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3 颌面解剖

河北联合大学讲稿口腔科学课程名称:课程编号:v160501第七学期授课学期:授课班级:10级临床1-6班、10中医白宇宏任课教师: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学院1
1 河北联合大学 讲 稿 课程名称: 口腔科学 课程编号: y160501 授课学期: 第七学期 授课班级: 10 级临床 1-6 班、10 中医 任课教师: 白宇宏 河北联合大学 口腔医学院

教案首页口腔科学中文课程名称英文Stomatology授课对象临床、中医专业本科层次2010级2 学时课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东二12阶第1教学周周2第5-6节第一章龋病预防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授课章节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教学目标:掌握口腔颌面部重要组织结构的特点,如上颌骨、下颌骨、咀嚼肌、主要动静脉:教学目标口腔颌面部检查常用器械、特色检查:熟悉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与要求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方法:了解口腔及颌面的区域划分口腔科病历书写。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口腔颌面部重要组织结构的特点,口腔颌面部检查常用器械、特色检查。与难点教学难点:口腔颌面部重要组织结构的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指导法以及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实习教学方法式、自主式。与手段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投影、幻灯、音像、语音室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基于网络的教学等教学手段。教材与教材:口腔科学,张志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第7版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具腔(Oralcavity)乳牙(deciduousteeth)恒牙(permanentteeth)上颌骨(maxilla)下颌骨(mandible)专业词汇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口腔科学 英 文 Stomatology 授课对象 2010 级 临床、中医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1 教学周 周 2 第 5-6 节 上课教室 东二 12 阶 授课章节 第一章 龋病预防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第二章 口腔颌面部检查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掌握口腔颌面部重要组织结构的特点,如上颌骨、下颌骨、咀嚼肌、主要动静脉; 口腔颌面部检查常用器械、特色检查;熟悉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口腔颌面部常规检查方法;了解口腔及颌面的区域划分口腔科病历书写。 教学要求: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口腔颌面部重要组织结构的特点,口腔颌面部检查常用器械、特色检查。 教学难点:口腔颌面部重要组织结构的特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指导法以及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实习 式、自主式。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投影、幻灯、音像、语音室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基于网络 的教学等教学手段。 教材与 教具 教材:口腔科学,张志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第 7 版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专业词汇 口腔(Oral cavity) 乳牙(deciduous teeth) 恒牙(permanent teeth) 上颌骨(maxilla) 下颌骨(mandible)

引言部分: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提示重点难点等(3分钟)基本部分: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第一节概述一、口腔定义及主要功能:(5分钟)二、颌面部定义及三等份:(5分钟)三、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5分钟)第二节口腔(5分钟)一、口腔前庭及其外表形态(15分钟)二、固有口腔及其外表形态1.唇界限、分层、解剖结构、好发疾病2.聘组成、重要结构3.舌组成、神经分布、四种乳头4.牙体牙周组织演化过程、表示方法、牙齿组成5.牙齿的萌出及替换覆牙合、覆盖第三节颌面部一、颌骨1.上颌骨:一体、四突、解部特点(5分钟)(5分钟)2.下颌骨:下颌体(外面内面)下颌支、解剖特点、薄弱部位教学内容二、肌肉(8分钟)与时间分配(一)咀嚼肌1、闭口肌群:2、开口肌群:(一)表情肌三、血管(7分钟)(一)动脉指压止血的部位(二)静脉特点危险三角四、淋巴(5分钟)环形淋巴组:纵形淋巴组:五、神经(5分钟)三叉神经面神经:五支六、涎腺(5分钟)腮腺(纯浆液性)颌下腺舌下腺(混合性)七、题下颌关节(2分钟)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2分钟)一、口腔检查常用器械口镜探针镊子刮匙二、检查前准备检查体位检查光源(5分钟)三、常规检查方法(10分钟)(3分钟)结束部分:基本内容的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布置课后作业和思考题、提示下次课预习的章节以及自学的内容等
教学内容 与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提示重点难点等 (3 分钟) 基本部分: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第一节 概述 一、口腔定义及主要功能: (5 分钟) 二、颌面部定义及三等份: (5 分钟) 三、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5 分钟) 第二节 口腔 一、口腔前庭及其外表形态 (5 分钟) 二、固有口腔及其外表形态 (15 分钟) 1. 唇界限、分层、解剖结构、好发疾病 2. 腭组成、重要结构 3.舌组成、神经分布、四种乳头 4.牙体牙周组织演化过程、表示方法、牙齿组成 5.牙齿的萌出及替换 覆牙合、覆盖 第三节 颌面部 一、颌骨 1.上颌骨:一体、四突、解剖特点 (5 分钟) 2.下颌骨: 下颌体(外面 内面) 下颌支、解剖特点、薄弱部位 (5 分钟) 二、肌肉 (8 分钟) (一)咀嚼肌 1、闭口肌群: 2、开口肌群: (一)表情肌 三、血管 (7 分钟) (一)动脉 指压止血的部位 (二)静脉 特点 危险三角 四、淋巴 (5 分钟) 环形淋巴组: 纵形淋巴组: 五、神经 (5 分钟) 三叉神经 面神经:五支 六、涎腺 (5 分钟) 腮腺(纯浆液性) 颌下腺 舌下腺(混合性) 七、颞下颌关节 (2 分钟) 第二章 口腔颌面部检查 一、口腔检查常用器械 口镜 探针 镊子 刮匙 (2 分钟) 二、检查前准备 检查体位 检查光源 (5 分钟) 三、常规检查方法 (10 分钟) 结束部分: (3 分钟) 基本内容的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布置课后作业和思考题、提示下次课预习的章节 以及自学的内容等

