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4 牙体牙髓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20
文件大小:267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4 牙体牙髓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讲稿口腔科学课程名称:y160501课程编号:授课学期: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10临床、中医授课班级:李任任课教师: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学院1

1 讲 稿 课程名称: 口腔科学 课程编号: y160501 授课学期:2013 ~ 2014 学年秋季学期 授课班级: 10 临床、中医 任课教师: 李任 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学院

教案首页口腔科学中文课程名称Stomatology英文授课对象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层次课时2学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第3教学周第三章口腔颌面常见疾病第一节牙体病一龋病授课章节二牙髓病三根尖周病四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病教学目标:1.掌握龋病、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教学目标诊断及治疗方法。2.熟悉龋病、非性牙体硬组织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基本病理变化。与要求3.了解病、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预防及治疗的新进展。教学要求:复习上一节课中,牙体组织结构的相关知识。教学重点:1.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了解牙痛的鉴别诊断。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三个发展阶段的临床表现特点和诊断要点3.根管治疗的原理、适应证、根管治疗的主要步骤及其原则。教学重点4.根管预备后的效果根管充填的时机。与难点5.根管治疗疗效评定的内容、疗效标准。教学难点:1.了解X线检查在牙髓根尖周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及其局限性。2.恒牙根管形态特点牙本质-牙骨质界的意义。教学方法复习口腔解剖学的有关章节,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地展示各类牙体牙髓疾病的临床与手段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与教材:《口腔科学》,张志愿等,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2008年6月。教具教具:课件、多媒体等设施。龋病dentalcaries;牙髓病pulpdiseases;根尖周病periapicaldisease;专业词汇根管治疗术rootcanaltherapy2

2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口腔科学 英 文 Stomatology 授课对象 2010 级 临床医学专业 本科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3 教学周 上课教室 授课章节 第三章 口腔颌面常见疾病 第一节 牙体病 一 龋病 二 牙髓病 三 根尖周病 四 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病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 1.掌握龋病、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 诊断及治疗方法。 2.熟悉龋病、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病因.基本病理变化。 3.了解龋病、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预防及治疗的新进展。 教学要求:复习上一节课中,牙体组织结构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了解牙痛的鉴别诊断。 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三个发展阶段的临床表现特点和诊断要点 3.根管治疗的原理、适应证、根管治疗的主要步骤及其原则。 4.根管预备后的效果根管充填的时机。 5.根管治疗疗效评定的内容、疗效标准。 教学难点: 1.了解 X 线检查在牙髓根尖周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及其局限性。 2.恒牙根管形态特点牙本质-牙骨质界的意义。 教学方法 与手段 复习口腔解剖学的有关章节,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地展示各类牙体牙髓疾病的临床 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与 教具 教材:《口腔科学》, 张志愿等,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 7 版, 2008 年 6 月。 教具:课件、多媒体等设施。 专业词汇 龋病 dental caries; 牙髓病 pulp diseases; 根尖周病 periapical disease; 根管治疗术 root canal therapy

5分钟引言部分:自我介绍,介绍牙体牙髓病的常见性,从病例引出理论内容。90分钟基本部分:第一节牙体病教学内容一、 龋病15分钟与二、牙髓病25分钟时间分配25分钟三、根尖周病25分钟四、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病5分钟结束部分:总结本部分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布置思考题。3

3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自我介绍,介绍牙体牙髓病的常见性,从病例引出理论内容。 5 分钟 基本部分: 90 分钟 第一节 牙体病 一、龋病 15 分钟 二、牙髓病 25 分钟 三、根尖周病 25 分钟 四、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病 25 分钟 结束部分:总结本部分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布置思考题。 5 分钟

