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化学键与物质结构 2.2 共价键与共价晶体

2.2共价键与共价晶体 共价键: 谨严格 相同 两个 共用 相差不大 元素原子 电子对 →化学键 求 2.2.1价键理论一电子配对理论(VB法) 求 2.2.2 杂化轨道理论 2.2.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2.4分子轨道理论 2.2.5共价晶体 天津常大学
2.2 共价键与共价晶体 共价键: 相同 相差不大 两个 元素原子 x 化学键 共用 电子对 2.2.1 价键理论—电子配对理论(VB法) 2.2.2 杂化轨道理论 2.2.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2.4 分子轨道理论 2.2.5 共价晶体

G.N Lewis(美国化学家,1875~1946) 严 原子力图达到8e或2e的稳定结构 CECI CI-CI H-CI N=N 格 共用电子对 Lewis理论 优点:初步揭示了共价键与离子键的区别 实求是 缺点:无法阐明共价键的本质 F CH 11 CI 天津工常大学
优点:初步揭示了共价键与离子键的区别 缺点:无法阐明共价键的本质 G. N Lewis ( 美国化学家,1875~1946) Cl . . . . . . × . Cl × × × × × × Cl-Cl H-Cl N≡N Lewis理论 原子力图达到8e或2e的稳定结构 共用电子对 S F F F F F F P Cl Cl Cl Cl Cl B F F F

严谨严格 海特勒和伦敦 2.2.1价键理论一电子配对理论(VB法) 求实求是 1.共价键的形成 2.共价键的特征 3.共价键的类型 4.共价键的参数 天津常大学
2.2.1 价键理论—电子配对理论(VB法) 1. 共价键的形成 2. 共价键的特征 3. 共价键的类型 4. 共价键的参数 海特勒和伦敦

@ 1共价键的形成 严谨严格 E 能量上升,不稳定。 推斥态 求实求是 ①① 0 ①① 能量先下降,后上升。 E=-436kJ.mol-1 基态 d=74pm 天津工紫大学
1. 共价键的形成 E 0 r 能量上升,不稳定。 推斥态 能量上升,不稳定。 能量先下降,后上升。 d=74pm E=-436kJ·mol -1 基态

严 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1)两原子相互接近时,自旋反向的未成对 格 电子可以配对形成共价键。 H(1s) C1(3s23p5) 2N(2s22p3)→N≡N 求实求是 0(2s22p4) 2H(1s) HCI H,O (2)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发生最大程度的重叠 天津案大学
(2) 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发生最大程度的重叠 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1) 两原子相互接近时,自旋反向的未成对 电子可以配对形成共价键。 H(1s 1) Cl(3s 23p 5) N(2s 22p 3) N≡N O(2s 22p 4) H(1s 1) H2O HCl 2 2

2.共价键的特征 严 具有饱和性 已键合的原子不再形成新的共价键 严 格 一个原子所能形成的共价键的数目受未成对电子数 的限制 (包括原子在激发后形成的未成对电子) 实求是 单、HCI C1(3s23p)建C2 N(2s22p3) 叁、NH3 键N2 原因: 原子外层未成对电子及其占有的轨道数目有限 由成键原子的价层电子结构决定 天津工孝大常
2. 共价键的特征 具有饱和性 一个原子所能形成的共价键的数目受未成对电子数 的限制 Cl(3s 23p 5) HCl Cl2 N(2s 22p 3) NH3 N2 单 键 叁 键 原子外层未成对电子及其占有的轨道数目有限 (包括原子在激发后形成的未成对电子) 原因: 由成键原子的价层电子结构决定 已键合的原子不再形成新的共价键

决定了共价化合物分子的空间 构型,进而对分子的性质产生 了重大的影响。 谨严格 具有方向性 HCl:ls和3p轨道的重叠方式 求实求是 重叠最大 相互抵消 重叠很少 原因: 原子轨道具有一定的空间伸展方向 天津常大学
1s和3px轨道的重叠方式 重叠很少 HCl: 具有方向性 原子轨道具有一定的空间伸展方向 重叠最大 相互抵消 x x x 决定了共价化合物分子的空间 构型,进而对分子的性质产生 了重大的影响。 原因:

