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微积分)第1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89
文件大小:2.56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1.1 函数 1.2 极限的概念 1.3 极限的运算 1.4 函数的连续性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1章函数极限与连续 1.1 函数 1.2极限的概念 1.3 极限的运算 1.4 函数的连续性 结束

1.1 函数 1.2 极限的概念 1.3 极限的运算 1.4 函数的连续性 第1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结束

1.1函数 1.1.1 函数的概念 定义1设x与是两个变量,若当变量x在非空数集D内任取 一个数值时,变量x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总有一个确定的 数值y与之对应,则称变量为变量x的函数,记作 x∈Dy=f(x) 称D为该函数的定义域记为D,.称为自变量,称y为因变量, 当自变量x取数值x∈D时,与x,对应的因变量的值 称为函数y=f(x)在点,处的函数值,记为f(x,)或yk=,, 当x取遍D内的各个数值时,对应的变量,取值的全体组成 数集称做这个函数的值域记为Z,。 前页后页结束

前页 后页 结束 当自变量x取数值 时,与 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 称为函数 在点 处的函数值,记为 或 . 当x 取遍D内的各个数值时, 对应的变量y 取值的全体组成 0 x D  0 | x x y = 0 x 0 x 0 f x( ) 定义1 设x与y是两个变量,若当变量x在非空数集D内任取 一个数值时,变量x 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总有一个确定的 数值y 与之对应,则称变量y为变量x 的函数,记作 称D为该函数的定义域.记为Df .称x为自变量,称y为因变量. x D  1.1.1 函数的概念 数集称做这个函数的值域.记为Zf 。 1.1 函 数 y f x = ( ) y f x = ( )

1.1.2 函数的表示法 (1)公式法用数学公式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 系,是函数的公式表示法如例1是用公式法表示函数, 刚1已知某商品的总成本函数为:G-Q@=10+亨 (2)表格法自变量x与因变量的一些对应值用表格列出 例2某工厂全年1一6月原材料进货数量如下表,这 里表达的是时间和原材料进货数量之间的关系. T(月) 2 4 5 6 Q(吨) 11 10 12 11 12 12 前页后页结来

前页 后页 结束 1.1.2 函数的表示法 例1 已知某商品的总成本函数为: 2 ( ) 100 4 Q C C Q = = + 例2 某工厂全年1—6月原材料进货数量如下表,这 里表达的是时间和原材料进货数量之间的关系. T(月) 1 2 3 4 5 6 Q(吨) 11 10 12 11 12 12 (1)公式法 用数学公式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 系,是函数的公式表示法.如例1是用公式法表示函数. (2)表格法 自变量x与因变量y的一些对应值用表格列出

(3)图示法用函数yx)的图形给出自变量x与因变量y 之间的关系: 例3需求函数与供给函 数.Q=fP) Q=pP) O=0(P) 如图.P表示商品价格,Q 表示需求量,供给量,E点 Q=f(P) 为需求和供给平衡点· P 说明 三种表示法各有所长,缺一不可,如三角函数,三角 函数表,三角函数图像,都是表示三角函数,可以相 互补充。 前页后页结束

前页 后页 结束 (3) 图示法 用函数y=f(x)的图形给出自变量x与因变量y 之间的关系. 例3 需求函数与供给函 数. , 如图.P表示商品价格,Q 表示需求量,供给量,E点 为需求和供给平衡点. Q f P = ( ) Q P =( ) S S E Q P O Q=φ(P) Q=f(P) 说明 三种表示法各有所长,缺一不可,如三角函数,三角 函数表,三角函数图像,都是表示三角函数,可以相 互补充

注: (1)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函数的两个主要要素 (2)如果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则 它们是相同的函数 (3)在实际问题中,函数的定义域是由实际意义确定的 (4)在研究由公式表达的函数时,我们约定:函数的定义 域是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一切实数值所组 成的数集, 例4求函数y= x+1 x+3 的定义域 解当分母 x+3≠0时,此函数式都有意义 因此函数的定义域为(-o,-3)U(-3,+∞) 前页后页结束

前页 后页 结束 例4 求函数 的定义域 (1)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函数的两个主要要素。 注: (2)如果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则 它们是相同的函数. (4)在研究由公式表达的函数时,我们约定:函数的定义 域是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一切实数值所组 成的数集. (3)在实际问题中,函数的定义域是由实际意义确定的. 1 3 x y x + = + 解 当分母 x + 3 0 时,此函数式都有意义 因此函数的定义域为 ( , 3) ( 3, ) − − − +

