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体育史》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9 中国体育的初步现代化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17
文件大小:411.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新体育的兴起 第二节 “收回体育权”与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第三节 体育文化冲突与传统体育的初步现代化 第四节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体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中国体育的初步现代化

中国体育的初步现代化

本章结构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新体育的兴起 第二节“收回体育权”与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第三节体育文化冲突与传统体育的初步现代化 第四节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体育

本章结构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新体育的兴起 第二节 “收回体育权”与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第三节 体育文化冲突与传统体育的初步现代化 第四节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体育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新体育的兴起 ■一、 《壬子癸丑学制》与双轨制学校体育 ■1912年,蔡任教育总长,提倡“五育”为民 国教育之重。 ■1912教育部颁《学校系统令》、1913年又陆 续公布各种学校令《壬子一癸丑》 ■各校均设体操科,每周3一4时,重兵操 ■双轨制一课内兵士操,课外田径十球类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新体育的兴起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与双轨制学校体育 ◼ 1912年,蔡任教育总长,提倡“五育”为民 国教育之重。 ◼ 1912教育部颁《学校系统令》、1913年又陆 续公布各种学校令《壬子—癸丑》 ◼ 各校均设体操科,每周3-4时,重兵操 ◼ 双轨制——课内兵士操,课外田径+球类

■二、兵式体操的没落与《壬戌学制》的颁布 ,一次大战的战败打击了军国民教育思想,兵操渐失 势 ■ 1923《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废除兵式体操教学内容 三、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师大)1916年设体育科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师大)1917年设体育专修科 ■另:广东、东南、上海两江、成都、均开设体育专 业

◼ 二、兵式体操的没落与《壬戌学制》的颁布 ◼ 一次大战的战败打击了军国民教育思想,兵操渐失 势 ◼ 1923《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废除兵式体操教学内容 ◼ 三、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 ◼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师大)1916年设体育科 ◼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师大)1917年设体育专修科 ◼ 另:广东、东南、上海两江、成都、均开设体育专 业

清末民初三次学制改革 年份 史称 文献 与体育的联系 设体操科为必修科 1902 壬寅癸卯 《钦定学堂章程》 以兵式体操为内容 1903 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 双轨制 1912 王子一癸丑 《学校系统令》 1、课上兵式操 1913 学制 2、课外现代体育 改体操科为体育科 1922 王戌学制 《学校系统改革方案》 废除兵式操,改为 1923 《新学制课程标准纲 现代体育 要》

清末民初三次学制改革 年 份 史 称 文 献 与体育的联系 1902 1903 壬寅—癸卯 学制 《钦定学堂章程》 《奏定学堂章程》 设体操科为必修科 以兵式体操为内容 1912 1913 壬子—癸丑 学制 《学校系统令》 双轨制 1、课上兵式操 2、课外现代体育 1922 1923 壬戌学制 《学校系统改革方案》 《新学制课程标准纲 要》 改体操科为体育科 废除兵式操,改为 现代体育

第二节“收回体育权”与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一、早期的全国性体育组织与全国运动会 ■1910,全国学校区分队体育同盟会成立,举办 第一届全运会。组织者爱克斯纳 1919为参加第4届远东运动会,成立了“全 国运动联盟”,后更名为中华业余运动联合 会,王正廷任会长(中国第一位国际奥委会 委员) 1914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在京举办,候格 兰德负责组办,仍用码制

第二节 “收回体育权”与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 一、早期的全国性体育组织与全国运动会 ◼ 1910,全国学校区分队体育同盟会成立,举办 第一届全运会。组织者爱克斯纳 ◼ 1919为参加第4届远东运动会,成立了“全 国运动联盟”,后更名为中华业余运动联合 会,王正廷任会长(中国第一位国际奥委会 委员) ◼ 1914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在京举办,候格 兰德负责组办,仍用码制

二、收回体育权与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诞生 ■ 1923兵败六届远东(美国人葛雷主持中华业余运动 联合会工作),全国哗然。 ■ 又处北伐战争之际,反帝呼声高,倒葛,倡议“中 国的事由中国人办”,打破依赖外国人办运动会的 思想。 ■ 7月,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东南大学成立,张伯 苓任董事长,董事会全部为中国人 三运会是一个中国人自己举办的运动会,赛制为米 制,术语用中文,汉语 此后,这一组织成为旧中国唯一正式的体育组织, 起到重要作用

二、收回体育权与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诞生 ◼ 1923兵败六届远东(美国人葛雷主持中华业余运动 联合会工作),全国哗然。 ◼ 又处北伐战争之际,反帝呼声高,倒葛,倡议“中 国的事由中国人办”,打破依赖外国人办运动会的 思想。 ◼ 7月,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东南大学成立,张伯 苓任董事长,董事会全部为中国人 ◼ 三运会是一个中国人自己举办的运动会,赛制为米 制,术语用中文,汉语 ◼ 此后,这一组织成为旧中国唯一正式的体育组织, 起到重要作用

旧中国的全运会 届次 举办年 举办地 组织者 第一届 1910 南京 爱克斯纳 第二届 1914 北京 候格兰德 第三届 1924 武昌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第七届 1948 上海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届次 举办年 举办地 组织者 第一届 1910 南京 爱克斯纳 第二届 1914 北京 候格兰德 第三届 1924 武昌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第七届 1948 上海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o i 三、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早期联系 ■1900年,有奥运会消息;1907张伯苓演讲倡导: ■ 1915第二届远东奥运时,奥委会建议不使用“奥林 匹克”,并承认其为东方支部,成员要参加奥运会 由于世界大战而中止,1931年接纳为正式会员。 ■四、基督教青年会与现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 天津—来会理1915带来篮球运动 上海一 柯乐克 1911在华组织排球比赛 南京 麦克乐 南京大学体育系主任 创办《体育季刊》 发表体育论著

◼ 三、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早期联系 ◼ 1900年,有奥运会消息;1907张伯苓演讲倡导; ◼ 1915第二届远东奥运时,奥委会建议不使用“奥林 匹克”,并承认其为东方支部,成员要参加奥运会 ,由于世界大战而中止,1931年接纳为正式会员。 ◼ 四、基督教青年会与现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 天津——来会理 1915带来篮球运动 上海——柯乐克 1911在华组织排球比赛 南京——麦克乐 南京大学体育系主任 创办《体育季刊》 发表体育论著

第三节体育文化冲突与传统体育的 初步现代化 ·一、民国初年的传统体育活动 二、 清末民初市民休闲方式的转变

第三节 体育文化冲突与传统体育的 初步现代化 ◼ 一、民国初年的传统体育活动 ◼ 二、清末民初市民休闲方式的转变

共17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