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五讲 建筑保温(1/2)

第3周,第1进课程名称:《建筑物理》摘要第二节围护第三章建筑保温第一节建筑保温的途径授课题目(章、节)结构的保温设计第三节围护结构保温构造【目的要求】
课程名称:《建筑物理》 第 3 周,第 1 讲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章建筑保温 第一节 建筑保温的途径 第二节 围护 结构的保温设计 第三节 围护结构保温构造 【目的要求】

第一节建筑保温的途径(5个)1.建筑体形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外围护结构的面积(关于F)Q=qT·F建筑物体形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2.围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保温性能(关于热阻)总热阻不能低于总热阻标准值,根据D不同,取不同的总热阻标准值(ti-te)qR;+R+R老3.争取良好的朝向和适当的建筑物的间距4.增强建筑物的密闭性,防止冷风渗透的不利影响5.避免潮湿,防止壁内产生冷凝第二节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一、保温设计的依据c围护结构保温设计的基本指标是围护结构的最小总传热阻RO.minCR使用修正系数a,修正导热系数,蓄热系数C在房屋建筑中,对于传热特性不同的异常部位和构件,做特殊的设计要求依据围护结构的热情性指标,选取不同的室外计算温度C对不直接与室外相邻的构件,在设计中修正温差根据体形系数选择合适的围护结构二、围护结构最小总热阻的确定1最小总热阻R0.min公式:32(t,-te)nORo.min=RO0(μt)2设计流程(用例子来说明)O例1:北京市某医院采用如图加气混凝土外墙板,试求保温层应为多厚。已知墙体构造为:混合沙浆:Pol=。1700kg/m3dl=20mm加气混凝土:Pol=500kg/m3d2待定水泥沙浆:pol=1800kg/m3d3=20mm
第一节 建筑保温的途径(5 个) 1.建筑体形的设计应尽量减少外围护结构的面积 (关于 F) Q=q·τ·F 建筑物体形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 比值。 2.围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保温性能(关于热阻) 总热阻不能低于总热阻标准值,根据 D 不同,取不同的总热阻标准值 3.争取良好的朝向和适当的建筑物的间距 4.增强建筑物的密闭性,防止冷风渗透的不利影响 5.避免潮湿,防止壁内产生冷凝 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 一、保温设计的依据 围护结构保温设计的基本指标是围护结构的最小总传热阻 RO.min 使用修正系数α,修正导热系数,蓄热系数 在房屋建筑中,对于传热特性不同的异常部位和构件,做特殊的设计 要求 依据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选取不同的室外计算温度 对不直接与室外相邻的构件,在设计中修正温差 根据体形系数,选择合适的围护结构 二、围护结构最小总热阻的确定 1 最小总热阻 RO.min公式: RO.min = 2 设计流程(用例子来说明) 例 1:北京市某医院采用如图加气混凝土外墙 板,试求保 温层应为多厚。已知墙体构造为: 混合沙浆: ρo1 = 1700kg/m3 d1 = 20mm 加气混凝土:ρo1 = 500kg/m3 d2 待定 水泥沙浆: ρo1 = 1800kg/m3 d3 = 20mm (ti-te )n 〔Δt〕 Ri (ti-te )n 〔Δt〕 Ri 1 2 3

