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3/3)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精品课J8-1 第四章群落生态学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动态 ●第三节生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内容提要 单元测试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25年6月20日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5年6月20日 精品课 J 8-1 `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 ⚫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动态 ⚫ 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 内容提要 ⚫ 单元测试

精品课J8-2 第三节生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1生物群落的分类 §2生物群落的排序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群落排序的概念 。>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 间接梯度分析 ●>美国的群落分类 >直接梯度分析 >群落的数量分类 参考文献 思考题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25年6月20日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5年6月20日 精品课 J 8-2 ` 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 §1 生物群落的分类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 ➢美国的群落分类 ➢群落的数量分类 ⚫ 参考文献 ⚫ 思考题 ⚫ §2 生物群落的排序 ➢ 群落排序的概念 ➢ 间接梯度分析 ➢ 直接梯度分析

精品课J8-3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 以群落本身的综合特征作为 分类依据 中国植物分类系统单位分类单位分三级:植被型 ( 高级单位)、群系(中级单位)和群丛(基本单 位)。每二等级的上下再设一个辅助单位和补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25年6月20日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5年6月20日 精品课 J 8-3 `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 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 以群落本身的综合特征作为 分类依据 ⚫ 中国植物分类系统单位 分类单位分三级:植被型 (高级单位)、群系(中级单位)和群丛(基本单 位)。每一等级的上下再设一个辅助单位和补充单位

精品课J8-4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系统 植被型组:如草地 植被型:如温带草原 (植被亚型):如典型草原 群系组:如根茎禾草草原 群系:如羊草草原 (亚群系):如羊草十丛生禾草草原 群丛组:如羊草十大针茅草原 群丛:如羊草十大针茅十柴胡草原 亚群丛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5年6月20日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5年6月20日 精品课 J 8-4 `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系统 植被型组:如草地 植被型:如温带草原 (植被亚型):如典型草原 群系组:如根茎禾草草原 群系:如羊草草原 (亚群系):如羊草+丛生禾草草原 群丛组:如羊草+大针茅草原 群丛:如羊草+大针茅+柴胡草原 亚群丛

精品课J8-5 植被分类单位 植被型:最主要的高级分类单位。建群种生活 型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 致的植物群落联合。 群系:主要的中级分类单位。建群种或共建种 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 群丛:基本单位。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优势 种或共优势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25年6月20日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5年6月20日 精品课 J 8-5 ` 植被分类单位 ⚫ 植被型:最主要的高级分类单位。建群种生活 型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生态关系一 致的植物群落联合。 ⚫ 群系:主要的中级分类单位。建群种或共建种 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 ⚫ 群丛:基本单位。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优势 种或共优势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

精品课J8-6 植被分类单位 植被型组:最高的分类单位。建群种生活型相近因而 群落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 植被亚型:辅助单位。根据优势层片或批示层片的差 异划分。 群系组:根据建群种亲缘关系近似,生活型近似或生 境相近而划分 亚群系:辅助单位。根据次优势层片及其所反映的生 境条件而划分。 群丛组:,片层结构相似,而且优势层片与次优势层片 的优势种工共优势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 亚群丛:反映群丛内部在区系成分、层片配置、动态 变化等方面出现的若干微细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5年6月20日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5年6月20日 精品课 J 8-6 ` 植被分类单位 ⚫ 植被型组:最高的分类单位。建群种生活型相近因而 群落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 ⚫ 植被亚型:辅助单位。根据优势层片或批示层片的差 异划分。 ⚫ 群系组:根据建群种亲缘关系近似,生活型近似或生 境相近而划分 ⚫ 亚群系:辅助单位。根据次优势层片及其所反映的生 境条件而划分。 ⚫ 群丛组:片层结构相似,而且优势层片与次优势层片 的优势种工共优势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 ⚫ 亚群丛:反映群丛内部在区系成分、层片配置、动态 变化等方面出现的若干微细变化

精品课J8-7 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 植物区系一结构分类系统,被称为群落分类中的归并 JOTO 法,以植物区系为基础。 群丛门 群丛纲 群丛目 群丛属 群丛 亚群丛 群丛变型 亚群丛变型 群丛相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25年6月20日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5年6月20日 精品课 J 8-7 ` 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 ⚫ 植物区系-结构分类系统,被称为群落分类中的归并 法,以植物区系为基础。 ➢ 群丛门 ➢ 群丛纲 ➢ 群丛目 ➢ 群丛属 ➢ 群丛 ➢ 亚群丛 ➢ 群丛变型 ➢ 亚群丛变型 ➢ 群丛相

