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训10 亚硫酸盐氧化法测定KLɑ

实训十 亚硫酸盐氧化法测 定KLɑ 微生物与发酵工艺
实训十 亚硫酸盐氧化法测 定KLɑ 微生物与发酵工艺

一、实验目的 1.熟悉5L发酵罐的结构和操作。 2.掌握亚硫酸盐氧化法测定KLɑ
一、实验目的 1.熟悉5L发酵罐的结构和操作。 2.掌握亚硫酸盐氧化法测定KLɑ

溶氧系数的测定方法有许多种,概括起来 分为三大类,即亚硫酸盐氧化法、动态法和 稳态氧平衡法。本实验采用亚硫酸盐氧化法, 以Cu2+作为催化剂,溶解在水中的氧能立即 氧化其中的亚硫酸根离子,使之成为硫酸根 离子。若反应器中装入亚硫酸盐和少量催化 剂铜离子(0.5mol/LNa2SO3水溶液,另加10- 3mol/L的CuSO4 ),同时进行通风搅拌,则反 应器中氧的传递和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二、实验原理
溶氧系数的测定方法有许多种,概括起来 分为三大类,即亚硫酸盐氧化法、动态法和 稳态氧平衡法。本实验采用亚硫酸盐氧化法, 以Cu2+作为催化剂,溶解在水中的氧能立即 氧化其中的亚硫酸根离子,使之成为硫酸根 离子。若反应器中装入亚硫酸盐和少量催化 剂铜离子(0.5mol/LNa2SO3水溶液,另加10- 3mol/L的CuSO4 ),同时进行通风搅拌,则反 应器中氧的传递和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二、实验原理

Cu2+ 气相O2 液相O2+2SO3 2+ 2SO4 2- 未反应的SO3 2 + +I2+H2O SO4 2-+2HI 淀粉指示剂 未反应的I2+2Na2S2O3 Na2S4O6+2NaI 二、实验原理
Cu2+ 气相O2 液相O2+2SO3 2+ 2SO4 2- 未反应的SO3 2 + +I2+H2O SO4 2-+2HI 淀粉指示剂 未反应的I2+2Na2S2O3 Na2S4O6+2NaI 二、实验原理

在常温下,亚硫酸根离子的氧化反应是很快的, 其反应速度远大于氧的溶解速度,所以氧一经溶于 液相就立即被氧化(反应液中的氧浓度CL→0)。 这样溶氧速度就成了控制氧化反应的决定因素, 通过测定反应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浓度的变化即可测 定出溶氧速度,进一步即可计算出溶氧系数。 二、实验原理
在常温下,亚硫酸根离子的氧化反应是很快的, 其反应速度远大于氧的溶解速度,所以氧一经溶于 液相就立即被氧化(反应液中的氧浓度CL→0)。 这样溶氧速度就成了控制氧化反应的决定因素, 通过测定反应液中亚硫酸根离子浓度的变化即可测 定出溶氧速度,进一步即可计算出溶氧系数。 二、实验原理

1. 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1L 称取25g Na2S2O3·5H2O于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新 煮沸过的冷蒸馏水,待完全溶解后,加入0.2g Na2CO3,然后用新煮沸过的蒸馏水稀释至 1000mL,保存于棕色瓶中,在暗处放置,10天 左右后标定。 2. 0.05mol/L碘标准溶液1L 称取13g碘和25g KI于 200mL烧杯中,加少许蒸馏水,搅拌至碘全部 溶解后,转入棕色瓶中,加水稀释至1000mL, 塞紧,摇匀后放置过夜。 三、实验材料
1. 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1L 称取25g Na2S2O3·5H2O于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新 煮沸过的冷蒸馏水,待完全溶解后,加入0.2g Na2CO3,然后用新煮沸过的蒸馏水稀释至 1000mL,保存于棕色瓶中,在暗处放置,10天 左右后标定。 2. 0.05mol/L碘标准溶液1L 称取13g碘和25g KI于 200mL烧杯中,加少许蒸馏水,搅拌至碘全部 溶解后,转入棕色瓶中,加水稀释至1000mL, 塞紧,摇匀后放置过夜。 三、实验材料

3. 0.2%淀粉指示剂100mL 称取0.2g可溶性淀 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溶于100mL沸水(蒸馏水) 中,继续煮沸至溶液透明。冷却,贮于玻璃塞瓶 中备用。(新配制) 4. 吸管(2、5、25mL)、酸式滴定管、试管、 洗耳球、小漏斗、铁架台、100mL量筒、250mL碘 量瓶、5L发酵罐 三、实验材料
3. 0.2%淀粉指示剂100mL 称取0.2g可溶性淀 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溶于100mL沸水(蒸馏水) 中,继续煮沸至溶液透明。冷却,贮于玻璃塞瓶 中备用。(新配制) 4. 吸管(2、5、25mL)、酸式滴定管、试管、 洗耳球、小漏斗、铁架台、100mL量筒、250mL碘 量瓶、5L发酵罐 三、实验材料