教案正文时容授课内目的教法时间注解4

4 教 案 正 文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通过具体讲解法引言部分:5分钟牙体牙髓病例激发自我介绍,回顾解剖学相关知识。强调牙体牙髓病的高发性及病的常见结合病学生学习带来的痛苦,结合临床工作病例进行讲解,引出理论内容。例法性高发性兴趣基本部分:第一节牙体病一、龋病(Caries,Dentalcaries)龋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龋病与其他疾病的讲述法15分龋病病因的发展而有一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其特点联想回钟危害预防联系及发是发病率高,分布广。一般平均龋患率可在50%左右,是口腔病特点顾法重点讲解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一)病因:经过长期研究,现已基本明了,龋病是由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致,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图3-1),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和时间,其基本点为:致龋性食物(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在糖,紧紧贴附于牙面由涎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上,在这种由牙齿表面解剖结构和生化、生物物理特点形成的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蚀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图3-1四联因素论图解1.细菌: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其中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它还包括5

5 引言部分: 自我介绍,回顾解剖学相关知识。强调牙体牙髓病的高发性及 带来的痛苦,结合临床工作病例进行讲解,引出理论内容。 基本部分: 第一节 牙体病 一、龋病(Caries,Dental caries) 龋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 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 的发展而有一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其特点 是发病率高,分布广。一般平均龋患率可在 50%左右,是口腔 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 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一)病因:经过长期研究,现已基本明了,龋病是由多种因 素复合作用所致,目前公认的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 (图 3-1),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和时间,其基本点 为:致龋性食物(特别是蔗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在糖,紧紧 贴附于牙面由涎液蛋白形成的获得性膜上,在这种由牙齿表面 解剖结构和生化、生物物理特点形成的不仅得以牢固的附着于 牙面,而且可以在适宜温度下,有足够的时间在菌斑深层产酸, 侵蚀牙齿,使之脱矿,并进而破坏有机质,产生龋洞。 图 3-1 四联因素论图解 1.细菌: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 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其中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 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 种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 形成龋洞。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它还包括 通过具体 病例激发 学生学习 兴趣 龋病与其 他疾病的 联系及发 病特点 讲解法 结合病 例法 讲述法 联想回 顾法 5 分钟 15 分 钟 牙体牙髓 病的常见 性高发性 龋病病因 危害预防 重点讲解

放线菌属、乳杆菌等。细菌主要是借助菌斑粘附于牙面。口腔滞留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降解后,一方面聚合产生高粘性葡聚糖,形成菌斑基质,另一方面产酸使牙齿脱矿,菌斑的组成比较复杂,除大量细菌外,还有糖、蛋白、酶等物质。2.口腔环境:口腔是牙齿的外环境,与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涎液。(1)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代谢产生酸,并合成细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所产的有机酸有利手产酸和耐酸菌的生长,也有利于牙体硬组织的脱矿,多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粘附和积聚,并在外源性糖缺乏时,提供能量来源。因此,碳水化合物是龋病发生的物质基础。(2)涎液在正常情况下,涎液有以下儿种作用:机械清洗作用减少细菌的积聚:抑菌作用直接抑菌或抑制菌斑在牙面的附着:抗酸作用由所含重碳酸盐类等物质起中和作用;抗溶作用通过所含钙、磷、氟等增强牙齿抗酸能力,减少溶解度。涎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均可影响龋患率,临床可见,口干症或有涎液分泌的患者龋患率明显增加。颌面部放射治疗患者可因涎腺被破坏而有多个牙龋;另一方面,当涎液中乳酸量增加,或重碳酸盐含量减少时,也有利于的发生。3.宿主:牙齿是龋病过程中的靶器官,牙齿的形态、矿化程度和组织结构与病发生有直接关系,如牙齿的窝沟处和矿化不良的牙较易患,而矿化程度较好、组织内含氟量适当的牙抗龋力较强;另方面,牙齿的结构与机体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在发育中,不仅影响到牙齿的发育和结构,而且对涎液的流量、流速及其组成也有很大影响,因而也是病发生中的重要环节。4.时间: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洞一般需1.5-2年,因此即使致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感宿主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会立即发生,只有上述三个因素同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产生龋坏,所以时间因素在龋病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二)临床表现:1.龋病好发部位:龋病的好发部位与食物是否容易滞留有密切关系。牙齿表面一些不易得到清洁,细菌、食物残屑易于滞留的场所,菌斑积聚较多,容易导致病的发生,这些部位就是病好发部位,包括:窝沟、邻接面和牙颈部(图3-2)。6

