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6 口腔粘膜病

讲稿口腔科学课程名称:课程编号:y160501-01授课学期:第七学期授课班级:10级临床本科董青任课教师: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学院1
1 . . 讲 稿 课程名称: 口腔科学 课程编号: y160501-01 授课学期: 第七学期 授课班级: 10 级临床本科 任课教师: 董青 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学院

课程口腔科学中文名称英文Stomatology授课对象2010级临床专业本科层次课时1学时授课时间上课教室东六教学楼十二阶梯第3教学周周二第5-6节第六章口腔黏膜常见疾病授课章节第一节口腔单纯性疱疹:第二节口腔念珠菌病:第三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第四节天疱疮;第五节口腔白斑;第六节口腔扁平苔藓;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掌握: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念珠菌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天疱疮、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熟悉: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念珠菌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天疱疮、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教学目标藓的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与要求了解: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念珠菌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天疱疮、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的的的病因。教学要求:复习口腔粘膜的局部解剖和组织学结构。教学重点: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念珠菌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天疱疮、口腔白斑、口腔扁教学重点平苔藓的临床表现。与难点教学难点: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念珠菌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天疱疮、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指导法以及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实习式、自主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主要包括电化教学(投影、幻灯、音像、语音室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基与手段于网络的教学等教学手段。教材:口腔科学,张志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8版。教材与教具:多媒体课件、光盘。教具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口腔念珠菌病(oralcandidosis):复发性阿专业弗他溃疡(recurrentaphthousulcer):天疱疮(pemphigus):白斑词汇(leukoplakia):扁平苔癣(lichenplanus)。2分钟口腔黏膜常见疾病引言部分: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提示重点难点等基本部分:第一节口腔单纯性疱疹《1分钟)1、病因2、临床表现(3分钟)3、诊断《1分钟)教学内容4、治疗《2分钟)第二节口腔念珠菌病与《1分钟)1、病因时间分配2、临床表现《3分钟)(1分钟)3、诊断4、治疗《2分钟)第三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1、病因1分钟)2、临床表现《3分钟)《1分钟)3、诊断4、治疗《2分钟)2
2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引言部分: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提示重点难点等 2 分钟 基本部分: 第一节 口腔单纯性疱疹 1、病因 〈1 分钟〉 2、临床表现 〈3 分钟〉 3、诊断 〈1 分钟〉 4、治疗 〈2 分钟〉 第二节 口腔念珠菌病 1、病因 〈1 分钟〉 2、临床表现 〈3 分钟〉 3、诊断 〈1 分钟〉 4、治疗 〈2 分钟〉 第三节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1、病因 〈1 分钟〉 2、临床表现 〈3 分钟〉 3、诊断 〈1 分钟〉 4、治疗 〈2 分钟〉 课程 名称 中 文 口腔科学 英 文 Stomatology 授课对象 2010 级 临床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1 学时 授课时间 第 3 教学周 周 二 第 5-6 节 上课教室 东六教学楼十二阶梯 授课章节 第六章 口腔黏膜常见疾病 第一节 口腔单纯性疱疹;第二节 口腔念珠菌病;第三节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第四节 天疱 疮;第五节 口腔白斑;第六节 口腔扁平苔藓;第七节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掌握: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念珠菌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天疱疮、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 藓的临床表现。 