精品课J8-8 美国的群落分类 双轨制分类系统根据群落动态发生演替原则的概念来进 行群落分类的。 顶极群落系统 演替系列系统 ● 群系型 演替系列群丛 群系 群丛 ·演替系列单优种群丛 。演潜系列 单优种群丛 ●演替系列组合 ● 群丛相 ● 组合 集群 集团 季相 季相 层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5年6月20日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5年6月20日 精品课 J 8-8 ` 美国的群落分类 ⚫ 双轨制分类系统根据群落动态发生演替原则的概念来进 行群落分类的。 ⚫ 群系型 ⚫ 群系 ⚫ 群丛 ⚫ 单优种群丛 ⚫ 群丛相 ⚫ 组合 ⚫ 集团 ⚫ 季相 ⚫ 层 顶极群落系统 ⚫ 演替系列群丛 ⚫ 演替系列单优种群丛 ⚫ 演替系列 ⚫ 演替系列组合 ⚫ 集群 ⚫ 季相 ⚫ 层 演替系列系统

精品课J8-9 群落的数量分类一目标 用植物种的数据(属性)去划分样方(实体),可以较客观 地揭示出植被本身可能存在的自然间断。 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数据去划分样方,可能揭示植被 间断的环境原因。 以植物种的分类与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分类的结果进行 比较,可以反映出植被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用样方数据去划分植物种的集合,结果会分成若干种组,它 本身可能反映出种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用样方数据去分割环境因素的集合,结果会分成若干环境梯 度,反映不同环境之间的组合关系。 以样方数据分割出的种组与环境梯度进行比较,可能找到种 组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这样的种组被称为生态种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5年6月20日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5年6月20日 精品课 J 8-9 ` 群落的数量分类-目标 ⚫ 用植物种的数据(属性)去划分样方(实体),可以较客观 地揭示出植被本身可能存在的自然间断。 ⚫ 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数据去划分样方,可能揭示植被 间断的环境原因。 ⚫ 以植物种的分类与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分类的结果进行 比较,可以反映出植被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 用样方数据去划分植物种的集合,结果会分成若干种组,它 本身可能反映出种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 用样方数据去分割环境因素的集合,结果会分成若干环境梯 度,反映不同环境之间的组合关系。 ⚫ 以样方数据分割出的种组与环境梯度进行比较,可能找到种 组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这样的种组被称为生态种组

精品课J8-10 群落的数量分类一方法 多元分析技术的一般特点 不需要随机取样,不涉及显著性检验。 多元分析方法是施于原始数据集合的一套处理规则, 从而揭示属性之间、实体之间以及属性和实体之间的 复杂关系。方法本身不依赖宇对实体和属性具体内容 的解释,因些可用手多学科。 多元分析的基本单位叫实体,描述实体数量特征的各 种数据项目称为属性,在群落生态学研究中,实体可 以是样方、样地、林分或群落等。 相似系数 > 距离系数 人 相关系数 信息系数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5年6月20日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025年6月20日 精品课 J 8-10 ` 群落的数量分类-方法 ⚫ 多元分析技术的一般特点 ➢ 不需要随机取样,不涉及显著性检验。 ➢ 多元分析方法是施于原始数据集合的一套处理规则, 从而揭示属性之间、实体之间以及属性和实体之间的 复杂关系。方法本身不依赖于对实体和属性具体内容 的解释,因些可用于多学科。 ➢ 多元分析的基本单位叫实体,描述实体数量特征的各 种数据项目称为属性,在群落生态学研究中,实体可 以是样方、样地、林分或群落等。 ⚫ 相似系数 ➢ 距离系数 ➢ 相关系数 ➢ 信息系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1/4)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1/3)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2/3)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动态.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4/4)第四节 自然生态系统.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大尺度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2/4)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3/4)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pdf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共四部分,十七个实验).pdf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Basic Ecology.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9 分析课程应用实例-测土配方施肥原理与技术.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1 绪论(中国农业大学:江荣风).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3 土壤分析-土壤水溶性盐分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2 土壤分析-土样的采集与处理.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4 土壤分析-土壤碳酸钙测定-pH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6 土壤分析-土壤全氮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5 土壤分析-土壤有机质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8 土壤分析-土壤全磷-有效磷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7 土壤分析-土壤有效氮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 土壤分析-土壤有效微量元素测定.pdf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2/3)第二节 种群的遗传与进化.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3/3)第三节 种内、种间关系.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中国农业大学:孙振钧).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1/3)第一节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ppsx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名词选编(含参考答案).doc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3答案.doc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5答案.doc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4答案.doc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6答案.doc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6试题.doc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5试题.doc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2答案.doc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1答案.doc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1试题.doc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4试题.doc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3试题.doc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02试题.doc
- 《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生态学未来之展望.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