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

口腔正砖学实验大纲 课程名称:口腔正畸学 英文名称:orthodontics 课程性质:专业课 面向专业:口腔医学专业 实验指导书名称:口腔正畸学实验教程 主编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口整正琦学教研室 实验讲义名称:口腔医学实验教程 一、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实验地位: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和理论讲课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口腔正畸学学科教学体系 实验作用: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使本学科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是对理论 讲课的巩周、补充和深化,对于完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验日的:通过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应使学生熟悉常用口腔正畸治疗的基本操作及正畸 治疗的基本技能,以及掌程常见错合畸形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完成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 并结合理论讲课内容独立思考,深入讨论,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口腔医 学其他课程和临床实践莫定基础。 二、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完成正骑临床常用操作技能和基本操作的训练,包括口腔检查与诊断、x线头测量片的描 测、活动矫治器周位体的制作、活动矫治器周位体的制作、周定轿治器弓丝及各类弹簧的弯制、 病案讨论,详见第八项内容。 三、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
口腔正畸学实验大纲 课程名称:口腔正畸学 英文名称:orthodontics 课程性质:专业课 面向专业:口腔医学专业 实验指导书名称:口腔正畸学实验教程 主编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教研室 实验讲义名称:口腔医学实验教程 一、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实验地位: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和理论讲课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口腔正畸学学科教学体系。 实验作用: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使本学科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是对理论 讲课的巩固、补充和深化,对于完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验目的:通过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应使学生熟悉常用口腔正畸治疗的基本操作及正畸 治疗的基本技能,以及掌握常见错合畸形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完成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 并结合理论讲课内容独立思考,深入讨论,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口腔医 学其他课程和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完成正畸临床常用操作技能和基本操作的训练,包括口腔检查与诊断、x 线头测量片的描 测、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固定矫治器弓丝及各类弹簧的弯制、 病案讨论。详见第八项内容。 三、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

开设综合性的专业实验,通过口腔检查与诊断、x线头测量片的描测、活动矫治器固位体 的制作、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固定轿治器弓丝及各类弹簧的弯制、病案讨论等实验,要 求学生了解口腔正畸常见病例治疗的基本诊断和治疗原则:掌口腔正畸治疗的基本操作,以 便获得掌握正琦临床和科研的能力. 四、实验报告 每次实脸课均上交实验报告,严格技照实验报告标准评分。 五、考核与考试 口整正畸学实验教学成绩占学科总成绩的30%,其中实验技能成绩占9%(即动手能力、实 验正确性、器材的消耗和损坏程度各占%):实验报告成绩占21%(定量评分方法详见《口腔 材料学实验教程附册》,每个实验为100分),重点是“实验结果”的表达是香正确和真实。 “结论和讨论”的水平如何。虽然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但按个人评定成绩,每位同学必须 《附册》的实验报告格式和按老师的要求独立写出自己的实验报告,并按时送交老师批政。 六、基本设备与器材配置 周定正骑模型(正常) 2.牙列发有模型(三个阶段) 3.常用口腔正萄材料 4.各种实验器械 5.各种消耗性器械和材料 七、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 序号 实验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类型
