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0 口腔颌面部损伤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0
文件大小:97.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0 口腔颌面部损伤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河北联合大学讲稿口腔医学院教学部门:教研室:口腔颌面外科彭宏峰教师姓名:助教专业技术职称:口腔科学课程名称:授课学期: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

. 河北联合大学 讲 稿 教 学 部 门 : 口腔医学院 教研室 : 口腔颌面外科 教 师 姓 名 : 彭宏峰 专业技术职称 : 助教 课 程 名 称 : 口腔科学 授 课 学 期 :2013~ 2014 学年 秋季学期

口腔科学中文课程名称英文Dentistry授课对象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层次课时2学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冀唐102教学楼4阶梯第4教学周周第5-6节授课章节第十章口腔颌面部损伤教学目标:1.掌握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教学目标2.掌握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类型与要求3.掌握颌骨骨折的特点及治疗原则教学要求:课前复习颌面部骨组织的解剖形态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颌骨骨折的特点与难点教学难点:下颌骨骨折段的移位教学方法讲授法:主要用于主体内容的讲解案例式:提供典型病例(颌骨骨折X线片),让学生讨论教学方法比较法:各类软组织损伤特点比较。与手段问答法:播放在软组织损伤图片时使用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材:《口腔科学》,张志愿、俞光岩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卫教材与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教具教具:课件、多媒体专业室息;上颌骨骨折(MaxillaFractures);下颌骨骨折(MandibularFractures词汇)

课程 名称 中 文 口腔科学 英 文 Dentistry 授课对象 2010 级 临床医学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4 教学周 周 一 第 5-6 节 上课教室 冀唐 102 教学楼 4 阶梯 授课章节 第十章 口腔颌面部损伤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 1. 掌握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 2. 掌握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类型 3. 掌握颌骨骨折的特点及治疗原则 教学要求: 课前复习颌面部骨组织的解剖形态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颌骨骨折的特点 教学难点:下颌骨骨折段的移位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主要用于主体内容的讲解 案例式:提供典型病例(颌骨骨折 X 线片),让学生讨论 比较法:各类软组织损伤特点比较。 问答法:播放在软组织损伤图片时使用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材与 教具 教材:《口腔科学》,张志愿、俞光岩主编,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卫 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教具:课件、多媒体 专业 词汇 窒息;上颌骨骨折(Maxilla Fractures);下颌骨骨折(Mandibular Fractures )

15min引言部分:概论·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病因·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基本部分:一、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20min防止室息止血包扎伤者运送二、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15min不同类型的损伤唇损伤舍损伤教学内容10min三、牙和牙槽骨损伤与牙槽突骨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时间分配牙外伤25min四、颌骨骨折上颌骨骨折分类临床表现下颌骨骨折临川表现治疗五、颧骨、颧弓骨折15min临床表现治疗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概论 15min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病因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 基本部分: 一、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 20min 防止窒息 止血 包扎 伤者运送 二、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15min 不同类型的损伤 唇损伤 舍损伤 三、牙和牙槽骨损伤 10min 牙槽突骨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牙外伤 四、颌骨骨折 25min 上颌骨骨折 分类 临床表现 下颌骨骨折 临川表现 治疗 五、颧骨、颧弓骨折 15min 临床表现 治疗

注解讲授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病因车祸、火器伤、工伤、跌伤等二、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1、血循环丰富在损伤中的利与弊2、上接颅脑,下连颈部3、呼吸道和消化道起端4、易发生感染,面部畸形5、牙在损伤时的利与弊第二节口腔颌面部损伤伤员的急救一、防止室息1、室息分为阻塞性室息和吸入性室息2、临床表现烦躁不安、出汗、吸气长于呼气或伴有喉鸣音吸气费力、呼吸困难、鼻翼煽动、口唇发维三凹症、呼吸快浅、脉细弱、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3、室息的处理二、止血1、判断出血的性质

讲授内容 注解 第一节 概述 一、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病因 车祸、火器伤、工伤、跌伤等 二、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 1、血循环丰富在损伤中的利与弊 2、上接颅脑,下连颈部 3、呼吸道和消化道起端 4、易发生感染,面部畸形 5、牙在损伤时的利与弊 第二节 口腔颌面部损伤伤员的急救 一、防止窒息 1、窒息分为阻塞性窒息和吸入性窒息 2、临床表现 烦躁不安、出汗、吸气长于呼气或伴有喉鸣音 吸气费力、呼吸困难、鼻翼煽动、口唇发绀 三凹症、呼吸快浅、脉细弱、血压下降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3、窒息的处理 二、止血 1、判断出血的性质

