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易经》阅读资料:高予远 龙场三卦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0
文件大小:47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易经》阅读资料:高予远 龙场三卦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龙场三卦 高予远 问题的缘起 阳明于龙场“大悟格物致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 莫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乃伐木构……玩易窝’”,(《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2年,第1228页。)并撰“玩易窝记”一文,高度赞叹易之功用:“此古之君 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而不知老之将至也夫!吾知所以终吾身矣。”(同上,第897页。) 后弟子钱德洪尝请益于阳明“五经臆说”,阳明笑曰:“付秦火久矣。”阳明丧后,钱 德洪于旧文中得“五经臆说”十三条,于“易”仅存有“恒”、“遜”、“晋”三卦,但阳明 在“玩易窝记”中髙度赞叹易之功用,且阅经十有九月,论易不可能只有三卦,显然阳明 将“五经臆说”付秦火并非戏言,只是并未全付秦火,故钱德洪尚能从旧文中得此三卦 问题是阳明高度赞叹易之功用,论易不可能只有此三卦,何以只有此三卦未付秦火?对于 这个问题,文献不足证,过去学者对此问题也未予以充分疏解,今天疏理此问题只能从三 卦的本意、结合阳明于龙场的真实处境,秉阳明学精神予以阐释、予以“臆说”。 在论述龙场三卦前,我们有必要对“明夷”卦予以疏解。何以要疏解“明夷”卦,这 是因为阳明在赴龙场前,“明夷”卦恒定了阳明的心志 明夷”卦 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贵州龙场。在赴龙场途中,阳明内心一度风雨飘摇、矛盾 重重、不知所适,这可从年谱记载中得以明证。据年谱记载: 先生至钱塘,瑾遣人随侦。先生度不免,乃托言投冮以脱之。因附商船游舟山,偶 遇飓风大作,至闽界。比登岸,……夜扣一寺求宿,…寺有异人,…与论出处,且 将远遁。其人日:汝有亲在,万—瑾怒逮尔父,诬以北走胡,南走粤,何以应之?′因 为蓍,得明夷,遂决策返。”(同上,第1227页。 “与论出处,且将远遁。”年谱此段记载昭示出阳明当时内心风雨飘摇、不知所适的 矛盾心态。寺之异人为之占蓍,得“明夷”卦,方化解了阳明内心风雨飘摇的困惑,如年 谱所云“得明夷,遂决策返”。 “明夷”卦解

- 1 - “龙场三卦” 高予远 问题的缘起 阳明于龙场“大悟格物致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 莫不吻合,因著‘五经臆说’。……乃伐木构……‘玩易窝’”,(《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2 年,第 1228 页。)并撰“玩易窝记”一文,高度赞叹易之功用:“此古之君 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而不知老之将至也夫!吾知所以终吾身矣。”(同上,第 897 页。) 后弟子钱德洪尝请益于阳明“五经臆说”,阳明笑曰:“付秦火久矣。”阳明丧后,钱 德洪于旧文中得“五经臆说”十三条,于“易”仅存有“恒”、“遯”、“晋”三卦,但阳明 在“玩易窝记”中高度赞叹易之功用,且阅经十有九月,论易不可能只有三卦,显然阳明 将“五经臆说”付秦火并非戏言,只是并未全付秦火,故钱德洪尚能从旧文中得此三卦。 问题是阳明高度赞叹易之功用,论易不可能只有此三卦,何以只有此三卦未付秦火?对于 这个问题,文献不足证,过去学者对此问题也未予以充分疏解,今天疏理此问题只能从三 卦的本意、结合阳明于龙场的真实处境,秉阳明学精神予以阐释、予以“臆说”。 在论述龙场三卦前,我们有必要对“明夷”卦予以疏解。何以要疏解“明夷”卦,这 是因为阳明在赴龙场前,“明夷”卦恒定了阳明的心志。 “明夷”卦 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贵州龙场。在赴龙场途中,阳明内心一度风雨飘摇、矛盾 重重、不知所适,这可从年谱记载中得以明证。据年谱记载: “先生至钱塘,瑾遣人随侦。先生度不免,乃托言投江以脱之。因附商船游舟山,偶 遇飓风大作,至闽界。比登岸,……,夜扣一寺求宿,……,寺有异人,……与论出处,且 将远遁。其人曰:‘汝有亲在,万一瑾怒逮尔父,诬以北走胡,南走粤,何以应之?’因 为蓍,得明夷,遂决策返。”(同上,第 1227 页。) “与论出处,且将远遁。”年谱此段记载昭示出阳明当时内心风雨飘摇、不知所适的 矛盾心态。寺之异人为之占蓍,得“明夷”卦,方化解了阳明内心风雨飘摇的困惑,如年 谱所云“得明夷,遂决策返”。 “明夷”卦解

