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9 感染

讲稿课程名称:口腔科学课程编号:y160501授课学期: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授课班级:10临床、中医任课教师:戚孟春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学院
讲 稿 课程名称: 口腔科学 课程编号: y160501 授课学期:2013 ~ 2014 学年秋季学期 授课班级: 10 临床、中医 任课教师: 戚孟春 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学院

教案首页口腔科学中文课程名称英文Dentistry授课对象课时2010级临床1-66专业本科层次2 学时东六教学楼12授课周节上课教室第7孝教学周周二第5-6小节9阶授课章节第八章口腔颌面部感染InfectioninOralandmaxillofacialregion教学目标:1.了解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特征以及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的特点;2.熟悉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特点和感染的关系;3.掌握感染的来源、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教学目标4.掌握智齿冠周炎、11个间隙感染以及颌骨骨髓炎、淋巴结炎、面部痛的诊治特点。与要求教学要求:1.熟悉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发病特征及间隙的解剖2.了解间隙感染的基本特征及治疗原则3.掌握口底蜂窝织炎、面部疗痛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与难点教学难点:感染的护散及并发症【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用于主干内容;讨论法:用于可能并发症、不遵循感染治疗原则带来的后果等讨论;演示法:感染中肿切开引流过程动画展示;案例式:介绍临床感染患者,与讲授知识(间隙感染、智齿冠周炎、骨髓炎)相结合教学方法互动式: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问题;与手段自主式:课堂及课后留出问题,供课下学习解决。【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模型教学录像注: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紧紧围绕授课内容,提出问题,并以病例、讨论等多种方式开展PBL教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互动式教学。教材:第六版教材与《口腔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口腔颌面外科学》,邱蔚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教具教具:模型、课件、多媒体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口腔科学 英 文 Dentistry 授课对象 20 10 级 临床 1-6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7 教学周 周 二 第 5-6 小节 上课教室 东六教学楼 12 阶 授课章节 第八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 Infection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 1. 了解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特征以及口腔颌面部特异性感染的特点; 2. 熟悉口腔颌面部局部解剖特点和感染的关系; 3. 掌握感染的来源、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4. 掌握智齿冠周炎、11 个间隙感染以及颌骨骨髓炎、淋巴结炎、面部疖痈的诊治特点。 教学要求: 1. 熟悉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发病特征及间隙的解剖. 2. 了解间隙感染的基本特征及治疗原则. 3. 掌握口底蜂窝织炎、面部疖痈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 教学难点: 感染的扩散及并发症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主要用于主干内容; 讨论法:用于可能并发症、不遵循感染治疗原则带来的后果等讨论; 演示法:感染中脓肿切开引流过程动画展示; 案例式:介绍临床感染患者,与讲授知识(间隙感染、智齿冠周炎、骨髓炎)相结合; 互动式: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自主式:课堂及课后留出问题,供课下学习解决。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模型 教学录像 注: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紧紧围绕授课内容,提出问题,并以病例、讨论等多种方 式开展 PBL 教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互动式教学。 教材与 教具 教材: 《口腔科学》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口腔颌面外科学》,邱蔚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教具:模型、课件、多媒体

