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及答案)呼吸系统

1.名词解释: 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胸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称为胸膜腔内压,简称胸内压。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 压始终低于大气压,即为负压,并随呼吸运动而发生周期性波动。 潮气量:为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一般成人为500m1。 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三者总和为肺活量。 无效腔:呼吸是存在于呼吸道内的气量,并不参与肺泡与血流之间的气体交换 故称之为无效腔。 呼吸膜:肺泡中的气体交换都要通过4层膜:一是肺泡内表面很薄的液膜层,其 中含有表面活性物质:二是肺泡上皮细胞层:三是与肺毛细血管内皮之间的间质 层,四是毛细血管的内表皮。4层合称肺泡一一毛细血管膜,即呼吸膜。 呼吸中枢: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元群。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所引起反射性呼吸变化。他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缩 小反射。 2.胸内负压的成因及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当婴儿出生后第一次呼吸,气体入肺后,肺被动扩张,具有回缩倾向的肺随 之产生回缩力,使胸膜腔内开始产生负压。以后,在发育过程中,胸廓发育的速 度大于肺发育的速度,肺被牵拉得更大,回缩力也更大,使胸内负压也随之增加 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①保持肺泡及小气道呈扩张状态:②有助于静脉血和淋巴 的回流。 3.肺通气的动力是什么?
1. 名词解释: 肺通气: 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胸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称为胸膜腔内压,简称胸内压。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 压始终低于大气压,即为负压,并随呼吸运动而发生周期性波动。 潮气量:为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一般成人为 500ml。 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三者总和为肺活量。 无效腔:呼吸是存在于呼吸道内的气量,并不参与肺泡与血流之间的气体交换, 故称之为无效腔。 呼吸膜:肺泡中的气体交换都要通过 4 层膜:一是肺泡内表面很薄的液膜层,其 中含有表面活性物质;二是肺泡上皮细胞层;三是与肺毛细血管内皮之间的间质 层,四是毛细血管的内表皮。4 层合称肺泡——毛细血管膜,即呼吸膜。 呼吸中枢: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元群。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所引起反射性呼吸变化。他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缩 小反射。 2. 胸内负压的成因及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当婴儿出生后第一次呼吸,气体入肺后,肺被动扩张,具有回缩倾向的肺随 之产生回缩力,使胸膜腔内开始产生负压。以后,在发育过程中,胸廓发育的速 度大于肺发育的速度,肺被牵拉得更大,回缩力也更大,使胸内负压也随之增加。 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①保持肺泡及小气道呈扩张状态;②有助于静脉血和淋巴 的回流。 3. 肺通气的动力是什么?

呼吸肌的收缩、舒张造成胸廓扩大和缩小,牵动肺扩大与缩小,造成肺内压下降 与升高。在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压力差的驱动下,气体进出肺,产生吸气与呼气过 程。 4.彩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气体扩散的因素处分压外,还有呼吸膜厚度核扩散面积,气体溶解度和相对 分子质量。 5.为什么说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比浅而快的呼吸更有效? 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一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潮气量为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由于无效腔的存在,为了计算真正有效的气体交换量,应以肺泡通气量为主。 深而慢的呼吸例如潮气量加倍,呼吸频率减半,此时的肺泡通气量大于潮气量减 半、呼吸频率加快的浅快呼吸。肺泡通气量下降将导致气体更新率降低与通气/ 血流比值减小,因此深而慢的呼吸更为有效 6.①给家兔静脉注射3%乳酸2L,呼吸的变化?为什么? ②增大无效腔(长管呼吸),呼吸的变化?为什么? ③吸入95%02+5%C02,呼吸的变化?为什么? 1)给家兔静脉注射3%乳酸2L,呼吸加快加深。静脉注射乳酸,血液中H+浓度 增加,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兴奋呼吸,由于+通过血脑屏障的速度慢, 血液中的+对中枢化学感受器影响较小。 2)增大无效腔(长管呼吸),呼吸加深加快。由于无效腔的存在,每次吸入的新 鲜空气不能都到达肺泡进人气体交换。增大无效腔,减少了肺泡通气量,降 低了气体更新率,导致血中二氧化碳增多,氧分压下降。气道的加长,使呼 吸气道阻力增加,从而使呼吸加深加快。 3)吸入95%02+5%C02,呼吸加深加快。因为吸入吸入95%02+5%C02后主要 因素是血中C02增多。C0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刺激中