“明夷”卦辞:“利艰贞。” 《彖》日:“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 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象》日:“明入地中,明夷’,君孑以莅众,用晦而明。”(《周易·明夷》) 明夷卦象上坤下离。坤,大地:离,火也、光明也。故彖、象辞皆曰:“明入地中”。 《序卦》对明夷之“夷”解为伤,“夷者,伤也。” 明夷”卦是对阳明当时生命处境的一个精确的定位。阳明生秉豪雄之资,却遭阉竖 羞辱,真可谓“明入地中”,光明遭受殒伤。当此之时,内心风雨飘摇、不知所适也是生 命流程中的常态。 “明入地中”此是“明夷”外坤内离(火)卦象的文字表述,是《易》所明天道,由 此“外坤内离”、“外大地内光明”的天道推出的人事,人事即“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 难,文王以之 “内文明”是内心是日炽日新的光明之火,此团活火源于宇宙深处,流贯蕴臧在春夏 秋冬天地万物的生机中,这个“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又在一定分寸上熄灭(收敛闭藏)”1 的活火是吾人生命沉潜宇宙深处所获得的永恒光明的力量。生命存在一天,这团活火就会 深深沉潜于宇宙神秘的和谐深处并为吾人直觉心感知,与天地万物共生共熄,与日月星晨 同辉共耀。当个体生命沉潜于宇宙和谐的深处时,这团活火既是是宇宙深处和谐、沉默、 神圣有力、一定分寸上燃烧、熄灭的活火,同时也是个体生命的内在文明。 “内文明”必辅之以“外柔顺”,此“柔顺”非是个体生命孱弱无力之柔顺,而是大 地厚德承载万物、辅成万物之柔顺。生命只有大地般的厚德柔顺,内心文明的永恒活火才 能合乎中庸之道,才能“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又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一定分寸上的燃烧 与熄灭,这是刚阳之火与坤德厚载柔顺的完美结合,是源于深渊、源于天穹刚大精微的中 庸智慧。惟有秉坤德的厚重君子,才能以大地之沉稳、柔顺、厚重,使内心野马脱缰的生 命之力合乎天地不舍昼夜、洪波浩涌的精微之道。 从“明夷”卦“外坤内离”的卦象中,君子明人事应“内文明而外柔顺”,有此“明 夷”的中庸智慧,君子方可效法文王以蒙大难。 蒙大难,非仅指文王被商纣困羑里一事这一危险,大难(Nan)还应解为大难(Nan) 即大难有大难(Nan)、大难(Nan)二意,何以如此解? 君子生命必是为人类“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献身伟业的生命。献身 伟业,必要履坚冰、逆冽风,于洪水横流、禽兽逼人境域中,烈山泽、驱龙蛇、兼夷狄。 在这种献身伟业中,必要蒙大难(Nan)。不蒙大难(Nan),生命不是笃实中正、洁净精 微的生命,不是献身创化“郁郁乎文哉”人类文明的君子生命,不笃实必无雄厚刚健之力 担当起创化人类文明的使命,不洁净精微必无精密复杂心智立人极:“曰仁、曰义、曰中 庸 故文王不仅蒙大难(Nan),文王还要在大难(Nan)时,困羑里演《易》以蒙大难(N n)。蒙者,萌也。2生命活火只有在大难(Nan)、大难(Nan)中萌生而不熄灭,在劫难 1赫拉克利特语,“收敛闭藏”乃笔者意 2何以如此之解?生命蒙大难,必要从大难中生长出破此大难的生命智慧,大难(Nan)必大难(Nan) 何以在大难(Nan)的艰苦大难(Nan)寻求出求破大难智慧,这是需要生命活火艰苦寻求、自强不能熄灭

- 2 - “明夷”卦辞:“利艰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 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周易·明夷》) 明夷卦象上坤下离。坤,大地;离,火也、光明也。故彖、象辞皆曰:“明入地中”。 《序卦》对明夷之“夷”解为伤,“夷者,伤也。” “明夷”卦是对阳明当时生命处境的一个精确的定位。阳明生秉豪雄之资,却遭阉竖 羞辱,真可谓“明入地中”,光明遭受殒伤。当此之时,内心风雨飘摇、不知所适也是生 命流程中的常态。 “明入地中”此是“明夷”外坤内离(火)卦象的文字表述,是《易》所明天道,由 此“外坤内离”、“外大地内光明”的天道推出的人事,人事即“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 难,文王以之。” “内文明”是内心是日炽日新的光明之火,此团活火源于宇宙深处,流贯蕴藏在春夏 秋冬天地万物的生机中,这个“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又在一定分寸上熄灭(收敛闭藏)”1 的活火是吾人生命沉潜宇宙深处所获得的永恒光明的力量。生命存在一天,这团活火就会 深深沉潜于宇宙神秘的和谐深处并为吾人直觉心感知,与天地万物共生共熄,与日月星晨 同辉共耀。当个体生命沉潜于宇宙和谐的深处时,这团活火既是是宇宙深处和谐、沉默、 神圣有力、一定分寸上燃烧、熄灭的活火,同时也是个体生命的内在文明。 “内文明”必辅之以“外柔顺”,此“柔顺”非是个体生命孱弱无力之柔顺,而是大 地厚德承载万物、辅成万物之柔顺。生命只有大地般的厚德柔顺,内心文明的永恒活火才 能合乎中庸之道,才能“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又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一定分寸上的燃烧 与熄灭,这是刚阳之火与坤德厚载柔顺的完美结合,是源于深渊、源于天穹刚大精微的中 庸智慧。惟有秉坤德的厚重君子,才能以大地之沉稳、柔顺、厚重,使内心野马脱缰的生 命之力合乎天地不舍昼夜、洪波浩涌的精微之道。 从“明夷”卦 “外坤内离” 的卦象中,君子明人事应“内文明而外柔顺”,有此“明 夷”的中庸智慧,君子方可效法文王以蒙大难。 蒙大难,非仅指文王被商纣困羑里一事这一危险,大难(Nàn)还应解为大难(Nán), 即大难有大难(Nàn)、大难(Nán)二意,何以如此解? 君子生命必是为人类“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献身伟业的生命。献身 伟业,必要履坚冰、逆冽风,于洪水横流、禽兽逼人境域中,烈山泽、驱龙蛇、兼夷狄。 在这种献身伟业中,必要蒙大难(Nàn)。不蒙大难(Nàn),生命不是笃实中正、洁净精 微的生命,不是献身创化“郁郁乎文哉”人类文明的君子生命,不笃实必无雄厚刚健之力 担当起创化人类文明的使命,不洁净精微必无精密复杂心智立人极:“曰仁、曰义、曰中 庸。” 故文王不仅蒙大难(Nàn),文王还要在大难(Nàn)时,困羑里演《易》以蒙大难(N án)。蒙者,萌也。2 生命活火只有在大难(Nàn)、大难(Nán)中萌生而不熄灭,在劫难 1 赫拉克利特语,“收敛闭藏”乃笔者意。 2 何以如此之解?生命蒙大难,必要从大难中生长出破此大难的生命智慧,大难(Nàn)必大难(Nán), 何以在大难(Nán)的艰苦大难(Nán)寻求出求破大难智慧,这是需要生命活火艰苦寻求、自强不能熄灭

