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2,央行——利率市场化“三步走”初见成效

央行:利率市场化“三步走”初见成效2005-02-01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增刊》一“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认为,去年10月28日后放开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及扩大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金融机构按照贷款风险确定贷款利率的格局初步形成,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较好地贯彻了宏观调控中的“有保有压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认为,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实现我国利率改革目标的关键。而按照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思路,我国人民市贷款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的三步:第一步是2003年8月,人民银行在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时,允许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第二步是2004年1月1日,决定将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第三步则是2004年10月29日,决定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并将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浮动上限扩大为基准利率的2.3倍,所有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报告显示,根据2005年1月对全国金融机构法人2004年第四季度贷款利率浮动情况的统计显示:四季度金融机构发放的全部贷款中,实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23.23%,比三季度上升2.43个百分点;实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52.21%,比三季度上升2.11个百分点。报告指出,放开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限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改革的重要步骤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顺利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该项政策构建了现阶段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框架。今后,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以落实此项政策为中心继续推进,不断完善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与内控机制,逐步提高利率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建设。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步设想是:统一金融机构货款利率浮动政策:修改相关法规;完善金融机构存、贷款定价机制、提高定价水平;丰富金融产品,推动金融市场向纵深化发展:逐步建立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央行:利率市场化“三步走”初见成效 2005-02-01 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增刊》——“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认为, 去年 10 月 28 日后放开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及扩大城乡信用社贷款利 率浮动区间的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金融机构按照贷款风险确定贷款利率的格局初步形成,金 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较好地贯彻了宏观调控中的“有保有压”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认为,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实现我国利率改革目标的 关键。而按照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 短期、小额”的思路,我国人民币贷款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的三步: 第一步是 2003 年 8 月,人民银行在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时,允许试点地区农村信用 社的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贷款基准利率的 2 倍。第二步是 2004 年 1 月 1 日,决定将商业银 行、城市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 1.7 倍。第三步 则是 2004 年 10 月 29 日,决定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 并将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浮动上限扩大为基准利率的 2.3 倍,所有金融机构的人 民币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 0.9 倍。 报告显示,根据 2005 年 1 月对全国金融机构法人 2004 年第四季度贷款利率浮动情况的 统计显示:四季度金融机构发放的全部贷款中,实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 23.23%,比 三季度上升 2.43 个百分点;实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 52.21%,比三季度上升 2.11 个百分点。 报告指出,放开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限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改革的重要步骤, 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顺利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该项 政策构建了现阶段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框架。今后,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以落实此项政 策为中心继续推进,不断完善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与内控机制,逐步提高利率定价和风险管理 能力,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步设想是:统一金融机构货款利率浮动 政策;修改相关法规;完善金融机构存、贷款定价机制、提高定价水平;丰富金融产品,推 动金融市场向纵深化发展;逐步建立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奥巴马讲话——全球金融危机一周年祭.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保险漫谈——保险是人生的备用胎.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回顾与展望.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公平对待金融消费者.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0.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你知道什么是“碳金融”吗?.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国金融体系安全稳定发展的若干问题.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人民银行利率政策介绍.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亚洲贷款违约增多 大型银行风险上升.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惠誉高管警告可能下调荷兰AAA信用评级.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市场快讯——亚洲金融市场走势前瞻及数据.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国第一季度经常项目盈馀收窄逾一半.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9DJ 欧元区货币市场——隔夜拆款利率小幅走低.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10世界主要央行利率同Libor的比较.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12.上海国际货币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周四起正式营业.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11.Fed主席贝南克——全球储蓄依然过剩.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8DJ 市场快讯——料纽约债市美国国债持平,10年期国债收益率.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5中国IPO飙升背后的担忧.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6.通胀.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7DJ 市场快讯——中国国债走低;央行继续净回笼资金.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3,中国的利率自由化.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贷款助学 信用助人》宣传教育专题片台词.pdf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1、利率平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5,网络银行——何时问鼎中国金融市场.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8、对我国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盈利性问题的思考.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4,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功能比较.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6,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及金融脱媒.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10,巴塞尔新协议新在内哪那里.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11,从中航油事件看金融衍生品的本质.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9、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分析.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12,国际债券市场的发展.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13,票据市场是宏观调控重要场所.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17、西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和中资银行创新策略.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1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最新前沿.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14,论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20,宏观调控中的货币政策走势.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21,吴晓灵——货币政策操作将更灵活.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19,关注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和独立性.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18,对我国货币乘数决定因素的分析.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22,货币政策在“煎熬”中寻求平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