感染;间隙感染;智齿冠周炎;骨髓炎;颌骨坏死专业词汇Infection, space infection, pericoronitis ofwisdom teeth; osteomyletis; necrosis of jaw引言部分:(5min)(1)回顾以前所学章节,前后连贯,承上启下(2)指出感染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3)介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感染:(4)提出问题:面部感染于其他部位感染有什么区别?怎么治疗?有何特点?(5)指出本节课学习的目的、内容、重点和难点基本部分:(90min)第一节:概述(15min)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口腔颌面部感染病原菌第二节:下颌第三磨牙关周炎(15min)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与治疗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20min)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脓肿切开引流的目的、指征和要点;教学内容眶下间隙感染与咬肌间隙感染时间分配翼下颌间隙感染口底蜂窝织炎第四节:颌骨骨髓炎(25min)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婴儿上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颌面部放线菌病(15min)第五节:颜面部疗痛病因 etiology疗 furuncle痛carbuncle治疗结束部分:(5min)1.课程总结2.课后练习3.下次课提前预习的内容
专业词汇 感染;间隙感染;智齿冠周炎;骨髓炎;颌骨坏死 Infection; space infection; pericoronitis of wisdom teeth; osteomyletis; necrosis of jaw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5 min) (1) 回顾以前所学章节,前后连贯,承上启下; (2) 指出感染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 (3) 介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感染; (4) 提出问题:面部感染于其他部位感染有什么区别?怎么治疗?有何特点? (5) 指出本节课学习的目的、内容、重点和难点. 基本部分:(90min) 第一节:概述 (15min)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 口腔颌面部感染病原菌 第二节:下颌第三磨牙关周炎 (15min) 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与治疗 第三节:颌面部间隙感染 (20min) 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脓肿切开引流的目的、指征和要点; 眶下间隙感染 咬肌间隙感染 翼下颌间隙感染 口底蜂窝织炎 第四节:颌骨骨髓炎 (25min)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婴儿上颌骨骨髓炎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颌面部放线菌病 第五节:颜面部疖痈 (15min) 病因 etiology 疖 furuncle 痈 carbuncle 治疗结束部分:(5min) 1. 课程总结 2. 课后练习 3. 下次课提前预习的内容

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授课内容注解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 教学过程设计 ) 授 课 内 容 注解

1.首先回顾上一引言部分:(5min)章讲授的内容,做(1)回顾以前所学章节,前后连贯,承上启下;好课程的衔接;然后向学生提问并介(2)指出感染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绍感染患者有哪些(3)介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感染症状:感染与炎症(4)提出问题:面部感染与其他部位感染有什么区别?怎么治疗?有何特点?有何区别;强调感(5)指出本节课学习的目的、内容、重点和难点染时口腔颌面部重要疾患之一,感染患者怎样处置?介绍本章讲授的内容、重点、难点、课程分配。第八章口腔颌面部感染第一节感染概论15min1.口腔解剖生理特点与感染的关系口鼻腔、上颌窦、牙和牙周、血液循环、淋巴引流、筋膜间隙联上KP#下配KMuE2.感染的途径:2.根据病因,间隙牙源性、腺源性、损伤性、血源性、医源性感染的分类?3.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局部症状:红、热、肿、痛、功能障碍肿形成3.口腔颌面部感染全身症状:局部主要症状?注解授课内容
引言部分:(5min) (1) 回顾以前所学章节,前后连贯,承上启下; (2) 指出感染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 (3) 介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感染; (4) 提出问题:面部感染与其他部位感染有什么区别?怎么治疗?有何特点? (5) 指出本节课学习的目的、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八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 第一节 感染概论 15min 1. 口腔解剖生理特点与感染的关系 口鼻腔、上颌窦、牙和牙周、血液循环、淋巴引流、筋膜间隙 2. 感染的途径: 牙源性、腺源性、损伤性、血源性、医源性 3.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红、热、肿、痛、功能障碍脓肿形成 全身症状: 1. 首先回顾上一 章讲授的内容,做 好课程的衔接;然 后向学生提问并介 绍感染患者有哪些 症状:感染与炎症 有何区别;强调感 染时口腔颌面部重 要疾患之一,感染 患者怎样处置?介 绍 本 章 讲 授 的 内 容、重点、难点、 课程分配。 2. 根据病因,间隙 感染的分类? 3. 口腔颌面部感染 局部主要症状? 授 课 内 容 注解