中、在精密复杂的大难(Nan)中,循大道萌发,“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又在一定分寸上 熄灭(收敛闭藏)”。这个生命的活火才能恒久、才是源于宇宙深处的活火,才是不断回归 人类文明创化之初的神秘、精微的创造之火。 正是文王困羑里而演易,由生命大难(Nan)进入到大难(Nan),文王才能“内文明 外柔顺”奠定周王朝八百年“郁郁乎文哉”的精神根基。 “寺之异人”,为阳明卜蓍,得“明夷”卦。“明夷”卦的“蒙大难”、“利艰贞”、“正 其志”的精神恒定了阳明的生命志向,有此“明夷”精神,阳明心境“朗月悬天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全集》 第1228页。) “明夷”卦只是恒定了阳明的心志,但圣人“恒久日新”之道必要在龙场孤寂、死 亡的蒙大难中方能凝聚、结晶、萌长,破石而出 阳明在龙场孤寂、死亡的蒙大难中,“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 乃为石椁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而从者皆 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饲之”。在此恶劣环境中,“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 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同上) 由于阳明赴龙场之前,得“明夷”卦,“明夷”卦“利艰贞”、“蒙大难”、“正其志” 的精神恒定了阳明的心志,在“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后”,于“易”格外重视,筑“玩易 窝”效法文王由“蒙大难(Nan)”到“蒙大难(Nan)”,幽居困境而玩“易”,“居则观其 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同上,第898页 “嗟乎!此古之君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而不知老之将至也夫!知所以终吾身矣。 (同上) “易”使阳明“知其所以终身矣!”于“易”阳明是高度重视的,《五经臆说》所存 三卦是阳明龙场精神世界的真实体现,故钱德洪尚能从旧文中得此三卦 恒卦 阳明《五经臆说》仅存有三卦,第一卦为恒卦。何以第一卦为恒卦,这要从恒卦的本 义与阳明当时所处的境地予以理解。 恒卦解 卦辞: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中萌发而出的,故我们解“蒙者,萌也。”《周易·序卦》“物生必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 可不养也。”所以,蒙、稚、萌其意相通

- 3 - 中、在精密复杂的大难(Nán)中,循大道萌发,“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又在一定分寸上 熄灭(收敛闭藏)”。这个生命的活火才能恒久、才是源于宇宙深处的活火,才是不断回归 人类文明创化之初的神秘、精微的创造之火。 正是文王困羑里而演易,由生命大难(Nàn)进入到大难(Nán),文王才能“内文明 外柔顺”奠定周王朝八百年“郁郁乎文哉”的精神根基。 “寺之异人”,为阳明卜蓍,得“明夷”卦。“明夷”卦的“蒙大难”、“利艰贞”、“正 其志”的精神恒定了阳明的生命志向,有此“明夷”精神,阳明心境“朗月悬天”。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全集》, 第 1228 页。) “明夷”卦只是恒定了阳明的心志,但圣人“恒久日新”之道必要在龙场孤寂、死 亡的蒙大难中方能凝聚、结晶、萌长,破石而出。 阳明在龙场孤寂、死亡的蒙大难中,“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 乃为石椁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久之胸中洒洒。而从者皆 病,自析薪取水作糜饲之”。在此恶劣环境中,“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 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乃以默记五经之言证之,莫不吻合。”(同上) 由于阳明赴龙场之前,得“明夷”卦,“明夷”卦“利艰贞”、“蒙大难”、“正其志” 的精神恒定了阳明的心志,在“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后”,于“易”格外重视,筑“玩易 窝”效法文王由“蒙大难(Nàn)”到“蒙大难(Nán)”,幽居困境而玩“易”,“居则观其 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同上,第 898 页。) “嗟乎!此古之君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而不知老之将至也夫!吾知所以终吾身矣。” (同上) “易”使阳明“知其所以终身矣!” 于“易”阳明是高度重视的,《五经臆说》所存 三卦是阳明龙场精神世界的真实体现,故钱德洪尚能从旧文中得此三卦。 恒 卦 阳明《五经臆说》仅存有三卦,第一卦为恒卦。何以第一卦为恒卦,这要从恒卦的本 义与阳明当时所处的境地予以理解。 恒卦解: 卦辞: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中萌发而出的,故我们解“蒙者,萌也。”《周易·序卦》“物生必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 可不养也。”所以,蒙、稚、萌其意相通

《彖》日: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 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 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 可见矣! 《象》日: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周易恒卦》) 阳明赴龙场可谓生命流程中的雷震风烈激荡之际,正应“恒卦”上雷下风之象。 雷震风烈激荡之际,最忌内心无卓然不为外易之体。《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象》 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雷震风烈激荡之际贵以“立不易方”处之,惟“立不 易方”,君子才能于雷震风烈激荡之际,恒定心志、砥砺心境,于天地激荡变动中集天地 流行大化精神于己心。 阳明于雷震风烈激荡之际,秉恒卦之精神,从以下几层意义对恒卦予以疏解。 1、卦辞“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之解 “亨,无咎,利贞”解 恒,所以享而无咎,而必利于贞者,非恒之外复有所谓贞者也,久于其道而已。贞 即常久之道也。天地之道,亦惟常久而不已耳,天地之道,无不贞也。”(同上,第978 页。) “天地之道,无不贞也。”阳明对“亨,无咎,利贞”之解重在一贞字。贞者,正也, 坚固、持久、忍耐、守恒之意。故贞者,事之干也。惟有“坚固、持久、忍耐、守恒”, 君子才能于雷震风烈激荡之际而弗惑,顺天地运行之道、合于所处境域而止于至善 “利有攸往”解。 “利有攸往′者,常之道,非滞而不通,止而不动之谓也。是乃始而终,终而复始, 循环无端,周流而不已者也。使其滞而不通,止而不动,是乃泥常之名,而不知常之实者 也,岂能常久而不已乎?故利有攸往′,示人以常道之作也。以常道而行,何所往而不 利!无所而往而不利,乃所以为常久不已之道也。”(同上) 对“利有攸往”解,阳明重在“不已”字。生生不已是天地常道也,“常之道,非滞 而不通,止而不动之谓也。是乃始而终,终而复始,循环无端,周流而不已者也。”天地 常道是生生不已的“始而终,终而复始”的周流不已

