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4 肥料分析(2/2)复混肥料分析(Compound Fertilizer)、有机肥料的分析

第三部分肥料分析
第三部分 肥料分析

§5复混肥料分析 (Compound Fertilizer) 中图晨景大举
§5 复混肥料分析 (Compound Fertilizer)

一、概述 肥料发展 肥料复合化、高浓度化、专用化、配方化 复(混)肥料 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 量的肥料,由化学方法和物理加工制成,包括掺合肥 料和各种专用肥料。 仅由化学方法制成的复混肥料称为复合肥
一、概述 肥料发展 肥料复合化、高浓度化、专用化、 配方化 复(混)肥料 氮、磷、钾 种养分中 三 ,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 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 量的肥料,由化学方法和物理加工制成,包括掺合肥 料和各种专用肥料。 仅由化学方法制成的复混肥料称为复合肥

化学方法制成的各种复合肥都有专门的标准,如磷酸 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等,不用该 方法分析。 其它复合肥品种、掺混(和)肥料(BB肥)、专用复 合肥、液体复合肥选用该标准方法分析
化学方法制成的各种复合肥都有专门的标准,如磷酸 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等,不用该 方法分析 。 其它复合肥品种、掺混(和)肥料(BB肥)、专用复 合肥 、液体复合肥选用该标准方法分析

二、复混肥料分析 (一)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测定 蒸馏后滴定法GB8572-88 不适合于含有机物(尿素、氰氨基化合物 除外)大于7%的肥料
二、复混肥料分析 (一)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测定 蒸馏后滴定法GB8572-88 不适合于含有机物(尿素、氰氨基化合物 除外)大于7%的肥料

(一)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测定 蒸馏后滴定法GB8572-88 不适合于含有机物(尿素、氰氨基化合物 除外)大于7%的肥料
(一)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测定 蒸馏后滴定法GB8572-88 不适合于含有机物(尿素、氰氨基化合物 除外)大于7%的肥料

(1)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还原硝酸盐成铵盐,在触媒存 在下,用浓硫酸消化,将有机态氮或尿素态氨 和氰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碱化后蒸馏出氨, 并吸收在过量硫酸标准溶液中,在甲基红或甲 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存在下,用NaOH标 准溶液返滴定,从而计算出氨含量
(1)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还原硝酸盐成铵盐,在触媒存 在下,用浓硫酸消化,将有机态氮或尿素态氮 和氰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碱化后蒸馏出氨, 并吸收在过量硫酸标准溶液中,在甲基红或甲 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存在下 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存在下,用N OH a 标 准溶液返滴定,从而计算出氮含量

(2)分析步骤 a、称样:总氮含量≤235mg,硝酸态氮≤60mg的 待测样0.5-2g(0.0002g) b、还原:(试样含硝态氮时,必须采用此步骤)。 试样→烧瓶中加水使总体积为35ml,静置10min, 时而缓慢摇动,以保证所有硝酸盐溶解。 加入1.2g铬粉(<250μm),7ml盐酸于烧杯中,在 室温至少静置5min,但不超过10min
(2)分析步骤 a、称样:总氮含量≤ 235mg,硝酸态氮≤ 60mg的 待测样0.5-2g(0.0002g) b、还原:(试样含硝态氮时,必须采用此步骤)。 试样→烧瓶中加水使总体积为 烧瓶中加水使总体积为35 l m ,静置10 i m n, 时而缓慢摇动,以保 所有硝酸盐溶解 证所有硝酸盐溶解。 加入1.2g铬粉(<250μm),7ml盐酸于烧杯中,在 室温至少静置5min,但不超过10min