5.感染的治疗原4.感染的治疗:则?局部治疗:一般处理脓肿切开引流-----诊断、切开指征、切开要点和原则全身治疗:抗生素应用、支持疗法、防止严重并发症第二节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pericoronitisofthethirdmolarofthemandible)15min6.智齿冠周炎定1.概念义?2.病因3.临床表现7.智齿冠周炎的临床表现?局部表现: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冠周软组织充血肿胀,龈瓣糜烂、溢脓: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第二磨牙叩痛或远中龋坏:颌下淋巴结肿胀、压痛;放射性剧痛。全身表现:发热、白细胞升高、中性粒比例上升4.感染扩散:5.诊断和治疗8.智齿冠周炎的处急性期---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抵抗力理措施?慢性期---消除病灶;冠周龈瓣切除或阻生齿拔除授课内容注解
4. 感染的治疗: 局部治疗:一般处理 脓肿切开引流-诊断、切开指征、切开要点和原则 全身治疗:抗生素应用、支持疗法、防止严重并发症 第二节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pericoronitis of the third molar of the mandible) 15min 1. 概念 2. 病因 3. 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冠周软组织充血肿胀,龈瓣糜烂、溢脓; 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第二磨牙叩痛或远中龋坏;颌下淋巴结肿 胀、压痛;放射性剧痛。 全身表现:发热、白细胞升高、中性粒比例上升 4. 感染扩散: 5. 诊断和治疗 急性期-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抵抗力 慢性期-消除病灶;冠周龈瓣切除或阻生齿拔除 5. 感染的治疗原 则? 6. 智 齿冠 周 炎 定 义? 7. 智齿冠周炎的临 床表现? 8. 智齿冠周炎的处 理措施? 授 课 内 容 注解

第三节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20min9.口腔颌面部常见的间隙。眶下间隙感染1.2.颊间隙感染3.题间隙感染题下间隙感染解剖边界4.5.嚼肌间隙感染感染来源翼下颌间隙感染临床表现6.舌下间隙感染感染扩散7.咽旁间隙感染治疗措施8.颌下间隙感染脓肿切开部位9.10.下间隙感染11口底蜂窝织炎眶下间隙感染颊间隙感染10.咬肌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切开引流对部位?颌下间隙感染翼颌间隙感染题间隙、题下间隙感染咽旁间隙感染授课内容注解
第三节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20min 1. 眶下间隙感染 2. 颊间隙感染 3. 颞间隙感染 4. 颞下间隙感染 解剖边界 5. 嚼肌间隙感染 感染来源 6. 翼下颌间隙感染 临床表现 7. 舌下间隙感染 感染扩散 8. 咽旁间隙感染 治疗措施 9. 颌下间隙感染 脓肿切开部位 10. 颏下间隙感染 11. 口底蜂窝织炎 眶下间隙感染 颊间隙感染 颌下间隙感染 翼颌间隙感染 颞间隙、颞下间隙感染 咽旁间隙感染 9. 口腔颌面部常 见的间隙。 10. 咬肌间隙感染 的临床表现及切开 引流对部位? 授 课 内 容 注解

口底蜂窝织炎11.口底蜂窝织炎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第四节颌骨骨髓炎25min12.颌骨骨髓炎的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分类?1.颌骨骨髓炎的定义:由细菌感染及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的颌骨骨膜、骨皮质、骨髓及相应神经血管等组织的炎性病变。2.颌骨骨髓炎的分类:中央性颌骨骨髓炎边缘性颌骨骨髓炎13.中央性颌骨骨髓炎和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鉴别诊断?边缘性颌骨骨髓炎中央性颌骨骨髓炎3临床表现:中央性颌骨骨髓炎:14.中央性颌骨骨急性期----全身症状:寒战、发热、食欲减退、血细胞计数升高,严重者出现髓炎的临床表现?中毒症状,败血病等。局部症状:炎症局限于牙槽骨或颌骨体部的骨髓腔内。病变区牙剧烈疼痛,并向半侧颌骨或三叉神经分布区放射。颌骨受累区牙松动,伸长感,不能咀嚼,受累区牙龈肿胀充血,龈袋溢脓。继续发展口内或面部皮肤破溃溢脓。慢性期----常由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所致:临床特点:口腔内或颌面部皮肤形成瘘孔,大量炎性肉芽形成,瘘孔长期排脓,有死骨排出;全身症状不明显,或呈慢性消耗状态
口底蜂窝织炎 第四节 颌骨骨髓炎 25min 一、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1. 颌骨骨髓炎的定义:由细菌感染及物理或化学因素引起的颌骨骨膜、骨皮质、 骨髓及相应神经血管等组织的炎性病变。 2. 颌骨骨髓炎的分类: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3. 临床表现: 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急性期-全身症状:寒战、发热、食欲减退、血细胞计数升高,严重者出现 中毒症状,败血病等。 局部症状:炎症局限于牙槽骨或颌骨体部的骨髓腔内。病变区牙剧 烈疼痛,并向半侧颌骨或三叉神经分布区放射。颌骨受累区牙松动, 伸长感,不能咀嚼,受累区牙龈肿胀充血,龈袋溢脓。继续发展口 内或面部皮肤破溃溢脓。 慢性期-常由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所致; 临床特点:口腔内或颌面部皮肤形成瘘孔,大量炎性肉芽形成,瘘 孔长期排脓,有死骨排出;全身症状不明显,或呈慢性消耗状态。 11. 口底蜂窝织炎 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原则? 12.颌骨骨髓炎的 分类? 13. 中央性颌骨骨 髓炎和边缘性颌骨 骨 髓 炎 的 鉴 别 诊 断? 14. 中央性颌骨骨 髓炎的临床表现?