解:1.计算各材料层的物理参数入材料层dR=d/ 入sD=R*S混合砂浆0.8720mmR,=0.02310.750.247R2待定2.81加气混凝土待定d0.190.25水泥砂浆20mm0.93R3=0.02211.372.选择室外温度(北京市)IV型I 型IⅡ型I型-16℃-9℃-12℃-14℃3.求温差的修正系数,允许温差外墙与空气直接接触:n=1.0医院的允许温差:[△t]=6.04.求最小总热阻假设墙体为Ⅱ型结构,它的室外空气温度为t。=-12℃(t,-t.)nRo.min =R,=0.587m2KW(at)医院,用加气混凝土单一墙板,根据,最小热阻应附加30%R 0.min = 1.3 Ro.min = 0.763m22-K/W5.计算保温层热阻R2=R'0.min- R,-R1-R-Re= 0.568m2.K/W6.修正入,与S2因为要考虑到墙板的灰缝影响,所以要修正入,S查表得a=1.25,入2=0.238,S=3.51W/m2.K7.求最小厚度d2-min=R2×入2=0.135m
解: 1. 计算各材料层的物理参数 2. 选择室外温度(北京市) 材料层 d λ R=d/ λ S D=R*S 混合砂浆 20mm 0.87 R1 =0.023 10.75 0.247 加气混凝土 待定d 0.19 R2待定 2.81 水泥砂浆 20mm 0.93 R3 =0.022 11.37 0.25 Ⅰ型 Ⅱ型 Ⅲ型 Ⅳ型 -9℃ -12℃ -14℃ -16℃ 3. 求温差的修正系数,允许温差 外墙与空气直接接触: n=1.0 医院的允许温差: [△t] = 6.0 4. 求最小总热阻 假设墙体为Ⅱ型结构,它的室外空气温度为 te = -12℃ RO.min = (ti-te )n 〔Δt〕 RO.min = Ri = 0.587m2·K/W (ti-te )n 〔Δt〕 Ri = 0.587m2·K/W 医院,用加气混凝土单一墙板,根据,最小热阻应附加30% R’ O.min = 1.3 RO.min = 0.763m2·K/W 5. 计算保温层热阻 R2 = R’ O.min – Ri – R1 – R3 – Re = 0.568m2·K/W 6. 修正λ2 与 S2 因为要考虑到墙板的灰缝影响,所以要修正λ,S 查表得,α= 1.25 , λ2 ’=0.238, S’= 3.51W/m2·K 7. 求最小厚度 d2·min = R2 × λ2 ’ = 0.135m

8.验算热情性指标D假设取厚度dz=150mmR2'= d/入=0.63m2-K/WD=RXS=RS-R2S2-R,S3=2.71D值在1.6~4.0之间,为Ⅲ型,原假设Ⅱ型不合适,应再按Ⅲ型计算9.重算最小总热阻及保温层厚度t,= -14℃(t,-te)nRo.min =R,=0.623m2-KW(△t)R' 0.min = 1.3 Ro.min = 0.81m2.K/W10.重算保温层热阻和最小厚度R2 = R' 0.min - R,-R,-R3-R = 0.615m2.K/Wd2-min=R2×入2=0.146m11.验算热情性指标取dz=150mmR2=d/入=0.63m2.K/WD=RXS=RS1-R'S2-R,S,=2.71符合假设12.结论当加气混凝土墙板为150mm厚时,可满足保温要求
8. 验算热惰性指标D 假设取厚度 d2 = 150mm R2 ’ = d/λ = 0.63m2·K/W D= R×S = R1 S 1 – R2 ’S2 – R3 S3 =2.71 D值在1.6~4.0之间,为Ⅲ型, 原假设Ⅱ型不合适,应再按Ⅲ型计算 9. 重算最小总热阻及保温层厚度 te = -14℃ R’ O.min = 1.3 RO.min = 0.81m2·K/W RO.min = (ti-te )n 〔Δt〕 RO.min = Ri = 0.623m2·K/W (ti-te )n 〔Δt〕 Ri = 0.623m2·K/W 10. 重算保温层热阻和最小厚度 R2 = R’ O.min – Ri – R1 – R3 – Re = 0.615m2·K/W d2·min = R2 × λ2 ’ = 0.146m 11.验算热惰性指标 取d2 = 150mm R2 ’ = d/λ = 0.63m2·K/W D= R×S = R1 S 1 – R2 ’S2 – R3 S3 =2.71 符合假设 12. 结论 当加气混凝土墙板为150mm厚时,可满足保温要求

