C C CH2 N O O Ca H2 H2 Cu2+: 中心离子, 提供空轨道, 接受 孤对电子 NH3 : 配位剂,提供孤对电子 多齿配体组成,配位能力强,易行成稳定的多环状的可溶性配合 物,常见的含有N,O,S配位原子的有机配体。 EDTA:配位剂

配位滴定的条件:1.配位反应必须完全,配合物有足够大的稳定常数;2.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只形成一种配位数的配合物3.配位反应速度要快:4.有适当的方法确定反应的终点。山东翟工大字7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Analytical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7 配位滴定的条件: 1.配位反应必须完全,配合物有足够大的稳定常数; 2.在一定反应条件下,只形成一种配位数的配合物; 3.配位反应速度要快; 4.有适当的方法确定反应的终点

6.1.3EDTA乙二胺四乙酸EDTA:HYEthylene 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的结构HOOCH2CCH2COO:NH*-C-NH-CH2H2O0CH2CCH2COOH两个羧酸基上的H转移至N原子上,形成双偶极离子,它的两个羧基可再接受H+形成H.Y2+,所以EDTA相当于六元酸山东翟工大8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Analytical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8 EDTA: 乙二胺四乙酸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H4Y EDTA 一、EDTA的结构 NH + C H2 C H2 HOOCH2 C - OOCH2 C NH + CH2 COOH CH2 COO - : : : : ·· ·· 两个羧酸基上的 H转移至 N原子上,形成双偶极离子,它 的两个羧基可再接受 H+形成H6Y2+ ,所以EDTA相当于六元酸

二、EDTA的性质1、酸性HHO0CH2C十CH2CON-CH2-CH2一NHOHDCH2C-0CH2CO六元酸H.Y2+有六级解离平衡pKa1=0.9pKa2=1.6pKa3=2.07H6Y2+H4YH3YHsY+pKa4=2.75pKa6=10.34pKa5=6.24H2Y2-Y4-HY3-山东理工大9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Analytical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9 二、EDTA的性质 1、酸性 HOOCH2C N H CH2COO - CH2COOH N H CH2 CH2 -OOCH2C + + 六元酸 H6Y2+ 有六级解离平衡 H6Y2+ H5Y+ H4Y H3YH2Y2- H Y3- Y4- pKa1=0.9 pKa2=1.6 pKa3=2.07 pKa4=2.75 pKa5=6.24 pKa6=10.34

7种存在形式随pH变化HY3- Y4.H,Y2+ H,Y+ H,Y H,Y- H,Y2-pHpKal pKa2 pKa3 pKa4pKaspKa6 1. 00. 8Y4-HY 3-H.YH,Y2兰0. 6HY0. 4H3Y0. 2H0. 020681012144pHEDTA各种型体分布图山东翟工大学10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Analytical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10 H6Y2+ H5Y+ H4Y H3YH2Y2- H Y3- Y4- pKa1=0.9 pKa2=1.6 pKa3=2.07 pKa4=2.75 pKa5=6.24 pKa6=10.34 0.0 0.2 0.4 0.6 0.8 1.0 0 2 4 6 8 10 12 14 pH 分布系数 H2Y 2- HY 3- Y 4- H4Y H3Y - H5Y + H6Y 2+ EDTA 各种型体分布图 H6Y2+ H5Y+ H4Y H3Y- H2Y2- HY3- Y4- pKa1 pKa2 pKa3 pKa4 pKa5 pKa6 pH 7种存在形式随pH变化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5-氧化还原滴定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6-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7-重量分析法.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解质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8.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8.1 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 §8.2 离子的电迁移率和迁移数.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B08章 电解质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9.1 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 §9.2 电动势的测定.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9.3 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及电动势的取号 §9.4 可逆电池的热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9.5 电动势产生的机理 §9.6 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9.7 电动势测定的应用.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1 分解电压 §10.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4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与金属的钝化.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5 化学电源.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1 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 §11.2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11.3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4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5 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 §11.7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8 关于活化能 §11.9 链反应 §11.10 拟定反应历程的一般方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3-酸碱滴定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2-误差与数据处理.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1-概论.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解质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表面物理化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化学动力学基础(二).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化学动力学基础(一).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解与极化作用.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14章 胶体与大分子溶液.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13章 表面物理化学.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12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11章 动力学基础(一).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10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9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8章 电解质溶液.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物理化学辅导与习题详解(共十四章).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A08章 电解质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表面物理化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