呼吸肌的收缩、舒张造成胸廓扩大和缩小,牵动肺扩大与缩小,造成肺内压下降 与升高。在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压力差的驱动下,气体进出肺,产生吸气与呼气过 程。 4.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气体扩散的因素处分压外,还有呼吸膜厚度核扩散面积,气体溶解度和相对 分子质量。 5.为什么说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比浅而快的呼吸更有效? 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潮气量为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由于无效腔的存在,为了计算真正有效的气体交换量,应以肺泡通气量为主。 深而慢的呼吸例如潮气量加倍,呼吸频率减半,此时的肺泡通气量大于潮气量减 半、呼吸频率加快的浅快呼吸。肺泡通气量下降将导致气体更新率降低与通气/ 血流比值减小,因此深而慢的呼吸 更为有效 6. ① 给家兔静脉注射 3%乳酸 2mL,呼吸的变化?为什么? ② 增大无效腔(长管呼吸),呼吸的变化?为什么? ③ 吸入 95%O2+5%CO2,呼吸的变化?为什么? 1)给家兔静脉注射 3%乳酸 2mL,呼吸加快加深。静脉注射乳酸,血液中 H+浓度 增加,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兴奋呼吸,由于 H+通过血脑屏障的速度慢, 血液中的 H+对中枢化学感受器影响较小。 2)增大无效腔(长管呼吸),呼吸加深加快。由于无效腔的存在,每次吸入的新 鲜空气不能都到达肺泡进人气体交换。增大无效腔,减少了肺泡通气量,降 低了气体更新率,导致血中二氧化碳增多,氧分压下降。气道的加长,使呼 吸气道阻力增加,从而使呼吸加深加快。 3)吸入 95%O2+5%CO2,呼吸加深加快。因为吸入吸入 95%O2+5%CO2 后主要 因素是血中 CO2 增多。CO2 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刺激中

枢化学感受器和刺激外围化学感受器,都是使呼吸中枢兴奋,增强呼吸运动 的。在一定范围内动脉血CO2浓度升高,可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 加。但当吸入气体中C02浓度大于7%时,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使呼吸抑 制。 7.生理学实验中经常用颈椎脱白法处死小鼠、大鼠等小型哺乳动物,用学过的 知识解释其原理 颈椎脱白法:是大、小鼠最常用的处死方法。用拇指和食指用力往下按住鼠 头,另一只手抓住鼠尾,用力稍向后上方一拉,使之颈椎脱日,造成脊髓与脑髓 断离。而呼吸节律产生于低位脑干,在延髓和脊髓之间横断,则呼吸运动停止。 8.吸烟对呼吸系统有何危害 烟草中含有许多致癌物以及能够降低肌体排出异物能力的纤毛毒物质。这些 毒物附在香烟烟雾的微小颗粒上,到达肺泡并在那里沉积,彼此强化,结果又大 大加强了致癌作用。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人,肺癌死亡率要比不吸烟者高2.5 倍。肺癌患者的90%以及各种病症的1/3是吸烟引起的。此外,吸烟还会引起 喉癌、鼻咽癌、食道癌、胰腺癌、膀胱癌等。吸烟会使心血管病加重,加速动脉 粥样硬化和生成血栓,造成心律不齐,甚至突然死亡。有研究者发现,吸烟者由 冠心病引起的猝死率比不吸烟者高4倍以上。吸烟会损害神经系统,使人记忆力 衰退,过早衰老。吸烟会损害呼吸系统,经常吸烟的人长年咳嗽、咳痰,易患支 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呼吸道疾病。吸烟者容易患胃溃疡病,因为烟雾 中的烟碱能破坏消化道中的酸碱平衡
枢化学感受器和刺激外围化学感受器,都是使呼吸中枢兴奋,增强呼吸运动 的。在一定范围内动脉血 CO2 浓度升高,可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 加。但当吸入气体中 CO2 浓度大于 7%时,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使呼吸抑 制。 7. 生理学实验中经常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大鼠等小型哺乳动物,用学过的 知识解释其原理 颈椎脱臼法:是大、小鼠最常用的处死方法。用拇指和食指用力往下按住鼠 头,另一只手抓住鼠尾,用力稍向后上方一拉,使之颈椎脱日,造成脊髓与脑髓 断离。 而呼吸节律产生于低位脑干,在延髓和脊髓之间横断,则呼吸运动停止。 8. 吸烟对呼吸系统有何危害 烟草中含有许多致癌物以及能够降低肌体排出异物能力的纤毛毒物质。这些 毒物附在香烟烟雾的微小颗粒上,到达肺泡并在那里沉积,彼此强化,结果又大 大加强了致癌作用。每天吸烟 10 支以上的人,肺癌死亡率要比不吸烟者高 2.5 倍。肺癌患者的 90%以及各种病症的 1/3 是吸烟引起的。此外,吸烟还会引起 喉癌、鼻咽癌、食道癌、胰腺癌、膀胱癌等。吸烟会使心血管病加重,加速动脉 粥样硬化和生成血栓,造成心律不齐,甚至突然死亡。有研究者发现,吸烟者由 冠心病引起的猝死率比不吸烟者高 4 倍以上。吸烟会损害神经系统,使人记忆力 衰退,过早衰老。吸烟会损害呼吸系统,经常吸烟的人长年咳嗽、咳痰,易患支 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呼吸道疾病。吸烟者容易患胃溃疡病,因为烟雾 中的烟碱能破坏消化道中的酸碱平衡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及答案)血液.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思考题)第一章.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思考题)第二章 运动系统.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思考题)第三章 神经系统.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思考题)第四章 感觉器官.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思考题)第五章 血液.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思考题)第六章 循环系统.