开设综合性的专业实验,通过口腔检查与诊断、x 线头测量片的描测、活动矫治器固位体 的制作、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固定矫治器弓丝及各类弹簧的弯制、病案讨论等实验,要 求学生了解口腔正畸常见病例治疗的基本诊断和治疗原则;掌握口腔正畸治疗的基本操作,以 便获得掌握正畸临床和科研的能力。 四、实验报告 每次实验课均上交实验报告,严格按照实验报告标准评分。 五、考核与考试 口腔正畸学实验教学成绩占学科总成绩的 30%,其中实验技能成绩占 9%(即动手能力、实 验正确性、器材的消耗和损坏程度各占 3%);实验报告成绩占 21%(定量评分方法详见《口腔 材料学实验教程附册》,每个实验为 100 分),重点是“实验结果”的表达是否正确和真实, “结论和讨论”的水平如何。虽然以小组为单位做实验,但按个人评定成绩,每位同学必须按 《附册》的实验报告格式和按老师的要求独立写出自己的实验报告,并按时送交老师批改。 六、基本设备与器材配置 1. 固定正畸模型(正常) 2. 牙列发育模型(三个阶段) 3.常用口腔正畸材料 4. 各种实验器械 5. 各种消耗性器械和材料 七、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 序号 实验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类型

示教正畸病人的一般临床检查方法及步骤 依据检查项目,学生相互检查,加深理解 检查与诊断 3.学习阅读口腔各种x线摄片: A 4,示教颜面及口腔照相技术: 。初步学习和弊提书写正骑专科病历 印模与模型 ,示教记存模型的取模、灌注和修整过程: A ,学生相互取模并独立完成记存模型制作: 示教x线头影测量的常用标志点,常用平面 线头测量片的描测 及常用测量项目: 学生在x线头颅侧位片上进行常用标志点 A 平面描迹,测量常用的角、线距等项日: 活动矫治器各类弹黄及双 山.熟悉活动矫治器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 示教宫制双曲居弓: A 曲唇弓的制作1 实习弯制双曲唇弓: 活动矫治器各类弹簧及双 1.热悉活动娇治器的基本结枸及其使用: 示教弯制双曲舌簧 A 曲唇弓的制作2 .实习双曲舌簧: ,熟悉活动矫治器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 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12.示教弯制单臂卡、邻间钩等固位体。 A 3.完习弯制单臂卡,邻间钩第固位体 ·热悉活动矫治器的基本结枸及其使用】 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2 ,示教弯制箭头卡环 A 实习弯制箭头卡环。 自凝塑胶糊塑完成活动矫 L.讲解带环种类和结构。 示教白凝活动娇治器充胶 A 治器1 实习自凝活动矫治器充胶方法。 自凝塑胶糊塑完成活动桥 九.进解自凝活动桥治器打磨抛光方法, 示教自凝活动矫治器打磨抛光方法 A 治器2 实习自凝活动娇治器打磨抛光方法 .讲解带环种类和结构。 带环的制作 2.示教在石音模型上制作带环。 A .实习带环的制作方法。 ·讲解方丝弓托梢的种类和结构。 粘结托槽 .示教在石膏模型上粘结方丝弓托柚, A 3.实习方丝弓托槽的格结方法。 固定矫治器弓丝及各类弹 示教弯制常见因定轿治器的弓丝弯曲。 学生根据图示弯制常见固定矫治器的弓丝 簧的弯制 弯曲。 13 病案讨论 1.讲解各种畸形的诊断标准。 D 2.讲解各种畸形的治疗原则 A综合性B创新性C验证滴示性D设计性
1 检查与诊断 1.示教正畸病人的一般临床检查方法及步骤; 2.依据检查项目,学生相互检查,加深理解; 3.学习阅读口腔各种 x 线摄片; 4.示教颜面及口腔照相技术; 5.初步学习和掌握书写正畸专科病历; A 2 印模与模型 1.示教记存模型的取模、灌注和修整过程; 2.学生相互取模并独立完成记存模型制作; A 3 x 线头测量片的描测 1.示教 x 线头影测量的常用标志点,常用平面 及常用测量项目; 2.学生在 x 线头颅侧位片上进行常用标志点, 平面描迹,测量常用的角、线距等项目; A 4 活动矫治器各类弹簧及双 曲唇弓的制作 1 1.熟悉活动矫治器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 2.示教弯制双曲唇弓; 3.实习弯制双曲唇弓; A 5 活动矫治器各类弹簧及双 曲唇弓的制作 2 1.熟悉活动矫治器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 2.示教弯制双曲舌簧; 3.实习双曲舌簧; A 6 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 1 1.熟悉活动矫治器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 2.示教弯制单臂卡、邻间钩等固位体。 3.实习弯制单臂卡、邻间钩等固位体 A 7 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 2 1.熟悉活动矫治器的基本结构及其使用。 2.示教弯制箭头卡环。 3.实习弯制箭头卡环。 A 8 自凝塑胶糊塑完成活动矫 治器 1 1.讲解带环种类和结构。 2.示教自凝活动矫治器充胶。 3.实习自凝活动矫治器充胶方法。 A 9 自凝塑胶糊塑完成活动矫 治器 2 1.讲解自凝活动矫治器打磨抛光方法。 2.示教自凝活动矫治器打磨抛光方法。 3.实习自凝活动矫治器打磨抛光方法。 A 10 带环的制作 1.讲解带环种类和结构。 2.示教在石膏模型上制作带环。 3.实习带环的制作方法。 A 11 粘结托槽 1.讲解方丝弓托槽的种类和结构。 2.示教在石膏模型上粘结方丝弓托槽。 3.实习方丝弓托槽的粘结方法。 A 12 固定矫治器弓丝及各类弹 簧的弯制 1. 示教弯制常见固定矫治器的弓丝弯曲。 2.学生根据图示弯制常见固定矫治器的弓丝 弯曲。 A 13 病案讨论 1.讲解各种畸形的诊断标准。 2.讲解各种畸形的治疗原则 D A 综合性 B 创新性 C 验证演示性 D 设计性