6 放线菌属、乳杆菌等。细菌主要是借助菌斑粘附于牙面。口腔 滞留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降解后,一方面聚合产生高粘性葡 聚糖,形成菌斑基质,另一方面产酸使牙齿脱矿,菌斑的组成 比较复杂,除大量细菌外,还有糖、蛋白、酶等物质。 2.口腔环境:口腔是牙齿的外环境,与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涎液。(1)食物主要是碳水化 合物,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 细菌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代谢产生酸,并合成细 胞外多糖和细胞内多糖,所产的有机酸有利于产酸和耐酸菌的 生长,也有利于牙体硬组织的脱矿,多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 粘附和积聚,并在外源性糖缺乏时,提供能量来源。因此,碳 水化合物是龋病发生的物质基础。(2)涎液在正常情况下,涎 液有以下几种作用:机械清洗作用减少细菌的积聚;抑菌作用 直接抑菌或抑制菌斑在牙面的附着;抗酸作用由所含重碳酸盐 类等物质起中和作用;抗溶作用通过所含钙、磷、氟等增强牙 齿抗酸能力,减少溶解度。涎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均可影 响龋患率,临床可见,口干症或有涎液分泌的患者龋患率明显 增加。颌面部放射治疗患者可因涎腺被破坏而有多个牙龋;另 一方面,当涎液中乳酸量增加,或重碳酸盐含量减少时,也有 利于龋的发生。 3.宿主:牙齿是龋病过程中的靶器官,牙齿的形态、矿化程 度和组织结构与龋病发生有直接关系,如牙齿的窝沟处和矿化 不良的牙较易患龋,而矿化程度较好、组织内含氟量适当的牙 抗龋力较强;另方面,牙齿的结构与机体有密切关系,尤其是 在发育中,不仅影响到牙齿的发育和结构,而且对涎液的流量、 流速及其组成也有很大影响,因而也是龋病发生中的重要环 节。 4.时间: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 成龋洞一般需 1.5-2 年,因此即使致龋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 感宿主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会立即发生,只有上述三个因素同 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产生龋坏,所以时间因素在龋病 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临床表现: 1.龋病好发部位:龋病的好发部位与食物是否容易滞留有密切 关系。牙齿表面一些不易得到清洁,细菌、食物残屑易于滞留 的场所,菌斑积聚较多,容易导致龋病的发生,这些部位就是 龋病好发部位,包括:窝沟、邻接面和牙颈部(图 3-2)

图3-2病的好发部位:1.2.后牙牙合面窝沟趣3.磨牙颊面沟龋4.牙颈部龋5.后牙邻面龋6.因阻生牙而致的邻面龋7.前牙舌面窝龋8.前牙邻面龋牙齿的窝沟是牙齿发育和矿化过程中遗留的一种缺陷,也是龋病的首要发病部位,牙齿的邻接面是仅次于窝沟的龋病好发部位,一般因邻面接触面磨损或牙间乳头萎缩导致食物嵌塞所致。牙颈部是釉质与牙本质的交界部位,即利于滞留食物和细菌,也是牙体组织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釉质与牙骨质未接触,牙本质直接外露时更容易发生坏。2.龋病的好发牙齿:由于不同牙齿解剖形态和生长部位的特点,龋病在各牙的发生率出存在着差别。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龋病的牙位分布是左右侧基本对称,下颌多于上颌,后牙多于前牙,下颌前牙患龋率最低。乳牙患龋率顺序为:VIVNNIIIIIIVIV-NINSI恒牙患龋率顺序为:66717515、414321/123321/12361671715154143.龋坏程度:临床上可见龋齿有色、形、质的变化,而以质变为主,色、形变化是质变的结果,随着病程的发展,病变由釉进入牙本质,组织不断被破坏、崩解而逐渐形成龋洞,临床上常根据龋坏程度分为浅、中、深龋三个阶段。7

