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Building Physics

西北联启后大学建筑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物理课程编号:804124-01英文名称:BuildingPhysics课程属性:必修课学时:48学分:4先修课程:建筑设计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学生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是研究建筑中声、光、热的物理现象和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建筑物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丰富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理的功能和使用质量提供保证。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环节课时安排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课上机其它合计381048第一单元:课程简介(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建筑物理课程的设置背景及该学科的学习内容及方法。【重点难点】建筑物理的研究内容,建筑物理的学习方法。第二单元:室内热环境(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人与室内热环境的关系,了解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中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重点难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中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第三单元:传热基本知识(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传热的方式、平壁的稳定传热、平壁的周期性传热。【重点难点】传热方式、平壁的稳定传热。第四单元:建筑保温(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建筑保温的途径、围护结构保温设计、围护结构传热异常部位的保温措施、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及冷凝。【重点难点】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的途径及设计过程。第五单元:建筑保温工程实践(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工程实践中建筑实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建筑保温计算软件、了解节能设计计算过程,将建筑保温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学以致用。【重点难点】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的软件的使用。第六单元:建筑防热(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夏季室内过热的原因及防热途径、围护结构隔热设计、房间的自然通风。【重点难点】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第七单元:建筑日照与遮阳(建议学时数:4学时)
建筑物理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物理 课程编号:804124-01 英文名称:Building Physics 课程属性:必修课 学 时:48 学 分: 4 先修课程:建筑设计 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学生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它是研究建筑中声、光、热的物理现象和运动规律的一门科 学,其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建筑物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丰富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 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理的功能和使用质量提供保证。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 学 环 节 课 时 安 排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上机 其它 合计 38 10 48 第一单元:课程简介(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建筑物理课程的设置背景及该学科的学习内容及方法。 【重点难点】建筑物理的研究内容,建筑物理的学习方法。 第二单元:室内热环境(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人与室内热环境的关系,了解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中国建 筑热工设计分区。 【重点难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中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第三单元:传热基本知识(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传热的方式、平壁的稳定传热、平壁的周期性传热。 【重点难点】传热方式、平壁的稳定传热。 第四单元:建筑保温(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建筑保温的途径、围护结构保温设计、围护结构传热异 常部位的保温措施、围护结构的蒸汽渗透及冷凝。 【重点难点】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的途径及设计过程。 第五单元:建筑保温工程实践(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工程实践中建筑实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建筑保温计算软件、了解 节能设计计算过程,将建筑保温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的软件的使用。 第六单元:建筑防热(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夏季室内过热的原因及防热途径、围护结构隔热设计、 房间的自然通风。 【重点难点】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 第七单元:建筑日照与遮阳(建议学时数:4 学时)