- 4 -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 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 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 可见矣!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周易·恒卦》) 阳明赴龙场可谓生命流程中的雷震风烈激荡之际,正应“恒卦”上雷下风之象。 雷震风烈激荡之际,最忌内心无卓然不为外易之体。《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象》 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雷震风烈激荡之际贵以“立不易方”处之,惟“立不 易方”,君子才能于雷震风烈激荡之际,恒定心志、砥砺心境,于天地激荡变动中集天地 流行大化精神于己心。 阳明于雷震风烈激荡之际,秉恒卦之精神,从以下几层意义对恒卦予以疏解。 1、卦辞“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之解。 “亨,无咎,利贞”解。 “恒,所以享而无咎,而必利于贞者,非恒之外复有所谓贞者也,久于其道而已。贞 即常久之道也。天地之道,亦惟常久而不已耳,天地之道,无不贞也。” (同上,第 978 页。) “天地之道,无不贞也。”阳明对“亨,无咎,利贞”之解重在一贞字。贞者,正也, 坚固、持久、忍耐、守恒之意。故贞者,事之干也。惟有“坚固、持久、忍耐、守恒”, 君子才能于雷震风烈激荡之际而弗惑,顺天地运行之道、合于所处境域而止于至善。 “利有攸往”解。 “‘利有攸往’者,常之道,非滞而不通,止而不动之谓也。是乃始而终,终而复始, 循环无端,周流而不已者也。使其滞而不通,止而不动,是乃泥常之名,而不知常之实者 也,岂能常久而不已乎?故‘利有攸往’,示人以常道之作也。以常道而行,何所往而不 利!无所而往而不利,乃所以为常久不已之道也。”(同上) 对“利有攸往”解,阳明重在“不已”字。生生不已是天地常道也,“常之道,非滞 而不通,止而不动之谓也。是乃始而终,终而复始,循环无端,周流而不已者也。”天地 常道是生生不已的“始而终,终而复始”的周流不已

阳明对“恒卦”卦辞解有二义:一是贞正不易:一是“始而终、终复始”的不已。“不 易”与“不已”是阳明观“恒卦”而所悟君子之道 2、《彖》解。 卦辞精义在“不易”与“不已”,阳明解《彖》辞中天地、日月、四时、圣人之所以 能常久不已之道,基于卦辞“不易”与“不已”之意。 “天地之道,一常久不已而已。日月之所以能昼而夜,夜而复昼,而照临不穷者 天道之常久而不已者也。四时之所以能春而冬,冬而复春,而生运不穷者,一天道之常久 不已也。圣人之所以能成而化,化而复成,而妙用不穷者,一天道之常久不已也。夫天地 日月、四时、圣人之所能常久而不已者,亦贞而已。”(同上) 日月照临不穷,四时生运不穷者,圣人妙用不穷。皆在于常久而不已,即天地、日月 四时、圣人之道皆在于“不易”与“不已”。“不易”与“不已”是恒卦所蕴藏的两个基本、 不可相分的内在力量。 3、对卦象之解 恒之为卦,上震为雷,下巽为风,雷动风行,簸扬奋厉,翕张而交作,若天下之至 变也。而所以为雷为风者,则有一定不可易之理,是乃天下之至恒也。”(同上,第979 页。) “雷动风行,簸扬奋厉,翕张而交作。”这是天地极其自然而然之常变,而此常变基 于一定不可易之理,此是天下之至恒 基于上述对恒卦解,阳明总结君子当效法之理。 “君子体夫雷风为恒之象,则虽酬酢万变,妙用无方,而其所立,必有卓然而不可易 之体,是乃体常尽变。非天地之至恒,其孰能与于此。”(同上) 即君子于世酬酢万变,妙用无方,必有卓然而不可易之体,体之不易常体,方可循天 地、人事变化之道而尽变 阳明于龙场可谓雷震风烈激荡之际,阳明观“恒卦”推天道雷风之恒以明人道之恒在 不易”与“不已”,个体生命在雷风变动之际贵在“体常尽变”。龙场三卦第一卦为“恒 卦”正应了阳明当时所处境域。 遷卦

- 5 - 阳明对“恒卦”卦辞解有二义:一是贞正不易;一是“始而终、终复始”的不已。“不 易”与“不已”是阳明观“恒卦”而所悟君子之道。 2、《彖》解。 卦辞精义在“不易”与“不已”,阳明解《彖》辞中天地、日月、四时、圣人之所以 能常久不已之道,基于卦辞“不易”与“不已”之意。 “天地之道,一常久不已而已。日月之所以能昼而夜,夜而复昼,而照临不穷者,一 天道之常久而不已者也。四时之所以能春而冬,冬而复春,而生运不穷者,一天道之常久 不已也。圣人之所以能成而化,化而复成,而妙用不穷者,一天道之常久不已也。夫天地、 日月、四时、圣人之所能常久而不已者,亦贞而已。”(同上) 日月照临不穷,四时生运不穷者,圣人妙用不穷。皆在于常久而不已,即天地、日月、 四时、圣人之道皆在于“不易”与“不已”。“不易”与“不已”是恒卦所蕴藏的两个基本、 不可相分的内在力量。 3、对卦象之解 “恒之为卦,上震为雷,下巽为风,雷动风行,簸扬奋厉,翕张而交作,若天下之至 变也。而所以为雷为风者,则有一定不可易之理,是乃天下之至恒也。”(同上,第 979 页。) “雷动风行,簸扬奋厉,翕张而交作。”这是天地极其自然而然之常变,而此常变基 于一定不可易之理,此是天下之至恒。 基于上述对恒卦解,阳明总结君子当效法之理。 “君子体夫雷风为恒之象,则虽酬酢万变,妙用无方,而其所立,必有卓然而不可易 之体,是乃体常尽变。非天地之至恒,其孰能与于此。”(同上) 即君子于世酬酢万变,妙用无方,必有卓然而不可易之体,体之不易常体,方可循天 地、人事变化之道而尽变。 阳明于龙场可谓雷震风烈激荡之际,阳明观“恒卦”推天道雷风之恒以明人道之恒在 “不易”与“不已”,个体生命在雷风变动之际贵在“体常尽变”。龙场三卦第一卦为“恒 卦”正应了阳明当时所处境域。 遯卦