7 图 3-2 龋病的好发部位:1.2.后牙牙合面窝沟龋 3.磨牙颊面 沟龋 4.牙颈部龋 5.后牙邻面龋 6.因阻生牙而致的邻面龋 7. 前牙舌面窝龋 8.前牙邻面龋 牙齿的窝沟是牙齿发育和矿化过程中遗留的一种缺陷,也是龋 病的首要发病部位,牙齿的邻接面是仅次于窝沟的龋病好发部 位,一般因邻面接触面磨损或牙间乳头萎缩导致食物嵌塞所 致。牙颈部是釉质与牙本质的交界部位,即利于滞留食物和细 菌,也是牙体组织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釉质与牙骨质未接 触,牙本质直接外露时更容易发生龋坏。 2.龋病的好发牙齿:由于不同牙齿解剖形态和生长部位的特 点,龋病在各牙的发生率出存在着差别。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 料表明,龋病的牙位分布是左右侧基本对称,下颌多于上颌, 后牙多于前牙,下颌前牙患龋率最低。 乳牙患龋率顺序为: 恒牙患龋率顺序为: 3.龋坏程度:临床上可见龋齿有色、形、质的变化,而以质变 为主,色、形变化是质变的结果,随着病程的发展,病变由釉 进入牙本质,组织不断被破坏、崩解而逐渐形成龋洞,临床上 常根据龋坏程度分为浅、中、深龋三个阶段

(1浅精(2)中部(3)深图3-3龋坏程度浅龋:亦称釉质龋,龋坏局限于釉质。初期于平滑面表现为脱矿所致的白垩色斑块,以后因着色而呈黄褐色,窝沟处则呈浸墨状弥散,一般无明显龋洞,仅探诊时有粗糙感,后期可出现局限于釉质的浅洞,无自觉症状,探诊也无反应。中龋:龋坏已达牙本质浅层,临床检查有明显龋洞,可有探痛,对外界刺激(如冷、热、甜、酸和食物嵌入等)可出现疼痛反应,当刺激源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无自发性痛。深龋:龋坏已达牙本质深层,一般表现为大而深的龋洞,或入口小而深层有较为广泛的破坏,对外界刺激反应较中龋为重,但刺激源去除后,仍可立即止痛,无自发性痛。龋坏在X线片上呈黑色透射区,对难以确诊者(如邻面龋),可借助X线片协助诊断。4.龋坏的病变类型:(1)慢性龋:龋病一般均进展缓慢,尤其是成人,多数为慢性,因病程较长,质地较干而软龋较少,此类患者有较长的修复过程,通常洞底均有硬化牙本质层。(2)急性: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孕妇或健康状况不佳者,疗程短而进展快,软龋较多,质地松软,着色也浅,呈浅黄或白垩色,易被挖除,洞底缺乏硬化牙本质层。(3)静上性龋:由于局部致龋因素被消除,导致龋坏进展非常缓慢或完全停止,称静止性糖。(4)继发性:多见于髓病治疗过程中糖坏组织未去净化或修复体边缘不密合,形成裂隙以致再次发生龋坏。(三)治疗:龋病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病变过程,阻止其继续发展并恢复牙齿的固有形态和功能。由于牙齿结构特殊,虽有再矿化能力,但对实质性缺损无自身修复能力。除少数情况可用药物外,均需采用手术治疗。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在磨除龋坏的基础上,应用药物抑制龋病发展的方法,适用于恒牙尚未成洞的浅龋,乳前牙的浅、中洞。常用药物包括氨销酸银和氟化钠等。治疗方法:先将龋坏组织尽可能磨除,并磨去洞缘牙齿薄片,使洞散开:以棉条隔离睡液,擦干牙面后以小棉球蘸氨硝酸银溶液涂擦环牙面1-2分钟,温热气枪吹干再涂,如此两次,然后以蘸丁香油小棉球涂擦,使之还原成黑色,吹干即完成治疗。所形成的还原银沉淀于牙本质小管中阻塞牙本质小管,阻止的发展。8