注解授课内容急性期慢性期4.诊断:X线检查:急性期:无意义慢性期:在发病2~4周后X线检查具有诊断价值,但儿童颌骨骨髓炎则在发病7~10天后开始形成死骨。慢性期X线表现主要有两种:骨质坏死:典型表现为骨小梁排列紊乱,骨质破坏,死骨形成。骨质增生:表现为骨膜反应性增生,骨皮质表面呈致密影像。15.颌骨骨髓炎的处理原则?急性期慢性期5.治疗急性期:全身支持治疗及大剂量抗菌素。局部应尽早拔除病灶牙以利排脓引流、形成骨膜脓肿或颌周间隙蜂窝织炎时应尽早切开引流。慢性期:以局部治疗为主,主要是手术彻底病灶或摘除死骨。注解授课内容
授 课 内 容 注解 急性期 慢性期 4. 诊断: • X 线检查: • 急性期:无意义 • 慢性期:在发病 2~4 周后 X 线检查具有诊断价值,但儿童颌骨骨髓炎则在 发病 7~10 天后开始 形成死骨。 • 慢性期 X 线表现主要有两种: • 骨质坏死:典型表现为骨小梁排列紊乱,骨质破坏,死骨形成。 • 骨质增生:表现为骨膜反应性增生,骨皮质表面呈致密影像。 急性期 慢性期 5. 治疗 急性期:全身支持治疗及大剂量抗菌素。局部应尽早拔除病灶牙以利排脓引 流、形成骨膜脓肿或颌周间隙蜂窝织炎时应尽早切开引流。 慢性期:以局部治疗为主,主要是手术彻底病灶或摘除死骨。 15. 颌骨骨髓炎的 处理原则? 授 课 内 容 注解