前言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近几年来,无论在医 疗、教学、科研或学科内容上都有飞速的发展。为适应形势的需要, 《口腔正畸学》第4版已经出版发行,伴随的《口腔医学实验教程》 中的正畸部分安排11次实验课,每次3学时,计33学时。主要使学 生初步掌握和了解口腔正畸学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对错胎畸 形的初步诊断能力和对简单错胎畸形的矫治方法。本教程在第1版的 基础上进行内容和形式的更新,以适应现代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和对新 知识的掌握。由于编写水平有限,一定存在不少缺点错误,希望广大 师生在使用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改提高。 参考书目: 1、《口腔正畸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四版 2、《口腔正畸学一现代原理与矫正技术》 3、《现代口腔正畸学诊疗手册》 4、《口腔医学实验教程》 5、《当代实用口腔固定正畸学》 6、《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学实习指导、教学大纲》
前 言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近几年来,无论在医 疗、教学、科研或学科内容上都有飞速的发展。为适应形势的需要, 《口腔正畸学》第 4 版已经出版发行,伴随的《口腔医学实验教程》 中的正畸部分安排 11 次实验课,每次 3 学时,计 33 学时。主要使学 生初步掌握和了解口腔正畸学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对错胎畸 形的初步诊断能力和对简单错胎畸形的矫治方法。本教程在第 1 版的 基础上进行内容和形式的更新,以适应现代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和对新 知识的掌握。由于编写水平有限,一定存在不少缺点错误,希望广大 师生在使用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改提高。 参考书目: 1、《口腔正畸学》卫生部规划教材 第四版 2、《口腔正畸学—现代原理与矫正技术》 3、《现代口腔正畸学诊疗手册》 4、《口腔医学实验教程》 5、《当代实用口腔固定正畸学》 6、《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学实习指导、教学大纲》

目 录 实验一 检查与诊断 实验二 印模与模型 实验三 ×线头测量片的描测 实验四 活动矫治器各类弹簧及双曲唇弓的制作1 实验五 活动矫治器各类弹簧及双曲唇弓的制作2 实验六 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1 实验七 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2 实验八 自凝塑胶糊塑完成活动矫治器1 实验九 自凝塑胶糊塑完成活动矫治器2 实验十 带环的制作 实验十一 粘结托槽 实验十二 固定矫治器弓丝及各类弹簧的弯制 实验十三 病案讨论
目 录 实验一 检查与诊断 实验二 印模与模型 实验三 x 线头测量片的描测 实验四 活动矫治器各类弹簧及双曲唇弓的制作 1 实验五 活动矫治器各类弹簧及双曲唇弓的制作 2 实验六 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 1 实验七 活动矫治器固位体的制作 2 实验八 自凝塑胶糊塑完成活动矫治器 1 实验九 自凝塑胶糊塑完成活动矫治器 2 实验十 带环的制作 实验十一 粘结托槽 实验十二 固定矫治器弓丝及各类弹簧的弯制 实验十三 病案讨论

教学时数分配表 节 课程内容 授课教师实验、实习、 节 带实验、示教讨论 乃胆玫 示教、讨论内容数 教师及班次 绪论 锋 错拾畸形的分类 2 戴红卫 错胎骑形的松查诊制 戴红卫 Examination and 4 李建霞,邓满,冯格 diagnosis 领面部的生长发有 2 张肇森 Impression and 4 邓潇,冯格,胡辉 Cephalometric 错殆骑形的病因 2 杜跃华 4 analysis 刘眠懿,邓潇,王华侨 活动娇治器各类 正畸治疗的生物力学 原理 2 宋锦璘 弹簧及双曲唇 王睿,邱靓星,高翔 的制作1 Biological 活动娇治器各类 principle of 任媛姝 弹簧及双曲唇弓 4 王睿,邱靓星,高翔 orthodontic therapy 的制作2 矫治器和矫治技术1 2 范小平 活动矫治器固位 4 刘珉懿,陈军,吴艳 体的制作1 活动矫治器固位 矫治器和矫治技术2 明志强 体的制作2 4 刘珉懿,陈军,吴艳 错矜畸形的早期娇治 2 王豫蓉 自凝塑胶糊塑完 成活动娇治器1 4 黄兰,李闻颖,董妮 自凝塑胶糊塑完 牙列拥挤 2 张定铭 董妮,黄兰,李闻颖 成活动矫治器2 4 Crossbite 郑雷蕾 Band making 4李建霞,胡辉,高翔 深覆合,深覆盖 2 张翼 Brackets 4 吴艳,杨崇实,黄兰 placement 固定桥治器弓丝 外科正骑,成人正昭 2 宋锦璜 及各类弹簧的弯 李建霞,杨崇实,陈军 制 正畸治疗中的口腔健 康教有和卫生保健及 2 吴杨 病案讨论 4 王睿,张翼,董妮 保持