注解讲授内容2、止血方法压迫止血结扎止血药物止血三、创口的包扎十字形绷带交叉包扎发四、伤者的运送第三节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一、损伤类型1、擦伤表现:皮肤表层破损,少量出血,创面常附着泥沙或其他异物;疼痛明显。治疗:在清洗创面和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覆盖或任其暴露。可自行愈合。2、挫伤表现:多由于钝物直接打击或跌撞所致,表现为无开放创口、局部皮肤变色、肿胀和疼痛。治疗:止血、止痛、预防感染、促进血肿吸收和恢复功能。3、刺、割伤表现:刺伤入口小而伤道深,常是盲管伤,也可以是贯通伤,易继发感染;创缘整齐,易伤及血管神经。治疗:早期外科处理,即清创术。4、撕裂或撕脱伤表现:为较大的机械力量将组织撕裂或撕脱;伤情重、出血多、疼痛剧烈、易休克。治疗:应及时清创、复位缝合。必要时可作血管吻合组织再植术或皮片再植术。二、唇损伤1、临床表现损伤后出血较多,同时伴有明显水肿可伴有唇粘膜挫伤、挫裂伤,唇组织内形成血肿易残留牙片、砂石等异物2、处理原则最大限度的恢复唇的外形三、舍损伤的处理原则1、舌组织有缺损时,缝合伤口应尽量保持舌的长度,将伤口按前后纵行方

讲授内容 注解 2、止血方法 压迫止血 结扎止血 药物止血 三、创口的包扎 十字形绷带交叉包扎发 四、伤者的运送 第三节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一、损伤类型 1、擦伤 表现:皮肤表层破损,少量出血,创面常附着泥沙或其他异物;疼痛明 显。 治疗:在清洗创面和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覆盖或任其暴露。可自行愈合。 2、挫伤 表现:多由于钝物直接打击或跌撞所致,表现为无开放创口、局部皮肤 变色、肿胀和疼痛。 治疗:止血、止痛、预防感染、促进血肿吸收和恢复功能。 3、刺、割伤 表现:刺伤入口小而伤道深,常是盲管伤,也可以是贯通伤,易继发感 染;创缘整齐,易伤及血管神经。 治疗:早期外科处理,即清创术。 4、撕裂或撕脱伤 表现:为较大的机械力量将组织撕裂或撕脱;伤情重、出血多、疼痛剧 烈、易休克。 治疗:应及时清创、复位缝合。必要时可作血管吻合组织再植术或皮片 再植术。 二、唇损伤 1、临床表现 损伤后出血较多,同时伴有明显水肿 可伴有唇粘膜挫伤、挫裂伤,唇组织内形成血肿 易残留牙片、砂石等异物 2、处理原则 最大限度的恢复唇的外形 三、舍损伤的处理原则 1、舌组织有缺损时,缝合伤口应尽量保持舌的长度,将伤口按前后纵行方

注解讲授内容向缝合2、如舌的侧面与邻近牙龈或舌腹与口底粘膜都有创面时,应分别缝合各自的伤口3、采用较粗的丝线缝合,缝合时进针深度要深,边距要宽第四节牙及牙槽突损伤一、牙槽突骨折1、临床表现多见于上颌前部摇动骨折断上某一个牙齿,可见邻近数个牙及骨折片一起移动咬合关系错乱常伴有软组织损伤,如唇及牙龈的损伤常伴有牙齿的损伤2、治疗局麻下手法复位牙弓夹板或粘结托槽固定二、牙外伤1、牙挫伤2、牙脱位部分脱位牙完全脱位牙嵌入性牙脱位3牙折冠折根折冠根联合折第五节颌骨骨折一、上颌骨骨折1、临床分类LeFortI型骨折:又称地位或水平骨折。典型的骨折线从梨状孔外下缘,经根尖下,过颜牙槽嗜,至上颌结节上方,水平的向后延伸至两侧上颌骨翼上颌缝附近。LeFortⅡ型骨折:又称中位或锥形骨折。骨折线经过鼻骨、泪骨、眶底、颧颌缝区达上颌骨翼上颌缝处。LeFortIII型骨折:又称高位或颅面分离骨折。骨折线经过鼻骨、泪骨

