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2 环境监测分析

第二部分 环境分析
第二部分 环境分析 2

环境监测分析 要点: 1、了解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 2、熟悉环境污染的类型。 3、了解水体污染监测的一般过程。 4、熟悉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方法。 5、熟悉水质监测中各个物理指标的测定 方法。 6、掌握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原理与技术
环境监测分析 要点 : 1、了解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 2 、熟悉环境污染的类型 。 3、了解水体污染监测的一般过程。 4 、熟悉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方法 。 5、熟悉水质监测中各个物理指标的测定 方法。 6、掌握 化需氧 生 量、化学需氧 的测定 量 原理与技术。 3

了解水样中含氨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了解大气污染监测的主要内容。 熟悉大气监测样品的采集方法。 10、了解大气中主要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方法。 11、 掌握大气总悬浮物颗粒物的测定方 法原理与技术。 12、 熟悉大气降尘量、可吸入颗粒物的 测定原理
7、了解水样中含氮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8 、了解大气污染监测的主要内容 。 9、熟悉大气监测样品的采集方法。 10 、了解大气中主要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方法。 11、掌握大气总悬浮物颗粒物的测定方 法原理与技术 。 12、熟悉大气降尘量、可吸入颗粒物的 测定原理 。 4

主要内容: 环境监测分析概论 环境监测分析 水体污染监测 大气污染监测 土壤污染监测
主要内容: 环境监测分析概论 环境监测分析 水体污染监测 大气污染监测 土壤污染监测 5

第一章 环境监测分析概论
第 章一 环境监测分析概论 6

·气候变暖 水土流失 臭氧层破坏 大气圈 ·酸雨增加 .河流、海洋污染 •沙漠化严重 水圈 地球 岩石圈 •物种消亡加快 疾病、怪病增加 森林面积减少 卷 环境激素增加 ·人类生境恶化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暖 水土流失 大气圈 ••臭氧层破坏 •河流 海洋污染 •水土流失 •酸雨增加 •沙漠化严重 水 圈 地 •河流、海洋污染 沙漠化严重 地 球 水 圈 岩石圈 人类 生物圈 •物种消亡加快 活动 •森林面积减少 •疾病、怪病增加 生物圈 环境激素增加 •人类生境恶化 •环境激素增加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7

环境污染有不同的类型 按环境要素可分为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按污染物的分布范围又可分为 全球性污染 区域性污染 局部性污染
•环境污染有不同的类型 按环境要素可分为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按污染物的分布范围又可分为 全球性污染 区域性污染 局部性污染

世界的环境问题(一)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西 洋 西 赤道 印 南回归线 洋 洋 南极圈 森林严重破坏地区 1:280000000 森林主要分布地区 0 2800 5600千米
9

人调
10

•硫酸雾和酸雨 大气中二氧化硫可被氧化成硫酸雾,随飘尘直接进入肺泡。它的危害作用 比二氧化硫大10倍。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的酸雨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已由 80年代初的西南局部地区,扩展至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部分地区, 目前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地区已占全国面积的40%左右。酸雨和二氧化 硫污染危害居民健康,腐蚀建筑材料,破坏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经济损 失每年多达200多亿元,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最近, 英国评价报导,英国每年有多达24,000人由于大气污染而早死,有大约相当 于此数的人由于短期大气污染事故而住院。报导估计,由于颗粒物的影响 而造成每年约8000人早死,10,500人住院,二氧化硫的影响约为3500人,臭 氧的影响为12,500早死和9900人住院
大气中二氧化硫可被氧化成硫酸雾,随飘尘直接进入肺泡。它的危害作用 •硫酸雾和酸雨 大气中 氧化硫可被氧化成硫酸雾 随飘 直接进 肺泡 比二氧化硫大10倍。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的酸雨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已由 80年代初的西南局部 年代初的西南局部地区,扩展 西南 至 、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部分地区, 目前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地区已占全国面积的40%左右。酸雨和二氧化 硫污染危害居民健康 污染危害居民健康,腐蚀建筑材料,破坏 系 生态 统,造成了 大 济损 巨 经 失每年多达200多亿元,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最近, 英国评价报导,英国每年有多达24,000人由于大气污染而早死,有大约相当 于此数的人由于短期大气污染事故而住院。报导估计,由于颗粒物的影响 而造成每年约8000人早死,10,500人住院,二氧化硫的影响约为3500人,臭 氧的影响为12,500早死和9900人住院。 1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 土壤分析-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5 植物分析-概论.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3 肥料分析(1/2)§1 概述 §2 肥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3 氮素化肥的分析 §4 化学磷肥含磷量的测定 §4 化学钾肥的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4 肥料分析(2/2)复混肥料分析(Compound Fertilizer)、有机肥料的分析.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8 植物分析-植物品质分析.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7 植物分析-水溶性糖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doc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中英文).doc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农用地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论证与实施.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交通用地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水资源开发及其用地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居民点体系布局及用地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中国农业大学:郝晋珉).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土地利用系统分析.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土地利用规划试题A及答案.doc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七 农田田块规划.doc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9 土壤分析-土壤全钾-有效钾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 土壤分析-土壤有效微量元素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7 土壤分析-土壤有效氮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8 土壤分析-土壤全磷-有效磷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5 土壤分析-土壤有机质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6 土壤分析-土壤全氮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4 土壤分析-土壤碳酸钙测定-pH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2 土壤分析-土样的采集与处理.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3 土壤分析-土壤水溶性盐分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1 绪论(中国农业大学:江荣风).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9 分析课程应用实例-测土配方施肥原理与技术.pdf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Basic Ecology.pdf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共四部分,十七个实验).pdf
- 《基础生态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pdf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3/4)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2/4)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大尺度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4/4)第四节 自然生态系统.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2/3)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动态.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1/3)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pp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