教学时数分配表 课程内容 节 数 授课教师 及职称 实验、实习、 示教、讨论内容 节 数 带实验、示教讨论 教师及班次 绪论 2 邓 锋 错牙合畸形的分类 2 戴红卫 错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 2 戴红卫 Examination and diagnosis 4 李建霞,邓潇,冯格 颅面部的生长发育 2 张肇森 Impression and model 4 邓潇,冯格,胡辉 错牙合畸形的病因 2 杜跃华 Cephalometric analysis 4 刘珉懿,邓潇,王华侨 正畸治疗的生物力学 原理 2 宋锦璘 活动矫治器各类 弹簧及双曲唇弓 的制作 1 4 王睿,邱靓星,高翔 Biological principle of orthodontic therapy 2 任嫒姝 活动矫治器各类 弹簧及双曲唇弓 的制作 2 4 王睿,邱靓星,高翔 矫治器和矫治技术 1 2 范小平 活动矫治器固位 体的制作 1 4 刘珉懿,陈军,吴艳 矫治器和矫治技术 2 2 明志强 活动矫治器固位 体的制作 2 4 刘珉懿,陈军,吴艳 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 2 王豫蓉 自凝塑胶糊塑完 成活动矫治器 1 4 黄兰,李闻颖,董妮 牙列拥挤 2 张定铭 自凝塑胶糊塑完 成活动矫治器 2 4 董妮,黄兰,李闻颖 Crossbite 2 郑雷蕾 Band making 4 李建霞,胡辉,高翔 深覆合,深覆盖 2 张翼 Brackets placement 4 吴艳,杨崇实,黄兰 外科正畸,成人正畸 2 宋锦璘 固定矫治器弓丝 及各类弹簧的弯 制 4 李建霞,杨崇实,陈军 正畸治疗中的口腔健 康教育和卫生保健及 保持 2 吴杨 病案讨论 4 王睿,张翼,董妮

实验一 检查与诊断 [目的要求]初步掌握口腔正畸病人的一般检查方法,了解特殊检查方法。并学习书写 病历。 「实哈内容1 L,示教正骑病人的一般临床拾查方法及步磨 学习阅读口脑 x线摄片 4.示教颜面及口腔照相技术。 5.初步学习和掌握书写正畸专科病历。 [实验用品]《口腔正畸学》教科书、器械盘、口镜、镊子、探针、直尺、钢笔、清毒 棉球、正畸专科病历、各种正畸病人用x线片等。 [方法和步] 错合畸形的检查重点放在检查牙、倾、面等组织的畸形表现等。 1* 一般情况 (1)姓名、性别、出生地、年龄、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通讯处、邮编、电 话、门诊号、记存模型号、就诊日期等。 (2)主诉:病人就诊的主要日的和要求 (3)既往史及现病史 )幼年是否志过慢性疾病以至影响牙领发育:如佝偻病、结核病、肾病、内分泌疾病等 同时询同哺乳方式、外伤、拔牙史等。 2)萌牙、替牙及短齿情况:右无早萌、迟萌、到牙幅坏早失第。 3)幼年时有无口脑不良习惯:诸如吮指、咬唇、咬指甲、吐舌、口呼吸等。 4)目前健康情况:患有哪些全身疾病、鼻咽部疾病等。 (④)家庭史:询问直系亲属的牙牙 有无类似的畸形,以判定是否有遗传因素 询问母亲妊娠时的年龄、健康和营养状况、药物使用及外伤、临产:情况等,以判断有否先天 因素存在。 2.全身情况 分类法有一定的科学基础,简明易懂,便于临床应用,故被广泛接受。它的不足在于: )上第一恒磨牙的位置绝非恒定,有的远近中错牙合也可能是上颌或上 牙弓所致 2)此分类法包括错拾畸形机制不全,错牙合畸形的表现应从长、宽、高考虑,而不仅是 长度的问题。 3)现代人错合畸形的重要机制之一,乃是牙量、骨量不调,未在分类法中体现。 3.安氏错牙合分类法 Angle分类法是由口腔正畸学的鼻祖Angle于1899年首先提出的。Angle分类法是目前 各国学者广泛接受 、应用的 种错合分类法,它简易易记,应用方便。此分类方法主要以 下领牙弓间前后关系作为分类的基础,一般认为,这种以磨牙前关系为基础的分类法在一定 程度上与其骨酪间的不调有密切的关系。 Agle认为上颌第一恒磨牙在领骨上的位置比较恒定,一般不会改变,并以此作为“咬 牙合键”。根据下颌第一恒磨牙与上颌第一恒磨牙咬牙合时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 (-DAngle第一类错牙 ,一中 错牙合(class neutroclassion) 上下第一恒磨牙咬牙合时为中性牙合关系,即正中牙仓位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颊尖 对者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颊沟。此时牙弓上有某些牙位异常 Angle第二类错牙合-远中错牙合(classⅡ,distoclusion)
实验一 检查与诊断 [目的要求] 初步掌握口腔正畸病人的一般检查方法,了解特殊检查方法。并学习书写 病历。 [实验内容] 1.示教正畸病人的一般临床检查方法及步骤。 2.依据检查项目,学生相互检查,加深理解。 3.学习阅读口腔各种 x 线摄片。 4.示教颜面及口腔照相技术。 5.初步学习和掌握书写正畸专科病历。 [实验用品] 《口腔正畸学》教科书、器械盘、口镜、镊子、探针、直尺、钢笔、消毒 棉球、正畸专科病历、各种正畸病人用 x 线片等。 [方法和步骤] 错牙合畸形的检查重点放在检查牙、颌、面等组织的畸形表现等。 1.一般情况 (1)姓名、性别、出生地、年龄、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通讯处、邮编、电 话、门诊号、记存模型号、就诊日期等。 (2)主诉:病人就诊的主要目的和要求。 (3)既往史及现病史: 1)幼年是否患过慢性疾病以至影响牙颌发育:如佝偻病、结核病、肾病、内分泌疾病等。 同时询问哺乳方式、外伤、拔牙史等。 2)萌牙、替牙及龋齿情况:有无早萌、迟萌、乳牙龋坏早失等。 3)幼年时有无口腔不良习惯:诸如吮指、咬唇、咬指甲、吐舌、口呼吸等。 4)目前健康情况:患有哪些全身疾病、鼻咽部疾病等。 (4)家庭史:询问直系亲属的牙牙合 情况,有无类似的畸形,以判定是否有遗传因素, 询问母亲妊娠时的年龄、健康和营养状况、药物使用及外伤、临产情况等,以判断有否先天 因素存在。 2.全身情况 分类法有一定的科学基础,简明易懂,便于临床应用,故被广泛接受。它的不足在于: 1)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位置绝非恒定,有的远近中错牙合也可能是上颌或上牙弓所致。 2)此分类法包括错牙合 畸形机制不全,错牙合 畸形的表现应从长、宽、高考虑,而不仅是 长度的问题。 3)现代人错牙合畸形的重要机制之一,乃是牙量、骨量不调,未在分类法中体现。 3.安氏错牙合分类法 Angle 分类法是由口腔正畸学的鼻祖 Angle 于 1899 年首先提出的。Angle 分类法是目前 各国学者广泛接受、应用的一种错合分类法,它简易易记,应用方便。此分类方法主要以上 下颌牙弓间前后关系作为分类的基础,一般认为,这种以磨牙前关系为基础的分类法在一定 程度上与其骨骼间的不调有密切的关系。 Angle 认为上颌第一恒磨牙在颌骨上的位置比较恒定,一般不会改变,并以此作为“咬 牙合键”。根据下颌第一恒磨牙与上颌第一恒磨牙咬牙合时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 ㈠Angle 第一类错牙合-中性错牙合(class I,neutroclassion) 上下第一恒磨牙咬牙合时为中性牙合关系,即正中牙合位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颊尖 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近颊沟。此时牙弓上有某些牙位异常 ㈡Angle 第二类错牙合-远中错牙合(classⅡ, distoclusion)