阳明于龙场可谓是“小人方用,君子正消。”于此之时君子尚消息,知身遜而保道之 全体。身遜而道实未遜,故第二卦为遜 選卦解 卦辞:遜:亨,小利贞 《彖》日:遜亨,遜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遜之时义 大矣哉! 《象》日:天下有山,選;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周易遜卦》) 阉宦弄权,阳明被贬谪至贵州龙场。龙场地处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髙山峻岭绵延不 绝。高山峻峭,上欲接天,下远利碌尘嚣,崇山峻峭,巍峨耸立,为不恶而严之象。阳明 身处此高山峻岭、万山丛棘中,正应遜卦卦象:“天下有山,選: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 “天下有山,遜。”阉宦弄权,天下无道,惟山之崇峻为可遜之处,君子之遜必遜藏 于巍巍崇峻中。“远小人,不恶而严。”苍穹下,高山崇峻,巍巍屹立,君子之风若崇峻之 山,于小人不恶而严,巍巍乎而已。 君子处患,于小人不恶而严,巍巍乎!若崇峻之山远利碌尘嚣。阳明于龙场观遜卦 知“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后行此龙场遜卦之义,终其一生,对群小可谓不恶而严 此意于阳明平定朱宸濠时最能显现 明代政治是极其专制政治,支撑此专制政治体制的两大支柱一是以阉宦为根基的东 厂,一是锦衣卫。阳明平定朱宸濠叛乱后,明武宗身旁佞人忠、泰荒唐至极,“议将纵之 (朱宸濠)鄱湖,俟武宗亲与遇战,而后奏凯论功。”(同上,第1268页。)群小仗武宗淫 威,屡屡以佞人奸谋横逆阳明先生。如“有司问劳锦衣礼,先生曰:‘止可五金。’锦衣怒 不纳。次日来辞,先生执其手曰:‘我在正德间下锦衣狱甚久,未见轻财重义有如公者。 咋薄物出区区意,只求备礼。闻公不纳,令我惶愧。我无他长,只善作文字。他日当为表 章,令锦衣卫知有公也。’于是再拜以谢。其人竟不能出他语而别。”(同上,第1269页。) 先有前词,后“再拜以谢”,真可谓巍巍乎,曲尽遜卦卦象“不恶而严”之意 阳明于龙场观遜卦,叹“时中之圣与时消息”,叹“遜之时义大矣哉!”“时中之圣与 时消息”乃遜之精髓,阳明解遜卦皆秉此时中,于遜卦之解有以下三义: 1、退遜之义。 夫子释之以为遜之所为享者,以其时阴渐长,阳渐消,故自能自全其道而退遜,则 身虽退而道享,是以道以遜而享也。”(同上,第979页。) 遜卦第一层义是要退,因“其时阴渐长,阳渐消,”惟退才可道享。观遜卦明身遜道 享之义,则退乃知远之退。 2、法度谨严之退遜 君子之選必遜藏于巍巍崇峻中,故君子之退選必法度谨严,必于退遜中有所匡扶、阴

- 6 - 阳明于龙场可谓是“小人方用,君子正消。”于此之时君子尚消息,知身遯而保道之 全体。身遯而道实未遯,故第二卦为遯。 遯卦解 卦辞:遯:亨,小利贞。 《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遯之时义 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周易·遯卦》) 阉宦弄权,阳明被贬谪至贵州龙场。龙场地处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高山峻岭绵延不 绝。高山峻峭,上欲接天,下远利碌尘嚣,崇山峻峭,巍峨耸立,为不恶而严之象。阳明 身处此高山峻岭、万山丛棘中,正应遯卦卦象:“天下有山,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 严。” “天下有山,遯。”阉宦弄权,天下无道,惟山之崇峻为可遯之处,君子之遯必遯藏 于巍巍崇峻中。“远小人,不恶而严。”苍穹下,高山崇峻,巍巍屹立,君子之风若崇峻之 山,于小人不恶而严,巍巍乎而已。 君子处患,于小人不恶而严,巍巍乎!若崇峻之山远利碌尘嚣。阳明于龙场观遯卦, 知“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后行此龙场遯卦之义,终其一生,对群小可谓不恶而严, 此意于阳明平定朱宸濠时最能显现。 明代政治是极其专制政治,支撑此专制政治体制的两大支柱一是以阉宦为根基的东 厂,一是锦衣卫。阳明平定朱宸濠叛乱后,明武宗身旁佞人忠、泰荒唐至极,“议将纵之 (朱宸濠)鄱湖,俟武宗亲与遇战,而后奏凯论功。”(同上,第 1268 页。)群小仗武宗淫 威,屡屡以佞人奸谋横逆阳明先生。如“有司问劳锦衣礼,先生曰:‘止可五金。’锦衣怒 不纳。次日来辞,先生执其手曰:‘我在正德间下锦衣狱甚久,未见轻财重义有如公者。 咋薄物出区区意,只求备礼。闻公不纳,令我惶愧。我无他长,只善作文字。他日当为表 章,令锦衣卫知有公也。’于是再拜以谢。其人竟不能出他语而别。”(同上,第 1269 页。) 先有前词,后“再拜以谢”,真可谓巍巍乎,曲尽遯卦卦象“不恶而严”之意。 阳明于龙场观遯卦,叹“时中之圣与时消息”,叹“遯之时义大矣哉!”“时中之圣与 时消息”乃遯之精髓,阳明解遯卦皆秉此时中,于遯卦之解有以下三义: 1、 退遯之义。 “夫子释之以为遯之所为享者,以其时阴渐长,阳渐消,故自能自全其道而退遯,则 身虽退而道享,是以道以遯而享也。”(同上,第 979 页。) 遯卦第一层义是要退,因“其时阴渐长,阳渐消,”惟退才可道享。观遯卦明身遯道 享之义,则退乃知远之退。 2、 法度谨严之退遯。 君子之遯必遯藏于巍巍崇峻中,故君子之退遯必法度谨严,必于退遯中有所匡扶、阴