三、围护结构的经济传热阻围护结构单位面积的建造费用与使用费用之和达到最小值时的使用费用。24DalRo-E=(PB + CM + rmM)PE,入mVI四、建筑物耗热量的计算qH=qH-T+q1NF-q1-HqH-T= (t, - ta)( 2, E,- K,F)-Aoq1NF= (t,-te)(C p -p-N-V) / A。第三节围护结构传热异常部位的保温措施围护结构保温构造按类型:保温,承重合二为一(混凝土空心砌块、轻质实心砌块)单设保温层(加气混凝土、软木)复合构造按位置:保温层位于结构层内侧一内保温保温层位于结构层外测——外保温C保温层位于两个结构层之间一、墙体保温(一)外墙外保温1.体系组成—外墙外保温:1.保温层2.保温层的固定3.面层2、外墙外保温优势:1)避免产生热桥2)实体墙体位于室内3)墙体温度变化小4)内保温墙体难以挂吊物件5)施工进度快6)综合效益显著3、常用构造1)纤维增强聚苯外保温饰面体系2)水泥聚苯外保温板3)挤塑聚苯乙烯板保温材料
三、围护结构的经济传热阻 围护结构单位面积的建造费用与使用费用之和达到最小值时的使用费用。 R0·E = 24Ddi PEIλm (PB + CM + rmM) R0·E = 24Ddi PEIλm (PB + CM + rmM) 24Ddi PEIλm (PB + CM + rmM) 24Ddi PEIλm 24Ddi PEIλm (PB + CM + rmM) 四、建筑物耗热量的计算 qH = qH·T + q1NF - q1·H qH·T = (ti - te )( Σξi·Ki·Fi)·A0 i=1 m qH = qH·T + q1NF - q1·H qH·T = (ti - te )( Σξi·Ki·Fi)·A0 i=1 m q1NF = (ti - te )(Cρ·ρ·N·V)/ A0 第三节围护结构传热异常部位的保温措施 围护结构保温构造 按类型: 保温,承重合二为一(混凝土空心砌块、轻质实心砌块) 单设保温层(加气混凝土、软木) 复合构造 按位置: 保温层位于结构层内侧——内保温 保温层位于结构层外测——外保温 保温层位于两个结构层之间 一、墙体保温 (一)外墙外保温 1.体系组成——外墙外保温:1.保温层 2.保温层的固定 3.面层 2、外墙外保温优势: 1)避免产生热桥 2)实体墙体位于室内 3)墙体温度变化小 4)内保温墙体难以挂吊物件 5)施工进度快 6)综合效益显著 3、常用构造 1)纤维增强聚苯外保温饰面体系 2)水泥聚苯外保温板 3)挤塑聚苯乙烯板保温材料

4、国外广泛应用的外墙外保温体系1)墙/钢框架墙体系2)保温中空墙体系3)木框架轻质墙体4)保温混凝土夹心墙体系(二)外墙内保温墙体1、特点:干作业,施工方便2、须加强保温薄弱节点:1)内外墙交接处2)外墙转角部位3)保温结构中龙骨部位4)踢脚部位3、常用构造1)GRC内保温板2)玻纤增强石膏外墙内保温板(三)单一材料外墙1、加气混凝土墙2、空心砖外墙3、混凝土空心砌块二、屋面保温1、正置式保温屋面1)实铺保温层保温屋面2)架空型保温屋面3)保温、找坡结合型保温屋面2、倒置型外保温屋面三、窗的保温1、控制各墙面的开窗面积窗墙比—一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之比。2、提高窗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一一开扇的形式与节能3、提高窗框的保温性能热桥定义:外墙体中的钢或钢筋混凝土骨架、围梁、板材中的肋等构件或部位的热损失比相同面积主体部分的热损失多,且内表面温度也比主体部分低,这类容易传热的构件或部分称为热桥”。4、增加玻璃部分保温能力5、提高保温性能的其他方法:(活动窗帘、窗盖板、功能性窗盖板、夜墙、填充聚苯球)
4、国外广泛应用的外墙外保温体系 1)墙/钢框架墙体系 2)保温中空墙体系 3)木框架轻质墙体 4)保温混凝土夹心墙体系 (二)外墙内保温墙体 1、特点:干作业,施工方便 2、须加强保温薄弱节点: 1)内外墙交接处 2)外墙转角部位 3)保温结构中龙骨部位 4)踢脚部位 3、常用构造 1)GRC 内保温板 2)玻纤增强石膏外墙内保温板 (三)单一材料外墙 1、加气混凝土墙 2、空心砖外墙 3、混凝土空心砌块 二、屋面保温 1、正置式保温屋面 1)实铺保温层保温屋面 2)架空型保温屋面 3)保温、找坡结合型保温屋面 2、倒置型外保温屋面 三、窗的保温 1、控制各墙面的开窗面积 窗墙比——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 面积)之比。 2、提高窗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开扇的形式与节能 3、提高窗框的保温性能 热桥定义:外墙体中的钢或钢筋混凝土骨架 、围梁、板材中的肋等构件或部 位的热损失比相同面积主体部分的热损失多,且内表面温度也比主体部分低,这 类容易传热的构件或部分称为“热桥”。 4、增加玻璃部分保温能力 5、提高保温性能的其他方法:(活动窗帘、窗盖板、功能性窗盖板、夜墙、填充 聚苯球)