第一分类(classⅡ,division1):磨牙为远中牙合关系,上前牙唇向倾斜亚类(class Ⅱ,division1,subdivision)):磨牙关系一侧为远中,另一侧中性,上切牙唇向倾斜 第二分类(classⅡ,division2):磨牙为远中牙关系, 上中切牙或上切牙舌向倾斜亚类 (classⅡ,division2,subdivision):磨牙关系一侧远中,另一侧中性,上切牙舌向倾 白安氏III类错牙合一近中错牙全(class III,mesionclusion) 开始近中牙合: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与下第一磨牙远中颊尖相对者为开始近中牙合 完全近中牙合: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于下第一磨牙与第三磨牙之间者称完全近中牙合 磨牙关系 一侧近中,另一侧中性,前牙呈切牙金、反牙合或开牙合。 Angle分类法的不足: a.agle所谓的上领第一恒磨牙为“咬牙合键”与实事不符,它会因各种因素改变位置,最 常见的原因是第二乳磨牙早脱,第一恒牙近中移动,另外,上领骨与顿底的位置关系也不是 恒定的 b.随着种系发育,现代人类牙量、骨量不调问题是错牙合形成的重要机理之一,但在Ag1© 分类法中未反映出来。 c.Agle分类法不能反映畸形的性质、复杂性与严重程度,也不能指导治疗。 d.Ag1e分类法对牙合从矢状向即近远中向对错牙合进行分类,但是顿面颌牙合为三维立体 结构,而本分类法未能反映垂直向和横向的畸形,所以有 定局阴性 4.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1959年毛燮均教授以错牙合畸形的机制、症状、矫治三者结合为 基础,提出了一个分类法。 (1)第1类一一牙量骨量不调 )第1分类(们)牙量相对大,骨量相对小:表现牙拥挤错位 2)第2分类()骨量相对大 牙量相对小:表现有牙间隙 (2)第Ⅱ类 长度不调,即近远中关系不调 1)第1分类()近中错牙金:表现后牙为近中错牙合,前牙为对牙合或反牙金。 2)第2分类(Ⅱ)远中错牙合:表现后牙为远中错合,前牙深覆盖,颏部可能后缩。 3)第3分类(Ⅱ)后牙中性牙合,前牙反牙合】 4)第4分类(11)后牙中性牙金,前牙深覆盖 )第5分类(11)双领或双牙弓前突。 (3)第类 宽度不调 1)第1分类()上牙弓宽于下牙弓:后牙深覆盖或正锁牙合。 2)第2分类(月上牙弓窄于下牙弓:后牙对牙合.反牙合或反锁牙合, 3)第3弓狭窄。 (4)第V分类 高度不调 1)第1分类(V1)前牙深覆牙殆,可能表现面下1/3过小 2)第2分类(V2)前牙开牙哈,可能表现面下1/3过大 (5)筢V指 一个别牙齿错位。 (6第VI分类 一结米刷 毛燮均错合分类法反映了咀嚼器官的主体结构和咀器官的演化,体现了错殆 畸形的立体概念,不仅从形态上分类,而且机制包括得较全面,在分类的同时,大概标示出 矫治的方法和原则。在分类中重点提到牙量、骨量不调这个重要的机制。他的不足在于比较 繁琐,初学者不容易记忆,不能包罗万象,不能解释所有的错合畸形。 [实验报告与评定]
第一分类(classⅡ,division 1):磨牙为远中牙合关系,上前牙唇向倾斜亚类(class Ⅱ,division 1,subdivision):磨牙关系一侧为远中,另一侧中性,上切牙唇向倾斜 第二分类(classⅡ,division 2):磨牙为远中牙合关系,上中切牙或上切牙舌向倾斜亚类 (classⅡ,division 2,subdivision):磨牙关系一侧远中,另一侧中性,上切牙舌向倾斜 ㈢安氏 III 类错牙合-近中错牙合(class III ,mesionclusion) 开始近中牙合: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与下第一磨牙远中颊尖相对者为开始近中牙合 完全近中牙合: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咬合于下第一磨牙与第三磨牙之间者称完全近中牙合 亚类:classⅢ,subdivision 磨牙关系一侧近中,另一侧中性,前牙呈切牙合、反牙合或开牙合。 Angle 分类法的不足: a.angle 所谓的上颌第一恒磨牙为“咬牙合键”与实事不符,它会因各种因素改变位置,最 常见的原因是第二乳磨牙早脱,第一恒牙近中移动,另外,上颌骨与颅底的位置关系也不是 恒定的。 b.随着种系发育,现代人类牙量、骨量不调问题是错牙合形成的重要机理之一,但在 Angle 分类法中未反映出来。 c.Angle 分类法不能反映畸形的性质、复杂性与严重程度,也不能指导治疗。 d.Angle 分类法对牙合从矢状向即近远中向对错牙合进行分类,但是颅面颌牙合为三维立体 结构,而本分类法未能反映垂直向和横向的畸形,所以有一定局限性。 4.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 1959 年毛燮均教授以错牙合畸形的机制、症状、矫治三者结合为 基础,提出了一个分类法。 (1)第 1 类——牙量骨量不调 1)第 1 分类(I 1 )牙量相对大,骨量相对小:表现牙拥挤错位。 2)第 2 分类(I 2 )骨量相对大,牙量相对小:表现有牙间隙。 (2)第Ⅱ类——长度不调,即近远中关系不调。 1)第 1 分类(Ⅱ1 )近中错牙合 :表现后牙为近中错牙合,前牙为对牙合或反牙合。 2)第 2 分类(Ⅱ2 )远中错牙合 :表现后牙为远中错牙合,前牙深覆盖,颏部可能后缩。 3)第 3 分类(Ⅱ3 )后牙中性牙合,前牙反牙合。 4)第 4 分类(11 4 )后牙中性牙合,前牙深覆盖。 5)第 5 分类(11 5 )双颌或双牙弓前突。 (3)第Ⅲ类——宽度不调 1)第 1 分类(Ⅲ1 )上牙弓宽于下牙弓:后牙深覆盖或正锁牙合。 2)第 2 分类(Ⅲ2 )上牙弓窄于下牙弓:后牙对 牙合、反牙合或反锁牙合。 3)第 3 弓狭窄。 (4)第Ⅳ分类——高度不调 1)第 1 分类(Ⅳ1)前牙深覆牙合,可能表现面下 l/3 过小。 2)第 2 分类(Ⅳ2)前牙开牙合,可能表现面下 1/3 过大。 (5)第 V 类——个别牙齿错位。 (6)第Ⅵ分类——特殊类型。 毛燮均错牙合 分类法反映了咀嚼器官的主体结构和咀嚼器官的演化,体现了错牙合 畸形的立体概念,不仅从形态上分类,而且机制包括得较全面,在分类的同时,大概标示出 矫治的方法和原则。在分类中重点提到牙量、骨量不调这个重要的机制。他的不足在于比较 繁琐,初学者不容易记忆,不能包罗万象,不能解释所有的错牙合畸形。 [实验报告与评定]