备注讲授内容口腔科学的概括介绍口腔基础医学:口腔解部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临床医学:口内口外修复正畸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第一节概述一、口腔:是指由牙齿、颌骨及唇、颊、聘、舌、涎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主要功能:咀嚼发音辅助呼吸感受味觉允吸初步消化二、颌面部:指上起额部发迹,下至舌骨水平,左右达骨乳突垂直线之间的区域。经过眉间点、鼻下点的二水平线为界,可将颜面部进行3等分,即上1/3、中1/3、下1/3。三、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1、位置显露2、血供丰富3、解剖结构复杂4、自然皮肤皮纹5、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功能6、疾患易波及比邻部位第二节口腔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界限:上、下牙列及支撑牙的牙槽骨及牙龈组织一、口腔前庭及其外表形态口腔前庭沟上、下唇系带腮腺导管磨牙后区翼下颌皱装颊脂垫尖
讲授内容 备注 口腔科学的概括介绍 口腔基础医学: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组织病理学 口腔临床医学:口内 口外 修复 正畸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第一节 概述 一、口腔:是指由牙齿、颌骨及唇、颊、腭、舌、涎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 能性器官。 主要功能:咀嚼 发音 辅助呼吸 感受味觉 允吸 初步消化 二、颌面部:指上起额部发迹,下至舌骨水平,左右达颞骨乳突垂直线之间 的区域。 经过眉间点、鼻下点的二水平线为界,可将颜面部进行 3 等分,即上 1/3、 中 1/3、下 1/3。 三、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1、位置显露 2、血供丰富 3、解剖结构复杂 4、自然皮肤皮纹 5、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功能 6、疾患易波及比邻部位 第二节 口腔 口腔前庭 固有口腔 界限:上、下牙列及支撑牙的牙槽骨及牙龈组织 一、口腔前庭及其外表形态 口腔前庭沟 上、下唇系带 腮腺导管 磨牙后区 翼下颌皱襞 颊脂垫尖

备注讲授内容二、固有口腔及其外表形态1.唇界限:上起鼻底,下到唇沟,两侧以鼻唇沟为界分层:皮肤肌肉粘膜解剖结构:唇红唇红缘唇峰人中人中粘液腺囊肿好发疾病:疗痛10福瞬珠项屑沟限下点密5-2需的表面解剖2.聘构成口腔上界,将口腔与鼻腔部分隔开。前2/3为硬聘,骨质部分由两侧上颌骨的聘突和颚骨水平板组成。后1/3为软聘,可以活动的肌性组织。聘切牙乳头聘大孔聘帆张肌聘帆提肌咽聘肌舌聘肌聘垂3.舌舌前2/3为舌体部,后1/3为舌根部,以人字界沟为界。其前端为舌尖,上面为舌背,下面为舌腹,两侧为舌缘。舌是横纹肌组织舌的感觉神经,舌前2/3为舌神经分布,后1/3为舌为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舌的运动神经由舌下神经所支配。舌的味觉为面神经的鼓索支支配
讲授内容 备注 二、固有口腔及其外表形态 1.唇 界限:上起鼻底,下到颏唇沟,两侧以鼻唇沟为界 分层:皮肤 肌肉 粘膜 解剖结构:唇红 唇红缘 唇峰 人中 人中嵴 好发疾病:疖 痈 粘液腺囊肿 2.腭 构成口腔上界,将口腔与鼻腔部分隔开。前 2/3 为硬腭,骨质部分由两侧上 颌骨的腭突和颚骨水平板组成。后 1/3 为软腭,可以活动的肌性组织。 腭嵴 切牙乳头 腭大孔 腭帆张肌 腭帆提肌 咽腭肌 舌腭肌 腭垂 3.舌 舌前 2/3 为舌体部,后 1/3 为舌根部,以人字界沟为界。其前端为舌尖,上 面为舌背,下面为舌腹,两侧为舌缘。 舌是横纹肌组织 舌的感觉神经,舌前 2/3 为舌神经分布,后 1/3 为舌为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舌的运动 神经由舌下神经所支配。舌的味觉为面神经的鼓索支支配