熟悉: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念珠菌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天疱疮、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 藓的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 了解: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念珠菌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天疱疮、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 藓的的的病因。 教学要求:复习口腔粘膜的局部解剖和组织学结构。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念珠菌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天疱疮、口腔白斑、口腔扁 平苔藓的临床表现。 教学难点:口腔单纯性疱疹、口腔念珠菌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天疱疮、口腔白斑、口腔扁 平苔藓的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指导法以及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实习 式、自主式。 教学手段:主要包括电化教学(投影、幻灯、音像、语音室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基 于网络的教学等教学手段。 教材与 教具 教材:口腔科学,张志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年 3 月,第 8 版。 教具:多媒体课件、光盘。 专业 词汇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口腔念珠菌病(oral candidosis);复发性阿 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天疱疮(pemphigus);白斑 (leukoplakia);扁平苔癣(lichen planus)

第四节天疱疮《2分钟)1、病因2、临床表现《3分钟)3、诊断《1分钟)4、治疗《2分钟)第五节口腔白斑《1分钟)1、病因2、临床表现《3分钟)3、诊断《1分钟)4、治疗《2分钟)第六节口腔扁平苔藓《1分钟)1、病因《3分钟2、临床表现3、诊断《1分钟)4、治疗《2分钟)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3分钟)结束部分:(3分钟)基本内容的归纳总结、强调重点、提示下次课预习的章节以及自学的内容等3
3 第四节 天疱疮 1、病因 〈2 分钟〉 2、临床表现 〈3 分钟〉 3、诊断 〈1 分钟〉 4、治疗 〈2 分钟〉 第五节 口腔白斑 1、病因 〈1 分钟〉 2、临床表现 〈3 分钟〉 3、诊断 〈1 分钟〉 4、治疗 〈2 分钟〉 第六节 口腔扁平苔藓 1、病因 〈1 分钟〉 2、临床表现 〈3 分钟〉 3、诊断 〈1 分钟〉 4、治疗 〈2 分钟〉 第七节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 〈3 分钟〉 结束部分: 〈3 分钟〉 基本内容的归纳总结、强调重点、提示下次课预习的章节以及自学的内容等

讲授内容注解引言部分: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提示重点难点等第一节口腔单纯性疱疹1、病因:口腔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病人及带病毒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睡液及疱疹液接触而致,胎儿还可经产道感染。2、临床表现:(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为最常见的由1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常表现为较严重的龈口炎一急性疱疹性龈口炎。多见于6个月一一6岁儿童,以6个月一2岁更多。可分为4期:①前驱期: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发病前常有接触疱疹病损患者的病史,潜伏期为4一7天;②水泡期:口腔粘膜任何部位皆可发生成簇小水疱;③糜烂期:成簇小水疱溃破后引起大面积糜烂;④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约7一10天。(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愈合后,有30%一50%病例可以复发。复发的部位一般位于口唇或接近口唇处,故又称为一一复发性唇疱疹。①损害总是以起疱开始,多为成簇的疱。②复发损害总是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临近原发位置。③诱发因素较多,日晒、局部刺激、感冒、精神因素等。