置烧瓶于通风橱内已预先调节至通过7-7.5min沸腾的 加热装置上,加热4.5min,冷却。 c、水解(试样只含尿素和氰氨基化合形式的氮时, 此步骤可代替消煮) 将烧瓶置于通风橱内(加1.5g氧化铝助沸),小心加 入25ml硫酸,于烧瓶颈插上梨形空心玻璃塞,放烧瓶 于加热装置上,加热至缓慢沸腾,然后调节加热装置 至供热强度通过7-7.5min沸腾试验。 继续加热烧瓶和内容物,直到冒白烟,至少保持15min, 冷却至室温,小心地加入250ml水,冷却
置烧瓶于通风橱内已预先调节至通过7-7.5min沸腾的 加热装置上 ,加热4 5min . ,冷却 。 c、水解(试样只含尿素和氰氨基化合形式的氮时, 此步骤可代替消煮) 将烧瓶 于 风橱内 置 于 通风橱内 ( 加1.5 g氧化 助沸 铝 ), 小 加心 加 入25ml硫酸,于烧瓶颈插上梨形空心玻璃塞,放烧瓶 于加热装置上 ,加热至缓慢沸腾 ,然后调节加热装置 至供热强度通过7-7.5min沸腾试验。 继续加热烧瓶和内容物,直到冒白烟,至少保持15min , 冷却至室温 ,小心地加入250ml 水 ,冷却

d、消煮(试样含有机态氮,除完全的尿素和氰氨基 化合物形式存在外,或是测定未知组分肥料时,必须 采用此步骤) 将烧瓶置于通风橱内,加22g消化角媒混合物(加速 剂)并加0.5g防泡剂,以减少泡沫,于浇瓶颈插上梨 形空心玻璃塞,将其置于预先调节至通过7-7.5min沸 腾试验热装置上,加热直到浓白烟在烧瓶的圆球部分 清晰,缓慢地转动烧瓶,继续加热60min,直到溶液 透明,冷却至室温,小心地加入250l水,冷却
d、消煮(试样含有机态氮,除完全的尿素和氰氨基 化合物形式存在外,或是测定未知组分肥料时,必须 采用此步骤) 将烧瓶置于通风橱内,加22g消化角媒混合物(加速 剂)并加0 5. g防泡剂,以减少泡沫,于浇瓶颈插上梨 于浇瓶颈插上梨 形空心玻璃塞,将其置于预先调节至通过7-7.5min沸 腾试验热装置上,加热直到浓白烟在烧瓶的圆球部分 清晰,缓慢地转动烧瓶 缓慢地转动烧瓶,继续加热60min,直到溶液 透明,冷却至室温,小心地加入250ml水,冷却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8 植物分析-植物品质分析.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7 植物分析-水溶性糖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doc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中英文).doc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农用地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论证与实施.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交通用地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水资源开发及其用地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居民点体系布局及用地规划.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中国农业大学:郝晋珉).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土地利用系统分析.ppt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土地利用规划试题A及答案.doc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七 农田田块规划.doc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六 水库选址.doc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三 土地利用平衡表编制.doc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四 县级土地利用分区.doc
-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五 公路选线.doc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3 肥料分析(1/2)§1 概述 §2 肥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3 氮素化肥的分析 §4 化学磷肥含磷量的测定 §4 化学钾肥的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5 植物分析-概论.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1 土壤分析-土壤阳离子交换性能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2 环境监测分析.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9 土壤分析-土壤全钾-有效钾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0 土壤分析-土壤有效微量元素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7 土壤分析-土壤有效氮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8 土壤分析-土壤全磷-有效磷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5 土壤分析-土壤有机质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6 土壤分析-土壤全氮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4 土壤分析-土壤碳酸钙测定-pH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2 土壤分析-土样的采集与处理.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3 土壤分析-土壤水溶性盐分测定.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1 绪论(中国农业大学:江荣风).pdf
- 《土壤植物与环境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9 分析课程应用实例-测土配方施肥原理与技术.pdf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Basic Ecology.pdf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共四部分,十七个实验).pdf
- 《基础生态学》课程作业习题(无答案).pdf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3/4)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sx
- 《基础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2/4)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