二、新生儿颌骨骨髓炎16.何谓新生儿颌1.定义:指发生在出生3个月以内的化脓性中央型颌骨骨髓炎。骨骨髓炎?2.感染来源:以血源性为最多见。感染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3.临床表现:全身症状:起病急,发展快,全身高热、寒战、哭闹、烦躁不安或呕吐。重17.新生儿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特点及者出现败血症、意识障碍及休克,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可能并发症?局部症状:主要发生在上颌骨,表现为面部眶下区及内毗部皮肤红肿,并迅速向眶周扩散出现眼脸肿胀。因新生儿上颌骨发育未完成,感染可向各方向扩散而引起症状。4.治疗:全身治疗:大剂量应用有效抗菌素:全身支持疗18.新生儿颌骨骨髓炎的处理原则?法;局部治疗:形成颌骨周软组织脓肿应尽早切开引流;死骨刮治尽量保守,待其自然分离;注意保护牙胚。三、放射性颌骨骨髓炎Radiogenicosteonecrosisofjaws19.放射性颌骨骨1.定义:由放射线引起的颌骨坏死及其继发的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常伴细菌感染。髓炎的发病原因?病情发展缓慢,常在放射治疗后数月以至数年才出现症状。2.发病原理(低细胞、低血管、低血氧):放射线→血管内皮细胞坏死,—→血供减少内膜肿胀,血管栓塞营养障碍无菌性骨细胞损伤骨再生能力下降坏死感染放射性损伤骨髓炎3临床表现和诊断20.放射性颌骨骨放疗史:大剂量根治性照射后数月10余年髓炎的临床表现?发病初期:局部呈持续性针刺样疼痛,随区域皮肤或粘膜破溃,骨外露,呈黑褐色或灰白色。破溃口经久不愈。继发感染则长期溢脓。长期发展可形成界限不清的死骨。全身表现:病员呈慢性消耗状态,伴有贫血、消瘦等。授课内容注解
二、新生儿颌骨骨髓炎 1. 定义:指发生在出生 3 个月以内的化脓性中央型颌骨骨髓炎。 2. 感染来源:以血源性为最多见。感染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 3.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起病急,发展快,全身高热、寒战、哭闹、烦躁不安或呕吐。重 者出现败血症、意识障碍及休克,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局部症状: 主要发生在上颌骨,表现为面部眶下区及内眦 部皮肤红肿,并迅 速向眶周扩散出现眼睑肿胀。因新生儿上颌骨发育未 完成,感染可向各方向扩 散而引起症状。 4. 治疗: 全身治疗:大剂量应用有效抗菌 素;全身支持疗 法; 局部治疗:形成颌骨周软组织脓肿应尽早切开引流;死骨刮治尽量保守,待其 自然分离;注意保护牙胚。 三、放射性颌骨骨髓炎 Radiogenic osteonecrosis of jaws 1. 定义:由放射线引起的颌骨坏死及其继发的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常伴细菌感染。 病情发展缓慢,常在放射治疗后数 月以至数年才出现症状。 2. 发病原理(低细胞、低血管、低血氧): 放射线 血管内皮细胞坏死, 血供减少 内膜肿胀,血管栓塞 营养障碍 无菌性 骨细胞损伤 骨再生能力下降 坏死 放射性 感染 骨髓炎 损伤 3. 临床表现和诊断 放疗史:大剂量根治性照射后数月~10 余年 发病初期:局部呈持续性针刺样疼痛,随区域皮肤或粘膜破溃,骨外露,呈 黑褐色或灰白色。破溃口经久不愈。继发感染则长期溢脓。长期发 展可形成界限不清的死骨。 全身表现:病员呈慢性消耗状态,伴有贫血、消瘦等。 16. 何谓新生儿颌 骨骨髓炎? 17. 新生儿颌骨骨 髓炎的临床特点及 可能并发症? 18. 新生儿颌骨骨 髓炎的处理原则? 19. 放射性颌骨骨 髓炎的发病原因? 20. 放射性颌骨骨 髓炎的临床表现? 授 课 内 容 注解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7 局麻.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6 口腔粘膜病.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1 颞下颌关节疾病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2 唾液腺口腔科学.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3 口腔颌面部肿瘤 Tumor of oral and maxillofiacial region.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0 口腔颌面部损伤.doc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喉阻塞、气管切开.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咽部疾病.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鼻炎鼻窦炎鼻出血.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耳外伤.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耳鼻喉解剖.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中耳疾病.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咽科学.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耳鼻咽喉科学.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耳科病人的护理.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4.2牙周病病人的护理.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3.2牙髓病.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3.1龋病.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2.2新口腔科病人的护理概述.ppt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8 牙拔除术.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5 牙周病.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4 牙体牙髓.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3 颌面解剖.doc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思考习题及答案.doc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点)口腔科学重点难点.pdf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点)口腔医学考前复习重点.doc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2 唾液腺常见疾病.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3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1 颞下颌关节常见病.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0 口腔颌面部损伤 injurie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9 口腔颌面部感染 Infection of Oral & Maxillofacial Region.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6 牙周和口腔粘膜常见病.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7 口腔局部麻醉.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4 牙体牙髓病学.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5 牙周和口腔粘膜常见病.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 牙拔除术.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3 颌面解剖 Stomatology.ppt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Fundamentals of Nursing.docx
-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7章 临终护理.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