讲授内容 注解 向缝合 2、如舌的侧面与邻近牙龈或舌腹与口底粘膜都有创面时,应分别缝合各自 的伤口 3、采用较粗的丝线缝合,缝合时进针深度要深,边距要宽 第四节 牙及牙槽突损伤 一、牙槽突骨折 1、临床表现 多见于上颌前部 摇动骨折断上某一个牙齿,可见邻近数个牙及骨折片一起移动 咬合关系错乱 常伴有软组织损伤,如唇及牙龈的损伤 常伴有牙齿的损伤 2、治疗 局麻下手法复位 牙弓夹板或粘结托槽固定 二、牙外伤 1、牙挫伤 2、牙脱位 部分脱位牙 完全脱位牙 嵌入性牙脱位 3 牙折 冠折 根折 冠根联合折 第五节 颌骨骨折 一、上颌骨骨折 1、临床分类 Le FortⅠ型骨折:又称地位或水平骨折。典型的骨折线从梨状孔外下 缘,经根尖下,过颧牙槽嵴,至上颌结节上方,水平的向后延伸至两侧上 颌骨翼上颌缝附近。 Le FortⅡ型骨折:又称中位或锥形骨折。骨折线经过鼻骨、泪骨、眶 底、颧颌缝区达上颌骨翼上颌缝处。 Le FortⅢ型骨折:又称高位或颅面分离骨折。骨折线经过鼻骨、泪骨

注解讲授内容眶内、下、外壁,颧额缝颧题缝,向后下止于上颌骨翼上颌缝,造成完全性颅与面骨的分离。2、临床表现骨折段移位和咬合错乱眶区淤血影像学检查二、下颌骨骨折1、下颌骨薄弱部位正中联合、额孔区、下颌角、额状突颈部2、骨折段移位(1)影响移位的因素骨折的部位外力的大小和方向骨折线方向和倾斜度骨折断是否有牙附着肌肉的牵拉作用等A正中联合部骨折单发的正中联合部骨折,骨折线两侧肌群牵拉力相等,常无明显移位,有时仅见骨折线两侧的牙齿高低不一致。正中联合部两侧双发骨折,正中骨折段因降颌肌群的作用向后下移位。粉碎性骨折或有骨质缺损时,两侧骨折段受下颌舌骨肌的牵拉向中线移位,使牙弓变窄。B颊孔区骨折一侧骨折,前骨折段因降颌肌群作用向下,稍偏外,后骨折段因升颌肌群牵拉向上,稍偏内,两骨折段可以有错位。双侧骨折,两侧后骨折段受升颌肌群牵拉向上,前骨折段受降颌肌群作用向后下方移位,可致须后缩及舌后坠。C下颌角骨折骨折线位于下颌角,其两侧有咬肌和翼内肌附着,骨折段不移位。骨折线位于肌肉附着之前,前骨折段受降颌肌群牵拉向下移位,后骨折段受升颌肌群牵拉向上移位。D突骨折突骨折在翼外肌附着上方,仅在关节面上发生损伤,不移位,又称囊内骨折或脱帽骨折。骨折位于关节囊外,翼外肌附着以下为突颈部骨折

讲授内容 注解 眶内、下、外壁,颧额缝颧颞缝,向后下止于上颌骨翼上颌缝,造成完全 性颅与面骨的分离。 2、临床表现 骨折段移位和咬合错乱 眶区淤血 影像学检查 二、下颌骨骨折 1、下颌骨薄弱部位 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颏状突颈部 2、骨折段移位 (1)影响移位的因素 骨折的部位 外力的大小和方向 骨折线方向和倾斜度 骨折断是否有牙 附着肌肉的牵拉作用等 A 正中联合部骨折 单发的正中联合部骨折,骨折线两侧肌群牵拉力相等,常无明显移 位,有时仅见骨折线两侧的牙齿高低不一致。 正中联合部两侧双发骨折,正中骨折段因降颌肌群的作用向后下移 位。 粉碎性骨折或有骨质缺损时,两侧骨折段受下颌舌骨肌的牵拉向中 线移位,使牙弓变窄。 B 颏孔区骨折 一侧骨折,前骨折段因降颌肌群作用向下,稍偏外,后骨折段因升 颌肌群牵拉向上,稍偏内,两骨折段可以有错位。 双侧骨折,两侧后骨折段受升颌肌群牵拉向上,前骨折段受降颌肌 群作用向后下方移位,可致颏后缩及舌后坠。 C 下颌角骨折 骨折线位于下颌角,其两侧有咬肌和翼内肌附着,骨折段不移位。 骨折线位于肌肉附着之前,前骨折段受降颌肌群牵拉向下移位,后 骨折段受升颌肌群牵拉向上移位。 D 髁突骨折 髁突骨折在翼外肌附着上方,仅在关节面上发生损伤,不移位,又 称囊内骨折或脱帽骨折。 骨折位于关节囊外,翼外肌附着以下为髁突颈部骨折