8 图 3-3 龋坏程度 浅龋:亦称釉质龋,龋坏局限于釉质。初期于平滑面表现为脱 矿所致的白垩色斑块,以后因着色而呈黄褐色,窝沟处则呈浸 墨状弥散,一般无明显龋洞,仅探诊时有粗糙感,后期可出现 局限于釉质的浅洞,无自觉症状,探诊也无反应。中龋:龋坏 已达牙本质浅层,临床检查有明显龋洞,可有探痛,对外界刺 激(如冷、热、甜、酸和食物嵌入等)可出现疼痛反应,当刺 激源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无自发性痛。深龋:龋坏已达牙本 质深层,一般表现为大而深的龋洞,或入口小而深层有较为广 泛的破坏,对外界刺激反应较中龋为重,但刺激源去除后,仍 可立即止痛,无自发性痛。龋坏在 X 线片上呈黑色透射区,对 难以确诊者(如邻面龋),可借助 X 线片协助诊断。 4.龋坏的病变类型:(1)慢性龋:龋病一般均进展缓慢,尤其 是成人,多数为慢性,因病程较长,质地较干而软龋较少,此 类患者有较长的修复过程,通常洞底均有硬化牙本质层。(2) 急性龋: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孕妇或健康状况不佳者,疗程 短而进展快,软龋较多,质地松软,着色也浅,呈浅黄或白垩 色,易被挖除,洞底缺乏硬化牙本质层。(3)静上性龋:由于 局部致龋因素被消除,导致龋坏进展非常缓慢或完全停止,称 静止性龋。(4)继发性龋:多见于龋病治疗过程中龋坏组织未 去净化或修复体边缘不密合,形成裂隙以致再次发生龋坏。 (三)治疗:龋病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病变过程,阻止其继续 发展并恢复牙齿的固有形态和功能。由于牙齿结构特殊,虽有 再矿化能力,但对实质性缺损无自身修复能力。除少数情况可 用药物外,均需采用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在磨除龋坏的基础上,应用药物抑 制龋病发展的方法,适用于恒牙尚未成洞的浅龋,乳前牙的浅、 中龋洞。常用药物包括氨销酸银和氟化钠等。治疗方法:先将 龋坏组织尽可能磨除,并磨去洞缘牙齿薄片,使洞敞开;以棉 条隔离唾液,擦干牙面后以小棉球蘸氨硝酸银溶液涂擦龋坏牙 面 1-2 分钟,温热气枪吹干再涂,如此两次,然后以蘸丁香油 小棉球涂擦,使之还原成黑色,吹干即完成治疗。所形成的还 原银沉淀于牙本质小管中阻塞牙本质小管,阻止龋的发展。一

