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原理》 第九章 差错控制编码

第9章差错控制编码 §91引言 §92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9.3常用的简单编码 §94线性分组码 §9.5循环码 §9.6卷积码 §97网格编码调制湩 返回主目录
第9章 差错控制编码 §9.1引 言 §9.2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9.3 常用的简单编码 §9.4 线性分组码 §9.5循环码 §9.6卷积码 §9.7网格编码调制 返回主目录

§9.1引言 ●设计数字通信系统时,应首先合理选择调 制、解调方法及发送功率。若不满足要求, 则考虑差错控制 ●从差错控制角度看,信道可以分为三类: 即随机信道、突发信道和混合信道。 s随机信道—一在随机信道中、错码的出现是 随机的,且错码之间是统计独立的。 ●突发信道一错码是成串集中出现的 混合信道一存在随机和突发两种错码
§ 9.1 引言 设计数字通信系统时,应首先合理选择调 制、解调方法及发送功率。若不满足要求, 则考虑差错控制。 从差错控制角度看,信道可以分为三类: 即随机信道、突发信道和混合信道。 随机信道——在随机信道中、错码的出现是 随机的,且错码之间是统计独立的。 突发信道——错码是成串集中出现的。 混合信道——存在随机和突发两种错码

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检错重发法一接收端在收到的信码中检测 出(发现)错码时,即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 直到正确收到为止 前向纠错法一接收端不仅能发现错码,还 能够确定错码的位置,能够纠正它。 反馈校验法—接收端将收到的信码原封不 动地转发回发送端与原信码比较。若发现错 误则发端重发 ●三种差错控制方法可以结合使用
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检错重发法——接收端在收到的信码中检测 出(发现)错码时,即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 直到正确收到为止。 前向纠错法——接收端不仅能发现错码,还 能够确定错码的位置,能够纠正它。 反馈校验法——接收端将收到的信码原封不 动地转发回发送端与原信码比较。若发现错 误则发端重发。 三种差错控制方法可以结合使用

接收端根据什么来识别有无错码——由发 送端的信道编码器在信息码元序列中增加 些监督码元。这些监督码和信码之间有确定 的关系,使接收端可以利用这种关系由信道 译码器来发现或纠正可能存在的错码 ●在信息码元序列中加入监督码元就称为 差错控制编码,有时也称为纠错编码。 ●差错控制编码原则上是以降低信息传输速 率为代价来换取传输可靠性的提高
接收端根据什么来识别有无错码——由发 送端的信道编码器在信息码元序列中增加一 些监督码元。这些监督码和信码之间有确定 的关系,使接收端可以利用这种关系由信道 译码器来发现或纠正可能存在的错码。 在信息码元序列中加入监督码元就称为 差错控制编码,有时也称为纠错编码。 差错控制编码原则上是以降低信息传输速 率为代价来换取传输可靠性的提高

ARQ系统组成 编码器和 信一缓冲存储双 译码器缓冲存储收 向 源 信者 重发控制+道↓指令产生 sARQ优点:冗余码元少、对信道有自适应 能力、成本和复杂性低 ◆ARQ缺点:需要反向信道、重发控制较复 杂、干扰大通信效率低、实时性差
ARQ系统组成 信 源 编码器和 缓冲存储 重发控制 双 向 信 道 译码器 指令产生 缓冲存储 收 信 者 ARQ优点:冗余码元少、对信道有自适应 能力、成本和复杂性低; ARQ缺点:需要反向信道、重发控制较复 杂、干扰大通信效率低、实时性差

