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山东农业大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A1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2
文件大小:273.3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山东农业大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A1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A1》教学大纲学时:36学分:2课程代码:BB034312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等执笔人:周波审定人:丁延芹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是生物学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特别是随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拓宽,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熟悉掌握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对其它很多学科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无菌操作技能和无菌概念的建立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内容。本课程任务的是使学生得到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训练,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实验目的与要求微生物学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巩固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专业水平。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具有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本课程与微生物学基础理论课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验中更深地理解基础理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1、注重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的掌握与提高,克服盲目追求新颖而忽视基础的倾向2、实验课前要预习,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原理与基本步骤;3、在实验中要有严紧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与实验结果,要善于发现新现象4、树立密切合作的风气,包括学生与老师、班与班、组与组、组长与组员之间的密配合。三、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A1实验名称学必选实验类型内容提要号时?开设综基本证计合操作学习并掌握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的V13V使用及细菌的的构造及各部分功能,低倍镜、高倍镜、尤其是油镜的简单染色法原理和使用方法,熟练掌握细菌的简单染色法。学习无菌操作技术,革兰氏染色与巩固光学显微镜(油)2V13镜)的使用方法及无菌操作荚膜染色技术,了解并掌握革兰氏染色与英膜染色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细菌的芽孢染了解细菌芽孢的形态特.SJV色法与放线菌征、抗热机制掌握芽孢的染色步骤和方法:形态观察了解放线菌的形态结构,熟悉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及分生抱子的功能,掌握放线菌的染色步骤和方法。酵母菌形态观了解酵母菌的形态结31V构,出芽生殖方式;掌握利察及显微计数与显微测量技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术镜检计数的原理和方法、用显微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的基本方法。霉菌的形态观青霉、毛3V.了解根霉、察及菌落特征霉、曲霉等霉菌的形态特观察征,掌握霉菌的取材和染色方法。了解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这四大类微生物菌落的特征,能凭其菌落特征大体区分开这四大类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掌挥PDA培养基、高氏633一号培养基和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平板菌落计数3V4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微生物的分离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V3种常用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纯化操作技术,掌握微生物的无菌操作技术和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学习烘箱干热灭菌、高消毒灭菌技术3V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培养条件对微了解pH、紫外线、抗103V生物生长的影生素等理因素对微生物生长响的影响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A1》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BB034312 学时:36 学分: 2 适用专业: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等 课程性质:必修 执笔人:周波 审定人:丁延芹 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是生物学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拓宽,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熟悉掌 握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对其它很多学科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无菌操作技能和无菌概念的建立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内容。本课程任务 的是使学生得到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训练,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微生物学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巩固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专业水平。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 术,具有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本课程与微生物学基础理论课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验中更深地理解基 础理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1、 注重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的掌握与提高,克服盲目追求新颖而忽视基础的倾向; 2、 实验课前要预习,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原理与基本步骤; 3、 在实验中要有严紧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与实验结果,要善于发现新现象; 4、 树立密切合作的风气,包括学生与老师、班与班、组与组、组长与组员之间的密配合。 