例5求函数y=V16-x2+ln(sinx)的定义域 解要使函数y有定义,必须使 16-x220, 成立 sinx>0, 即 -4≤x≤4, 2nm<x<(2n+1)z,n=0,±1,±2,. 这两个不等式的公共解为 -4≤x<-π与0<x<π,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4,-x)与(0,π). 前页后页结束

前页 后页 结束 例5 求函数 的定义域. 2 y x x = − + 16 ln(sin ) 4 4, 2 (2 1) , 0 1 2 x n x n n 即 , , ,   −       + =   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4, ) (0, ) − −  与 . 解 要使函数y 有定义,必须使 2 16 0, sin 0, x x 成立  −     −   −   4 0 , x x   与 这两个不等式的公共解为

例6 设有函数1心)=x=1,g网= ,问它们是否为 同一个函数 解当x≠-1时,函数值f(x)=g(x), 但是f(x)的定义域(-o,+∞), 而g(x)在点x=-1无定义 其定义域为(-o,-1)与(-1,+∞): 由于f(x)与g(x)的定义域不同,所以它们不是 同一个函数 前页后页结束

前页 后页 结束 解 当 时,函数值 设有函数 ,问它们是否为 同一个函数. 2 1 ( ) 1, ( ) 1 x f x x g x x − = − = + 例6 f x g x ( ) ( ), = ( , ), − + 由于 与 的定义域不同,所以它们不是 同一个函数. f x( ) g x( ) x  −1 但是 f x( ) 的定义域 而 在点 无定义 其定义域为 g x( ) x = −1 ( , 1) ( 1, ). − − − + 与

在实际问题中,有时会遇到一个函数在定义域的 不同范围内,用不同的解析式表示的情形,这样的函 数称为分段函数. 例如符号函数 x>0 y=sgnx 是一个分段函数,它的定义域为(一0,十0) 分段函数是用几个公式合起来表示一个函数,而不 是表示几个函数, 前页后页结束

前页 后页 结束 在实际问题中,有时会遇到一个函数在定义域的 不同范围内,用不同的解析式表示的情形,这样的函 数称为分段函数. 例如符号函数 1 0 0 0 1 0 , sgn , , x y x x x    = = =   −   是一个分段函数,它的定义域为 ( , ) − + 分段函数是用几个公式合起来表示一个函数,而不 是表示几个函数

例7 y=f(x)= x2, 0≤x≤1, 2x, 1<x≤2. fx)的定义域是0,2], 当∈I0,1时,f(x)=x2 当∈(1,2时,f(x)=2x 由于 21eo, 因此/9-w=r= 而e2因此/)2×-3 前页后页结束

前页 后页 结束 2 , 0 1, ( ) 2 , 1 2. x x y f x x x    = =     f (x)的定义域是[0,2], 2 2 1 1 1 2 , (1) 1 1; 2 2 4 f f         = = = =     因此 1 ,1 [0,1] 2 由于  , 例7 3 3 3 (1,2] 2 3. 2 2 2 f    =  =     而 ,因此 当 x [ , ] 0 1 时, 2 f x x ( ) = 当 x ( , ] 1 2 时, f x x ( ) 2 =

1.1.3 复合函数 定义设是的函数,y=f(uleU,而u是x的函数 u=p(x,x∈D,并且o(x)的值域包含f(u)的定义 域,即p(x)∈U,x∈D,则y通过u的联系也是x的函 数,称此函数是由y=四)及=o(x)复合而成的复合 函数,记作y=fIp(x儿, 并称x为自变量,称为中间变量, 例8分析函数y=c0s2-~是由哪几个函数复合而成. 解 函数y=c0s2x-1是由y=c0su,u=2"和v=x-1 复合而成,并易知其定义域为(一∞,+∞) 前页后页结束

前页 后页 结束 定义 设y是u的函数,y = f (u), ,而u是x的函数 ,并且 的值域包含f (u)的定义 域,即 ,则y 通过u 的联系也是x的函 数,称此函数是由y =f(u) 及 复合而成的复合 函数,记作 u x x D =  ( ), uU ( ) x U x D   , (x) u =(x) 1.1.3 复合函数 并称 x 为自变量,称 u 为中间变量. y f x = [ ( )],  例8 分析函数 是由哪 几个函数复合而成. 1 cos2x y − = 解 函数y = cos2 x−1 是由 y = cosu, 2 1 v u v x = = − 和 复合而成,并易知其定义域为 ( , ) − +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