轨道重叠 3.共价键的类型 严 H2 沿着键轴的方 严格 向以头碰头的方式 重叠 -o键 HCI 轨道的重叠部分对 求实求是 键轴呈圆柱形对称 09c, Px-Px 沿着键轴的方 向以肩并肩的方式 N2(2条键)重叠—π键 轨道的重叠部分对通过键轴的 Py-Py (P2-Pz) 平面呈镜面反对称 天津工紫大常
轨道重叠 + + · · x s—s + + · · - x Px -s + + · · - - x Px -px · · + + · · -· ·- x Py -py ( pz-pz ) 沿着键轴的方 向以头碰头的方式 重叠 沿着键轴的方 向以肩并肩的方式 重叠 3. 共价键的类型 H2 HCl Cl2 N2( 2条键 ) ——σ键 ——π键 轨道的重叠部分对通过键轴的 平面呈镜面反对称 轨道的重叠部分对 键轴呈圆柱形对称

σ键和π键的特征比较 严 键的类型 σ键 π键 严 重叠方式 头碰头重叠 肩并肩重叠 重叠部位 两核之间 键轴上、下方 在键轴处 键轴处为零 求 重叠程度 大 小 键的强度 较大 较小 (单独存在) (不能单独存在) 化学活泼性 不活泼 活泼 天津工常大学
σ键和π键的特征比较 键的类型 σ 键 π 键 重叠方式 头碰头重叠 肩并肩重叠 重叠部位 两核之间 在键轴处 键轴上、下方 键轴处为零 重叠程度 大 小 键的强度 较大 (单独存在) 较小 (不能单独存在) 化学活泼性 不活泼 活泼

@ 在以共价键结合的两个原子之间 严 注意 只能有一条σ键,其余为π键。 格 C2H4: 求 N2:N=N 实 (一条σ键,两条π键) 是 π键 N的电子排布式: 平面 1s22s22p3 (2px12py12pz) 二个π键互相垂直 0键
在以共价键结合的两个原子之间 只能有一条σ键,其余为π键。 注意 N2:N≡N N的电子排布式: π σ C C H H H H (一条σ键,两条π键) C2H4: 1s 2 2s 2 2p 3 二个π键互相垂直 (2px 12py 12pz 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化学键与物质结构 2.1 离子键与离子晶体.ppt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光谱分析法导论.ppt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原子发射光谱法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AES)总结.ppt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ppt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外阅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AAS中干扰消除方法.ppt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原子光谱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质谱分析法(Mass Spectrometry, MS).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分离分析法导论.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红外光谱分析法.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UV-VIS).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光分析法导论——以物质的光学性质为基础而建立的分析方法.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山东理工大学:徐征豹).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仪器分析》教材书籍PDF电子版(扫描版,第三版,主编:刘约权).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导论(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ppt
-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指导(讲义)实验四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及固含量测定.doc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化学键与物质结构 2.3 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化学键与物质结构 2.4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化学键与物质结构 2.5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和分子晶体.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溶液 5.1 稀溶液的依数性.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溶液 5.2 酸碱理论.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溶液 5.3 弱电解质溶液(酸碱解离平衡).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溶液 5.4 难溶电解质溶液(沉淀溶解平衡).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溶液 5.5 配合物溶液.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氧化还原反应.ppt
- 中国海洋大学:《有机与药物合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1 绪论 Organic Chemistry(主讲:苏荣国).ppt
- 中国海洋大学:《有机与药物合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0 醇、酚、醚.pdf
- 中国海洋大学:《有机与药物合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1 酚醌.pdf
- 中国海洋大学:《有机与药物合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2 醛和酮.ppt
- 中国海洋大学:《有机与药物合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2 烷烃.ppt
- 中国海洋大学:《有机与药物合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3 烯烃(alkenes).pdf
- 中国海洋大学:《有机与药物合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4 炔烃和二烯烃.ppt
- 中国海洋大学:《有机与药物合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5 脂环烃.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