注解讲授内容位于乙状切迹水平的骨折为突基部骨折。2、咬合错乱最常见体征,对颌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可能出现早接触,开合,反合等多种情况。3、骨折段异常动度4、下唇麻木5、张口受限6、牙龈撕裂7、治疗手法复位:用于新鲜骨折并且移位不大的线性骨折。局麻下,用手法推动骨折段,恢复原有的咬合关系,如牙槽突骨折,额部线性骨折。牵引复位:可有颌间牵引和颅颌牵引。手法复位不满意,或伤后2-3周骨折已发生纤维性愈合的患者。手术切开复位:适用于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颌骨复杂性骨折,错位愈合的陈旧性骨折。第六节颧骨、颧弓骨折一、临床表现1、颧面部塌陷2、张口受限3、复试4、神经症状二、治疗1、巾钳牵拉复位法2、颧弓部单齿钩复位法3、口内牵拉复位法前庭沟切口法下颌升支前缘切口法4、题部切开复位法5、上颌窦填塞法6、头皮冠状切口复位固定法

讲授内容 注解 位于乙状切迹水平的骨折为髁突基部骨折。 2、咬合错乱 最常见体征,对颌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可能出 现早接触,开合,反合等多种情况。 3、骨折段异常动度 4、下唇麻木 5、张口受限 6、牙龈撕裂 7、治疗 手法复位:用于新鲜骨折并且移位不大的线性骨折。局麻下,用手 法推动骨折段,恢复原有的咬合关系,如牙槽突骨折,颏部线性骨折。 牵引复位:可有颌间牵引和颅颌牵引。手法复位不满意,或伤后 2-3 周骨折已发生纤维性愈合的患者。 手术切开复位:适用于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颌骨复杂性骨折,错位 愈合的陈旧性骨折。 第六节 颧骨、颧弓骨折 一、临床表现 1、颧面部塌陷 2、张口受限 3、复试 4、神经症状 二、治疗 1、巾钳牵拉复位法 2、颧弓部单齿钩复位法 3、口内牵拉复位法 前庭沟切口法 下颌升支前缘切口法 4、颞部切开复位法 5、上颌窦填塞法 6、头皮冠状切口复位固定法

讲授内容注解教案附页教师参考:口腔颌面外科学,张震康、俞光岩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学生参考:教学参考专业书籍:口腔颌面外科学,张震康、俞光岩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资料专业期刊:中华口腔医学杂志有关网址:http://www.cndent.com/admin/cms/1456/index.jsphttp://ss.bjmu.edu.cn/web2008/web/html/思考题:1、口腔颌面部损伤后如何避免发生室息?思考题与2、下颌骨骨折易发部位及骨折段如何以为?作业

讲授内容 注解 教 案 附 页 教学参考 资料 教师参考: 口腔颌面外科学,张震康、俞光岩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学生参考: 专业书籍:口腔颌面外科学,张震康、俞光岩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专业期刊: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有关网址: http://www.cndent.com/admin/cms/1456/index.jsp http://ss.bjmu.edu.cn/web2008/web/html/ 思考题与 作业 思考题: 1、口腔颌面部损伤后如何避免发生窒息? 2、下颌骨骨折易发部位及骨折段如何以为?

其它说明教学效果与课后分析说明:1、教案首页和附页不限于一页,每栏均可拉宽,但基本格式与所列条目不能更改或遗漏。2、教案正文的条目允许增加,但不能减少。栏间距可视实际情况加以调整。3、所有教案均应以此为框架组织编写。4、中括号【内的文字均为对相应栏目的要求、解释及说明福

说明:1、教案首页和附页不限于一页,每栏均可拉宽,但基本格式与所列条目不能更改或遗 漏。 2、教案正文的条目允许增加,但不能减少。栏间距可视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3、所有教案均应以此为框架组织编写。 4、中括号【】内的文字均为对相应栏目的要求、解释及说明。 其它 说明 教 学 效 果 与 课 后 分 析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