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化学动力学基础(12.1-12.7)

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B液爽反射镜反射镜AH1111进入检测器FAB硬球碰撞理论进入真定泵A+B+C红外化学发光实验装置示意图物理化学(B)II2025/4/4
1 物理化学(B)II 2025/4/4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8 12.1 碰撞理论S 12.2过渡态理论s 12.3单分子反应理论*s12.4 分子反应动态学简介S12.5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S12.6快速反应的几种测试手段812.7 光化学反应*8s12.8化学激光简介s 12.9 催化反应动力学物理化学(B)II2025/4/4
2 物理化学(B)II 2025/4/4 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12.1 碰撞理论 §12.2 过渡态理论 §12.3 单分子反应理论 * §12.4 分子反应动态学简介 §12.5 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 §12.6 快速反应的几种测试手段 §12.7 光化学反应 * §12.8 化学激光简介 §12.9 催化反应动力学

S 12.1碰撞理论双分子的互碰频率和速率常数的推导*硬球碰撞模型碰撞截面与反应阈能*反应能与实验活化能的关系概率因子物理化学(B)II2025/4/4
3 物理化学(B)II 2025/4/4 §12.1 碰撞理论 双分子的互碰频率和速率常数的推导 *硬球碰撞模型——碰撞截面与反应阈能 *反应阈能与实验活化能的关系 概率因子

s 12.1碰撞理论在反应速率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和单分子反应理论等碰撞理论是在接受了阿仑尼乌斯活化态、活化能概念的基础上,利用分子运动论于1918年由路易斯建立起来的简单碰撞理论是以硬球碰撞为模型,导出宏观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公式,故又称为硬球碰撞理论物理化学(B)I2025/4/
4 物理化学(B)II 2025/4/4 §12.1 碰撞理论 在反应速率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碰撞理 论、过渡态理论和单分子反应理论等 简单碰撞理论是以硬球碰撞为模型,导出宏观反应速 率常数的计算公式,故又称为硬球碰撞理论。 碰撞理论是在接受了阿仑尼乌斯活化态、活化能概念 的基础上,利用分子运动论于1918年由路易斯建立起来的

基本论点:(1)反应物分子要发生反应必须碰撞,反应物分子间的接触碰撞是发生反应的前提。(2)不是任何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均能发生反应,只有那些能量较高的活化分子、并满足一定的空间配布儿何条件的碰撞反应才能发生。物理化学(B)I-2025/4/4
5 物理化学(B)II 2025/4/4 基本论点: (1)反应物分子要发生反应必须碰撞,反应物分子间的 接触碰撞是发生反应的前提。 (2)不是任何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均能发生反应,只有 那些能量较高的活化分子、并满足一定的空间配布几何 条件的碰撞反应才能发生

(3)活化分子的能量较普通分子能量高,它们碰撞时,松动并部分破坏了反应物分子中的旧键,并可能形成新键从而发生反应。这样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或非弹性碰撞活化分子愈多,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就愈大(4)若以ZAβ表示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A、B分子碰撞总数,以g代表有效碰撞在总碰撞数ZAB中所占的百分数,则反应速率可表示为ZABd[A]9Ldt物理化学(B)I-2025/4/4
6 物理化学(B)II 2025/4/4 (3)活化分子的能量较普通分子能量高,它们碰撞时, 松动并部分破坏了反应物分子中的旧键,并可能形成新键, 从而发生反应。这样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或非弹性碰撞, 活化分子愈多,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就愈大。 (4)若以ZA,B表示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A、B分子碰撞 总数,以q代表有效碰撞在总碰撞数ZA,B中所占的百分数, 则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d[A] A,B = - = d Z r q t L

双分子的互碰频率和速率常数的推导两个分子在相互的作用力下,先是互相接近,接近到定距离,分子间的斥力随着距离的减小而很快增大,分子就改变原来的方向而相互远离,完成了一次碰撞过程粒子在质心系统中的碰撞轨线可用示意图表示为:物理化学(B)I2025/4/4
7 物理化学(B)II 2025/4/4 双分子的互碰频率和速率常数的推导 两个分子在相互的作用力下,先是互相接近,接近到 一定距离,分子间的斥力随着距离的减小而很快增大,分 子就改变原来的方向而相互远离,完成了一次碰撞过程。 粒子在质心系统中 的碰撞轨线可用示意图 表示为:

两个分子的一次碰撞过程物理化学(B)II?2025/4/4
8 物理化学(B)II 2025/4/4 两个分子的一次碰撞过程 o b v v

有效碰撞直径和碰撞截面运动着的A分子和B分子,两者质心的投影落在直径为dAB的圆截面之内,都有可能发生碰撞。dA称为有效碰撞直径,数值上等于A分子和B分子的半径之和。dAB'BA虚线圆的面积称为碰撞截面(collisioncrosssection),数值上等于分子间的碰撞和有效直径TdAB物理化学(B)II2025/4/4
9 物理化学(B)II 2025/4/4 有效碰撞直径和碰撞截面 运动着的A分子和B分子,两者质心的投影落在直径为 的圆截面之内,都有可能发生碰撞。 dAB 称为有效碰撞直 径,数值上等于A分子 和B分子的半径之和。 AB d A B dAB 分子间的碰撞和有效直径 虚线圆的面积称为 碰撞截面(collision cross section),数值上等 于 2 。 dAB

A与B分子互碰频率将A和B分子看作硬球,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它们以一定角度相碰互碰频率为:8RT相对速度为:Na N.ZAb = ndsV元uu, =[u +uj/28RT或 ZAB=dL[A][B]8RT1/2元UA元MMAMBA式中μ=折合质量Ma+MB8RT1/2UB=NANb元M[A]L[B]LBVVG物理化学(B)II102025/4/4
10 物理化学(B)II 2025/4/4 A与B分子互碰频率 将A和B分子看作硬球,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它们以一定角度相碰。 互碰频率为: 2 2 AB AB 8 [A][B] RT Z d L 或 = A B A B M M M M = + 式中A B [A] [B] N N L L V V = = 相对速度为: 2 2 1/ 2 A B 1/ 2 A A 1/ 2 B B [ ] 8 ( ) 8 ( ) r u u u RT u M RT u M = + = = 2 A B AB AB N N RT 8 Z d V V = 折合质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2.9 复习题 催化反应动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3章 表面物理化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4章 胶体与大分子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电解质浴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表面物理化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化学(习题课).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3章 表面物理化学-习题课.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1次课.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2次课.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3次课.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5次课.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8次课.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导学任务)第14次课.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习题课.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8 关于活化能 §11.9 链反应 §11.10 拟定反应历程的一般方法.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5 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 §11.7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4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1 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 §11.2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11.3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5 化学电源.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4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与金属的钝化.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1 分解电压 §10.3 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9.7 电动势测定的应用.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9.5 电动势产生的机理 §9.6 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9.3 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及电动势的取号 §9.4 可逆电池的热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9.1 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 §9.2 电动势的测定.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B08章 电解质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8.1 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 §8.2 离子的电迁移率和迁移数.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8.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解质溶液.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7-重量分析法.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6-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