1.于5L发酵罐中装入0.5mol/L亚硫酸钠溶液3L, 罐温调至25℃,加入10-3mol/L硫酸铜溶液50mL,开 搅拌搅匀(转速300rpm),待通气量稳定后(通气 量10L/min),即可取样。 2.取样前先弃去20mL左右反应液,再用试管正式 取样并计时。15min后取第二次样,再过15min后取 第三次样。 四、实验步骤
1.于5L发酵罐中装入0.5mol/L亚硫酸钠溶液3L, 罐温调至25℃,加入10-3mol/L硫酸铜溶液50mL,开 搅拌搅匀(转速300rpm),待通气量稳定后(通气 量10L/min),即可取样。 2.取样前先弃去20mL左右反应液,再用试管正式 取样并计时。15min后取第二次样,再过15min后取 第三次样。 四、实验步骤

3.移取2mL反应液于装有25mL 0.05mol/L 碘标准溶液的250mL碘量瓶中,加预先煮 沸冷却水50mL,然后用0.1mol/L硫代硫酸 钠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再加入0.2%淀粉指 示剂5mL,此时溶液呈深蓝色,继续用 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 消失。 三、实验材料
3.移取2mL反应液于装有25mL 0.05mol/L 碘标准溶液的250mL碘量瓶中,加预先煮 沸冷却水50mL,然后用0.1mol/L硫代硫酸 钠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再加入0.2%淀粉指 示剂5mL,此时溶液呈深蓝色,继续用 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 消失。 三、实验材料

1. 结果分析与记录 OUR=(900ΔV•M)/(V0 •t) OUR:耗氧速率(mol/L•h) ΔV:两次取样滴定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差(mL) V0:取样分析液体积,V0=2mL M: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M=0.1mol/L t:两次取样间隔时间(s), t=15min×60s/min=900s KLɑ=4.8×103OUR (25℃) KLɑ:液相体积氧传递系数(1/h) 五、结果与讨论
1. 结果分析与记录 OUR=(900ΔV•M)/(V0 •t) OUR:耗氧速率(mol/L•h) ΔV:两次取样滴定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差(mL) V0:取样分析液体积,V0=2mL M:硫代硫酸钠溶液浓度,M=0.1mol/L t:两次取样间隔时间(s), t=15min×60s/min=900s KLɑ=4.8×103OUR (25℃) KLɑ:液相体积氧传递系数(1/h) 五、结果与讨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训09 酒精发酵.ppt
- 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训08 固定化技术.ppt
- 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训07 紫外线诱变选育α》课程PPT教学课件(淀粉酶高产菌株.ppt
- 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训06 微生物的纯种分离培养.ppt
- 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训05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ppt
- 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训04 微生物细胞数的计数.ppt
- 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训03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ppt
- 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训02 细菌形态的观察.ppt
- 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训01 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测微技术.ppt
- 湖南环境生物技术学院:《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植物细胞.ppt
- 湖南环境生物技术学院:《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植物器官(种子).ppt
- 湖南环境生物技术学院:《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植物器官(茎 stem).ppt
- 湖南环境生物技术学院:《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植物器官(花 flower).ppt
- 湖南环境生物技术学院:《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植物器官(果实).ppt
- 湖南环境生物技术学院:《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植物器官(根).ppt
- 湖南环境生物技术学院:《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茎内部构造 stem microstructure.ppt
- 湖南环境生物技术学院:《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根内部构造 plant microstructure.ppt
- 湖南环境生物技术学院:《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被子植物门.ppt
- 湖南环境生物技术学院:《药用植物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植物组织 plant tissue.ppt
- 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训11 谷氨酸发酵的代谢曲线测定.ppt
- 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与分类.ppt
- 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生长及培养基制备.ppt
- 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生物工业菌种与种子的扩大培养.ppt
- 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灭菌与空气的净化.ppt
- 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发酵工艺过程控制.ppt
- 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发酵生产染菌及其防治.ppt
- 天津职业大学:《微生物与发酵工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发酵工程下游加工过程概论.ppt
- 福州大学:《酶学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酶的蛋白质本质(主讲:倪莉).ppt
- 福州大学:《酶学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酶的纯化 3.3.ppt
- 福州大学:《酶学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酶的纯化 3.4.ppt
- 福州大学:《酶学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酶的纯化 3.5.ppt
- 福州大学:《酶学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酶的纯化 3.6.ppt
- 福州大学:《酶学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酶的纯化 3.7.ppt
- 福州大学:《酶学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酶作用的机制.ppt
- 福州大学:《酶学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酶动力学引论.ppt
- 福州大学:《酶学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高锰酸钾浓度的标定及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ppt
- 福州大学:《酶学及其应用》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Maintenance of textural integrity in frozen, shredded vegetables.ppt
-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