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生物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80
文件大小:4.96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 概述 • 基本理论 • 仪器 • 干扰 • 实验技术 • 应用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国国 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AS) 主讲教师:杨屹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主讲教师:杨屹 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

原子吸收光谱法 国国 ·概述 ·基本理论 ·仪器 ·干扰 ·实验技术 。应用

2 • 概述 • 基本理论 • 仪器 • 干扰 • 实验技术 • 应用 原子吸收光谱法

概述 国国 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展历史 十七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牛频让太阳光通过小孔, 用三棱镜发现太阳光是由 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组合而 成的。 很原始的光谱分析 (spectrum analysis)

3 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展历史 十七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牛顿让太阳光通过小孔, 用三棱镜发现太阳光是由 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组合而 成的。 概述 很原始的光谱分析 (spectrum analysis)

概述 国国 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展历史 ●1802年英国化学家W.H.Vollaston 用质量更好的三棱镜,并用狭缝代替小孔, 观察太阳光谱,发现几条暗线 ●1814年J.Fraunhofer.发明光谱仪,发现太阳 光谱中的几百条暗线 80 Fraunhofer线 【纪念夫琅禾费诞辰两百周年的邮票】

4 概述 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展历史 1802年英国化学家W.H. Wollaston 用质量更好的三棱镜,并用狭缝代替小孔, 观察太阳光谱,发现几条暗线 1814年J. Fraunhofer发明光谱仪,发现太阳 光谱中的几百条暗线 ——Fraunhofer线 【纪念夫琅禾费诞辰两百周年的邮票】

概述 国 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展历史 ●1859年德国物理学家G.Kirchhoff和化学家 R.W.Bunsen证明太阳光谱中暗线是钠原 子吸收的结果 通过光谱研究, 发现了新元素 能和 R.W.Bunsen G.Kirchhoff 罗伯特威廉,本生 基尔霍夫

5 概述 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展历史 1859年德国物理学家G.Kirchhoff和化学家 R.W. Bunsen证明太阳光谱中暗线是钠原 子吸收的结果 G.Kirchhoff 基尔霍夫 R.W. Bunsen 罗伯特.威廉. 本生 通过光谱研究, 发现了新元素 铯和铷

概述 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展历史 ●1955年由溴大利亚物理学家A.Wlsh提出原子 吸收光谱法 A.Walsh,Spectrochim.Acta,1955,7,108 The application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a to chemical analysis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分 析化学中的应用” http://www.science.org.au/academy/ memoirs/walsh2.htm#1 A.Walsh

6 概述 A.Walsh, Spectrochim. Acta, 1955, 7, 108 The application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a to chemical analysis http://www.science.org.au/academy/ memoirs/walsh2.htm#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分 析化学中的应用” 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展历史 1955年由澳大利亚物理学家A. Walsh提出原子 吸收光谱法 A. Walsh

概述 of Chem @二十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Varian Techtron和Perkin-Elmer公司推出仪器 91961年L’vov提出电热原子化法 1965年.B.illis将氧化亚氮-乙块高温火 焰用于原子吸收中

7 概述 二十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Varian Techtron 和Perkin-Elmer公司推出仪器 1961年 L’ vov 提出电热原子化法 1965年J.B. Willis将氧化亚氮-乙炔高温火 焰用于原子吸收中

概述 国 定义 基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共 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会量的 一种方法。 蒸气相中基态原子 如何获得 共振辐射 如何提供 吸收强度 如何测量 吸收强度 物质会量

8 概述 定义 基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共 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 一种方法。 蒸气相中基态原子 如何获得 共振辐射 如何提供 吸收强度 如何测量 吸收强度 物质含量

基本理论 国国 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通帝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 当外界提供的能量恰好等于原子核外层 电子基态与某一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时,核 外电子将吸收特征能量的光辐射,由基态跃 迁到相应的激发态,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9 基本理论 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通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 当外界提供的能量恰好等于原子核外层 电子基态与某一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时,核 外电子将吸收特征能量的光辐射,由基态跃 迁到相应的激发态,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基本理论 国国 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 收线称为第一共振吸收线(灵敏线) 由于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共振线 各有特征,是元素的特征谱线(定性) 吸收程度与基态原子数成正比(定量) 10

10 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 收线称为第一共振吸收线(灵敏线) 由于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共振线 各有特征,是元素的特征谱线(定性) 吸收程度与基态原子数成正比 (定量) 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基本理论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