3、诊断:大多数病例,根据临床病史及症状表现均可做出诊断。4、治疗:①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病毒唑;病毒灵:干扰素和聚肌胞;疫苗和免疫球蛋白②免疫调节剂及其他:胸腺素、转移因子、左旋咪唑:③局部用药第二节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慢性真菌病。现在已知念珠菌属有256种,但对人类有致病性的只有7种。其中以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最强。包括念珠菌性口炎、念珠菌性唇炎、念珠菌性口角炎。1、病因:口腔念珠菌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正常人25%~50%口腔中带此菌。是以芽生孢子型存在,并不致病。但在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孢子繁殖成为菌丝型,此型可以致病。2、临床表现·念珠菌性口炎(1)急性假膜型(雪口病):①多见于婴儿,尤以新生儿多见,成人较少见,可发生于久病体弱者。②好发于颊、舌、软聘和唇③早期病变区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不久融4
4 讲授内容 注解 引言部分: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提示重点难点等 第一节 口腔单纯性疱疹 1、病因:口腔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病人及带病毒者为传染源,主要 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接触而致,胎儿还可经产道感染。 2、临床表现: (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为最常见的由 1 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常表现为较严重 的龈口炎-急性疱疹性龈口炎。多见于 6 个月——6 岁儿童,以 6 个 月—2 岁更多。可分为 4 期: ①前驱期: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发病前常有接触疱疹病损患者 的病史,潜伏期为 4—7 天; ②水泡期:口腔粘膜任何部位皆可发生成簇小水疱; ③糜烂期:成簇小水疱溃破后引起大面积糜烂; ④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整个病程约 7—10 天。 (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愈合后,有 30%—50%病例可以复发。复发的部 位一般位于口唇或接近口唇处,故又称为-复发性唇疱疹。 ①损害总是以起疱开始,多为成簇的疱。 ②复发损害总是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临近原发位置。 ③诱发因素较多,日晒、局部刺激、感冒、精神因素等。 3、诊断:大多数病例,根据临床病史及症状表现均可做出诊断。 4、治疗: ①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病毒唑;病毒灵;干扰素和聚肌胞;疫 苗和免疫球蛋白 ②免疫调节剂及其他:胸腺素、转移因子、左旋咪唑: ③局部用药 第二节 口腔念珠菌病 是由念珠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慢性真菌病。现在已知念珠菌属 有 256 种,但对人类有致病性的只有 7 种。其中以白色念珠菌的致 病性最强。包括念珠菌性口炎、念珠菌性唇炎、念珠菌性口角炎。 1、病因:口腔念珠菌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正常人 25%~50%口腔中带此菌。是以芽生孢子型存在,并不致病。但在某些 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孢子繁殖成为菌丝型,此型可以致病。 2、临床表现 ⚫ 念珠菌性口炎 (1)急性假膜型(雪口病): ①多见于婴儿,尤以新生儿多见,成人较少见,可发生于久病体弱 者。 ②好发于颊、舌、软腭和唇 ③早期病变区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不久融

讲授内容注解合成片似凝乳状。鲜红色与雪白色形成明显对比④假膜稍用力,可擦掉,露出鲜红的糜烂面及轻度出血,不久又可重新形成假膜③陈旧的病损黏膜充血减退,白色斑片带淡黄色③患儿烦躁不安、哭闹拒食、流涎。③全身反应一般较轻,时有轻度发热,少数患者可能蔓延到食管、支气管和肺部,还可并发皮肤念珠菌病。(2)急性红斑型(萎缩型):①多见于成年人,常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所致,又称为抗生素口炎。且大多数患者原患有消耗性疾病。②主要表现为黏膜上出现散在的红斑。③以舌黏膜多见,严重时舌背黏膜呈鲜红色,舌乳头团块状萎缩,周围舌苔增厚。④自觉口干、味觉异常或丧失、烧灼感及疼痛。③常伴有口角炎,在其他不易受摩擦的部位可有雪口样损害。(3)慢性肥厚型(慢性增殖型,或念珠菌性白斑):①病损多见于颊黏膜、舌背、及聘部。②颊部病损常对称的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表现为黏膜上有固着紧密的白色斑块,亦可间有红色斑块,严重时表面呈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自觉口干、烧灼感及轻微疼痛。③聘部病损可由义齿性口炎发展而来,黏膜呈乳头状增生。④舌背病损可表现为丝状乳头增殖,色灰黑,称为毛舌。③本型有高于4%的恶变率,故应提高警惕,争取早日活检(4)慢性红斑型(义齿性口炎):①损害部位多位于上颌义齿聘侧面接触之聘、龈黏膜②多见于女性患者,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③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重者可有口干和烧灼感④检查可见基板下的部分或全部黏膜呈亮红色水肿,边界清楚,有时可见黄白色的条索状或斑点状假膜。③常伴有口角炎③有些患者虽未带义齿,也可发生本病·念珠菌性唇炎(1)多表现为慢性炎症(2)多发生于高年(50岁以上)患者(3)一般发生于下唇,可同时有念珠菌口炎或口角炎(4)Gansen将本病分为两型,即糜烂型和颗粒型①糜烂型表现为下唇中部长期存在鲜红色糜烂面,周围有过角化现象,表面脱屑②颗粒型者表现为下唇肿胀、唇红皮肤交界处常有散在突出的小颗粒,类似腺性唇炎(5)本病确诊需镜检到真菌及菌培养为白色念珠菌·念珠菌性口角炎(1)常为双侧患病(2)多发生于儿童、身体衰弱病人和血液病患者5
