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123
文件大小:5.92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食品超微粉碎技术 第二节 食品微胶囊技术 第三节 食品膜分离技术 第四节 食品分子蒸馏技术 第五节 食品超临界萃取技术 第六节 食品超高压技术 第七节 食品微波技术 第八节 食品冷冻加工技术 第九节 食品加热与杀菌技术 第十节 食品挤压与膨化技术 第十一节 食品生物技术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精品课程 第九章食品如工高新技术 食品科学概论 一食品超微粉碎技术 ·二食品微胶囊技术 ·三食品膜分离技术 四食品分子蒸馏技术 ·五食品超临界萃取技术 六食品超高压技术 ·七食品微波技术 ·八食品冷冻加工技术 ·九食品加热与乐菌技术 ·十食品林压与膨化技术 十一食品生物技术 陵由许影大学

精 品 课 程 食 品 科 学 概 论 第九章 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 十 一 食 品 生 物 技 术 • 十 食 品 挤 压 与 膨 化 技 术 • 九 食 品 加 热 与 杀 菌 技 术 • 八 食 品 冷 冻 加 工 技 术 • 七 食 品 微 波 技 术 • 六 食 品 超 高 压 技 术 • 五 食 品 超 临 界 萃 取 技 术 • 四 食 品 分 子 蒸 馏 技 术 • 三 食 品 膜 分 离 技 术 • 二 食 品 微 胶 囊 技 术 • 一 食 品 超 微 粉 碎 技 术

精 品课程 第一节食品超微粉碎技术 一、概述 粉碎是用机械力的方法来克服固体物料内部凝聚力达到破碎的单 品 元操作,有时将大块物料分裂成小块物料的操作称为破碎,它包括粗 粉碎和中粉碎;将小块物料分裂成细粉的操作称为磨碎或研磨,它包 概 括微粉碎和超微粉碎,不过习惯上两者又统称为粉碎。 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要求许多以粉末状态存在的固体物料具有 极细的颗粒、严格的粒度分布、规整的颗粒外形和极低的污染程度, 因此,普通的粉碎手段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于是便产生了超微粉 碎加工技术。但由于在超微粉碎过程中能量的利用率很低,目前对该 技术本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上。 陵中许柔大学

精 品 课 程 食 品 科 学 概 论 一、概述 粉碎是用机械力的方法来克服固体物料内部凝聚力达到破碎的单 元操作,有时将大块物料分裂成小块物料的操作称为破碎,它包括粗 粉碎和中粉碎;将小块物料分裂成细粉的操作称为磨碎或研磨,它包 括微粉碎和超微粉碎,不过习惯上两者又统称为粉碎。 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要求许多以粉末状态存在的固体物料具有 极细的颗粒、严格的粒度分布、规整的颗粒外形和极低的污染程度, 因此,普通的粉碎手段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于是便产生了超微粉 碎加工技术。但由于在超微粉碎过程中能量的利用率很低,目前对该 技术本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上。 第一节 食品超微粉碎技术

二、超微粉碎类型及原理 程 超微粉碎一般是指将3mm以上的物料颗粒粉碎全 食 10~25m以下的过程。目前,超微粉碎技术分化学法和 品 机械法两种。化学粉碎法能够制得微米级、亚微米级甚至 学 纳米级的粉体,但产量低加工成本高,应用范围窄。机械 概 论 粉碎法产量大、成本低,是制备超微粉的主要手段,工业 生产中大多用此法。机械法超微粉碎可分为干法粉碎和湿 法粉碎,根据粉碎过程中产生粉碎力的原理不同,干法粉 碎有气流式、高频振动式、旋转球(棒)磨式、锤击式和自 磨式等几种形式;湿法粉碎主要是胶体磨和均质机。 陵由许影大学

精 品 课 程 食 品 科 学 概 论 二、超微粉碎类型及原理 超微粉碎一般是指将3mm以上的物料颗粒粉碎至 10~25μm以下的过程。目前,超微粉碎技术分化学法和 机械法两种。化学粉碎法能够制得微米级、亚微米级甚至 纳米级的粉体,但产量低加工成本高,应用范围窄。机械 粉碎法产量大、成本低,是制备超微粉的主要手段,工业 生产中大多用此法。机械法超微粉碎可分为干法粉碎和湿 法粉碎,根据粉碎过程中产生粉碎力的原理不同,干法粉 碎有气流式、高频振动式、旋转球(棒)磨式、锤击式和自 磨式等几种形式;湿法粉碎主要是胶体磨和均质机

