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农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花生栽培技术

第六章 主要经济作物栽培 ——花 生
第六章 主要经济作物栽培 ——花 生

第—节 概 述 (一)发展花生生产的意义 1、 花生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种子含油率高达50%左右,榨油率40%-43%。花生油由80%不饱 和脂肪酸和20%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中,主要是油酸和 亚油酸,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亚油酸能调节人体生理机能,降低胆 固醇含量,有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作用。花生油淡黄透 明、油味芬芳、纯正可口,深受人民欢迎。 花生种子中还含有23.94%-36.35%蛋白质和9.89%-23.62%的碳 水化合物以及无机盐和维生素。花生蛋白质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具 有促进人脑细胞发育和增强记忆力的功能,有健脑食品的美称。花 生炒货和以花生为原料的糖果、糕点都是人们爱吃的食品。随着食 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除花生酱、烘烤食品大宗出口外,以花生为 原料的人造肉,被誉为“素肉” ,在国内销售量较大;花生乳饮料 也有一定的生产销量
第—节 概 述 (一)发展花生生产的意义 1、 花生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种子含油率高达50%左右,榨油率40%-43%。花生油由80%不饱 和脂肪酸和20%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中,主要是油酸和 亚油酸,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亚油酸能调节人体生理机能,降低胆 固醇含量,有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作用。花生油淡黄透 明、油味芬芳、纯正可口,深受人民欢迎。 花生种子中还含有23.94%-36.35%蛋白质和9.89%-23.62%的碳 水化合物以及无机盐和维生素。花生蛋白质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具 有促进人脑细胞发育和增强记忆力的功能,有健脑食品的美称。花 生炒货和以花生为原料的糖果、糕点都是人们爱吃的食品。随着食 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除花生酱、烘烤食品大宗出口外,以花生为 原料的人造肉,被誉为“素肉” ,在国内销售量较大;花生乳饮料 也有一定的生产销量

2、花生是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 • 花生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畅销许多国家,在国 际享有盛名。 • 花生市场前景广阔。 • 国外对我花生也有限制
2、花生是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 • 花生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畅销许多国家,在国 际享有盛名。 • 花生市场前景广阔。 • 国外对我花生也有限制

3、花生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 花生根部有大量的根瘤,其根瘤菌能固定空气 中的氮素,除供花生生长需要外,还有部分与花 生根一起留在地下为下茬作物供肥。因此,花生 是稻麦等粮食作物的良好前茬作物。花生饼粕和 茎叶壳是养猪的好饲料。花生饼中蛋白质含量达 50%,茎叶含蛋白质12-14%,壳含蛋白质7% 左右。用1hm2地所产花生饼粕和茎叶壳,再掺 适量的饲料,可喂成30头100kg的肥猪,并可 积优质圈肥30万kg,可以形成猪多、肥多、粮 油多、资金多的良性循环
3、花生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 花生根部有大量的根瘤,其根瘤菌能固定空气 中的氮素,除供花生生长需要外,还有部分与花 生根一起留在地下为下茬作物供肥。因此,花生 是稻麦等粮食作物的良好前茬作物。花生饼粕和 茎叶壳是养猪的好饲料。花生饼中蛋白质含量达 50%,茎叶含蛋白质12-14%,壳含蛋白质7% 左右。用1hm2地所产花生饼粕和茎叶壳,再掺 适量的饲料,可喂成30头100kg的肥猪,并可 积优质圈肥30万kg,可以形成猪多、肥多、粮 油多、资金多的良性循环

二、花生的起源、分布和生产贸易概况 • 花生的起源和栽培简史 • 花生的分布 • 花生生产贸易
二、花生的起源、分布和生产贸易概况 • 花生的起源和栽培简史 • 花生的分布 • 花生生产贸易

㈠花生的起源和栽培简史 • 世界上认为花生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到目前为止,在南美的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 等地已发现好几十个花生属的野生种,在南美的 玻利维亚、巴西等地还具有极为丰富的栽培花生 的变异类型。特别是在秘鲁的许多史前古墓中已 多处发现花生及其花生果的浮雕。这些遗物的年 代大约距今2500-2800年。 • 自50年代以来,我国两次出土了炭化花生种子, 提供了远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存在花生的实物资料。 因此,花生的起源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我国 栽培花生,最初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等地,为龙 生型品种。从19世纪末,我国花生种植开始迅速 发展,逐步形成了几个重点花生产区
㈠花生的起源和栽培简史 • 世界上认为花生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到目前为止,在南美的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 等地已发现好几十个花生属的野生种,在南美的 玻利维亚、巴西等地还具有极为丰富的栽培花生 的变异类型。特别是在秘鲁的许多史前古墓中已 多处发现花生及其花生果的浮雕。这些遗物的年 代大约距今2500-2800年。 • 自50年代以来,我国两次出土了炭化花生种子, 提供了远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存在花生的实物资料。 因此,花生的起源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我国 栽培花生,最初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等地,为龙 生型品种。从19世纪末,我国花生种植开始迅速 发展,逐步形成了几个重点花生产区