5 讲授内容 注解 合成片似凝乳状。鲜红色与雪白色形成明显对比 ④假膜稍用力,可擦掉,露出鲜红的糜烂面及轻度出血,不久又可 重新形成假膜 ⑤陈旧的病损黏膜充血减退,白色斑片带淡黄色 ⑥患儿烦躁不安、哭闹拒食、流涎。 ⑦全身反应一般较轻,时有轻度发热,少数患者可能蔓延到食管、 支气管和肺部,还可并发皮肤念珠菌病。 (2)急性红斑型(萎缩型): ①多见于成年人,常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所致,又称为抗生素 口炎。且大多数患者原患有消耗性疾病。 ②主要表现为黏膜上出现散在的红斑。 ③以舌黏膜多见,严重时舌背黏膜呈鲜红色,舌乳头团块状萎缩, 周围舌苔增厚。 ④自觉口干、味觉异常或丧失、烧灼感及疼痛。 ⑤常伴有口角炎,在其他不易受摩擦的部位可有雪口样损害。 (3)慢性肥厚型(慢性增殖型,或念珠菌性白斑): ①病损多见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 ②颊部病损常对称的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表现为黏膜上有固着紧 密的白色斑块,亦可间有红色斑块,严重时表面呈结节状或颗粒状 增生,自觉口干、烧灼感及轻微疼痛。 ③腭部病损可由义齿性口炎发展而来,黏膜呈乳头状增生。 ④舌背病损可表现为丝状乳头增殖,色灰黑,称为毛舌。 ⑤本型有高于 4%的恶变率,故应提高警惕,争取早日活检 (4)慢性红斑型 (义齿性口炎): ①损害部位多位于上颌义齿腭侧面接触之腭、龈黏膜 ②多见于女性患者,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③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重者可有口干和烧灼感 ④检查可见基板下的部分或全部黏膜呈亮红色水肿,边界清楚,有 时可见黄白色的条索状或斑点状假膜。 ⑤常伴有口角炎 ⑥有些患者虽未带义齿,也可发生本病 ⚫ 念珠菌性唇炎 (1)多表现为慢性炎症 (2)多发生于高年(50 岁以上)患者 (3)一般发生于下唇,可同时有念珠菌口炎或口角炎 (4)Gansen 将本病分为两型,即糜烂型和颗粒型 ①糜烂型表现为下唇中部长期存在鲜红色糜烂面,周围有过角化现 象,表面脱屑. ②颗粒型者表现为下唇肿胀、唇红皮肤交界处常有散在突出的小颗 粒,类似腺性唇炎 (5)本病确诊需镜检到真菌及菌培养为白色念珠菌 ⚫ 念珠菌性口角炎 (1)常为双侧患病 (2)多发生于儿童、身体衰弱病人和血液病患者

讲授内容注解(3)可同时并发舌炎、唇炎、阴囊炎或外阴炎(4)表现为口角区皮肤与黏膜发生皱裂,临近的皮肤与黏膜充血,皱裂处常有糜烂和渗出物,或结有薄,张口时疼痛或溢血。3、诊断:根据病史和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4、治疗:局部药物治疗:全身抗真菌治疗:增强机体免疫力:手术治疗。第三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具有周期复发特点的口腔黏膜自限性、溃疡性损害,好发于角化程度较差的部位。1、病因: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其他因素。2、临床表现:分为轻型、重型和疱疹样溃疡。(1)轻型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型,占80%:②好发于口腔粘膜非角化部位;③发作时溃疡有红、黄、凹、痛特征;④复发有规律,分为前驱期、溃疡期、愈合期、间歇期③前驱期可有粘膜局部不适、触痛或灼痛感。在即将发生溃疡的部位出现白色或红色丘疹状小点;③2-3天后上皮破溃形成溃疡:①溃疡有自限性,一般持续1-2周,愈后不留疤痕;③复发间隔时间长短不一;③无明显全身症状;患者自觉口腔刺痛,影响语言、进食。(2)重型①又称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腺周口疮;②在临床上较少见,占8%-10%;③初始发作于口角,其后有向口腔后部移行趋势④发作时溃疡大而深,似弹坑,深达粘膜下或肌层,溃疡常为单发,或在周围有数个小溃疡;③溃疡有自限性,但发作期持续1月至数月,愈后留有疤痕,严重时可造成舌尖、悬雍垂缺损;溃疡疼痛较重;③仍有复发性;可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3)疱疹样阿弗他溃疡①溃疡小而多,散在分布于口腔粘膜任何部位②邻近溃疡可融合成片,粘膜充血发红③溃疡有自限性,病程7-14天④患者疼痛剧烈,影响进食③可伴有头痛、低热、全身不适、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③临床上较少见3、诊断:根据临床体征及复发性、自限性病史可以诊断。6