三、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课 程 1.软饮料加工 利用气流微粉碎技术已经开发出的软饮料有粉茶、豆类固体饮料、 食 超细骨粉配制富钙饮料和速溶绿豆精等。在牛奶生产过程中,利用均 品 质机能使脂肪显著细化。若脂肪球直径98%在2μm以下,则可达到优 良的均质效果,口感好,易于消化。 学 2.果蔬加工 概 果皮、果核经超微粉碎可转变为食品。蔬菜在低温下磨成微膏粉, 论 既保存全部的营养素,纤维质也因微细化而增加了水溶性,口感更佳。 3.粮油加工 经超微粉碎加工的面粉、豆粉、米粉的口感以及人体吸收利用率 得到显著提高。将麦麸粉、大豆微粉等加到面粉中,用来改造劣质面 粉,可制成高纤维或高蛋白面粉。 送中许柔大学

精 品 课 程 食 品 科 学 概 论 三、超微粉碎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 软饮料加工 利用气流微粉碎技术已经开发出的软饮料有粉茶、豆类固体饮料、 超细骨粉配制富钙饮料和速溶绿豆精等。在牛奶生产过程中,利用均 质机能使脂肪显著细化。若脂肪球直径98%在2μm以下,则可达到优 良的均质效果,口感好,易于消化。 2. 果蔬加工 果皮、果核经超微粉碎可转变为食品。蔬菜在低温下磨成微膏粉, 既保存全部的营养素,纤维质也因微细化而增加了水溶性,口感更佳。 3. 粮油加工 经超微粉碎加工的面粉、豆粉、米粉的口感以及人体吸收利用率 得到显著提高。将麦麸粉、大豆微粉等加到面粉中,用来改造劣质面 粉,可制成高纤维或高蛋白面粉

品 4.水产品加工 课 螺旋藻、海带、珍珠、龟鳖、鲨鱼软骨等通过超微粉碎加工制成 程 的超微粉具有一些独特优点。加工珍珠粉的传统方法是球磨十几个小 时,粒度达几百目。如果在-67℃左右的低温和严格的净化气流条件 食 下瞬时粉碎珍珠,可以得到平均粒径为10μm,D97在173μm以下的 品 超微珍珠粉。加上整个生产过程无污染,与传统珍珠粉加工方法相比, 科 学 珍珠有效成分被充分保留,其钙含量高达42%,可作为药膳或食品添 概 加剂,制成补钙营养食品。 论 5.功能性食品加工 膳食纤维素被现代医学界称为“第七营养素”,是防治现代“文 明病”和平衡膳食结构的重要功能性基料食品。超微粉碎技术在部分 功能性食品基料(如膳食纤维、脂肪替代品等)的制备上起重要作用。 陵由许影大学

精 品 课 程 食 品 科 学 概 论 4. 水产品加工 螺旋藻、海带、珍珠、龟鳖、鲨鱼软骨等通过超微粉碎加工制成 的超微粉具有一些独特优点。加工珍珠粉的传统方法是球磨十几个小 时,粒度达几百目。如果在-67℃左右的低温和严格的净化气流条件 下瞬时粉碎珍珠,可以得到平均粒径为10μm,D97在173μm以下的 超微珍珠粉。加上整个生产过程无污染,与传统珍珠粉加工方法相比, 珍珠有效成分被充分保留,其钙含量高达42%,可作为药膳或食品添 加剂,制成补钙营养食品。 5. 功能性食品加工 膳食纤维素被现代医学界称为“第七营养素” ,是防治现代“文 明病”和平衡膳食结构的重要功能性基料食品。超微粉碎技术在部分 功能性食品基料(如膳食纤维、脂肪替代品等)的制备上起重要作用

精 品 6.巧克力生产 课 巧克力细腻滑润的良好口感要求巧克力配料的粒度不大于25μm, 程 当平均粒径大于40μm时,巧克力的口感就明显粗糙。因此,只有超 微粉碎加工巧克力配料才能保证巧克力的质量。 食 品 7.调味品加工 科 微粉食品的巨大孔隙率造成集合孔腔,可吸收并容纳香气经久不散, 概 这是重要的固香方法之一,因此作为调味品使用的超微粉,其香味和 论 滋味更浓郁、突出。 8.其它 当微粉孔腔中吸收容纳一定量的C02和N2时,食品保鲜期会大大延 长。 BACK

