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七章 假设检验 7.3 两个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第三节两个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两个正态总体均值相等的假设检验 两个正态总体方差相等的假设检验
两个正态总体均值相等的假设检验 两个正态总体方差相等的假设检验 第三节 两个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

两个正态总体均值相等的检验 1G1,C2为已知 H1:≠2 则当H为真时U= X-Y N(O,1) , n2 yn 对给定的显著性水平aPU>a2}=a 拒绝域W={|U|>la/2
一、两个正态总体均值相等的检验 0 1 2 1 1 2 H H : , : = 则当H0为真时 对给定的显著性水平,P U u = 2 拒绝域 W={ } 2 | | U u 1 2 2 1 2 σ ,σ 为已知 1 2 2 2 2 2 1 2 1 2 1 2 1 2 ( ) ~ N(0 1) X Y X Y U , n n n n − − − − = = + +

两个正态总体均值相等的检验 2a2=a2=a2,a2为未知 H6:A=12,H1:A≠ 则当H0为真时r= X-y (n1+n2-2) (1-1)S+(m2-1S2 n1+n2-2 h12 对给定的显著性水平aP(7>2(+1-2y2=a 拒绝域W={7>(+2-2
一、两个正态总体均值相等的检验 0 1 2 1 1 2 H H : , : = 则当H0为真时 对给定的显著性水平,P T t n n + − = 2 1 2 ( 2) 拒绝域 1 2 2 2 1 1 2 2 1 2 1 2 ~ ( 2) ( 1) ( 1) 1 1 2 X Y T t n n n S n S n n n n − = + − − + − + + − 2 222 1 2 σ = = σ σ , σ 2 为未知 W T t n n = + − 2 1 2 ( 2)

两个正态总体方差相等的检验 (A1,12为已知) H 2 H 2 2 ≠ ∑(x1-A)2/mn 则当H0为真时F 1= F(n1,n2) (X-A2)2/mn2 由P(FF()=a 得拒绝域:甲=(FFm(
二、两个正态总体方差相等的检验 2 2 2 2 0 1 2 1 1 2 H H : , : = 则当H0为真时 1 2 2 1 1 1 1 2 2 2 2 1 ( ) ~ ( , ) ( ) n i i n i i X n F F n n Y n = = − = − 得拒绝域: 由 P F F n n F F n n ( = 1 2 1 2 2 1 2 − ( , ) ( , ) ) ( ) W F F n n F F n n = ( 1 2 1 2 2 1 2 − ( , ) ( , ) ) ( ) 1.( 1 2 为已知 ) μ , μ

两个正态总体方差相等的检验 2(1,12为未知) H 则当为真时F=92~F(n1-1 PFsF-ai2(n-1, n-D)U(>Fa2(n-1, n2-1)=a 得拒绝域=(F2(nm=
二、两个正态总体方差相等的检验 则当H0为真时 得拒绝域: 由 P F F n n F F n n ( − − − − = 1 2 1 2 2 1 2 − ( 1, 1) ( 1, 1) ) ( ) W F F n n F F n n = − − − − ( 1 2 1 2 2 1 2 − ( 1, 1) ( 1, 1) ) ( ) 2.( 1 2 为未知 ) μ , μ 2 2 2 2 0 1 2 1 1 2 H H : , : = 2 1 2 1 2 2 ~ ( 1, 1) S F F n n S = − −

例4在平炉进行一项试验以确定改变操作方法的 建议是否会增加钢的得率,试验是在同一只平炉上 进行的。每炼一炉钢时除操作方法外,其它条件都 尽可能做到相同。先用标准方法炼一炉,然后用建 议的新方法炼一炉,以后交替进行,各炼了10炉, 其得率分别为 标准方法78172476.274.3774784760 75.576.7773 新方法791810773791800791791 77.380.2821
例4 在平炉进行一项试验以确定改变操作方法的 建议是否会增加钢的得率,试验是在同一只平炉上 进行的。每炼一炉钢时除操作方法外,其它条件都 尽可能做到相同。先用标准方法炼一炉,然后用建 议的新方法炼一炉,以后交替进行,各炼了10炉, 其得率分别为 标准方法 78.1 72.4 76.2 74.3 77.4 78.4 76.0 75.5 76.7 77.3 新方法 79.1 81.0 77.3 79.1 80.0 79.1 79.1 77.3 80.2 82.1

设这两个样本相互独立,且分别来自正态总 体N(A1,2)和N(/2O2),H,2,均未 知。问建议的新操作方法得率是否有变化? (取a=0.05)
= 0.05 2 1 N( , ) 2 2 N( , ) 2 1 2 , , 设这两个样本相互独立,且分别来自正态总 体 和 , 均未 知。问建议的新操作方法得率是否有变化? (取 )

