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6-6 相对论力学

6.6相对论力学1-1
1-1 6.6 相对论力学

经典力学在伽利略变换下形式不变(具有伽利略协变性),一般仅适用于v<<c的情况。当v趋近光速时,必须用相对论时空理论来处理问题。经典力学的方程一般不满足洛伦兹变换,必须在相对论时空理论下加以修正。本节任务主要讨论相对论条件下的力学方程1-2
1-2 经典力学在伽利略变换下形式不变(具有伽利略协 变性),一般仅适用于v<<c的情况。当v趋近光速时 ,必须用相对论时空理论来处理问题。经典力学的方程 一般不满足洛伦兹变换,必须在相对论时空理论下加以 修正。 本节任务主要讨论相对论条件下的力学方程

(简称为4维动量)一、能量一动量四维矢量1.经典力学中的牛顿第二定律:H伽利略变换p,F不是洛F=dpF=dp伦兹协变量p=mvdtdt'2、用四维速度定义四维动量dt17=ydt已知四维速度量/1-v2 /c2dxdxμLdxUμ=1-3dtdtdt假定物体相对参考系静止时的质量为mo,它是一个洛伦兹标量(不变量)。1-3
1-3 一、能量—动量四维矢量(简称为4维动量) 1. 经典力学中的牛顿第二定律: 2、用四维速度定义四维动量 dp F dt = dp F dt = p mv = 伽利略变换 已知四维速度矢量 dx dx U d dt = = 不是洛 伦兹协变量 p F , ( 1 3) i i dx v i dt = = − 2 2 1 d dt d v c = = − 假定物体相对参考系静止时的质量为m0,它是一个 洛伦兹标量(不变量)

p; = ymoy, (i=1-3)定义四维动量:Pμ =mUP4 = icymo =c Ji-v2 /c?mo相对论的3、引入运动质量m质速关系四维动量前三分量与p=miP; =mv经典动量形式上一致11mmmP4 :2C物体的能量m设W=WP4 = -/1-v2 / c2CW = mc"1-4
1-4 p m v i i i = = − 0 ( 1 3) 2 0 4 0 2 2 1 i m c p ic m c v c = = − 定义四维动量: p = m0 U 四维动量前三分量与 经典动量形式上一致 3、引入运动质量 0 2 2 1 m m v c = − i i p mv = p mv = 2 0 2 2 4 0 0 2 2 1 [ .] 2 1 i i m c p m c m v c c v c = = + + − 相对论的 质速关系 设 2 0 2 2 1 m c W v c = − 物体的能量 2 W mc = 4 i p W c =

四维动量又称为能量一动量ZrPu=四维矢量(相对论协变量)C4、静止能量与动能当v=0时,物体相对静止,定义此时动能T=0W = Wo = moc?(经典力学中不存在)称为静止能量V≠0时,物体具有的能量为W=W.+TmT=W-Womoc" =1T~<<C,/mo2=moc称为质能关系1-5
1-5 ( , ) i p p W c = 四维动量又称为能量—动量 四维矢量(相对论协变量) 4、静止能量与动能 当 v = 0 时,物体相对静止,定义此时动能 T = 0 v 0 时,物体具有的能量为 W = W0 +T ( ) 2 0 2 2 0 0 0 2 2 1 m c T W W m c m m c v c = − = − = − − 2 0 1 2 v c T m v , 称为质能关系 2 W m c 0 0 = 2 W W m c = =0 0 称为静止能量 (经典力学中不存在)

5、能量、动量和质量间的关系式四维动量的点乘PμPμ = p2 +(-w)? = p2是洛伦兹标量W12Pup"= p"2L设:p'=0,-mc"= PμPμW'= moc-1W222-mocVp'c" +mc对于光子:由于光速相对任何系均为C,1假定无静止质量,即-Wmo = 0W = pcp=cho从量子论知光子能量、动量为W=hの,p=hkn=1-6
1-6 5、能量、动量和质量间的关系式 2 2 2 2 2 ( ) i W p p p W p c c = + = − 2 2 2 2 2 0 W p m c c − = − 2 2 2 4 W p c m c = + 0 对于光子:由于光速相对任何系均为C,假定无静止质量,即 0 m0 = W pc = 从量子论知光子能量、动量为 W p k = = , W p c = ( ) p c = 2 0 设 = = : 0 p W m c , 四维动量的点乘 是洛伦兹标量 2 2 2 2 2 0 W p p p m c p p c = − = − =

二、关于质能关系的讨论 W =mc2(W=moc2)1、质能关系的意义(1)它反映了作为惯性量度的质量与作为运动强度量度的能量间的关系。(2)他揭示静止物体(如粒子)内部仍然存在运动。一定质量的粒子具有一定的内部运动能量,对于由 N(N>>1)个微粒构成的系统,它的静止能W。= Moc2(注:复合系统质量M。一般不等于各个静止粒子质量之和)3)在物质反映(如核反应)或转变过程中,物质存在与运动形式均发生变化,但不能讲物质转化为能量,物质并没有消失,而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转化过程中可以释放大量能量。1-7
1-7 二、关于质能关系的讨论 2 0 0 ( ) W m c = 2 W mc = ⑴ 它反映了作为惯性量度的质量与作为运动强度量度的能量 间的关系。 1、质能关系的意义 ⑶ 在物质反映(如核反应)或转变过程中,物质存在与运动 形式均发生变化,但不能讲物质转化为能量,物质并没有消 失,而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转化过程中可以 释放大量能量。 ⑵ 他揭示静止物体(如粒子)内部仍然存在运动。一定质量 的粒子具有一定的内部运动能量,对于由 N(N 1) 个微粒 构成的系统,它的静止能 2 W M c 0 0 = (注:复合系统质量 M0 一般不等于各个静止粒子质量之和)

