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3 土壤分析-土壤水溶性盐分测定

第一部分土壤化学分析
第一部分 土壤化学分析

土壤水溶性盐的测定 本章要点: 1、了解土壤中盐分的种类。 2、熟悉土壤盐分的测定项目。 3、掌握土壤水溶性盐分浸出液制备的要求 和浸提条件。 4、 掌握土壤水溶性盐分总量的测定方法 (电导法)。 5、熟悉土壤水溶性盐分离子组成测定的方 法原理、反应条件等。 6、了解盐分测定结果在实际中的应用
土壤水溶性盐的测定 本章要点: 1 、了解土壤中盐分的种类 。 2、熟悉土壤盐分的测定项目。 3、掌握土壤水溶性盐分浸出液制备的要求 和浸提条件 。 4、掌握土壤水溶性盐分总量的测定方法 (电导法 ) 。 5、熟悉土壤水溶性盐分离子组成测定的方 法原理 、反应条件等 。 6、了解盐分测定结果在实际中的应用

土壤水溶性盐的测定 分析意义: (1)了解水盐动态及其对作物的危害,为土壤盐 分的预测、预报提供参考,以便采取有力措 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2) 了解综合治理盐渍土的措施所产生的效果。 (3)根据土壤含盐量及其组成,进行盐渍土分类, 并进行合理规划,以达到合理种植、合理灌 溉及合理排水的目的。 (4) 进行灌溉水的品质鉴定,测定灌溉水中的盐 分含量,以便合理利用水利资源,开垦荒地, 防止土壤盐渍化
土壤水溶性盐的测定 分析意义 : ( 1)了解水盐动态 其对作物的危害 解水盐动态 及其对作物的危害 ,为土壤盐 分的预测、预报提供参考,以便采取有力措 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 2 )了解综合治 渍 的措施所产 的效果 理盐 渍 土的措施所产 生的效果 。 ( 3)根据土壤含盐量及其组成,进行盐渍土分类, 并进行合理规划 ,以达到合理种植 、合理灌 溉及合理排水的目的。 ( 4 )进行灌溉水的品质鉴定 ,测定灌溉水中的盐 测定灌溉水中的盐 分含量,以便合理利用水利资源,开垦荒地, 防止土壤盐渍化

土壤中盐分的种类 按照溶解度的大小来分: 易溶盐: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氯化物、硫酸盐、 碳酸氢盐,如NaCl、MgCL2、Na2SO4y NaHCO,等。在碱化土及苏打盐渍土中含 有Na2CO3、Na,HCO3° 中溶盐:CaS02H0(石膏)、Ca(HCO3)2 难溶盐:硅酸盐 在这些盐类中,易溶盐是危害作物生长的最主要盐 类,含量超过02%时,作物生长即受抑制。在含盐 量相同时,盐的种类不同,对作物的危害程度也不 同。如Na2CO、MgCL,都是对作物危害较大的盐类
土壤中盐分的种类 按照溶解度的大小来分: 易溶盐 :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氯化物 、硫酸盐 、 碳酸氢盐,如NaCl 、MgCl 2 、Na 2SO 4 、 NaHCO 3 等 。在碱化土及苏打盐渍土中含 有Na 2CO 3 、Na 2HCO 3 。 中溶盐:CaSO 4•2H 2 O(石膏)、Ca(HCO 3 ) 2 难溶盐 :硅酸盐 在这些盐类中,易溶盐是危害作物生长的最主要盐 类 ,含量超过0 2%. 时 ,作物生长即受抑制 作物生长即受抑制 。在含盐 量相同时,盐的种类不同,对作物的危害程度也不 同 。 如Na 2CO 3 、MgCl 2都是对作物危害较大的盐类 都是对作物危害较大的盐类

土壤水溶性盐及灌溉水的测定项目一般有: 土壤pH值; 总盐量(即离子总量); 阴、阳离子组成。 阴离子:CO2、HCO3、C、S0,2,另含有很少 的NO3、NO2、SiO32、PO,3、B02等; 阳离子:Ca2+、Mg2+、K、Na+和极少量的Mn+、 Fe3+、AI3+、NH4t。 盐分测定中主要测定8个离子,微量元素可忽略不计。 个别地区,对作物危害大的离子应特别注意,并进行 测定
土壤水溶性盐及灌溉水的测定项目 土壤水溶性盐及灌溉水的测定项目 般有 一 : 土壤pH值; 总盐量 (即离子总量 ) ; 阴、阳离子组成。 阴离子:CO 3 2- 、HCO 3 - 、Cl - 、SO 4 2-,另含有很少 的NO - NO - 的NO 3 、NO 2 、SiO 3 2 - 、PO 4 3 - 、BO 2 - 等 ; 阳离子:Ca2+ 、Mg2+ 、 K + 、Na +和极少量的Mn2+ 、 Fe3+ 、Al3+ 、NH 4 + 。 盐分测定中主要测定 盐分测定中主要测定 8个离子 ,微量元素可忽略不计 微量元素可忽略不计 。 个别地区,对作物危害大的离子应特别注意,并进行 测定