四、门1、户门2、阳台门六、地面的保温1、常用地面做法的B及热工性能吸热指数B:评价地面热工质量的指标。2、地面保温要求3、几种国外地面保温构造4、地面绝热七、楼梯间的保温1、楼梯间内墙:泛指住宅中楼梯间与住户单元间的隔墙及一些宿舍楼的走道墙。非采暖楼梯间、开散楼梯间耗热量要增加5~10%。2、保温做法:1)楼梯间内墙为砖结构或砼砌块时,保温层置于楼梯间一侧,可选用保温砂浆类产品30~50mm厚,施工时注意外部保温层处理。2)非承重填充墙及剪力墙按外墙内保温做法处理
四、门 1、户门 2、阳台门 六、地面的保温 1、常用地面做法的 B 及热工性能 吸热指数 B:评价地面热工质量的指标。 2、地面保温要求 3、几种国外地面保温构造 4、地面绝热 七、楼梯间的保温 1、楼梯间内墙:泛指住宅中楼梯间与住户单元间的隔墙及一些宿舍楼的走道墙。 非采暖楼梯间、开敞楼梯间耗热量要增加 5~10%。 2、保温做法: 1)楼梯间内墙为砖结构或砼砌块时,保温层置于楼梯间一侧,可选用保温砂浆 类产品 30~50mm 厚,施工时注意外部保温层处理。 2)非承重填充墙及剪力墙按外墙内保温做法处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十讲 建筑日照(2/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九讲 建筑日照(1/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八讲 建筑防热(1/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六讲 建筑保温(2/2).doc
- 《建筑物理》课程实验指导(共六个实验).doc
- 《建筑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Building Physics.doc
- 《建筑物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Building Physics.doc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五章 耦合场分析概况.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5 三维电磁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4 三维电磁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3 三维电磁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2 三维电磁场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四章 三维电磁场分析 4-1 三维电磁模拟.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三章 二维谐波和瞬态分析 3-2 二维交流和瞬态分析.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三章 二维谐波和瞬态分析 3-1 2-D交流和瞬态分析.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二章 二维静态分析 2-5 二维静磁学.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二章 二维静态分析 2-4 二维静磁学.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二章 二维静态分析 2-3 2-D静磁学.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二章 二维静态分析 2-2 二维静磁学.ppt
- 《电动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第二章 二维静态分析 2-1 二维静磁学.ppt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二讲 室内热环境.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三讲 传热基本知识(1/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热工学)第四讲 平壁的稳定传热和周期性传热.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光学)第十四讲 天然采光(1/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光学)第十七讲 建筑照明(2/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光学)第十六讲 建筑照明(1/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光学)第十五讲 天然采光(2/2).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光学)第十三讲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声学)第二十三讲 室内音质设计.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声学)第二十二讲 噪声控制.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声学)第二十上讲 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doc
- 《建筑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建筑声学)第二十讲 声学的基本知识.doc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声学)第二十讲 声学的基本知识.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声学)第二十一讲 吸声材料和隔声材料.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声学)第二十二讲 噪声控制.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声学)第二十三讲 室内音质设计.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光学)第十四讲 天然采光(1/2).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光学)第十五讲 天然采光(2/2).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光学)第十六讲 建筑照明(1/2).ppt
- 《建筑物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建筑光学)第十七讲 建筑照明(2/2).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