1.评定学生在模型上识别Angle错牙合分类法。 2.评定学生在模型上识别毛燮均错牙殆分类法 实验二 印模与模型 [目的和要求]通过示教及实习操作,初步掌握正畸记存模型的制作过程、方法及特殊要求等。 「实验内容] . 示教记存模型的取模 灌注和修整过程 互取模 完成记存模型制作 [实验用品]检查器械、托盘、印模材料、橡皮腕、石膏、石膏调刀、模型修整机、记存模 型垂直板、成品橡皮托、排笔、特种铅笔等。 [方法和步骤] ,记存模型要求包括牙、牙槽、移行皱褶 和清洁,以便作为法律的记录。模型修整后 烦系带和腭盖等解剖特征。要准确、清晰 无论位置如何,均能反映在口腔的 接触情 况等。 2.操作前准备 (①)调整椅位:使病人的牙合平面与地面平行,高度应使病人的口唇与医生手臂高低一致。 (2)清洁口腔和杆盘的洗择:嘱病人用清水含,如口腔卫生不佳,需讲行洁牙。姚后按 照病人牙号大小与形态,选择一副形态合适的有孔的平底托盘,为了防止印模滑脱,可在 盘边缘贴橡皮膏,托盘与牙弓内外侧间应有3一 4m间原 3。制取印模取适量藻酸盐印模材料和水调拌均匀后放在托盘内,印模材料不宜过多,事 先用调刀取少量放入牙龈颊沟移行部,取印模时最好从下颌开始,因为取下颌印模时,一般 印模材料不至流向咽部而引起恶心或叹吐,使病人放心,和习惯。操作时,医生站在病人的名 前方,右手持盛满印模材料的托盘,左手持口镜牵拉病人一侧口角】 用旋转方式将托盘放入 口内 同时令病人将舌尖稍向 上后抬起,取出口镜后,托盘后柄正对面部中线, 轻轻加压 托盘就位。用右手食指、中指保持在下领双尖牙区使托盘稳定不动,待印模材料科凝固后取出 用同样方法取上颌印模时,医生站在病人右后侧,取模时如病人有恶心等不适感,嘱病人呵 气、双肩放松、头微向前伸和低头。印模完成取出后,检查印模是否清晰,伸展是否足够等。 4.灌注模型印模灌注之前,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如果学生不能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取 好印模,可在课余时间练习。灌注模型初始, 在盛有适量水的橡皮碗中,缓缓加入石音 例约为1:2,用石膏调刀调拌均匀,通过振盘,使石膏缓慢的沿印模边缘流人,自底部逐 渐充满牙齿,继续灌注石膏直至填满全部牙齿到前庭转折处,整个印模灌满后,将多余的石 音堆于玻璃板上,将印模翻转置于堆积的石膏上,用手轻轻加压,使托盘底与玻璃板平行 托盘底面距玻璃板30m,修整周围多余的石膏。模型静置半小时后,使模型和印模分离。 5。记存模型修整应在模型干燥后进行 通常有模型修整机法和成品橡皮托形成法两种 ()模型修整机法:修整前要核对模型的咬合关系,制取蜡咬合记录,在两侧上第一恒啥 牙近中颜尖垂直画线至下颌牙以确定咬合关系(图7一1)。 1)修整上领模型底面,使其与牙合平面平行,模型座的厚度约为尖牙牙尖到前庭沟底总高 的1/2 2)修整上颌模型座的后壁,使其与模型座的底面及牙弓的正中线相垂直,距离最后一个牙 远中约1/2牙冠宽度 3)修整上领模型的侧壁,使其与双尖牙和磨牙的颊尖平行。 4)修整上领模型的前壁,使呈尖形,其尖应对准上颌模型的中线。 5)完成上领模型座的修整,将上颌模型座的后壁与两侧所形成的夹角磨去,使其形成一短
1.评定学生在模型上识别 Angle 错牙合分类法。 2.评定学生在模型上识别毛燮均错牙合分类法。 实验二 印模与模型 [目的和要求]通过示教及实习操作,初步掌握正畸记存模型的制作过程、方法及特殊要求等。 [实验内容] 1.示教记存模型的取模、灌注和修整过程。 2.学生相互取模并独立完成记存模型制作。 [实验用品] 检查器械、托盘、印模材料、橡皮碗、石膏、石膏调刀、模型修整机、记存模 型垂直板、成品橡皮托、排笔、特种铅笔等。 [方法和步骤] 1.记存模型要求包括牙、牙槽、移行皱褶、唇颊系带和腭盖等解剖特征。要准确、清晰 和清洁,以便作为法律的记录。模型修整后,无论位置如何,均能反映在口腔的 接触情 况等。 2.操作前准备 (1)调整椅位:使病人的牙合 平面与地面平行,高度应使病人的口唇与医生手臂高低一致。 (2)清洁口腔和托盘的选择:嘱病人用清水含漱,如口腔卫生不佳,需进行洁牙。然后按 照病人牙弓大小与形态,选择一副形态合适的有孔的平底托盘,为了防止印模滑脱,可在托 盘边缘贴橡皮膏,托盘与牙弓内外侧间应有 3~4mm 间隙。 3.制取印模取适量藻酸盐印模材料和水调拌均匀后放在托盘内,印模材料不宜过多,事 先用调刀取少量放入牙龈颊沟移行部,取印模时最好从下颌开始,因为取下颌印模时,一般 印模材料不至流向咽部而引起恶心或呕吐,使病人放心和习惯。操作时,医生站在病人的右 前方,右手持盛满印模材料的托盘,左手持口镜牵拉病人一侧口角,用旋转方式将托盘放入 口内,同时令病人将舌尖稍向上后抬起,取出口镜后,托盘后柄正对面部中线,轻轻加压使 托盘就位。用右手食指、中指保持在下颌双尖牙区使托盘稳定不动,待印模材料凝固后取出。 用同样方法取上颌印模时,医生站在病人右后侧,取模时如病人有恶心等不适感,嘱病人呵 气、双肩放松、头微向前伸和低头。印模完成取出后,检查印模是否清晰,伸展是否足够等。 4.灌注模型印模灌注之前,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如果学生不能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取 好印模,可在课余时间练习。