精 品 课 程 食 品 科 学 概 论 6. 巧克力生产 巧克力细腻滑润的良好口感要求巧克力配料的粒度不大于25μm, 当平均粒径大于40μm时,巧克力的口感就明显粗糙。因此,只有超 微粉碎加工巧克力配料才能保证巧克力的质量。 7. 调味品加工 微粉食品的巨大孔隙率造成集合孔腔,可吸收并容纳香气经久不散, 这是重要的固香方法之一,因此作为调味品使用的超微粉,其香味和 滋味更浓郁、突出。 8. 其它 当微粉孔腔中吸收容纳一定量的CO2和N2时,食品保鲜期会大大延 长

精 食品 微胶囊技术 第二节食品微胶囊技术 程 ·、概述 食 品 微胶囊技术,又称微胶囊造粒技术、微胶囊包埋技术, 科 它是指用特殊的手段将固、液、气体物质包埋在一个微小 概 而封闭的胶囊内的技术。 论 药物的胶囊化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但微胶囊化则出 现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不断研究与开发,现已 在制药、食品、饲料、精细化工、照相材料和机械制造等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陵由许影大星

精 品 课 程 食 品 科 学 概 论 一、概述 微胶囊技术,又称微胶囊造粒技术、微胶囊包埋技术, 它是指用特殊的手段将固、液、气体物质包埋在一个微小 而封闭的胶囊内的技术。 药物的胶囊化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但微胶囊化则出 现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不断研究与开发,现已 在制药、食品、饲料、精细化工、照相材料和机械制造等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节 食品微胶囊技术

精 品 微胶囊是一种具有聚合物壁壳的微型包覆体,能够包 课 程 埋和保护其囊芯内的物质微粒。微胶囊内部被包覆的物料 食 称为芯材、囊芯、内核、填充物,其外部的包覆膜称为壁 品 材、囊壁、包膜、壳体。 科 微胶囊的大小一般在5~200μm范围内,当囊的粒度小 概 论 于5μm时,由于其布朗运动而难于收集,当其粒度超过 200μm时,由于表面的静电摩擦系数减少而稳定性下降。 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具有改变物态、体积和质量, 控制释放和降低物质挥发性,隔离活性成分以及保护敏感 物质等功能。 藤中许系大学

精 品 课 程 食 品 科 学 概 论 微胶囊是一种具有聚合物壁壳的微型包覆体,能够包 埋和保护其囊芯内的物质微粒。微胶囊内部被包覆的物料 称为芯材、囊芯、内核、填充物,其外部的包覆膜称为壁 材、囊壁、包膜、壳体。 微胶囊的大小一般在5~200μm范围内,当囊的粒度小 于5μm时,由于其布朗运动而难于收集,当其粒度超过 200μm时,由于表面的静电摩擦系数减少而稳定性下降。 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具有改变物态、体积和质量, 控制释放和降低物质挥发性,隔离活性成分以及保护敏感 物质等功能

精 微胶囊可有多种形状,如球形、肾形、粒状、谷粒状、 课 程 絮状和块状等。囊壁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 囊芯可以是单核的,也可以是多核的,如图所示。 食品科学概论 0 单核 多核 多核无定形 688e ⑨回甸 双壁 微胶囊筷 复合微胶囊 陵由许影大学

精 品 课 程 食 品 科 学 概 论 微胶囊可有多种形状,如球形、肾形、粒状、谷粒状、 絮状和块状等。囊壁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 囊芯可以是单核的,也可以是多核的,如图所示

精 品课 二、微胶囊化原理 程 1.微胶囊化的步骤 微胶囊化的基本步骤是先将芯材分散成微粒,后以壁材 食品科学概 包敷其上,最后固化定形,如图所示。 (a) (c (d) (a)芯材在介质中分散 (b)加入壳材料 (c)含水壳材料的沉积 (d)微胶囊壳的固化 藤中许系大学

精 品 课 程 食 品 科 学 概 论 二、微胶囊化原理 1. 微胶囊化的步骤 微胶囊化的基本步骤是先将芯材分散成微粒,后以壁材 包敷其上,最后固化定形,如图所示。 (a)芯材在介质中分散 (b)加入壳材料 (c)含水壳材料的沉积 (d)微胶囊壳的固化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