6 讲授内容 注解 (3)可同时并发舌炎、唇炎、阴囊炎或外阴炎 (4)表现为口角区皮肤与黏膜发生皲裂,临近的皮肤与黏膜充血,皲 裂处常有糜烂和渗出物,或结有薄痂,张口时疼痛或溢血。 3、诊断:根据病史和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 4、治疗:局部药物治疗;全身抗真菌治疗;增强机体免疫力;手术 治疗。 第三节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具有周期复发特点的口腔黏膜自限性、溃疡性损害,好发于角化程 度较差的部位。 1、病因: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其他 因素。 2、临床表现:分为轻型、重型和疱疹样溃疡。 (1)轻型 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型,占 80%; ②好发于口腔粘膜非角化部位; ③发作时溃疡有红、黄、凹、痛特征; ④复发有规律,分为前驱期、溃疡期、愈合期、间歇期; ⑤前驱期可有粘膜局部不适、触痛或灼痛感。在即将发生溃疡的部 位出现白色或红色丘疹状小点; ⑥2-3 天后上皮破溃形成溃疡; ⑦溃疡有自限性,一般持续 1-2 周,愈后不留疤痕; ⑧复发间隔时间长短不一; ⑨无明显全身症状; ⑩患者自觉口腔刺痛,影响语言、进食。 (2)重型 ①又称复发性坏死性粘膜腺周围炎、腺周口疮; ②在临床上较少见,占 8%-10%; ③初始发作于口角,其后有向口腔后部移行趋势; ④发作时溃疡大而深,似弹坑,深达粘膜下或肌层; ⑤溃疡常为单发,或在周围有数个小溃疡; ⑥溃疡有自限性,但发作期持续 1 月至数月,愈后留有疤痕,严重 时可造成舌尖、悬雍垂缺损; ⑦溃疡疼痛较重; ⑧仍有复发性; ⑨可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 (3)疱疹样阿弗他溃疡 ①溃疡小而多,散在分布于口腔粘膜任何部位 ②邻近溃疡可融合成片,粘膜充血发红 ③溃疡有自限性,病程 7-14 天 ④患者疼痛剧烈,影响进食 ⑤可伴有头痛、低热、全身不适、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⑥临床上较少见 3、诊断:根据临床体征及复发性、自限性病史可以诊断

讲授内容注解4、治疗(1)局部治疗:消炎、止痛、促进愈合:(2)全身治疗:针对病因、减少复发、促进愈合。第四节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皮肤粘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出现原因不明的难以愈合的大疱性损害为主要特征。可分为四型: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1、病因:目前认为是一些病毒感染、紫外线照射、某些药物刺激等使棘细胞层间的粘合物质成为自身抗原而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天疱疮具有家族性趋向。2、临床表现(1)寻常型天疱疮①好发于中老年人,早期即可出现口腔损害,多呈泛发性;②发病时口腔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疱壁薄而透明,易破出现糜烂面;③疱破后疱膜向周围退缩,使溃疡扩大一-周缘扩展现象;揭皮试验18阳性:若将疱壁撕去或提取时,常连同临近外观正常的粘膜一同无痛性的撕去一大片,并遗留下一鲜红的创面;④尼氏征阳性:对外观正常的皮肤或粘膜加压刺激或摩擦后易形成疱或脱皮,轻压疱顶可使疱向四周扩展;③患者疼痛剧烈,有非特异性口臭,唾液多且带有血迹;③皮肤损害常于口腔损害之后发生;皮肤损害易出现在前胸躯干等易受摩擦部位;①皮肤损害主要是水疱与糜烂,特点与粘膜水疱类似;③病程过程中可出现发热、无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出现恶病质,甚至死亡;③身体其它部位粘膜如鼻腔、眼、外生殖器等均可发生相同损害,且不易恢复正常。(2)增殖型天疱疮①口腔损害基本同寻常型,但疱破后剥脱面呈乳头状或疣状增生;②皮肤损害易发生于受摩擦的部位;③皮肤损害仍为大疱,疱破后基部发生乳头状增殖,上覆黄色厚瘀殖步天电(后舌)及渗出物,有腥臭味;④损害常成群出现,并可互相融合;③患者自觉疼痛;③病情时而缓解或加重,身体逐渐衰弱,常死于继发感染:③身体其它部位粘膜也可发生同样损害。(3)落叶型天疱疮①口腔粘膜可正常或微有红肿,或有浅的糜烂②皮肤表现为松弛的大疱,疱破后结黄褐色鳞屑痴边缘翘起如落叶,易脱落落计型无用店(干皮瓦)③多见于老年人④全身症状轻,病程缓慢、预后较好1
7 讲授内容 注解 4、治疗 (1)局部治疗:消炎、止痛、促进愈合; (2)全身治疗:针对病因、减少复发、促进愈合。 第四节 天疱疮 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皮肤粘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出现原因不明的难 以愈合的大疱性损害为主要特征。可分为四型:寻常型、增殖型、 落叶型、红斑型。 1、病因:目前认为是一些病毒感染、紫外线照射、某些药物刺激等 使棘细胞层间的粘合物质成为自身抗原而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近年来研究发现,天疱疮具有家族性趋向。 2、临床表现 (1)寻常型天疱疮 ①好发于中老年人,早期即可出现口腔损害,多呈泛发性; ②发病时口腔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疱壁薄而透明,易破出现糜烂 面; ③疱破后疱膜向周围退缩,使溃疡扩大-周缘扩展现象;揭皮试验 阳性:若将疱壁撕去或提取时,常连同临近外观正常的粘膜一同无 痛性的撕去一大片,并遗留下一鲜红的创面; ④尼氏征阳性:对外观正常的皮肤或粘膜加压刺激或摩擦后易形成 疱或脱皮,轻压疱顶可使疱向四周扩展; ⑤患者疼痛剧烈,有非特异性口臭,唾液多且带有血迹; ⑥皮肤损害常于口腔损害之后发生;皮肤损害易出现在前胸躯干等 易受摩擦部位; ⑦皮肤损害主要是水疱与糜烂,特点与粘膜水疱类似; ⑧病程过程中可出现发热、无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出 现恶病质,甚至死亡; ⑨身体其它部位粘膜如鼻腔、眼、外生殖器等均可发生相同损害, 且不易恢复正常。 (2)增殖型天疱疮 ①口腔损害基本同寻常型,但疱破后剥脱面呈乳头状或疣状增生; ②皮肤损害易发生于受摩擦的部位; ③皮肤损害仍为大疱,疱破后基部发生乳头状增殖,上覆黄色厚痂 及渗出物,有腥臭味; ④损害常成群出现,并可互相融合; ⑤患者自觉疼痛; ⑥病情时而缓解或加重,身体逐渐衰弱,常死于继发感染; ⑦身体其它部位粘膜也可发生同样损害。 (3)落叶型天疱疮 ①口腔粘膜可正常或微有红肿,或有浅的糜烂 ②皮肤表现为松弛的大疱,疱破后结黄褐色鳞屑痂边缘翘起如落 叶,易脱落 ③多见于老年人 ④全身症状轻,病程缓慢、预后较好