般每周进行1次,3-4次为一疗程,3-6月后复查,治疗中应防止灼伤软组织。2.充填术:对已形成实质性缺损的牙齿,充填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成效较好的方法,其基本过程可分为两步:先去除龋坏组织和失去支持的薄弱牙体组织,并按一定要求将窝洞制成合理的形态。然后以充填材料填充或其它特定方式恢复其固有形态和功能。常用充填材料包括银汞合金和复合树脂等。(1)窝洞制备基本原则:去净龋坏组织,防止继发龋。制洞作用之一类似清创,须去除龋坏组织,使窝洞建立在健康的牙体组织上,防止继发性感染。保护牙髓牙髓是有感觉和代谢的活体组织,由于牙本质和牙髓关系密切,在切割牙体组织时,会对牙髓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严重时可导致牙髓充血和炎症反应,因此在操作中应注意保护牙髓,避免和减轻刺激。制备抗力形和固位形,由于牙齿修复后需承担咀嚼功能,因此充填修复后应达到两方面要求,一方面能长期保持修复物不致松动、脱落,即应具有固位形:另一方面修复物和剩余牙体组织都不致因承受咀嚼力而碎裂,即应具有抗力形。二者在窝洞制备时应同时兼顾。(2)充填术修复过程(银合金):去除龋坏组织,建立窝洞外形:制备抗力形和固位形:洞形修整和窝洞清理:窝洞清毒;垫基底:充填银汞合金;抛光。二、牙髓病(Pulpdiseases)牙髓病是指牙髓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髓炎症、牙髓坏死和牙髓退变。由于牙髓组织处于牙体硬组织包绕之中,只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与外界联系,牙髓急性炎症时,血管充血、渗出物积聚,导致髓腔内压力增高,使神经受压,加以炎性渗出物的刺激而使疼痛极为剧烈。(一)病因:1.微生物感染:细菌是牙髓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其细菌主要是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庆厌氧杆菌,如链球菌、放线菌、乳杆菌等。细菌感染的途径有:(1)经牙体缺损处感染,如深龋、牙外伤、重度磨损等严重牙体缺损,细菌及毒素通过牙本质小管或穿髓点侵入牙髓。(2)经牙周感染,细菌及毒素经过牙周袋,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而侵入牙髓。(3)血源感染,细菌及毒素经过血液而侵入牙髓是十分罕见的,但并非不可能。2.化学刺激:(1)药物刺激:制洞后消毒用药,如酚类可致牙髓受到刺激。(2)充填料刺激:深洞直接用磷酸锌水门汀垫底,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等都可能刺激牙缝。3.物理刺激:(1)温度刺激:制洞时如使用气涡轮机必须喷水降温,否则导致牙髓充血、出血引起炎症。(2)电流刺激:口腔内如有两种不同金属的修复物接触,通过睡液可产生电位差,对牙髓有一定刺O

9 般每周进行 1 次,3-4 次为一疗程,3-6 月后复查,治疗中应 防止灼伤软组织。 2.充填术:对已形成实质性缺损的牙齿,充填术是目前应用 最广泛且成效较好的方法,其基本过程可分为两步:先去除龋 坏组织和失去支持的薄弱牙体组织,并按一定要求将窝洞制成 合理的形态。然后以充填材料填充或其它特定方式恢复其固有 形态和功能。常用充填材料包括银汞合金和复合树脂等。 (1)窝洞制备基本原则:去净龋坏组织,防止继发龋。制洞 作用之一类似清创,须去除龋坏组织,使窝洞建立在健康的牙 体组织上,防止继发性感染。保护牙髓牙髓是有感觉和代谢的 活体组织,由于牙本质和牙髓关系密切,在切割牙体组织时, 会对牙髓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严重时可导致牙髓充血和 炎症反应,因此在操作中应注意保护牙髓,避免和减轻刺激。 制备抗力形和固位形,由于牙齿修复后需承担咀嚼功能,因此 充填修复后应达到两方面要求,一方面能长期保持修复物不致 松动、脱落,即应具有固位形;另一方面修复物和剩余牙体组 织都不致因承受咀嚼力而碎裂,即应具有抗力形。二者在窝洞 制备时应同时兼顾。(2)充填术修复过程(银汞合金):去除 龋坏组织,建立窝洞外形;制备抗力形和固位形;洞形修整和 窝洞清理;窝洞清毒;垫基底;充填银汞合金;抛光。 二、牙髓病(Pulp diseases) 牙髓病是指牙髓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髓炎症、牙髓坏死和牙髓 退变。由于牙髓组织处于牙体硬组织包绕之中,只通过根尖孔、 侧副根管与外界联系,牙髓急性炎症时,血管充血、渗出物积 聚,导致髓腔内压力增高,使神经受压,加以炎性渗出物的刺 激而使疼痛极为剧烈。 (一)病因:1.微生物感染:细菌是牙髓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其细菌主要是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杆菌,如链球菌、放线菌、 乳杆菌等。细菌感染的途径有:(1)经牙体缺损处感染,如深 龋、牙外伤、重度磨损等严重牙体缺损,细菌及毒素通过牙本 质小管或穿髓点侵入牙髓。(2)经牙周感染,细菌及毒素经过 牙周袋,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而侵入牙髓。(3)血源感染, 细菌及毒素经过血液而侵入牙髓是十分罕见的,但并非不可 能。2.化学刺激:(1)药物刺激:制洞后消毒用药,如酚类可 致牙髓受到刺激。(2)充填料刺激:深洞直接用磷酸锌水门汀 垫底,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等都可能刺激牙缝。3.物理刺激:(1) 温度刺激:制洞时如使用气涡轮机必须喷水降温,否则导致牙 髓充血、出血引起炎症。(2)电流刺激:口腔内如有两种不同 金属的修复物接触,通过唾液可产生电位差,对牙髓有一定刺