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思考题)第七章 呼吸系统.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思考题)第八章 消化系统.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思考题)第九章 营养、代谢与体温调节.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思考题)第十章 泌尿系统.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思考题)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思考题)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名词解释.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复习思考题)第十三章 人体的生长和发育.doc
- 《医学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留学生 Medical Genetics)12 chapter Gene Mapping & Cloning.ppt
- 《医学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留学生 Medical Genetics)03 Chapter Monogenic Disease.ppt
- 《医学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留学生 Medical Genetics)10 chapter Diagnosis of the Hereditary Disease.ppt
- 《医学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留学生 Medical Genetics)06 Chapter Multifactorial Disease.ppt
- 《医学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留学生 Medical Genetics)07 Chapter Population Genetics.ppt
- 《医学遗传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留学生 Medical Genetics)02 Chapter Basis of Genetics.ppt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及答案)内分泌系统.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及答案)生殖系统.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及答案)循环系统.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及答案)消化系统.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设计)运动系统.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循环系统(血管、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淋巴系统、儿童和青少年血液循环的功能特点、冠脉循).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循环系统(心脏,2/2).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循环系统(心脏,1/2).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设计)血液.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书籍文献:《人体解剖生理学》书籍PDF电子书(第三版,共十四章).pdf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将细胞膜的知识贯穿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pdf
- 《解剖生理学》课程参考文献:《人体解剖与生理》书籍PDF电子版(全美经典学习指导系列书,第二版,[美]K.M.范德赫拉夫、R.沃德里斯).pdf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第三节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第四节 胰岛 第五节 肾上腺.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第三节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第四节 胰岛 第五节 肾上腺.doc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 Anatomy and Physiology(山东理工大学:陈艳珍).ppt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血液 Blood.ppt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循环系统 第五节 器官循环.ppt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循环系统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Regulation of Cardiovascular Activities.ppt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循环系统 第三节 血管.ppt
- 《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一 ABO血型鉴定、人体动血压与肺活量的测定、人体体格测量与营养状况评价.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