扶正道。 君子虽已知其可遜之时,然势尚可为,则又未忍决然舍去,而必于遜,且欲与时消 息,尽力匡扶,以行其道。则虽当遜之时,而亦有可享之道也。虽有可享之道,然终从阴 长之时,小人之朋日渐以盛。苟一裁之以正,则小人将无所容,而大肆其恶,是将以救敝 而反速之乱矣。故君子又当委曲周旋,修败补罅,积小防微,阴扶正道,使不至于速乱。 (同上) 阳明解遜卦之“委曲周旋,修败补罅,积小防微,阴扶正道,使不至于速乱”之意, 在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后,阳明对此龙场所悟有一真真实实的践行 “忠等方挟宸濠搜罗百出, 北军肆坐慢骂,或故衝道起。先生一不为动,务待 之以礼。 乃传示内外,谕北军离家苦楚,居民当敦主客礼。每出,遇北军丧,必停车 问故,厚与之櫬,嗟叹乃去。久之,北军咸服。……,忠泰自居所长,与先生较射于教场中, 意先生必大屈。先生勉应之,三发三中,每一中,北军在傍哄然,举手啧啧。忠泰大惧曰: 我军皆附王都耶!’遂班师。”(同上,第1269页。) 阳明先生迫于群小仗武宗淫威,遜藏于巍巍崇峻中。对“北军肆坐慢骂,或故衝道起。” 不为动,且待之以礼”,此乃法度谨严之退遜。退遜之时,又“委曲周旋,修败补罅,积 小防微,阴扶正道。”故有“传示内外,谕北军离家苦楚,居民当敦主客礼。……每出,遇 北军丧,必停车问故,厚与之櫬,嗟叹乃去。”若此反复周旋,终在退遜之时,令佞人忠、 泰大惧。阳明真可谓真知真行“不恶而严”的“时中之圣”。 退遜之法度在于君子以巍巍崇峻之风,委曲周旋,积小防微,阴扶正道,不激小人大肆 其恶。有此法度谨严之退遜,方可扶正道。退遜之时不忘扶正道才是君子之退遜 3、君子之退遜乃“时中之圣与时消息”此谓“遜之时义大矣哉!” “夫当遜之时,道在于遜,则遜其身以亨其道。道犹可享,则享其遜以行于时。非时 中之圣与时消息者,不能与于此也。故曰:選之时义大矣哉!"(同上,第979页。) 阳明被阉宦贬谪至贵州龙场,但其心胸、人格若崇峻高山,巍巍屹立于神圣昊天下, 巍巍乎,法“天下有山”之天道周流,效法时中之圣,叹“遜之时义大矣哉!”遜之大义 又在与忠、泰“不恶而严”的周旋中,显其“时中之圣”之大矣哉。 晋卦 晋者明出地上,君子以自昭明德。阳明于龙场可谓是身遜道享,故自昭明德、修德进 业,以期他日,德如赤日,丽乎大明,受命当职任,从而亲民、止于至善。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 7 - 扶正道。 “君子虽已知其可遯之时,然势尚可为,则又未忍决然舍去,而必于遯,且欲与时消 息,尽力匡扶,以行其道。则虽当遯之时,而亦有可享之道也。虽有可享之道,然终从阴 长之时,小人之朋日渐以盛。苟一裁之以正,则小人将无所容,而大肆其恶,是将以救敝 而反速之乱矣。故君子又当委曲周旋,修败补罅,积小防微,阴扶正道,使不至于速乱。” (同上) 阳明解遯卦之“委曲周旋,修败补罅,积小防微,阴扶正道,使不至于速乱”之意, 在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后,阳明对此龙场所悟有一真真实实的践行。 “忠等方挟宸濠搜罗百出,……,北军肆坐慢骂,或故衝道起。先生一不为动,务待 之以礼。……,乃传示内外,谕北军离家苦楚,居民当敦主客礼。每出,遇北军丧,必停车 问故,厚与之櫬,嗟叹乃去。久之,北军咸服。……,忠泰自居所长,与先生较射于教场中, 意先生必大屈。先生勉应之,三发三中,每一中,北军在傍哄然,举手啧啧。忠泰大惧曰: ‘我军皆附王都耶!’遂班师。”(同上,第 1269 页。) 阳明先生迫于群小仗武宗淫威,遯藏于巍巍崇峻中。对“北军肆坐慢骂,或故衝道起。” “不为动,且待之以礼”,此乃法度谨严之退遯。退遯之时,又“委曲周旋,修败补罅,积 小防微,阴扶正道。”故有“传示内外,谕北军离家苦楚,居民当敦主客礼。……每出,遇 北军丧,必停车问故,厚与之櫬,嗟叹乃去。”若此反复周旋,终在退遯之时,令佞人忠、 泰大惧。阳明真可谓真知真行“不恶而严”的“时中之圣”。 退遯之法度在于君子以巍巍崇峻之风,委曲周旋,积小防微,阴扶正道,不激小人大肆 其恶。有此法度谨严之退遯,方可扶正道。退遯之时不忘扶正道才是君子之退遯。 3、君子之退遯乃“时中之圣与时消息”此谓“遯之时义大矣哉!” “夫当遯之时,道在于遯,则遯其身以享其道。道犹可享,则享其遯以行于时。非时 中之圣与时消息者,不能与于此也。故曰:‘遯之时义大矣哉!’”(同上,第 979 页。) 阳明被阉宦贬谪至贵州龙场,但其心胸、人格若崇峻高山,巍巍屹立于神圣昊天下, 巍巍乎,法“天下有山”之天道周流,效法时中之圣,叹“遯之时义大矣哉!” 遯之大义 又在与忠、泰“不恶而严”的周旋中,显其“时中之圣”之大矣哉。 晋卦 晋者明出地上,君子以自昭明德。阳明于龙场可谓是身遯道享,故自昭明德、修德进 业,以期他日,德如赤日,丽乎大明,受命当职任,从而亲民、止于至善。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彖》日: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 昼日三接也。 《象》日: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周易晋卦》) 阳明解晋卦,一从上下卦卦象解,重自昭明德;一从初六爻辞解,重守正、宽裕雍容。 1、自昭明德 “‘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日之体本无不明,故谓之大明。有时而不明者, 入于地,则不明矣。心之德本无不明,故谓之明德。有时而不明者,蔽于私也。去其私, 无不明矣。日之出地,日自出也,天无与焉。君子之明明德,自明之也,人无所与焉。自 昭也者,自去其私欲之蔽而已。”(《全集》,第980页。) 晋卦卦象,上离(火)下坤(地),象日之方出。君子当日之方出之时,应有所进。 故“《彖》曰:晋,进也。”君子之进,异于人进,正所谓“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 求之与?”。(《论语·学而》)君子之进,必自昭明德,自昭明德,如“日之出地,日之自 出,…,君子之明明德,自明之也。”阳明从上下卦卦象解“晋”、解“进”重在自昭明 德,自昭明德是君子异于人之进 2、守正、宽裕雍容 “初阴居下,当进之始,上与四应,有晋如之象。然四间方自求进,不暇与初为援, 故又有见摧之象。当此之时,苟能以正自守,则可以获吉。盖当进身之始,德业未著,忠 诚未显,上之人岂能遽相孚信。使其以上之未信,而遂汲汲于未知,则将有失身枉道之耻, 怀愤用智之非,而悔咎之来必矣。故当宽裕雍容,安处以正,则德久而自孚,诚积而自感, 又何咎之有乎?”(同上) 阳明于龙场,不坠君子身处荒野、心在庙堂之志。故其自昭明德,以期“康侯用锡马 蕃庶,昼日三接”。但君子贵“时中”,故阳明于晋卦初爻之义反复其道,求其精微,以自 警戒。日之方出,当有所进,“初阴居下,当进之始,上与四应,有晋如之象。”但“晋如 摧如”(初六爻辞),若忠诚未显,上之未信,若汲汲于求进,则有“失身枉道之耻”,故 “晋如摧如”。阳明此时虽有晋如之雄志,但深怀戒慎之心,只是自昭明德,“宽裕雍容 安处于正”,阳明此解真真可谓识尽初六爻辞髓味:“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晋卦之解,阳明虽有晋如之心,但其进、求如夫子异于人之进、求,只是效法上离(火)