三、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A1 序 号 实验名称 学 时 必 开 选 开 实验类型 内容提要 验 证 基本 操作 综 合 设 计 1 光学显微镜的 使用及细菌的 简单染色法 3 √ √ 学习并掌握光学显微镜 的构造及各部分功能,低倍 镜、高倍镜、尤其是油镜的 原理和使用方法,熟练掌握 细菌的简单染色法。学习无 菌操作技术。 2 革兰氏染色与 荚膜染色 3 √ √ 巩固光学显微镜(油 镜)的使用方法及无菌操作 技术,了解并掌握革兰氏染 色与荚膜染色技术的原理和 方法。 3 细菌的芽孢染 色法与放线菌 形态观察 3 √ √ 了解细菌芽孢的形态特 征、抗热机制,掌握芽孢的 染色步骤和方法;了解放线 菌的形态结构,熟悉基内菌 丝、气生菌丝、孢子丝及分 生孢子的功能,掌握放线菌 的染色步骤和方法。 4 酵母菌形态观 察及显微计数 与显微测量技 术 3 √ √ 了解酵母菌的形态结 构,出芽生殖方式;掌握利 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 镜检计数的原理和方法、用 显微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 的基本方法。 5 霉菌的形态观 察及菌落特征 观察 3 √ √ 了解根霉、青霉、毛 霉、曲霉等霉菌的形态特 征,掌握霉菌的取材和染色 方法。了解细菌、放线菌、 酵母菌、霉菌这四大类微生 物菌落的特征,能凭其菌落 特征大体区分开这四大类微 生物。 6 培养基的制备 3 √ √ 掌握PDA培养基、高氏 一号培养基和牛肉膏蛋白胨 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7 平板菌落计数 3 √ √ 学习平板菌落计数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 8 微生物的分离 纯化 3 √ √ 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几 种常用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 操作技术,掌握微生物的无 菌操作技术和微生物的培养 方法。 9 消毒灭菌技术 3 √ √ 学习烘箱干热灭菌、高 压蒸汽灭菌的操作方法。 10 培养条件对微 生物生长的影 响 3 √ √ 了解pH、紫外线、抗 生素等理因素对微生物生长 的影响

水质的微生物学习水样中的采取方法116和水样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学指标检测等微生物学指标的测定方法,了解水源水的平板菌落计数的原则。四、实验报告的格式实验完毕,应用专门的实验报告纸,根据预习和实验中的现象及数据记录等,及时而认真地写出实验报告。微生物学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编号)实验名称(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主要试剂和仪器列出实验中所要使用的主要试剂和仪器。(四)实验步骤应简明拒要地写出实验步骤流程。(五)实验数据及其处理应用文字、表格、图形、将数据表示出来。根据实验要求及计算公式计算出分析结果并进行有关数据和误差处理,尽可能地使记录表格化。(六)问题讨论包括实验教材上的思考题和对实验中的现象、产生的误差等进行讨论和分析,尽可能地结合分析化学中有关理论,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五、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及实验成绩评定方法本课程总分100分。其中平时实验操作50%,平时测验30%,实验报告占20%。六、实验应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以一个实验教学班为标准)数目序号主要设备备注1光学显微镜32(台)要有油镜、目镜侧微尺2十超净工作台8(台)A冰箱1(台)培养箱3(台)5微波炉2(台)6电磁炉2(台)7高压灭菌锅2(台)81 (台)精度为0.01g电子天平9血球计数板32(个)25×16型10烘箱(台)11微量加样器1000ul,100ul两种规格8(套)附:教学参考书目建议使用教材:《微生物学实验》第四版,沈萍、陈向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主要参考书:1、《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周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钱存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微生物学实验》,杜秉海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4、《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牛天贵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11 水质的微生物 学指标检测 6 √ √ 学习水样中的采取方法 和水样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等微生物学指标的测定方 法,了解水源水的平板菌落 计数的原则。 四、实验报告的格式 实验完毕,应用专门的实验报告纸,根据预习和实验中的现象及数据记录等,及时而认真地写出实验报告。微生物学实验报告一般包括 以下内容: 实验(编号) 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 列出实验中所要使用的主要试剂和仪器。 (四)实验步骤 应简明扼要地写出实验步骤流程。 (五)实验数据及其处理 应用文字、表格、图形、将数据表示出来。根据实验要求及计算公式计算出分析结果并进行有关数据和误 差处理,尽可能地使记录表格化。 (六)问题讨论 包括实验教材上的思考题和对实验中的现象、产生的误差等进行讨论和分析,尽可能地结合分析化学中有关理论, 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五、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及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本课程总分100分。其中平时实验操作50%,平时测验30%,实验报告占20%。 六、实验应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以一个实验教学班为标准) 序号 主要设备 数目 备注 1 光学显微镜 32(台) 要有油镜、目镜侧微尺 2 超净工作台 8(台) 3 冰箱 1(台) 4 培养箱 3(台) 5 微波炉 2(台) 6 电磁炉 2(台) 7 高压灭菌锅 2(台) 8 电子天平 1(台) 精度为0.01g 9 血球计数板 32(个) 25×16型 10 烘箱 1(台) 11 微量加样器 8(套) 1000ul,100ul两种规格 附:教学参考书目 建议使用教材:《微生物学实验》第四版,沈萍、陈向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主要参考书: 1、《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周德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二版,钱存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微生物学实验》,杜秉海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 4、《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牛天贵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