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线性代数)第五章 矩阵的对角化问题(2/3)

二.相似矩阵的定义及性质 定义:设A,B都是n阶矩阵,若存在可逆矩阵P,使得 PAP=B 则称矩阵B是矩阵A的相似矩阵, 或称矩阵A与矩阵B相似,记作A~B 对A进行运算P一1AP称为对A进行相似变换, 可逆矩阵P称为把矩阵A变成矩阵B的相似变换矩阵。 注:矩阵相似是一种等价关系 (1)反身性:A~A. (2)对称性:若A~B则B~A. (3)传递性:若A~B,B~C,则A~C
1 二. 相似矩阵的定义及性质 定义: 设 A B, 都是 n 阶矩阵,若存在可逆矩阵 P ,使得 1 P AP B − = 则称矩阵 B 是矩阵 A 的相似矩阵, 对 A 进行运算 P AP -1 称为对 A 进行相似变换, 可逆矩阵 P 称为把矩阵 A 变成矩阵 B 的相似变换矩阵。 或称矩阵 A 与矩阵 B 相似,记作 A B 注:矩阵相似是一种等价关系 (1)反身性: A A. (2)对称性:若 A B 则 B A. (3)传递性:若 A B B C , , 则 A C

性质1:相似矩阵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相同特征值、 相同的行列式、相同的迹、相同的秩 推论:若矩阵Awm与对角阵人= 相似, 入m》 则元1,元2,.,元n是A的n个特征值。 2
2 性质1: 相似矩阵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相同特征值、 相同的行列式、相同的迹、相同的秩 推论:若矩阵 A n n 与对角阵 相似, 1 2 n = 则 1 2 , , , n 是 A 的 n 个特征值

其它的有关相似矩阵的性质:(介绍) (1)相似矩阵或者都可逆,或者都不可逆。 当它们可逆时,它们的逆矩阵也相似。 (2)若A与B相似,则kA与kB相似。(k为正整数) (3)若A与B相似,则Am与Bm相似。(m为正整数) (4)若A与B相似,而f(x)是一个多项式, 则f(A)与f(B)相似。 (5)P(4)P=(PAP)(P-AP). (6)P(kA+kA)P=kPAP+kPAP (k,k,为任意常数)
3 (1) 相似矩阵或者都可逆,或者都不可逆。 当它们可逆时,它们的逆矩阵也相似。 其它的有关相似矩阵的性质:(介绍) (3) 若 A 与 B 相似,则 A m 与 B m 相似。( m 为正整数) ( ) ( )( ) 1 1 1 1 2 1 2 P A A P P A P P A P . − − − (5) = ( ) 1 1 1 P k A k A P k P A P k P A P 1 1 2 2 1 1 2 2 − − − (6) + = + (k k 1 2 , 为任意常数) (2) 若 A 与 B 相似,则 kA 与 kB 相似。( k 为正整数) (4) 若 A 与 B 相似,而 f x( ) 是一个多项式, 则 f A( ) 与 f B( ) 相似

注:(1)与单位矩阵相似的阶矩阵只有单位阵E本身, 与数量矩阵kE相似的阶方阵只有数量阵kE本。 书p136例5.2.1 (2)有相同特征多项式的矩阵不一定相似。 三.矩阵可对角化的条件(利用相似变换把方阵对角化) 对n阶方阵A,如果可以找到可逆矩阵P, 使得PAP=人为对角阵,就称为把方阵A对角化。 4
4 (2)有相同特征多项式的矩阵不一定相似。 注: (1)与单位矩阵相似的n阶矩阵只有单位阵E本身, 与数量矩阵kE 相似的n阶方阵只有数量阵kE本。 书p136 例5.2.1 三. 矩阵可对角化的条件(利用相似变换把方阵对角化) 对 n 阶方阵 A ,如果可以找到可逆矩阵 P , 使得 P AP −1 = 为对角阵,就称为把方阵 A 对角化

定理1:n阶矩阵A可对角化(与对角阵相似) 台A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推论:若n阶方阵A有n个互不相同的特征值, 则A可对角化。(与对角阵相似)(逆命题不成立) 注:(1)若A~人,则人的主对角元素即为A的特征值, 如果不计的排列顺序,则A唯一,称之为 矩阵A的相似标准形。 (2)可逆矩阵P由A的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作列向量构成。 5
5 定理1: n 阶矩阵 A 可对角化(与对角阵相似) A 有 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2)可逆矩阵 由 的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作列向量构成。 P A n (逆命题不成立) 推论:若 n 阶方阵 A 有 n 个互不相同的特征值, 则 A 可对角化。(与对角阵相似) 注:(1)若 A , 则 的主对角元素即为 A 的特征值, 矩阵 A 的相似标准形。 k 如果不计 的排列顺序,则 唯一,称之为