- 8 -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 昼日三接也。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周易·晋卦》) 阳明解晋卦,一从上下卦卦象解,重自昭明德;一从初六爻辞解,重守正、宽裕雍容。 1、 自昭明德 “‘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日之体本无不明,故谓之大明。有时而不明者, 入于地,则不明矣。心之德本无不明,故谓之明德。有时而不明者,蔽于私也。去其私, 无不明矣。日之出地,日自出也,天无与焉。君子之明明德,自明之也,人无所与焉。自 昭也者,自去其私欲之蔽而已。”(《全集》,第 980 页。) 晋卦卦象,上离(火)下坤(地),象日之方出。君子当日之方出之时,应有所进。 故“《彖》曰:晋,进也。”君子之进,异于人进,正所谓“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 求之与?”。(《论语·学而》)君子之进,必自昭明德,自昭明德,如“日之出地,日之自 出,……,君子之明明德,自明之也。”阳明从上下卦卦象解“晋”、解“进”重在自昭明 德,自昭明德是君子异于人之进。 2、 守正、宽裕雍容。 “初阴居下,当进之始,上与四应,有晋如之象。然四间方自求进,不暇与初为援, 故又有见摧之象。当此之时,苟能以正自守,则可以获吉。盖当进身之始,德业未著,忠 诚未显,上之人岂能遽相孚信。使其以上之未信,而遂汲汲于未知,则将有失身枉道之耻, 怀愤用智之非,而悔咎之来必矣。故当宽裕雍容,安处以正,则德久而自孚,诚积而自感, 又何咎之有乎?”(同上) 阳明于龙场,不坠君子身处荒野、心在庙堂之志。故其自昭明德,以期“康侯用锡马 蕃庶,昼日三接”。但君子贵“时中”,故阳明于晋卦初爻之义反复其道,求其精微,以自 警戒。日之方出,当有所进,“初阴居下,当进之始,上与四应,有晋如之象。”但“晋如 摧如”(初六爻辞),若忠诚未显,上之未信,若汲汲于求进,则有“失身枉道之耻”,故 “晋如摧如”。阳明此时虽有晋如之雄志,但深怀戒慎之心,只是自昭明德,“宽裕雍容, 安处于正”,阳明此解真真可谓识尽初六爻辞髓味:“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晋卦之解,阳明虽有晋如之心,但其进、求如夫子异于人之进、求,只是效法上离(火)

象,自昭明德。阳明“玩易”是在龙场大悟格物之旨后所发生的事件,此时阳明已是“时 中之圣”,故其解“晋卦”极重晋卦初六爻辞:“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晋卦之解,阳明重自昭明德、守正与宽裕雍容,这与晋卦卦象也是极其相吻。晋卦卦 象,上离(火)下坤(地)。离者,《说卦》曰:为火、为日、为电。阳明观上离,效之, 只是如日自修其德、自昭明德,“日之出地,日之自出,天无与焉”,自修即久,内心之文 自可如火、如电,明临大地。坤者,顺也、厚也、德含无疆也。故阳明重守正、重宽裕雍 容,以合地象。阳明对初六爻辞之解,也合晋卦下坤之德 “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晋卦彖辞岂不是对阳明日后在中国历史 地位斧凿石岩的断语之辞 结语 阳明论易,最早见之文献者,当属武宗正德元年,阳明因南京科道戴铣、薄彦徽等以 谏忤旨而得罪阉宦刘瑾而下狱。狱中《读易》诗云:“瞑坐玩羲易,洗心见微奥。乃知先 天翁,画画有至数。”(同上,第675页。)武宗二年,寺之异人,为蓍得“明夷”卦, 恒定阳明心志。武宗三年至龙场,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因著“五经臆说”,仅有三卦留存。 武宗十五年,阳明平定朱宸濠乱后,反受张忠、许泰谤谗,诬先生反,(同上,第1270 页。)是年先生“书陈世杰卷”论《易》之“谦”。(《全集》,919页。)据清人胡泉《王阳 明先生经说弟子记》所载,阳明与弟子论易共有16则。考之是书,阳明与弟子论易多是 就易理释其致良知教,非是如龙场专就易卦卦辞、彖辞与象传而论。(清·胡泉《王阳明 先生经说弟子记》,广文书局,中华民国64年。) 观阳明一生论易,龙场《玩易窝记》及《五经臆说》中所存三卦论易最详,予此阳明 之说甚明:“此古之君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而不知老之将至也夫!吾知所以终吾身矣。” 故龙场于“易”用力甚勤,论说最详。但《五经臆说》仅存三卦,对于这一现象,这自然 与阳明为学只曰:“致良知”,而不愿以“知解接人”有直接关联,但为何还有三卦存于《五 经臆说》中。对于这一现象,笔者认为龙场三卦甚能体现阳明当时在龙场的处境,故阳明 虽不愿以“知解接人”,但于此三卦还是极其重视的。 龙场三卦极其真切地反映了阳明当时的境域。 从京师这一政治文化中心贬至龙场,如此反差,正应恒卦卦象。上为迅雷、下为烈风, 于此迅雷烈风激荡变动之际,君子贵“立不易方”,“立不易方”才可于风雷变动之际,“亨, 无咎,利贞,利有攸往。”阉宦弄权,被贬龙场,可谓天下无道,君子不为世用。不为世 用则遜,選是身遜而道享,故君子知“選之时义大矣哉!”君子当遜则遜,選必遜藏于巍 巍崇峻中,若此才可身遜道享。身遜道享,无疑昭示君子,自可宽裕雍容、自昭明德,以 达“明出地上”为世所用之界。 龙场三卦不仅体现阳明在龙场的真实处境,同时阳明于龙场动心忍性、观易三卦,明 君子于世贵恒、贵知身遜道享,身遜道享才可宽裕雍容、自昭明德,终由“明夷”之“明 入地中”这一蒙大难(Nan)、蒙大难(Nan)的困厄之境,达“晋”之“明出地上,顺而 丽乎大明”的赤日当空、朗月悬天的“时中之圣”界 阳明于龙场《玩易窝记》高度赞叹《易》精微、高明,但《五经臆说》只存有“恒 遜”、“晋”三卦,其缘由姑臆解如上 参考文献: 1、《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朱熹《周易本义》,中国书店,1989年版