激。(3)气压变化的影响:在高空飞机或深水潜泳时,气压变化可导致牙髓病变急性发作。(4)创伤:如糖尿病等可引起牙髓退变,肿瘤亦可波及到牙髓,血源性感染引起的牙髓病极少见。(二)临床表现:1.急性牙髓炎(Acutepulpitis)多为外伤引起,主要表现为剧烈地自发性痛,特点如下:①疼痛常突然发作,早期呈间歇性,一般约持续数分钟,随后数小时间歇重点讲解根管治疗期,病员尚可指患牙。随病情发展,发作期延长,间歇期缩短,评价方法遂渐转变为持续性剧痛,并沿同侧三支神经分布区放散(如上牙向颈部、耳前、颤颊部:下牙向耳下、耳后、下颌部放散),往往不能明确指出患牙部位。②疼痛往往夜间较剧,卧倒时尤甚。③早期冷、热刺激均可激发或加剧疼痛,以冷刺激痛较明显;后期或化脓时,热刺激疼痛,冷刺激仅可使疼痛暂时缓解。后期患者常含冷水,或吸冷空气以减轻疼痛,此种症状对诊断有一定帮助。④检查时常可见患牙穿髓,探痛明显。2.慢性牙髓炎(Chronicpulpitis):由于龋病等大多是慢性病变,对牙髓有长期持续的刺激,可使牙髓发生慢性炎症的过程。在慢性牙髓炎发展过程中,如多形核白细胞增多,则释放的溶酶体酶也增多,而使炎症加剧,临床上即可出现急性发作的症状。牙体慢性损伤、牙周病、牙本质化学刺激都可使牙髓呈现慢性炎症的过程。慢性牙髓炎临床上分为三类: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慢性开放性牙髓炎及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慢性开放性牙髓炎又叫作慢性溃疡牙髓炎。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又称牙髓息肉。慢性牙髓炎诊断依据:①长期刺激性痛,X线照片显示尖周已有膜腔增宽、硬板破损:②有自发性痛史:③探诊已穿髓、出血、剧痛;④有深龋或深盲袋或严重牙体慢性损伤。注意牙髓息肉与龈乳头增生长入邻牙合面洞内,与髓底穿通长的息肉鉴别。否则后果严重。(三)治疗:初期慢性牙髓炎可采用间接盖髓术。其它情况的慢性牙髓炎后牙采用干髓术,前牙则采用去髓术。年轻人特别是牙根尚未发育完成的恒牙可采用切髓术。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时先应急处理,方法是局麻下开髓引流、药物止痛等。待剧痛缓解后,后牙采用于髓术,前牙采用去髓术,逆行性牙髓炎采用去髓术合并牙周治疗。三、根尖周病(periapicalDisease)根尖周病是指局限于牙根尖的牙骨质、根尖周围的牙周膜和牙槽骨等尖周组织的疾病。牙髓病病因临表及讲授法病因:1.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来自牙髓病,其次是牙周病通过根治疗25分结合病尖孔、侧副根管及牙本质小管而继发,血源性感染比较少见。例与联钟10