讲授内容注解③其它部位粘膜也可受累(4)红斑型天疱疮①口腔及其它部位粘膜很少患病②皮肤损害好发于面部③损害表现为对程性红斑伴有鳞屑④全身症状轻。可复发、预后好3、诊断:临床损害特征:细胞学检查:活体组织检查:免疫学检查。4、治疗:支持疗法;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局部用药。第五节口腔白斑是口腔粘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一些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1、病因长期持续的化学刺激;口腔内持续的机械刺激;微量的电流;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工业公害:维生素A缺乏等。2、临床表现①发生在口腔各部位粘膜,以颊、舌粘膜最为多见。②男性较为多发,男与女之比为13.5:1。③白斑为灰白色或乳白色斑块,边界清楚,与粘膜平齐或略为高起,舌舔时有粗涩感。④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均质型(斑块状、皱纸状)和非均质型(颗粒状、疣状、溃疡状)两类。3、诊断:根据发病部位和临床表现4、治疗去除刺激因素;局部治疗:全身治疗:手术切除:冷冻:第六节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感染性疾患,可单独发生于口腔或皮肤,也可二者同时发病。1、病因:感染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微量元素;系统性疾病;局部刺激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学因素;微循环因素。2、临床表现(1)口腔黏膜病损·疾病多对称分布。·疾病多呈慢性迁延反复波动,间歇期较长。病损表现为灰白色角化小疹,针头大小,组成细的花纹一-?Wickham Straie.病损表面光滑,互相交织成条纹状、网状、环状、斑块状。?·周围炎症不明显,粘膜可发生红斑、充血、糜烂、溃疡、萎缩、水疱等损害。·口腔内多种损害共存,可互相转化。·粘膜一般保持原有的柔软度和弹性。(2)皮肤病损8
8 讲授内容 注解 ⑤其它部位粘膜也可受累 (4)红斑型天疱疮 ①口腔及其它部位粘膜很少患病 ②皮肤损害好发于面部 ③损害表现为对程性红斑伴有鳞屑 ④全身症状轻。可复发、预后好 3、诊断:临床损害特征;细胞学检查;活体组织检查;免疫学检 查。 4、治疗:支持疗法;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局部 用药。 第五节 口腔白斑 是口腔粘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 征;一些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 1、病因 长期持续的化学刺激;口腔内持续的机械刺激;微量的电流;白色 念珠菌感染;病毒;工业公害;维生素 A 缺乏等。 2、临床表现 ①发生在口腔各部位粘膜,以颊、舌粘膜最为多见。 ②男性较为多发,男与女之比为 13.5:1。 ③白斑为灰白色或乳白色斑块,边界清楚,与粘膜平齐或略为高 起,舌舔时有粗涩感。 ④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均质型(斑块状、皱纸状)和非均质型(颗 粒状、疣状、溃疡状)两类。 3、诊断:根据发病部位和临床表现 4、治疗 去除刺激因素;局部治疗;全身治疗;手术切除;冷冻: 第六节 口腔扁平苔藓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感染性疾患,可单独发生于口腔或皮肤,也可 二者同时发病。 1、病因:感染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微量元素;系统性疾 病;局部刺激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学因素;微循环因素。 2、临床表现 (1)口腔黏膜病损 ⚫ 疾病多对称分布。 ⚫ 疾病多呈慢性迁延反复波动,间歇期较长。 ⚫ 病损表现为灰白色角化小疹,针头大小,组成细的花纹- Wickham Straie. ⚫ 病损表面光滑,互相交织成条纹状、网状、环状、斑块状。 ⚫ 周围炎症不明显,粘膜可发生红斑、充血、糜烂、溃疡、萎 缩、水疱等损害。 ⚫ 口腔内多种损害共存,可互相转化。 ⚫ 粘膜一般保持原有的柔软度和弹性。 (2)皮肤病损

注解讲授内容损害特点是皮肤上出现扁平、褐色多角形丘疹,绿豆大小,界清、质硬,触之较粗糙,表面可有腊样光泽。丘疹密集可排列成WickhamStraie.或融合成片。?自觉病区骚痒。。好发于手背、腕、前臂及小腿的伸侧。·发生在头皮时,破坏毛囊可致斑秃。(3)指(趾)甲病损·指(趾)甲变薄,无光泽,按压有凹陷,甲床上有红点分布,压之疼痛。甲体表面可出现鳞状纵沟、点隙。3、诊断: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和临床表现4、治疗:心身调理;局部治疗;全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梅毒;淋病;艾滋病。9
9 讲授内容 注解 ⚫ 损害特点是皮肤上出现扁平、褐色多角形丘疹,绿豆大小, 界清、质硬,触之较粗糙,表面可有腊样光泽。 ⚫ 丘疹密集可排列成 Wickham Straie.或融合成片。 ⚫ 自觉病区骚痒。 ⚫ 好发于手背、腕、前臂及小腿的伸侧。 ⚫ 发生在头皮时,破坏毛囊可致斑秃。 (3)指(趾)甲病损 ⚫ 指(趾)甲变薄,无光泽,按压有凹陷,甲床上有红点分 布,压之疼痛。甲体表面可出现鳞状纵沟、点隙。 3、诊断: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和临床表现 4、治疗:心身调理;局部治疗;全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第七节 性传播疾病的口腔表现 梅毒;淋病;艾滋病