杨北联后大学【学习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日照的基本原理、棒影日照图原理和应用、建筑遮阳。【重点难点】棒影日照图的原理和应用。第八单元:建筑热工学实验(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二(棒影图实验)使学生了解三参数日照仪的使用原理和使用方法,绘制棒影图的方法、棒影图的用途;通过实验一(室外建筑热气侯观测),使学生了解测量气候各参数(温度、湿度、风速、辐射及热舒适)的仪器原理、构造、使用并动手实际操作和测量。【重点难点】三参数仪的使用方法、测量气候参数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第九单元:建筑光学的基本知识(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光度单位和应用方法、视度及其影响因素。【重点难点】基本光度单位。第十单元:天然采光(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光气候和采光标准、采光口、采光设计、采光计算。【重点难点】采光标准、采光口种类及设计。第十一单元:建筑照明(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工光源的光特性、灯具、室内工作照明设计的方法、室内环境照明设计的方法、夜间建筑物立面照明的方法。【重点难点】人工光源的光特性、灯具的分类。第十二单元:建筑光学实验(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一(教室天然光环境评价)掌握室内光环境的基本评测方法,了解采光设计要点,检验实际采光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通过实验二(教室内表面颜色测定了解不同表色系统对颜色的规定方式,掌握色彩的定量标定方法,感受环境光对物体表面色的影响。【重点难点】照度、亮度、采光系数的测量方法,孟赛尔色卡的应用。第十三单元:建筑声学的基本知识(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声学相关概念、声音在户外传播的特点、声波的特性、驻波和房间共振、以及混响时间、室内声压级等概念。【重点难点】声波的传播特性、驻波和房间共振、混响时间的概念。第十四单元: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理解和掌握吸声材料的构造方法、声音在围护结构中的传播特点、墙体隔声材料的构造做法、楼板隔声、建筑围护结构隔声评价标准等知识。【重点难点】吸声材料的构造方法、声音在围护结构中的传播特点。第十五单元:噪声控制(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理解和掌握城市噪声及噪声评价量、环境噪声标准、环境噪声控制、室内吸声减噪、建筑隔声、建筑隔振和消声设计。【重点难点】噪声评价量、环境噪声控制。第十六单元:室内音质设计(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理解和掌握围蔽空间里的声学现象、供语言通信用的厅堂的音质设计方法、供音乐欣赏用的厅堂音质设计方法、多用途厅堂的音质设计方法、大型厅堂音质设计实例分析。【重点难点】供语言通信用的厅堂音质设计方法、供音乐欣赏用的厅堂音质设计方法。第十七单元:建筑声学实验(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一(噪声测量)掌握噪声的基本评测方法,了解噪声及其频谱的概念,主观检验噪声对室内工作的影响,以及初步了解解决方法。通过实验二(混响时间测量)掌握混响时间的基本测量方法,了解室内声场的衰减过程,巩固混响时间的概念以及在厅堂音质设计中的应用。【重点难点】噪声频谱分析仪,声级计的使用
【学习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日照的基本原理、棒影日照图原理和应用、建筑遮阳。 【重点难点】棒影日照图的原理和应用。 第八单元:建筑热工学实验(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二(棒影图实验)使学生了解三参数日照仪的使用原理和使用方 法,绘制棒影图的方法、棒影图的用途;通过实验一(室外建筑热气侯观测),使学生了解测量气 候各参数(温度、湿度、风速、辐射及热舒适)的仪器原理、构造、使用并动手实际操作和测量。 【重点难点】三参数仪的使用方法、测量气候参数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第九单元:建筑光学的基本知识(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光度单位和应用方法、视度及其影响因素。 【重点难点】基本光度单位。 第十单元:天然采光(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光气候和采光标准、采光口、采光设计、采光计算。 【重点难点】采光标准、采光口种类及设计。 第十一单元:建筑照明(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工光源的光特性、灯具、室内工作照明设计的方法、 室内环境照明设计的方法、夜间建筑物立面照明的方法。 【重点难点】人工光源的光特性、灯具的分类。 第十二单元:建筑光学实验(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一(教室天然光环境评价)掌握室内光环境的基本评测方法,了 解采光设计要点,检验实际采光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通过实验二(教室内表面颜色测定) 了解不同表色系统对颜色的规定方式,掌握色彩的定量标定方法,感受环境光对物体表面色的影响。 【重点难点】照度、亮度、采光系数的测量方法,孟赛尔色卡的应用。 第十三单元:建筑声学的基本知识(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声学相关概念、声音在户外传播的特点、声波的特性、驻波和 房间共振、以及混响时间、室内声压级等概念。 【重点难点】声波的传播特性、驻波和房间共振、混响时间的概念。 第十四单元: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理解和掌握吸声材料的构造方法、声音在围护结构中的传播特点、墙体隔 声材料的构造做法、楼板隔声、建筑围护结构隔声评价标准等知识。 【重点难点】吸声材料的构造方法、声音在围护结构中的传播特点。 第十五单元:噪声控制(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理解和掌握城市噪声及噪声评价量、环境噪声标准、环境噪声控制、室内 吸声减噪、建筑隔声、建筑隔振和消声设计。 【重点难点】噪声评价量、环境噪声控制。 第十六单元:室内音质设计(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理解和掌握围蔽空间里的声学现象、供语言通信用的厅堂的音质设计方法、 供音乐欣赏用的厅堂音质设计方法、多用途厅堂的音质设计方法、大型厅堂音质设计实例分析。 【重点难点】供语言通信用的厅堂音质设计方法、供音乐欣赏用的厅堂音质设计方法。 第十七单元:建筑声学实验(建议学时数:2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一(噪声测量)掌握噪声的基本评测方法,了解噪声及其频谱的 概念,主观检验噪声对室内工作的影响,以及初步了解解决方法。通过实验二(混响时间测量)掌 握混响时间的基本测量方法,了解室内声场的衰减过程,巩固混响时间的概念以及在厅堂音质设计 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噪声频谱分析仪,声级计的使用

西北联启大学hiVERsit三、考核方式及要求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并结合平时作业及考评情况。成绩比例:考试成绩占总成绩7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20%,勤情况占10%四、教材及参考书1、《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城市环境物理,刘加平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建筑热环境,刘念雄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建筑光环境,詹庆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5、建筑声环境,秦佑国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五、责任认定1.大纲执笔人:檀文迪2.大纲审定人:廉文山3.制定时间:2013年10月
三、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并结合平时作业及考评情况。 成绩比例:考试成绩占总成绩 70%,平时作业占总成绩 20%,勤情况占 10%。 四、教材及参考书 1、《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城市环境物理,刘加平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建筑热环境,刘念雄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建筑光环境,詹庆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5、建筑声环境,秦佑国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五、责任认定 1.大纲执笔人:檀文迪 2.大纲审定人:廉文山 3.制定时间:2013 年 10 月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建筑物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Building Physics.doc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五章 耦合场分析概况.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5 三维电磁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4 三维电磁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3 三维电磁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2 三维电磁场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1 三维电磁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三章 二维谐波和瞬态分析 3-2 二维交流和瞬态分析.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三章 二维谐波和瞬态分析 3-1 2-D交流和瞬态分析.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二章 二维静态分析 2-5 二维静磁学.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二章 二维静态分析 2-4 二维静磁学.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二章 二维静态分析 2-3 2-D静磁学.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二章 二维静态分析 2-2 二维静磁学.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二章 二维静态分析 2-1 二维静磁学.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一章 电磁场仿真简介.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6-6 相对论力学.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7 带电粒子和电磁场的相互作用.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6-5 电动力学的相对论不变性.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6-3 相对论时空理论.ppt
- 《电动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6-1 历史背景及重要实验基础.ppt
- 《建筑物理》课程实验指导(共六个实验).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六讲 建筑保温(2/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八讲 建筑防热(1/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九讲 建筑日照(1/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十讲 建筑日照(2/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五讲 建筑保温(1/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二讲 室内热环境.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三讲 传热基本知识(1/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四讲 平壁的稳定传热和周期性传热.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光学)第十四讲 天然采光(1/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光学)第十七讲 建筑照明(2/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光学)第十六讲 建筑照明(1/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光学)第十五讲 天然采光(2/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光学)第十三讲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声学)第二十三讲 室内音质设计.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声学)第二十二讲 噪声控制.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声学)第二十上讲 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声学)第二十讲 声学的基本知识.doc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声学)第二十讲 声学的基本知识.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声学)第二十一讲 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