例如:正负电子对一光子,电子静止质量转化为光子场的运(或静止能)转化为光子场能。动质量,正负电子对内部能2、结合能与质量亏损假定由N个例子构成系统,作为整体质心,静止时能量为W=Mc,第i个粒子静止时的能量为mioc',N个静止粒子mioc?Z静质量之和为一般 Moc2+mioc?内部还有相对运动能定义结ZAW :二mioc? -W答能和相互作用能1Wo定义质ZAM =Zmio - MoMo主mio"量亏损ii两者关系: △W =(M。+△M)c2-W。= △Mc21-8
1-8 例如:正负电子对→光子,电子静止质量转化为光子场的运 动质量,正负电子对内部能(或静止能)转化为光子场能。 2、结合能与质量亏损 定义结 合能 2 i0 0 i = − W m c W i0 0 i = − M m M 定义质 量亏损 两者关系: ( ) 2 2 = + − = W M M c W Mc 0 0 假定由N个例子构成系统,作为整体质心,静止时能量为 2 0 0 W M c = , 第i个粒子静止时的能量为 2 m c i0 , 2 i0 i 静质量之和为 m c N个静止粒子 一般 2 2 0 0i i M c m c 内部还有相对运动能 和相互作用能 0 0 0 2 i i W M m c =

自动结合(体系稳定),称为结合能(吸能反应)△W>0自动分裂(体系不稳定),衰变才能发生AW<O△W =△MC2在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等物理实验中被证实,他是原子能利用的主要理论依据。在相对论力学中质量一般不是守恒量,而能量和动量守恒仍是最基本的定律。详细讨论在高能物理或原子核物理等课程中将有详细介绍。例如当一个质子与一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氛核时,质量亏损为△M = 3.9657×10-30 kg相应的结合能为△W = △Mc2 = 3.5642×10-13 J三、相对论力学方程dp定义L1.四维力矢量kudt1-9
1-9 在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等物理实验中被证实, 他是原子能利用的主要理论依据。在相对论力学中质量一般 不是守恒量,而能量和动量守恒仍是最基本的定律。详细讨 论在高能物理或原子核物理等课程中将有详细介绍。 W MC2 = 三 、相对论力学方程 1. 四维力矢量 定义 dp k d = W 0 自动结合(体系稳定),称为结合能(吸能反应) W 0 自动分裂(体系不稳定),衰变才能发生 例如当一个质子与一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氘核时,质量亏损为 M 3.9657 10 30 kg − = 相应的结合能为 W M 3.5642 10 2 13 c J − = =

dp', = auxdpy, dt'= dtk=aukkk=k.kidwdp4前三个分量 =d而 kdtdtdtcp°c? +m°c4i v.dplv.kndtccdw :2pc2dp几2/ p2c2 +mo2c*dwk.idtp.dp几2 (W = mc2)mAku=(k, ik.v)=·dp(= m)C1-10
1-10 dp a dp d d , = = 4 i v dp i k v k c d c = = dp k d 前三个分量 = 2 2 2 4 W p c m c = + 0 4 4 dp i dW k d c d 而 = = 2 2 2 2 4 0 1 2 2 dW pc dp p c m c = + 2 ( ) p dp W mc m = = = = v dp p mv ( ) dW k v dt = i k k k v c = ( , ) k a k = k k k k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7 带电粒子和电磁场的相互作用.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6-5 电动力学的相对论不变性.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6-3 相对论时空理论.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6-1 历史背景及重要实验基础.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6-4 相对论理论的四维形式.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6-2 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洛仑兹变换.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5-4 电磁场的动量.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5-2 推迟势.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5-3 电偶极辐射.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5-1 电磁场的矢势和标势.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4-5 电磁波在波导中的传播.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4-4 导电介质中电波传播.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4-3 单色平面电磁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4-2 平面电磁波.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3-4 磁标势.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3-5 磁多极矩.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3-3 边界条件.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4-1 麦克斯韦方程组.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3-1 稳恒磁场,磁势矢.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2-4 静电场求解方法.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一章 电磁场仿真简介.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二章 二维静态分析 2-1 二维静磁学.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二章 二维静态分析 2-2 二维静磁学.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二章 二维静态分析 2-3 2-D静磁学.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二章 二维静态分析 2-4 二维静磁学.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二章 二维静态分析 2-5 二维静磁学.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三章 二维谐波和瞬态分析 3-1 2-D交流和瞬态分析.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三章 二维谐波和瞬态分析 3-2 二维交流和瞬态分析.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1 三维电磁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2 三维电磁场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3 三维电磁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4 三维电磁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5 三维电磁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五章 耦合场分析概况.ppt
- 《建筑物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Building Physics.doc
- 《建筑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Building Physics.doc
- 《建筑物理》课程实验指导(共六个实验).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六讲 建筑保温(2/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八讲 建筑防热(1/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九讲 建筑日照(1/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