灌注模型初始,在盛有适量水的橡皮碗中,缓缓加入石膏,比 例约为 1:2,用石膏调刀调拌均匀,通过振盘,使石膏缓慢的沿印模边缘流人,自底部逐 渐充满牙齿,继续灌注石膏直至填满全部牙齿到前庭转折处,整个印模灌满后,将多余的石 膏堆于玻璃板上,将印模翻转置于堆积的石膏上,用手轻轻加压,使托盘底与玻璃板平行, 托盘底面距玻璃板 30cm,修整周围多余的石膏。模型静置半小时后,使模型和印模分离。 5.记存模型修整应在模型干燥后进行,通常有模型修整机法和成品橡皮托形成法两种。 (1)模型修整机法:修整前要核对模型的咬合关系,制取蜡咬合记录,在两侧上第一恒磨 牙近中颊尖垂直画线至下颌牙以确定咬合关系(图 7—1)。 1)修整上颌模型底面,使其与牙合 平面平行,模型座的厚度约为尖牙牙尖到前庭沟底总高 度的 1/2。 2)修整上颌模型座的后壁,使其与模型座的底面及牙弓的正中线相垂直,距离最后一个牙 远中约 1/2 牙冠宽度。 3)修整上颌模型的侧壁,使其与双尖牙和磨牙的颊尖平行。 4)修整上颌模型的前壁,使呈尖形,其尖应对准上颌模型的中线。 5)完成上颌模型座的修整,将上颌模型座的后壁与两侧所形成的夹角磨去,使其形成一短

段夹壁,并与原来夹角的平分线成垂直关系。 6)修整下领模型底面与后壁,将上下颌模型按照咬合关系叠合,使下颌模型座的后壁与上 颌的在同一平面上,其底面与上颌模型的底面平行,上下颌模型叠合的总高度约等于上颌 型高度的两倍。 )以上领檬型为基准,修整下领模型座的侧壁和夹壁,使之与上领模型一致。 8)修整下领模型座的前壁,使其成弧型,与牙弓前部一致。 9)在修整完成的记存模型上标清中线、咬合关系、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取模日期、记存 编号 (2②)用成品橡皮托形成法 1)选择大小合适的橡皮托,把上、下 颌模型在石音打磨机上修整,使模型的底 部略大于殆方,模型的长宽要比橡皮托稍小,模型的厚度应使上下颌模型前庭处于与橡皮 托同等高度。再将模型放入冷水 中浸泡。 2)首先把上领橡皮托置于垂直板的底部平板上,后壁紧贴垂直板的后壁,使橡皮托的中线与 垂直板的中线相一致。 3)调拌话量的石膏倒入上领橡皮托内,振荡,把已浸泡过的上领模型置于托内,轻轻加压 使模型殆平面与橡皮托底部平行,前庭沟约与橡皮托边缘平齐,前牙中线与橡皮托中线 4)用调刀按橡皮托边缘形态修整模型,削去多余的石音,用排笔刷平使其光滑,前庭沟及牙 龈上附者的石膏应清除,以免影响模型的准确性及美观性。 5)用同样的方法灌制下颌模型,在上颌石膏凝固前,把上颜模型及橡皮托按正中牙合关 系与下颌模型对合,调整下倾的位置,使上下橡皮托中线对齐,且与后壁中线对齐,上下领 橡皮托后壁及 两侧壁也要 6)待石膏完全凝固以后,将石膏模型与橡皮托分离。 7)在记存模型的后壁上用铅笔写上病人的姓名、年龄、取模日期及病历号等。 [实验报告与评定] 1,学生按病历要求相互检杏」 2。评定学生书写的正畸专科病历 实验三 x线头测量片的描测 「目的和要求]初步了解常用标志点的定位,常用的平面及测量项目的组成和意义 「实验内容 示教x线头影测量的常用标志点,常用平面及常用测量项目 学生在x线头颅侧位片上进行常用标志点,平面描迹,测量常用的角、线距等项目。 [实验甩品]《口腔正畸学》教科书、头颅侧位片、硫酸描图纸、硬质铅笔、橡皮、三角尺、 量角器、x线看片灯等 「方法与步魔] 1.第一实验阶度 ()描图示教指导教师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进行常用标志点、平面、测量项目的描 记。 (2)学生描图. 1)将硫酸描图纸固定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且置于观片灯上
段夹壁,并与原来夹角的平分线成垂直关系。 6)修整下颌模型底面与后壁,将上下颌模型按照咬合关系叠合,使下颌模型座的后壁与上 颌的在同一平面上,其底面与上颌模型的底面平行,上下颌模型叠合的总高度约等于上颌模 型高度的两倍。 7)以上颌模型为基准,修整下颌模型座的侧壁和夹壁,使之与上颌模型一致。 8)修整下颌模型座的前壁,使其成弧型,与牙弓前部一致。 9)在修整完成的记存模型上标清中线、咬合关系、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取模日期、记存 编号等。 (2)用成品橡皮托形成法 1)选择大小合适的橡皮托,把上、下 颌模型在石膏打磨机上修整,使模型的底 部略大于牙合 方,模型的长宽要比橡皮托稍小,模型的厚度应使上下颌模型前庭处于与橡皮 托同等高度。再将模型放入冷水 中浸泡。 2)首先把上颌橡皮托置于垂直板的底部平板上,后壁紧贴垂直板的后壁,使橡皮托的中线与 垂直板的中线相一致。 3)调拌适量的石膏倒入上颌橡皮托内,振荡,把已浸泡过的上颌模型置于托内,轻轻加压, 使模型牙合 平面与橡皮托底部平行,前庭沟约与橡皮托边缘平齐,前牙中线与橡皮托中线对 齐。 4)用调刀按橡皮托边缘形态修整模型,削去多余的石膏,用排笔刷平使其光滑,前庭沟及牙 龈上附着的石膏应清除,以免影响模型的准确性及美观性。 5)用同样的方法灌制下颌模型,在上颌石膏凝固前,把上颌模型及橡皮托按正中牙合 关 系与下颌模型对合,调整下颌的位置,使上下橡皮托中线对齐,且与后壁中线对齐,上下颌 橡皮托后壁及两侧壁也要一致。 6)待石膏完全凝固以后,将石膏模型与橡皮托分离。 7)在记存模型的后壁上用铅笔写上病人的姓名、年龄、取模日期及病历号等。 [实验报告与评定] 1.学生按病历要求相互检查。 2.评定学生书写的正畸专科病历。 实验三 x 线头测量片的描测 [目的和要求] 初步了解常用标志点的定位,常用的平面及测量项目的组成和意义。 [实验内容] 1.示教 x 线头影测量的常用标志点,常用平面及常用测量项目。 2.学生在 x 线头颅侧位片上进行常用标志点,平面描迹,测量常用的角、线距等项目。 [实验甩品]《口腔正畸学》教科书、头颅侧位片、硫酸描图纸、硬质铅笔、橡皮、三角尺、 量角器、x 线看片灯等。 [方法与步骤] 1.第一实验阶段 (1)描图示教指导教师在 x 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进行常用标志点、平面、测量项目的描 记。 (2)学生描图: 1)将硫酸描图纸固定在 x 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且置于观片灯上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理论教学大纲.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
