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7
文件大小:44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名称 线性代数 三、课程管理院(系)及教研室 理学院经济数学教研室 四、大纲说明 1、适用专业、层次:经济管理本科专业 2、学时与学分数:学时48,共3学分 3、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经济管理专业基础必修课,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 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具有比较熟练 的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取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 基础:并使学生受到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熏陶和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 题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4、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考试方式为闭卷,期末成绩满分为100分, 其中平时占20%,期末卷面成绩占80% 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行列式 [内容提要] §1.1n阶行列式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名称 线性代数 三、课程管理院(系)及教研室 理学院经济数学教研室 四、大纲说明 1、适用专业、层次:经济管理本科专业 2、学时与学分数:学时 48,共 3 学分 3、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经济管理专业基础必修课,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 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具有比较熟练 的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取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 基础;并使学生受到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熏陶和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 题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4、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考试方式为闭卷,期末成绩满分为`100 分, 其中平时占 20%,期末卷面成绩占 80% 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行列式 [内容提要] §1.1 n 阶行列式

§1.2行列式的性质 §1.3行列式按行(列)展开 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拉普拉斯定理(不证明)。 §1.4克莱姆法则 [要求与说明] 1.理解n阶行列式的定义及其性质。 2.掌握用行列式的定义、性质和有关定理去计算较简单的n阶 行列式的方法。 3.掌握克莱姆法则。 第二章 线性方程组 [内容提要] §2.1消元法解线性方程组 §2.2线性方程组解的初步讨论 矩阵的概念:矩阵的初等行变换;线性方程组有唯一解、无穷多 组解和无解的讨论;齐次线性方程有非零解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2.3n维向量 维向量的定义;向量的加法和数乘运算;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2.4向量组的秩 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向量组的秩。 §2.5矩阵的秩 矩阵的行秩与列秩:矩阵的秩:矩阵的秩与其子式的关系:初等

§1.2 行列式的性质 §1.3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 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拉普拉斯定理(不证明)。 §1.4 克莱姆法则 [要求与说明] 1. 理解 n 阶行列式的定义及其性质。 2. 掌握用行列式的定义、性质和有关定理去计算较简单的 n 阶 行列式的方法。 3.掌握克莱姆法则。 第二章 线性方程组 [内容提要] §2.1 消元法解线性方程组 §2.2 线性方程组解的初步讨论 矩阵的概念;矩阵的初等行变换;线性方程组有唯一解、无穷多 组解和无解的讨论;齐次线性方程有非零解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2.3 n 维向量 n 维向量的定义;向量的加法和数乘运算;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2.4 向量组的秩 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向量组的秩。 §2.5 矩阵的秩 矩阵的行秩与列秩;矩阵的秩;矩阵的秩与其子式的关系;初等

变换求矩阵的秩。 §2.6线性方程组解的一般理论 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别定理;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非齐次线 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要求与说明] 1.理解向量的概念:熟练掌握向量的加法和数乘运算。 2.了解向量组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向量组的秩和矩阵的秩 等概念。掌握求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和矩阵的秩的方法。 3.掌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了解线性方程组的特解,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和一般解的概念。 4.熟练掌握用矩阵初等行变换的方法求线性方程组的一般解。 第三章矩阵 [内容提要] §3.1矩阵的运算 矩阵相等;矩阵加法:矩阵的数乘和乘法:矩阵转置:矩阵的行 列式。 §3.2几种特殊的矩阵 对角阵:数量阵:上(下)三角矩阵:对称及反对称矩阵: §3.3分块矩阵 分块矩阵及其运算;难对角矩阵;形如 (AB o c)

变换求矩阵的秩。 §2.6 线性方程组解的一般理论 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别定理;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非齐次线 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要求与说明] 1. 理解向量的概念;熟练掌握向量的加法和数乘运算。 2. 了解向量组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向量组的秩和矩阵的秩 等概念。掌握求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和矩阵的秩的方法。 3. 掌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了解线性方程组的特解, 导出组的基础解系和一般解的概念。 4.熟练掌握用矩阵初等行变换的方法求线性方程组的一般解。 第三章 矩阵 [内容提要] §3.1 矩阵的运算 矩阵相等;矩阵加法;矩阵的数乘和乘法;矩阵转置;矩阵的行 列式。 §3.2 几种特殊的矩阵 对角阵;数量阵;上(下)三角矩阵;对称及反对称矩阵; §3.3 分块矩阵 分块矩阵及其运算;难对角矩阵;形如         O C A B

的分块矩阵的行列式。 §3.4逆矩阵 可逆矩阵的定义:伴随阵与逆矩阵的关系;逆矩阵性质:分块矩 阵求逆。 §3.5初等矩阵 初等矩阵定义:初等矩阵与矩阵初等变换的关系。初等变换求矩 阵的逆。 [要求与说明] 1.熟练掌握矩阵加、减、乘和数乘的运算规则,了解其经济背景。 熟练掌握矩阵的行列式的有关性质。 2.了解矩阵分块的原则:掌握分块矩阵的运算法则。 3.理解可逆矩阵的概念及其性质;会用伴随阵求矩阵的逆。熟 练掌握用初等行变换的方法求矩阵的逆。 4.了解初等矩阵的概念及它们与矩阵初等变换的关系。 第四章向量空间 [内容提要] §4.1向量空间 向量空间的定义:n维向量空间R";R的基底:向量的坐标:子 空间及其维数。 §4.2向量的内积 向量内积的定义:向量的长度:R"的标准正交基;施密特正交化

