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光学)第十四讲 天然采光(1/2)

第7周,第2进课程名称:《建筑物理》摘要第二章天然采光授课题目(章、节)第一节光气候和采光标准第二节采光口【目的要求】了解我国光气候状况、掌握侧窗、高侧窗、平天窗的采光特点
课程名称:《建筑物理》 第 7 周,第 2 讲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二章 天然采光 第一节 光气候和采光标准 第二节 采光口 【目的要求】了解我国光气候状况、掌握侧窗、高侧窗、平天窗的采光特点

第二章天然采光第一节光气候和采光标准一、光气候1定义:光气候就是由太阳直射光,天空散射光和地面反射光形成的天然光平均状况。2我国光气候概况:(1)我国地域辽阔,同一时刻南北方的太阳高度角相差很大:(2)从日照率看,由北、西北往东南方向逐渐减少,而以四川盆地一带为最低:(3)从云量看,大致是自北向南逐渐增多,新疆南部最少,华北、东北少,长江中下游较多,华南最多,四川盆地特多;(4)以云状看,南方以低云为主,向北逐渐以高、中云为主。这些特点说明,天然光照度中,南方以天空扩散光照度较大,北方和西北以太阳直射为主。二、.采光标准1采光系数:室内给定水平面上某一点的由全阴天天空漫反射所产生的照度En和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由全阴天天空漫反射所产生的照度Ew的比值。即EnC=X100%Ew2采光系数标准值:把室内天然光照度等于采光标准规定的最低值时的室外照度称为“临界照度”,也就是需要采用人工照明的室外照度极限值。采光标准规定临界照度值为5000lx。三、光气候分区:各区采用相应的光气候系数,各区具体的采光系数标准值,为采光标准各表所列光气候系数标准值乘上各区的光气候系数
第二章 天然采光 第一节 光气候和采光标准 一、光气候 1 定义:光气候就是由太阳直射光,天空散射光和地面反射光形成的天然光平均 状况。 2 我国光气候概况: (1)我国地域辽阔,同一时刻南北方的太阳高度角相差很大; (2)从日照率看,由北、西北往东南方向逐渐减少,而以四川盆地一带为最低; (3)从云量看,大致是自北向南逐渐增多,新疆南部最少,华北、东北少,长江 中下游较多,华南最多,四川盆地特多; (4)以云状看,南方以低云为主,向北逐渐以高、中云为主。 这些特点说明,天然光照度中,南方以天空扩散光照度较大,北方和西北以 太阳直射为主。 二、.采光标准 1 采光系数:室内给定水平面上某一点的由全阴天天空漫反射所产生的照度 En 和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由全阴天天空漫反射所产生的照度 Ew 的比值。即 C = ×100% En Ew C = ×100% En Ew 2 采光系数标准值:把室内天然光照度等于采光标准规定的最低值时的室外照度 称为“临界照度”,也就是需要采用人工照明的室外照度极限值。采光标准规定临 界照度值为 5000lx。 三、光气候分区: 各区采用相应的光气候系数,各区具体的采光系数标准值,为采光标准各表 所列光气候系数标准值乘上各区的光气候系数

第二节采光口一、侧窗1特点:(1)结构简单,不受建筑物层数的限制,布置方便,造价低廉(2)光线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有利于形成阴影对观看立体物件特别适宜(3)通过它可以看到外界景物扩大视野,与外界取得视觉联系(4)照度沿房间进深下降很快分布很不均勺2形式3设计要求:进深不超过窗高的1.5~3倍,离采光口更深的地方开天窗或采用人工照明。4影响采光效果的因素:(1)窗口的形状(2)窗口的位置(3)窗口的面积(4)朝向(5)玻璃种类(6)特殊构件二、天窗1类型矩形天窗、横向天窗、锯齿形天窗、平天窗、井式天窗
第二节 采光口 一、侧窗 1 特点: (1)结构简单,不受建筑物层数的限制,布置方便,造价低廉 (2)光线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有利于形成阴影,对观看立体物件特别适宜 (3)通过它可以看到外界景物,扩大视野,与外界取得视觉联系 (4)照度沿房间进深下降很快,分布很不均匀 2 形式 3 设计要求: 进深不超过窗高的 1.5~3 倍,离采光口更深的地方开天窗或采用人工照明。 4 影响采光效果的因素: (1)窗口的形状 (2)窗口的位置 (3)窗口的面积 (4)朝向 (5)玻璃种类 (6)特殊构件 二、天窗 1 类型 矩形天窗、横向天窗、锯齿形天窗、平天窗、井式天窗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四讲 平壁的稳定传热和周期性传热.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三讲 传热基本知识(1/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二讲 室内热环境.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五讲 建筑保温(1/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十讲 建筑日照(2/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九讲 建筑日照(1/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八讲 建筑防热(1/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六讲 建筑保温(2/2).doc
- 《建筑物理》课程实验指导(共六个实验).doc
- 《建筑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Building Physics.doc
- 《建筑物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Building Physics.doc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五章 耦合场分析概况.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5 三维电磁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4 三维电磁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3 三维电磁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2 三维电磁场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1 三维电磁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三章 二维谐波和瞬态分析 3-2 二维交流和瞬态分析.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三章 二维谐波和瞬态分析 3-1 2-D交流和瞬态分析.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二章 二维静态分析 2-5 二维静磁学.ppt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光学)第十七讲 建筑照明(2/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光学)第十六讲 建筑照明(1/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光学)第十五讲 天然采光(2/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光学)第十三讲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声学)第二十三讲 室内音质设计.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声学)第二十二讲 噪声控制.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声学)第二十上讲 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声学)第二十讲 声学的基本知识.doc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声学)第二十讲 声学的基本知识.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声学)第二十一讲 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声学)第二十二讲 噪声控制.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声学)第二十三讲 室内音质设计.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光学)第十四讲 天然采光(1/2).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光学)第十五讲 天然采光(2/2).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光学)第十六讲 建筑照明(1/2).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光学)第十七讲 建筑照明(2/2).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光学)第十三讲 光学基本知识.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热工学)第六讲 建筑保温(2/2).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热工学)第九讲 建筑日照与遮阳(1/2).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热工学)第十讲 建筑日照与遮阳(2/2).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