10 激。(3)气压变化的影响:在高空飞机或深水潜泳时,气压变 化可导致牙髓病变急性发作。(4)创伤:如糖尿病等可引起牙 髓退变,肿瘤亦可波及到牙髓,血源性感染引起的牙髓病极少 见。 (二)临床表现:1.急性牙髓炎(Acute pulpitis)多为外 伤引起,主要表现为剧烈地自发性痛,特点如下:①疼痛常突 然发作,早期呈间歇性,一般约持续数分钟,随后数小时间歇 期,病员尚可指患牙。随病情发展,发作期延长,间歇期缩短, 逐渐转变为持续性剧痛,并沿同侧三支神经分布区放散(如上 牙向颈部、耳前、颧颊部;下牙向耳下、耳后、下颌部放散), 往往不能明确指出患牙部位。②疼痛往往夜间较剧,卧倒时尤 甚。③早期冷、热刺激均可激发或加剧疼痛,以冷刺激痛较明 显;后期或化脓时,热刺激疼痛,冷刺激仅可使疼痛暂时缓解。 后期患者常含冷水,或吸冷空气以减轻疼痛,此种症状对诊断 有一定帮助。④检查时常可见患牙穿髓,探痛明显。2.慢性牙 髓炎(Chronic pulpitis):由于龋病等大多是慢性病变,对 牙髓有长期持续的刺激,可使牙髓发生慢性炎症的过程。在慢 性牙髓炎发展过程中,如多形核白细胞增多,则释放的溶酶体 酶也增多,而使炎症加剧,临床上即可出现急性发作的症状。 牙体慢性损伤、牙周病、牙本质化学刺激都可使牙髓呈现慢性 炎症的过程。慢性牙髓炎临床上分为三类: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慢性开放性牙髓炎及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慢性开放性牙髓炎又 叫作慢性溃疡牙髓炎。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又称牙髓息肉。慢性 牙髓炎诊断依据:①长期刺激性痛,X 线照片显示尖周已有膜 腔增宽、硬板破损;②有自发性痛史;③探诊已穿髓、出血、 剧痛;④有深龋或深盲袋或严重牙体慢性损伤。注意牙髓息肉 与龈乳头增生长入邻牙合面洞内,与髓底穿通长的息肉鉴别。 否则后果严重。 (三)治疗:初期慢性牙髓炎可采用间接盖髓术。其它情况的 慢性牙髓炎后牙采用干髓术,前牙则采用去髓术。年轻人特别 是牙根尚未发育完成的恒牙可采用切髓术。慢性牙髓炎急性发 作时先应急处理,方法是局麻下开髓引流、药物止痛等。待剧 痛缓解后,后牙采用干髓术,前牙采用去髓术,逆行性牙髓炎 采用去髓术合并牙周治疗。 三、根尖周病(periapical Disease) 根尖周病是指局限于牙根尖的牙骨质、根尖周围的牙周膜和牙 槽骨等尖周组织的疾病。 病因:1.感染:最常见的感染来自牙髓病,其次是牙周病通过根 尖孔、侧副根管及牙本质小管而继发,血源性感染比较少见。 牙髓病病 因临表及 治疗 讲授法 结合病 例与联 25 分 钟 重点讲解 根管治疗 评价方法

共20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