- 《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骨髓穿刺与骨髓细胞学检验.pdf
- 《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血细胞化学染色.pdf
- 《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急性白血病(leukemia).pdf
- 《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障.pdf
- 《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贫血概述、缺铁性贫血.pdf
- 《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pdf
- 《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慢性白血病(chronic leukemia).pdf
- 《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血栓与止血检验.pdf
- 《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 HA).pdf
- 《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造血及其调控.pdf
- 《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授课教案(各课次讲义).pdf
- 《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含实验大纲).pdf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胃炎 Gastritis.ppt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肠结核 Intestinal tuberculosis.ppt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ppt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泌尿系统疾病总论(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钟清).ppt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慢性肾衰竭 Chronic renal failure.ppt
- 重庆医科大学:《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肝性脑病 Hepatic encephalopathy.ppt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反牙合.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口腔健康教育、卫生保健及保持.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外科正畸、成人正畸.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矫治的生物力学及生物学原理.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错和畸形的分类.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活动矫治.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错合畸形的病因.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深覆合深覆盖.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牙列拥挤.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生物学原理.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生长发育.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矫治器和矫治技术.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doc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保持 Retention.ppt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正畸治疗的生物学原理 Biological principle of orthodontic therapy.ppt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成年人正畸.ppt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固定矫治器和矫治技术.ppt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正畸治疗的生物力学简介.pdf
-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正畸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正畸绪论 orthodontics.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