- 9 - 象,自昭明德。阳明“玩易”是在龙场大悟格物之旨后所发生的事件,此时阳明已是“时 中之圣”,故其解“晋卦”极重晋卦初六爻辞:“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晋卦之解,阳明重自昭明德、守正与宽裕雍容,这与晋卦卦象也是极其相吻。晋卦卦 象,上离(火)下坤(地)。离者,《说卦》曰:为火、为日、为电。阳明观上离,效之, 只是如日自修其德、自昭明德,“日之出地,日之自出,天无与焉”,自修即久,内心之文 自可如火、如电,明临大地。坤者,顺也、厚也、德含无疆也。故阳明重守正、重宽裕雍 容,以合地象。阳明对初六爻辞之解,也合晋卦下坤之德。 “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晋卦彖辞岂不是对阳明日后在中国历史 地位斧凿石岩的断语之辞。 结语 阳明论易,最早见之文献者,当属武宗正德元年,阳明因南京科道戴铣、薄彦徽等以 谏忤旨而得罪阉宦刘瑾而下狱。狱中《读易》诗云:“瞑坐玩羲易,洗心见微奥。乃知先 天翁,画画有至数。” (同上,第 675 页。)武宗二年,寺之异人,为蓍得“明夷”卦, 恒定阳明心志。武宗三年至龙场,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因著“五经臆说”,仅有三卦留存。 武宗十五年,阳明平定朱宸濠乱后,反受张忠、许泰谤谗,诬先生反,(同上,第 1270 页。)是年先生“书陈世杰卷”论《易》之“谦”。(《全集》,919 页。)据清人胡泉《王阳 明先生经说弟子记》所载,阳明与弟子论易共有 16 则。考之是书,阳明与弟子论易多是 就易理释其致良知教,非是如龙场专就易卦卦辞、彖辞与象传而论。(清·胡泉《王阳明 先生经说弟子记》,广文书局,中华民国 64 年。) 观阳明一生论易,龙场《玩易窝记》及《五经臆说》中所存三卦论易最详,予此阳明 之说甚明:“此古之君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而不知老之将至也夫!吾知所以终吾身矣。”。 故龙场于“易”用力甚勤,论说最详。但《五经臆说》仅存三卦,对于这一现象,这自然 与阳明为学只曰:“致良知”,而不愿以“知解接人”有直接关联,但为何还有三卦存于《五 经臆说》中。对于这一现象,笔者认为龙场三卦甚能体现阳明当时在龙场的处境,故阳明 虽不愿以“知解接人”,但于此三卦还是极其重视的。 龙场三卦极其真切地反映了阳明当时的境域。 从京师这一政治文化中心贬至龙场,如此反差,正应恒卦卦象。上为迅雷、下为烈风, 于此迅雷烈风激荡变动之际,君子贵“立不易方”,“立不易方”才可于风雷变动之际,“亨, 无咎,利贞,利有攸往。”阉宦弄权,被贬龙场,可谓天下无道,君子不为世用。不为世 用则遯,遯是身遯而道享,故君子知“遯之时义大矣哉!”君子当遯则遯,遯必遯藏于巍 巍崇峻中,若此才可身遯道享。身遯道享,无疑昭示君子,自可宽裕雍容、自昭明德,以 达“明出地上”为世所用之界。 龙场三卦不仅体现阳明在龙场的真实处境,同时阳明于龙场动心忍性、观易三卦,明 君子于世贵恒、贵知身遯道享,身遯道享才可宽裕雍容、自昭明德,终由“明夷”之“明 入地中”这一蒙大难(Nàn)、蒙大难(Nán)的困厄之境,达“晋”之“明出地上,顺而 丽乎大明”的赤日当空、朗月悬天的“时中之圣”界。 阳明于龙场《玩易窝记》高度赞叹《易》精微、高明,但《五经臆说》只存有“恒”、 “遯”、“晋”三卦,其缘由姑臆解如上。 参考文献: 1、《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版。 2、朱熹《周易本义》,中国书店,1989 年版

3、清·胡泉《王阳明先生经说弟子记》,广文书局,中华民国64年。 4、清·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5、胡朴安《周易古史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6、黄守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7、温海明《王阳明易学略论》,《周易研究》,1998年第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 10 - 3、 清·胡泉《王阳明先生经说弟子记》,广文书局,中华民国 64 年。 4、 清·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年。 5、 胡朴安《周易古史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 6、 黄守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7、 温海明 《王阳明易学略论》,《周易研究》,1998 年第 3 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