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

国国 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AS) 主讲教师:杨屹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主讲教师:杨屹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

原子吸收光谱法 国国 ·概述 ·基本理论 ·仪器 ·干扰 ·实验技术 。应用
2 • 概述 • 基本理论 • 仪器 • 干扰 • 实验技术 • 应用 原子吸收光谱法

概述 国国 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展历史 十七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牛频让太阳光通过小孔, 用三棱镜发现太阳光是由 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组合而 成的。 很原始的光谱分析 (spectrum analysis)
3 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展历史 十七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牛顿让太阳光通过小孔, 用三棱镜发现太阳光是由 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组合而 成的。 概述 很原始的光谱分析 (spectrum analysis)

概述 国国 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展历史 ●1802年英国化学家W.H.Vollaston 用质量更好的三棱镜,并用狭缝代替小孔, 观察太阳光谱,发现几条暗线 ●1814年J.Fraunhofer.发明光谱仪,发现太阳 光谱中的几百条暗线 80 Fraunhofer线 【纪念夫琅禾费诞辰两百周年的邮票】
4 概述 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展历史 1802年英国化学家W.H. Wollaston 用质量更好的三棱镜,并用狭缝代替小孔, 观察太阳光谱,发现几条暗线 1814年J. Fraunhofer发明光谱仪,发现太阳 光谱中的几百条暗线 ——Fraunhofer线 【纪念夫琅禾费诞辰两百周年的邮票】

概述 国 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展历史 ●1859年德国物理学家G.Kirchhoff和化学家 R.W.Bunsen证明太阳光谱中暗线是钠原 子吸收的结果 通过光谱研究, 发现了新元素 能和 R.W.Bunsen G.Kirchhoff 罗伯特威廉,本生 基尔霍夫
5 概述 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展历史 1859年德国物理学家G.Kirchhoff和化学家 R.W. Bunsen证明太阳光谱中暗线是钠原 子吸收的结果 G.Kirchhoff 基尔霍夫 R.W. Bunsen 罗伯特.威廉. 本生 通过光谱研究, 发现了新元素 铯和铷

概述 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展历史 ●1955年由溴大利亚物理学家A.Wlsh提出原子 吸收光谱法 A.Walsh,Spectrochim.Acta,1955,7,108 The application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a to chemical analysis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分 析化学中的应用” http://www.science.org.au/academy/ memoirs/walsh2.htm#1 A.Walsh
6 概述 A.Walsh, Spectrochim. Acta, 1955, 7, 108 The application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a to chemical analysis http://www.science.org.au/academy/ memoirs/walsh2.htm#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分 析化学中的应用” 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展历史 1955年由澳大利亚物理学家A. Walsh提出原子 吸收光谱法 A. Walsh

概述 of Chem @二十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Varian Techtron和Perkin-Elmer公司推出仪器 91961年L’vov提出电热原子化法 1965年.B.illis将氧化亚氮-乙块高温火 焰用于原子吸收中
7 概述 二十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Varian Techtron 和Perkin-Elmer公司推出仪器 1961年 L’ vov 提出电热原子化法 1965年J.B. Willis将氧化亚氮-乙炔高温火 焰用于原子吸收中

概述 国 定义 基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共 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会量的 一种方法。 蒸气相中基态原子 如何获得 共振辐射 如何提供 吸收强度 如何测量 吸收强度 物质会量
8 概述 定义 基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共 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 一种方法。 蒸气相中基态原子 如何获得 共振辐射 如何提供 吸收强度 如何测量 吸收强度 物质含量

基本理论 国国 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通帝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 当外界提供的能量恰好等于原子核外层 电子基态与某一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时,核 外电子将吸收特征能量的光辐射,由基态跃 迁到相应的激发态,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9 基本理论 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通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 当外界提供的能量恰好等于原子核外层 电子基态与某一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时,核 外电子将吸收特征能量的光辐射,由基态跃 迁到相应的激发态,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基本理论 国国 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 收线称为第一共振吸收线(灵敏线) 由于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共振线 各有特征,是元素的特征谱线(定性) 吸收程度与基态原子数成正比(定量) 10
10 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 收线称为第一共振吸收线(灵敏线) 由于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共振线 各有特征,是元素的特征谱线(定性) 吸收程度与基态原子数成正比 (定量) 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基本理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外阅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AAS中干扰消除方法.ppt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原子光谱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质谱分析法(Mass Spectrometry, MS).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分离分析法导论.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红外光谱分析法.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UV-VIS).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光分析法导论——以物质的光学性质为基础而建立的分析方法.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山东理工大学:徐征豹).pdf
- 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仪器分析》教材书籍PDF电子版(扫描版,第三版,主编:刘约权).pdf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导论(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ppt
-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指导(讲义)实验四 醋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及固含量测定.doc
-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指导(讲义)实验二 丙烯酰胺溶液聚合及其干燥加工.doc
-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指导(讲义)实验五 本体聚合MMA及其透光率测定.doc
-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指导(讲义)实验四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及层压板的制备.doc
- 《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指导(讲义)实验五 聚丙烯腈的部分水解反应.doc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原子发射光谱法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AES)总结.ppt
-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光谱分析法导论.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化学键与物质结构 2.1 离子键与离子晶体.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化学键与物质结构 2.2 共价键与共价晶体.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化学键与物质结构 2.3 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化学键与物质结构 2.4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化学键与物质结构 2.5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和分子晶体.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溶液 5.1 稀溶液的依数性.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溶液 5.2 酸碱理论.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溶液 5.3 弱电解质溶液(酸碱解离平衡).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溶液 5.4 难溶电解质溶液(沉淀溶解平衡).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溶液 5.5 配合物溶液.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ppt
- 天津工业大学:《生物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氧化还原反应.ppt
- 中国海洋大学:《有机与药物合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01 绪论 Organic Chemistry(主讲:苏荣国).ppt
- 中国海洋大学:《有机与药物合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0 醇、酚、醚.pdf
- 中国海洋大学:《有机与药物合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1 酚醌.pdf
- 中国海洋大学:《有机与药物合成化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12 醛和酮.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