项目的选择 一般是根据生产及科研中的分析目的而定,不要求 每项都测。 (1)要了解盐渍土类型、盐分组成的变化和水盐动 态时,可测总盐量和阴、阳离子组成; (2)要了解盐害及为防盐所采取措施的效果时,可 测总盐量或有害离子,如在滨海地区可测C; (3)为打井或了解灌溉水质时,可以测定水的矿化 度(水中易溶盐的总量,gL)
项目的选择 一般是根据生产及科研中的分析目的而定,不要求 每项都测。 (1)要了解盐渍土类型、盐分组成的变化和水盐动 态时,可测总 和阴 盐量 、阳离子 成组 ; (2)要了解盐害及为防盐所采取措施的效果时,可 测总盐量或有害离子,如在滨海地区可测Cl-; (3)为打井或了解灌溉水质时,可以测定水的矿化 度(水中易溶盐的总量,g/L)

测定值的表示方法 土样:cmol/kg土(cmol-kg-1-土); gkg土(gkg土) 水样:gL(gL)
测定值的表示方法 土样:cmol/kg土(cmol·kg-1土); g/kg土(g·kg-1土) 水样 :g/L ( g·L-1 )

土壤水溶性盐的测定主要分两步: (1)用一定水土比制备浸出液,以提取盐分; (2)测定浸出液中的盐分。 土壤中的水溶性盐可在一定水土比的条件下,用水液 平衡法提取。所得浸出液要求具备3个条件: (1)土壤中易溶盐应全部浸出(此为要测定部分); (2)尽量避免或减少中溶盐及难溶盐的溶解; (3) 防止溶出的盐分中的离子与土壤胶粒上吸附的 阳离子发生交换反应
土壤水溶性盐的测定 壤水溶性盐的测定 要分两步 主 : (1)用一定水土比制备浸出液,以提取盐分; (2)测定浸出液中的盐分。 土壤中的水溶性盐可在一定水土比的条件下,用水液 平衡法提取。所得浸出液要求具备3个条件: (1) 土壤中易溶盐应全部浸出(此为要测定部分); (2) 尽量避免或减少中溶盐及难溶盐的溶解; (3) 防止溶出的盐分中的离子与土壤胶粒上吸附的 阳离子发生交换反应

浸提条件: 水土比例:10:1、51、2:1、1:1及饱和泥浆 浸提时间:3min 浸提用水:无CO,及其它离子的去离子水 过滤方法: 般多用滤纸与玻璃漏斗。有时也可选用布氏漏斗、 砂芯漏斗、细菌过滤器等。还可用离心法,或加入 一些澄清剂、絮凝剂等物质。 制备的浸出液应清亮,并尽快进行测定,尤其是CO2、 HCO3、pH值等
浸提条件: 水土比例:10:1、5:1、2:1、1:1及饱和泥浆 浸提时间:3min 浸提用水:无CO2及其它离子的去离子水 过滤方法: 一般多用滤纸与玻璃漏斗。有时也可选用布氏漏斗、 砂芯漏斗、细菌过滤器等。还可用离心法,或加入 一些澄清剂、絮凝剂等物质。 制备的浸出液应清亮,并尽快进行测定,尤其是CO32-、 HCO3-、pH值等

土壤总盐量的测定 根据分析目的及实验室具体条件来选择。 对浸出液的测定:有电导法、重量法、离子总量 计算法-化学方法 田间直接测定:盐分传感器、四电极法-仪器测 定法
土壤总盐量的测定 根据分析目的及实验室具体条件来选择。 对浸出液的测定 :有电导法 、重量法 、离子总量 计算法-化学方法 田间直接测定:盐分传感器、四电极法-仪器测 定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2 土壤分析-土样的采集与处理.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4 土壤分析-土壤碳酸钙测定-pH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6 土壤分析-土壤全氮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5 土壤分析-土壤有机质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8 土壤分析-土壤全磷-有效磷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7 土壤分析-土壤有效氮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 土壤分析-土壤有效微量元素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9 土壤分析-土壤全钾-有效钾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2 环境监测分析.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 土壤分析-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5 植物分析-概论.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3 肥料分析(1/2)§1 概述 §2 肥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3 氮素化肥的分析 §4 化学磷肥含磷量的测定 §4 化学钾肥的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4 肥料分析(2/2)复混肥料分析(Compound Fertilizer)、有机肥料的分析.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8 植物分析-植物品质分析.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7 植物分析-水溶性糖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doc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中英文).doc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农用地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ppt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1 绪论(中国农业大学:江荣风).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9 分析课程应用实例-测土配方施肥原理与技术.pdf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Basic Ecology.pdf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共四部分,十七个实验).pdf
- 《基础生态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pdf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3/4)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2/4)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大尺度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4/4)第四节 自然生态系统.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2/3)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动态.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1/3)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1/4)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3/3)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2/3)第二节 种群的遗传与进化.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3/3)第三节 种内、种间关系.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中国农业大学:孙振钧).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1/3)第一节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ppsx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名词选编(含参考答案).doc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