㈡花生的分布 • 世界花生生产主要分布亚、非、美三大洲 的54个国家,欧洲和大洋州种植很少。 主要集中在印度、中国、尼日利亚、塞内 加尔,其次是巴西、缅甸、美国、印尼、 苏丹、南非等国
㈡花生的分布 • 世界花生生产主要分布亚、非、美三大洲 的54个国家,欧洲和大洋州种植很少。 主要集中在印度、中国、尼日利亚、塞内 加尔,其次是巴西、缅甸、美国、印尼、 苏丹、南非等国

㈡花生的分布 • 我国花生目前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 华北和华中地区,分别占全国花生总面 积的41.8%、28.9%、11%和10%。 东北、西北种植面积很少,约占7.7%。 较集中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 安徽、广西、辽宁、四川、湖北、广东、 福建等省
㈡花生的分布 • 我国花生目前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 华北和华中地区,分别占全国花生总面 积的41.8%、28.9%、11%和10%。 东北、西北种植面积很少,约占7.7%。 较集中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 安徽、广西、辽宁、四川、湖北、广东、 福建等省

我国花生产区划分 • 七个自然区域:北方大花生区,长江流域春、夏 花生交作区,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云贵高原花 生区,黄土高原花生区,东北早熟花生区及西北 内陆花生区。 • 以北方大花生区面积最大,占全国花生面积的 50%以上,包括山东、河北、河南的北部和东 部、山西南部、辽东半岛和辽西走廊以及苏北和 皖北地区等;其次是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和长江 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分别占全国花生面积的 25%和20%左右。前者主要包括广东、广西、 台湾、福建东南部、湖南南部和云贵高原以东地 区。后者主要集中于江苏、安徽、湖北、湖南、 江西等省的丘陵地和河流的冲积土以及四川盆地 等
我国花生产区划分 • 七个自然区域:北方大花生区,长江流域春、夏 花生交作区,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云贵高原花 生区,黄土高原花生区,东北早熟花生区及西北 内陆花生区。 • 以北方大花生区面积最大,占全国花生面积的 50%以上,包括山东、河北、河南的北部和东 部、山西南部、辽东半岛和辽西走廊以及苏北和 皖北地区等;其次是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和长江 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分别占全国花生面积的 25%和20%左右。前者主要包括广东、广西、 台湾、福建东南部、湖南南部和云贵高原以东地 区。后者主要集中于江苏、安徽、湖北、湖南、 江西等省的丘陵地和河流的冲积土以及四川盆地 等

安徽省花生分布 • 安徽省花生面积约占全国花生面积的6%左右, 主要分布在长江、淮河机器支流两岸,黄河故 道和沙荒、丘陵地区。主要集中于江淮丘陵和 淮北地区,沿江洲地、皖南、皖西山区也有种 植。其中宿县、滁县、阜阳、巢湖四个地区种 植最多,占我省花生面积的80%以上。近年来, 肥东、定远、凤阳、明光、宿县、灵壁、固镇、 泗县、五河、怀远、利辛等县,花生生产发展 很快,成为安徽省花生生产的重点县
安徽省花生分布 • 安徽省花生面积约占全国花生面积的6%左右, 主要分布在长江、淮河机器支流两岸,黄河故 道和沙荒、丘陵地区。主要集中于江淮丘陵和 淮北地区,沿江洲地、皖南、皖西山区也有种 植。其中宿县、滁县、阜阳、巢湖四个地区种 植最多,占我省花生面积的80%以上。近年来, 肥东、定远、凤阳、明光、宿县、灵壁、固镇、 泗县、五河、怀远、利辛等县,花生生产发展 很快,成为安徽省花生生产的重点县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安徽农业大学:《农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油菜栽培技术.ppt
- 安徽农业大学:《农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棉花栽培技术.ppt
- 安徽农业大学:《农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种植制度与耕作制度.ppt
- 安徽农业大学:《农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器官形成(经济作物器官建成).ppt
- 安徽农业大学:《农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植物的钙、镁、硫、硅营养及钙、镁、硫、硅肥.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植物的钾素营养与钾肥.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植物的碳、氢、氧营养.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植物的营养元素.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PLANT NUTRITION.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菌肥.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有机肥料.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复混肥料.ppt
-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与微量元素肥料.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遗传与作物育种》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篇)第九章 遗传物质分子的基础与遗传工程简介.ppt
- 安徽农业大学:《农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其它经济作物.ppt
- 安徽农业大学:《农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粮食作物栽培学(水稻和小麦栽培).ppt
- 安徽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板栗.ppt
- 安徽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柿.ppt
- 安徽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主讲:魏胜林).ppt
- 安徽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葡萄.ppt
- 安徽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桃.ppt
- 安徽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梨.ppt
- 安徽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猕猴桃.ppt
- 安徽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苹果.ppt
- 安徽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樱桃.ppt
- 安徽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石榴.ppt
- 安徽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枣.ppt
- 安徽农业大学:《制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主讲:李立祥).ppt
- 安徽农业大学:《制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茶叶精加工.ppt
- 安徽农业大学:《制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花茶.ppt
- 安徽农业大学:《制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茶叶深加工.ppt
- 安徽农业大学:《制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茶叶分类.ppt
- 安徽农业大学:《制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鲜叶.ppt
- 安徽农业大学:《制茶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绿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