的分块矩阵的行列式。 §3.4 逆矩阵 可逆矩阵的定义;伴随阵与逆矩阵的关系;逆矩阵性质;分块矩 阵求逆。 §3.5 初等矩阵 初等矩阵定义;初等矩阵与矩阵初等变换的关系。初等变换求矩 阵的逆。 [要求与说明] 1.熟练掌握矩阵加、减、乘和数乘的运算规则,了解其经济背景。 熟练掌握矩阵的行列式的有关性质。 2. 了解矩阵分块的原则;掌握分块矩阵的运算法则。 3. 理解可逆矩阵的概念及其性质;会用伴随阵求矩阵的逆。熟 练掌握用初等行变换的方法求矩阵的逆。 4.了解初等矩阵的概念及它们与矩阵初等变换的关系。 第四章 向量空间 [内容提要] §4.1 向量空间 向量空间的定义;n 维向量空间 R n;R n的基底;向量的坐标;子 空间及其维数。 §4.2 向量的内积 向量内积的定义;向量的长度;R n的标准正交基;施密特正交化

方法。 §4.3正交变换与正交矩阵 正交变换的定义:正交矩阵定义及其性质。 [要求与说明] 1.了解向量空间的概念;知道R的基底、子空间及其维数的概 念。知道向量在不同基底下的坐标变换。 2.了解向量内积的定义,掌握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正交化方法。 3.了解正交矩阵的定义:知道其主要性质。 第五章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内容提要] §5.1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定义;特征方程:特征值;特征向量 的求法及有关性质:矩阵的迹。 §5.2相似矩阵和矩阵对角化的条件 相似矩阵的定义和性质:矩阵可对角化的条件。 §5.3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实对称矩阵特征值的性质;利用正交矩阵化实对称矩阵为对角 形。 §5.4非负矩阵 非负矩阵的定义及经济背景:不可分矩阵:非负矩阵的配朗一弗 罗本尼斯定理(不证明)

方法。 §4.3 正交变换与正交矩阵 正交变换的定义;正交矩阵定义及其性质。 [要求与说明] 1. 了解向量空间的概念;知道 R n的基底、子空间及其维数的概 念。知道向量在不同基底下的坐标变换。 2. 了解向量内积的定义,掌握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正交化方法。 3. 了解正交矩阵的定义;知道其主要性质。 第五章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内容提要] §5.1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定义;特征方程;特征值;特征向量 的求法及有关性质;矩阵的迹。 §5.2 相似矩阵和矩阵对角化的条件 相似矩阵的定义和性质;矩阵可对角化的条件。 §5.3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实对称矩阵特征值的性质;利用正交矩阵化实对称矩阵为对角 形。 §5.4 非负矩阵 非负矩阵的定义及经济背景;不可分矩阵;非负矩阵的配朗—弗 罗本尼斯定理(不证明)

※§5.5对角占优矩阵 对角占优矩阵的定义:非异性:特征值性质。 ※§5.6矩阵级数 向量知矩阵序列的极限;矩阵级数的收敛性及收敛条件。 ※§5.7投入产出分析简介 投入产出数学模型:直接消耗和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要求与说明] 1.了解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等概念及有关性质。熟练掌握求 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方法, 2.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和矩阵相似于对角形矩阵的条件。 3.掌握将实对称矩阵化为对角阵的方法。 4.知道非负矩阵的定义及有关性质。 第六章二次型 [内容提要] §6.1二次型 二次型及其矩阵形式:合同矩阵与二次型的标准形。 §6.2二次型的标准形 基本定理:用配方法和正交变换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6.3正定二次型 规范形:惯性定理;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及其性质。 [要求与说明]

※§5.5 对角占优矩阵 对角占优矩阵的定义;非异性;特征值性质。 ※§5.6 矩阵级数 向量知矩阵序列的极限;矩阵级数的收敛性及收敛条件。 ※§5.7 投入产出分析简介 投入产出数学模型;直接消耗和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要求与说明] 1. 了解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等概念及有关性质。熟练掌握求 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方法。 2. 了解相似矩阵的概念和矩阵相似于对角形矩阵的条件。 3.掌握将实对称矩阵化为对角阵的方法。 4.知道非负矩阵的定义及有关性质。 第六章 二次型 [内容提要] §6.1 二次型 二次型及其矩阵形式;合同矩阵与二次型的标准形。 §6.2 二次型的标准形 基本定理;用配方法和正交变换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6.3 正定二次型 规范形;惯性定理;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及其性质。 [要求与说明]

1.了解二次型的定义;掌握二次型的矩阵表示方法。 2.会用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掌握用正交变换化二次型为 标准形的方法。 3.了解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定义和有关性质。 学时分配建义表 章 课程内容 教学时数 习题课时数 行列式 4 2 线性方程组 12 2 三 矩阵 4 2 四 向量空间 4 2 五 矩阵的特征和特征向量 8 2 六 二次型 4 2 合计 36 12 七、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四川人民出版社 经济应用数学基础(第二分册线性代 数)龚德恩主编

1. 了解二次型的定义;掌握二次型的矩阵表示方法。 2. 会用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掌握用正交变换化二次型为 标准形的方法。 3. 了解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定义和有关性质。 学时分配建义表 章 课程内容 教学时数 习题课时数 一 行列式 4 2 二 线性方程组 12 2 三 矩阵 4 2 四 向量空间 4 2 五 矩阵的特征和特征向量 8 2 六 二次型 4 2 合计 36 12 七、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 四川人民出版社 经济应用数学基础(第二分册 线性代 数) 龚德恩 主编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