例1:判断下列实矩阵能否化为对角阵? -22 2 -1 2 (1)A= -2 -2 4 (2)A= 5 -3 3 24-2 -1 0 -2 解: 1-2 -2 2 (1)川A-元E到= -2 -2-九 4 2 4 -2- =-(2-22(2+7)=0 得九1=儿2=2,人3=-7 6
6 例1: 判断下列实矩阵能否化为对角阵? 1 2 2 (1) 2 2 4 2 4 2 A − = − − − 2 1 2 (2) 5 3 3 1 0 2 A − = − − − 解: ( 2) ( 7) 2 = − − + = 0 1 2 2 (1) 2 2 4 2 4 2 A E − − − = − − − − − 得 1 2 3 = = = − 2, 7

当21=22=2时,齐次线性方程组为(A-2E)X=0 -1 -2 (A-2E)= -4 24 x,=-2x+2x3(-2 2 得基础解系卫1= 1= 0 1 当23=-7时,齐次线性方程组为(A+7E)X=0 8-2 2 (A+7E)= -2 5 24 7
7 得基础解系 1 2 2 2 1 , 0 . 0 1 p p − = = 当 1 2 = = 2 时,齐次线性方程组为 ( A E X − = 2 0 ) ( ) 1 2 2 2 2 4 4 2 4 4 A E − − − = − − − 1 2 2 0 0 0 0 0 0 − → 1 2 3 x x x = − + 2 2 当 时,齐次线性方程组为 ( A E X + = 7 0 ) 3 = −7 ( ) 8 2 2 7 2 5 4 2 4 5 A E − + = − 1 1 0 2 0 1 1 0 0 0 →

X1=一 3 1 2 得基础解系P3= X2=一X3 -2 -2 21 1 02≠0 01 -2 ∴.P1,P2,P3线性无关 即A有3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所以A可以对角化。 8
8 得基础解系 3 1 2 2 p = − 1 3 2 3 1 2 x x x x = − = − 2 2 1 1 0 2 0 0 1 2 − − 1 2 3 p p p , , 线性无关 即A有3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所以A可以对角化

2-2 -1 2 A -3 -2 (2)A-元E= 5 -3-2 3 -1 0 -2-2 =-(1+1)3=0.1=2=元=-1. 当人1=人2=入3=-1时,齐次线性方程组为(A+E)X=0 -8日 1 得基础解系 5= -1 所以A不能化为对角矩阵, 1 9
9 2 1 2 (2) 5 3 3 1 0 2 A E − − − = − − − − − ( ) 3 = − + = 1 0 2 1 2 5 3 3 1 0 2 A − = − − − 得基础解系 1 1 , 1 − = − 所以 A 不能化为对角矩阵. 1 2 3 = = = − 1. 当 时,齐次线性方程组为 ( A E X + = ) 0 1 2 3 = = = −1 ( ) 3 1 2 5 2 3 1 0 1 A E − + = − − − 1 0 1 0 1 1 000 →

6 0 例2:设A= -3 -5 0 ·问A能否对角化? -3-61 若能对角化,求出可逆矩阵P使得PAP为对角阵。 4-2 6 0 解:A-九E= -3 -5-λ 0 -3 -61-2 =-(-1)2(2+2)=0 .九1=22=1,儿3=-2. 10
10 解: 4 6 0 3 5 0 3 6 1 A E − − = − − − − − − ( ) ( ) 2 = − − + = 1 2 0 例2:设 4 6 0 3 5 0 . 3 6 1 A = − − − − 若能对角化,求出可逆矩阵 P 使得 P AP −1 为对角阵。 问 A 能否对角化? 1 2 3 = = = − 1, 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线性代数)第五章 矩阵的对角化问题(1/3).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线性代数)第六章 二次型(2/2).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线性代数)第六章 二次型(1/2).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线性代数)第二章 矩阵(1/4).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线性代数)第一章 行列式(2/2).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线性代数)第一章 行列式(1/2).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线性代数)第二章 矩阵(习题课).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线性代数)第二章 矩阵(4/4).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线性代数)第二章 矩阵(3/4).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线性代数)第二章 矩阵(2/4).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线性代数)第三章 向量空间(2/4).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线性代数)第三章 向量空间(1/4).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微积分)第10章 无穷级数.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微积分)第5章 定积分.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微积分)第4章 不定积分.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微积分)第3章 中值定理、导数应用.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微积分)第2章 导数与微分.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微积分)第1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微积分)第9章 常微分方程.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微积分)第8章 多元函数积分学.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线性代数)第五章 矩阵的对角化问题(3/3).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线性代数)第四章 线性方程组.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线性代数)第三章 向量空间(4/4).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线性代数)第三章 向量空间(习题课).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概率统计)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2节 离散型随机变量.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概率统计)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3节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概率统计)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4节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概率统计)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第1节 随机事件的概率.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概率统计)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第2节 等可能概型与几何概型.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概率统计)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第3节 条件概率.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概率统计)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第4节 独立性.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概率统计)第一章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第5节 n重贝努里概型.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概率统计)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1节 随机变量.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概率统计)第七章 参数估计.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概率统计)第五章 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概率统计)第六章 样本及抽样分布.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概率统计)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第5节 矩.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概率统计)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3节 条件分布.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概率统计)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4节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ppt
-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概率统计)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5节 多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