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章 绪论

绪论 $0.1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s0.2 物理化学的目的与内容 0.3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S0.4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绪 论 §0.1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0.2 物理化学的目的与内容 §0.3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0.4 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0.1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18世纪开始萌芽: 从燃素说The Phlogiston Theory?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俄国科学家罗蒙诺 索夫(1711一1765)最 早使用物理化学” 这一术语。 MB几OMOHOCOB
§0.1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18世纪开始萌芽: 从燃素说The Phlogiston Theory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俄国科学家罗蒙诺 索夫(1711-1765)最 早使用“物理化学” 这一术语。 М В Ломоносов

1887年德国科学家W.Ostwald和荷兰科学家J.H van't Hoff合办的《物理化学杂志》(德文)创刊。 W.Ostwald J.H.van't Hoff (1853-1932) (1852-1911)
1887年德国科学家W.Ostwald和荷兰科学家J.H. van’t Hoff 合办的《物理化学杂志》 (德文)创刊。 W. Ostwald (1853-1932) J. H. van’t Hoff (1852-1911)

20世纪前期迅速发展 新测试手段和 胶体化学 新数据处理方法不 士禄不逊 会H咖 断涌现。 热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热力学 形成了许多 电化学 新的分支领域, 宋卡廊 界面化学 如: 溶液化学 斯半
20世纪前期迅速发展 界面化学 热化学 电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热力学 溶 液 化 学 胶 体 化 学 化 学 动 力 学 催 化 化 学 量 子 化 学 结 构 化 学 新测试手段和 新数据处理方法不 断涌现。 形成了许多 新的分支领域, 如:

20世纪中叶后发展趋势和特点: (1)从宏观到微观 (2)从体相到表相 (3)从静态到动态 (4)从定性到定量 (⑤)从单一学科到边缘学科 (6)从平衡态的研究到非平衡态的研究
20世纪中叶后发展趋势和特点: (1) 从宏观到微观 (2) 从体相到表相 (4) 从定性到定量 (5) 从单一学科到边缘学科 (6) 从平衡态的研究到非平衡态的研究 (3) 从静态到动态

(1)从宏观到微观 只有深入到微观,研究分子、原子层次的运 动规律,才能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和结构与物性的关 系。 宏观 介观 微观 (看得见的物体) (纳米材料) (原子、分子) 粒子 纳米 膜丝管
只有深入到微观,研究分子、原子层次的运 动规律,才能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和结构与物性的关 系。 (1) 从宏观到微观 宏观 (看得见的物体) 介观 (纳米材料) 微观 (原子、分子) 粒子 膜 丝 管 纳米

(2)从体相到表相 在多相系统中,化学反应总是在表相上进行。 随着测试手段的进步,了解表相反应的实际过程, 推动表面化学和多相催化的发展。 气相 0-0 H,(g) 气-固界面 液相
(2) 从体相到表相 在多相系统中,化学反应总是在表相上进行。 随着测试手段的进步,了解表相反应的实际过程, 推动表面化学和多相催化的发展

(3)从静态到动态 热力学研究方法是从静态利用热力学函数判 断变化的方向和限度,但无法给出变化的细节。 激光技术和分子束技术的出现,可以真正地 研究化学反应的动态问题。 分子反应动力学已成为非常活跃的学科
(3) 从静态到动态 热力学研究方法是从静态利用热力学函数判 断变化的方向和限度,但无法给出变化的细节。 激光技术和分子束技术的出现,可以真正地 研究化学反应的动态问题。 分子反应动力学已成为非常活跃的学科

(4)从定性到定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缩短 了数据处理的时间,并可进行自动记录和人工拟 合。 使许多以前只能做定性研究的课题现在 可进行定量监测,做原位反应,如: IR FT-IR ESR NMR ESCA 利用计算机还可以进行模拟放大和分子设计
(4) 从定性到定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缩短 了数据处理的时间,并可进行自动记录和人工拟 合。 使许多以前只能做定性研究的课题现在 可进行定量监测,做原位反应,如: 利用计算机还可以进行模拟放大和分子设计

(⑤)从单一学科到边缘学科 化学学科 计算 材料 内部及与其他 学科相互渗透、 计算 材料 化学 化学 相互结合,形 成了许多极具 药学 药物 化学 化学 生物 生物 化学 生命力的边缘 天体 医用 学科,如: 化学 化学 天文 医学
(5) 从单一学科到边缘学科 化学学科 内部及与其他 学科相互渗透、 相互结合,形 成了许多极具 生命力的边缘 学科,如: 药学 生物 天文 医学 化学 计算 材料 计算 化学 生物 化学 药物 化学 材料 化学 天体 化学 医用 化学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1章 气体.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8章 电解质溶液.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9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11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12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13章 表面物理化学.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14章 胶体与大分子溶液.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教材 物理化学-傅献彩第五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教材 物理化学-傅献彩第五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教材 物理化学学习及考研指导(科学出版社).pdf
- 山东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讨论稿,A Ⅱ).doc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8章 电解质溶液.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9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10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11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12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13章 表面物理化学.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Ⅱ 课件 第14章 胶体与大分子溶液.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1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_课件_第2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_课件_第3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Ⅰ 课件 第4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相平衡_课件_第5章 相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A)Ⅰ 课件 第六章 化学平衡.pdf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化学平衡_练习题_练习题.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3/3.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2/3.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1/3.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重量分析-2/2.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重量分析-1/2.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Precipitation Titrations).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氧化还原-3/3.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氧化还原-2/3.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氧化还原-1/3.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配位滴定-4/4.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配位滴定-3/4.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配位滴定-2/4.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配位滴定-1/4.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酸碱滴定-6/6.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