解:H H,:;≠ 2 则当H为真时F=S 2~F(n1-1,n2-1) 由P(FF2(-1-1)=a 得拒绝域=(FF03(99 4.03 U(F>403) 计算得2=335=225F=/2=149gW 故接受H0,认为两总体方差相等
2 2 2 2 0 1 2 1 1 2 解: H H : , : . = 则当H0为真时 2 1 2 1 2 2 ~ ( 1, 1) S F F n n S = − − 得拒绝域: 由 P F F n n F F n n ( − − − − = 1 2 1 2 2 1 2 − ( 1, 1) ( 1, 1) ) ( ) W F F n n F F n n = − − − − ( 1 2 1 2 2 1 2 − ( 1, 1) ( 1, 1) ) ( ) 2 2 2 2 1 2 1 2 计算得s s F s s = = = = 3.325, 2.225, 1.49 = (F F F F 0.975 0.025 (9,9) (9,9) ) ( ) ( ) 1 4.03 4.03 F F = W 故接受H0 ,认为两总体方差相等

设这两个样本相互独立,且分别来自正态总 体N(p1,a2)和N(12,O2),A,2,O均未 知。问建议的新操作方法得率是否有变化? (取a=0.05 解:需要检验假设H6:=H1:A≠ 2=0,0为未知则当H0为真时 X-Y T (1-1)2+(2-1)S2|1,1 n1+m2-2
= 0.05 2 1 N( , ) 2 2 N( , ) 2 1 2 , , 设这两个样本相互独立,且分别来自正态总 体 和 , 均未 知。问建议的新操作方法得率是否有变化? (取 ) 0 1 2 1 1 2 解:需要检验假设 H H : ; : = 222 1 2 σ = = σ σ , 为未知 2 σ 1 2 2 2 1 1 2 2 1 2 1 2 ~ ( 2) ( 1) ( 1) 1 1 2 X Y T t n n n S n S n n n n − = + − − + − + + − 则当H0为真时

解:°需要检验假设H0:H=k,1:≠ ==d,d2为未知则当H为真时 X-y (n1+n2-2) (n-1)S2+(n2-1)S21 +n-2 对给定的显著性水平a,PT|ta2(m1+n.)=a 拒绝域W={T2(n+n12-2)}={T|>2(8y=72.13} 计算得t =-30.39>2.13, 1010 所以拒绝H0,即认为建议的新操作方法使得率有变化
30.39, 1 1 10 10 w x y t s − = = − + 计算得 | | 2.13, t 所以拒绝 H0 ,即认为建议的新操作方法使得率有变化 对给定的显著性水平,P T t n n | | ( 2) + − = 2 1 2 拒绝域 W T t n n T t T = + − = = | | ( 2) | | (18) | | 2.13 2 1 2 0.025 0 1 2 1 1 2 解:需要检验假设 H H : ; : = 222 1 2 σ = = σ σ , 为未知 2 σ 1 2 2 2 1 1 2 2 1 2 1 2 ~ ( 2) ( 1) ( 1) 1 1 2 X Y T t n n n S n S n n n n − = + − − + − + + − 则当H0为真时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七章 假设检验 7.2 单个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七章 假设检验 7.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六章 参数估计 6.6 单侧置信限.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六章 参数估计 6.4 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差及方差比的区间估计.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六章 参数估计 6.3 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六章 参数估计 6.2 衡量点估计量好坏的标准.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六章 参数估计 参数的点估计.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五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 5.4 正态总体统计量分布.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五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 5.3 数理统计中的三大常用分布.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五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 5.2 样本函数与统计量.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五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 5.1 总体与样本.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四章 正态分布 4.5 中心极限定理.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四章 正态分布 4.4 正态随机变量的线性函数的分布.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四章 正态分布 4.3 二维正态分布.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四章 正态分布 4.2 正态分布的数字特征.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四章 正态分布 4.1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与分布函数.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三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3.8 切比雪夫不等式与大数定律.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三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3.7 协方差及相关系数.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三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3.4 方差与标准差 .6 原点矩、中心矩.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三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3.3 数学期望的性质.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三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习题课三.ppt
- 延安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PPT教学课件(理工类)第四章 正态分布 习题课四.ppt
- 山西大学:《高等数学 Advanced Mathematics》课程资源(打印版)实验指导.pdf
- 山西大学:《高等数学 Advanced Mathematics》课程资源(打印版)教学大纲.pdf
- 山西大学:《高等数学 Advanced Mathematics》课程资源(打印版)电子教案.pdf
-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课程教学讲义_01_工科研究生“数值分析”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日历.pdf
-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课程教学讲义_02_《应用数值分析》教材勘误表.pdf
-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课程教学讲义_03_数值分析(共九章).pdf
-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课程教学讲义_04_ch00 内容简介.pdf
-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课程教学讲义_05_ch01 数值计算中的误差.pdf
-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课程教学讲义_06_ch02 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pdf
-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课程教学讲义_07_ch03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pdf
-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课程教学讲义_08_ch04 方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计算.pdf
-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课程教学讲义_09_ch05 非线性方程的求根.pdf
-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课程教学讲义_10_ch06 插值法.pdf
-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课程教学讲义_11_ch07 函数逼近与曲线拟合.pdf
-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课程教学讲义_12_ch08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pdf
-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课程教学讲义_13_ch09 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pdf
-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课程教学讲义_14_《数值分析》试题1.pdf
-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值分析 Numerical Analysis》课程教学讲义_15_《数值分析》试题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