§9.2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例:3位二进制数字构成的码组,共有8种 不同的组合。若将其全部利用来表示天气, 则可以表示8种不同的天气 000(晴),001(多云),010(阴),011(雨), 100(雪),101(霜),110(雾),11(o 任一码组在传输中若发生一个或多个措 码.则将变成另一信息码组。这时接收端将 无法发现错误
例:3位二进制数字构成的码组,共有8种 不同的组合。若将其全部利用来表示天气, 则可以表示8种不同的天气。 000(晴),001(多云),010(阴),011(雨), 100(雪), 101(霜), 110(雾), 111(雹)。 任一码组在传输中若发生一个或多个措 码.则将变成另一信息码组。这时接收端将 无法发现错误。 § 9. 2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若 贝 000=晴 虽然只能传送4种不同的天 001=不可用气.但是接收消却有可能发 010=不可用现码组中的一个错码。 01l=云 例如,若000(晴)中错了 100=不可用位,则接收码组将变成100或 010或001,这三种码组都是 101=阴 不准许使用的,称为禁用码 110=雨 组,故接收端在收到禁用码 111-不可用组时,就认为发现了错码
若: 000=晴 001 =不可用 010 =不可用 011=云 100 =不可用 101=阴 110=雨 111 =不可用 则: 虽然只能传送4种不同的天 气.但是接收消却有可能发 现码组中的一个错码。 例如,若000(晴)中错了一 位,则接收码组将变成100或 010或001,这三种码组都是 不准许使用的,称为禁用码 组,故接收端在收到禁用码 组时,就认为发现了错码

但是这种码不能发现两个措码,因为发生 两个错码后产生的是许用码组 ●上述码只能检测错误,不能纠正错误。例 如,当收到的码组为禁用码组100时,无法 判断是哪一位码发生了错误.因为晴、阴 雨三者错了一位都可以变成100 ●要想能纠正错误,还要增加多余度。例如, 苦规定许用码组只有两个:00(晴) 11()、其余都是禁用码组。这时,接收 场能检测两个以下错码,或能纠正一个错 码
但是这种码不能发现两个措码,因为发生 两个错码后产生的是许用码组。 上述码只能检测错误,不能纠正错误。例 如,当收到的码组为禁用码组100时,无法 判断是哪一位码发生了错误.因为晴、阴、 雨三者错了一位都可以变成100。 要想能纠正错误,还要增加多余度。例如, 苦规定许用码组只有两个:000(晴)、 111(雨)、其余都是禁用码组。这时,接收 场能检测两个以下错码,或能纠正一个错 码

●分组码的一般概念。 ●为了传输4种不同的信息,用两位二进制 码组就够了,它们是:00、01、10、11 代表所传信息的这些两位码,称为信息 位。前面使用3位码,多出的一位称为监 督位 ●信息码分组,每组信码附加若干监督码 的编码集合,称为分组码 例如
分组码的一般概念。 为了传输4种不同的信息,用两位二进制 码组就够了,它们是:00、01、10、11。 代表所传信息的这些两位码,称为信息 位。前面使用3位码,多出的一位称为监 督位。 信息码分组,每组信码附加若干监督码 的编码集合,称为分组码。 例如

表9-1 信息位」监位 睛云雨 0 0 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原理》 第三章 信道与噪声.ppt
- 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原理》 第七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ppt
- 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原理》 第一章 绪论.ppt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八章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8.4-8.6).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八章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8.1-8.3).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七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7.4-7.5).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七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7.1-7.3).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六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6.5-6.7).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六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6.1-6.4).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五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5.7-5.9).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五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5.10-5.11).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十一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无线电系及生医系信号与系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五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5.6)(单边)拉氏变换的主要性质.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五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5.1-5.4).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四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4.5)调制与解调.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四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4.1-4.4).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三章 信号分析(3.9)Parseval 定理 功率谱与能量谱.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三章 信号分析(3.6-3.8).pdf
- 东南大学:《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版)第三章 信号分析(3.4-3.5).pdf
- 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原理》 第二章 随机信号分析.ppt
- 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原理》 第五章 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系统.ppt
- 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原理》 第八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ppt
- 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原理》 第六章 正弦载波数字调制系统.ppt
- 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原理》 第十一章 同步原理.ppt
- 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原理》 第四章 模拟调制系统.ppt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3 TransformDomain-Representation of Discrete-Time Signals.ppt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5 Digital Processing of Continuous-Time Signals.ppt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6 Digital Filter Structures.ppt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7 Digital Filter Design.ppt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9 Analysis of Finite Wordlength Effects.ppt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0 introduction.ppt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1 Continuous-time Signals and systems.ppt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2 discrete time signal and system.ppt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Chapter 4 Frequency-domain Representation of LTI Discrete-Time Systems.ppt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文版)Some key points.doc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及实验指导)实验1.doc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及实验指导)实验2.doc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及实验指导)实验3.doc
- 电子科技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及实验指导)实验4.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