注解讲授内容讲稿附页10
10 讲授内容 注解 讲稿附页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1 颞下颌关节疾病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2 唾液腺口腔科学.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3 口腔颌面部肿瘤 Tumor of oral and maxillofiacial region.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0 口腔颌面部损伤.doc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喉阻塞、气管切开.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咽部疾病.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鼻炎鼻窦炎鼻出血.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耳外伤.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耳鼻喉解剖.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中耳疾病.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咽科学.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耳鼻咽喉科学.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耳科病人的护理.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4.2牙周病病人的护理.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3.2牙髓病.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3.1龋病.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2新口腔科病人的护理概述.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1新口腔科病人的护理概述.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2颌面部应用解剖与生理.ppt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7 局麻.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9 感染.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8 牙拔除术.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5 牙周病.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4 牙体牙髓.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3 颌面解剖.doc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思考习题及答案.doc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点)口腔科学重点难点.pdf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点)口腔医学考前复习重点.doc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2 唾液腺常见疾病.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3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1 颞下颌关节常见病.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0 口腔颌面部损伤 injurie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9 口腔颌面部感染 Infection of Oral & Maxillofacial Region.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6 牙周和口腔粘膜常见病.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7 口腔局部麻醉.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4 牙体牙髓病学.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5 牙周和口腔粘膜常见病.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 牙拔除术.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3 颌面解剖 Stomatology.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