备注讲授内容舌乳头分为4种: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舌系带过短:不能伸出口外,或舌前伸时舌尖形成沟状切迹。矫正时间以1-2岁为宜。褥疮性溃疡:婴儿下中切牙萌出过早,活动频繁导致。4、牙体牙周组织(1)演化过程牙形:单一同形→复杂异形牙数:多→少分布:广泛→局限牙根:无→有牙替换次数:多牙列→双牙列(人类:乳牙列恒牙列)(2)表示方法乳牙分别用罗马数字表示:IIIIVV共20颗恒牙用阿拉伯数字表示(1-8)(3)切牙尖牙双尖牙磨牙-ND4(4)乳牙萌出乳牙萌出顺序:下颌乳中切牙、上颌乳中切牙、下颌乳侧切牙、上颌乳侧切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一乳磨牙、下颌乳尖牙、上颌乳尖牙、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恒牙萌出顺序:第一恒磨牙、中切牙、侧切牙、双尖牙、尖牙、第二恒磨牙、第三恒磨牙。下颌同名牙早于上颌同名牙
讲授内容 备注 舌乳头分为 4 种: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 轮廓乳头 叶状乳头舌系带过短: 不能伸出口外,或舌前伸时舌尖形成沟状切迹。矫正时间以 1-2 岁为宜。 褥疮性溃疡:婴儿下中切牙萌出过早,活动频繁导致。 4、牙体牙周组织 (1)演化过程 牙形: 单一同形 → 复杂异形 牙数: 多 → 少 分布:广泛→ 局限 牙根: 无 → 有 牙替换次数: 多牙列→双牙列(人类:乳牙列 恒牙列) (2)表示方法 乳牙 分别用罗马数字表示:Ⅰ Ⅱ Ⅲ Ⅳ Ⅴ 共 20 颗 恒牙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1-8) (3)切牙 尖牙 双尖牙 磨牙 (4)乳牙萌出 乳牙萌出顺序:下颌乳中切牙、上颌乳中切牙、下颌乳侧切牙、上颌乳侧切 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一乳磨牙、下颌乳尖牙、上颌乳尖牙、下颌第 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 恒牙萌出顺序:第一恒磨牙、中切牙、侧切牙、双尖牙、尖牙、第二恒磨牙、 第三恒磨牙。 下颌同名牙早于上颌同名牙

备注讲授内容(5)替换:6、7岁-12、13岁:乳牙脱落,被恒牙替代;保护乳牙的意义:保障消化和营养的吸收:引导新生恒牙的正常萌出;刺激颌面部的正常生长发育。(6)牙齿的表面解剖(7)牙齿的组织结构三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一软:牙髓(8)覆牙合、覆盖生理意义:1)咀嚼运动时,保持牙合接触关系,利于提高咀嚼效能。2)保护唇、颊、舌组织,不至咬伤。上下第一磨牙的咬合接触关系有三种类中性牙合(AngleI),远中错牙合(AngleII)近中错牙合(AngleIII)第三节颌面部颌骨上颌骨:面中份最大的骨骼,不规则,左右成对一体:上颌骨体部四面(前面后壁上壁内壁)四突:额突颧突牙槽突聘突解剖特点:与多数邻骨相连,受力不易骨折力量过大,可合并颅底骨折无强大肌附着,骨折少移位血运丰富,骨折愈合较快化脓易引流
讲授内容 备注 (5)替换: 6、7 岁- 12、13 岁:乳牙脱落,被恒牙替代; 保护乳牙的意义: 保障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引导新生恒牙的正常萌出; 刺激颌面部的正常生长发育。 (6)牙齿的表面解剖 (7)牙齿的组织结构 三硬:牙釉质 牙本质 牙骨质 一软:牙髓 (8)覆牙合、覆盖 生理意义: 1)咀嚼运动时,保持牙合接触关系,利于提高咀嚼效能。 2)保护唇、颊、舌组织,不至咬伤。 上下第一磨牙的咬合接触关系有三种类: 中性牙合(Angle I), 远中错牙合(Angle II), 近中错牙合(Angle III) 第三节 颌面部 颌骨 上颌骨:面中份最大的骨骼,不规则,左右成对 一体:上颌骨体部 四面(前面 后壁 上壁 内壁) 四突:额突 颧突 牙槽突 腭突 解剖特点:与多数邻骨相连,受力不易骨折 力量过大,可合并颅底骨折 无强大肌附着,骨折少移位 血运丰富,骨折愈合较快 化脓易引流

备注讲授内容下颌骨:颌面部唯一活动的骨,全身唯一的联动关节。下颌体:外面(正中联合频结节外斜线嚼肌粗隆孔)内面(颈嗜二腹肌窝颌下腺窝舌下腺窝内斜线翼肌粗隆)下颌支:突冠突乙状切迹下颌孔下颌小舌解剖特点:薄弱部位血供差、骨折愈合较慢骨质致密,化脓不易引流,骨髓炎易发-州A二、肌肉(一)咀嚼肌1、闭口肌群:嚼肌题肌翼内肌翼外肌2、开口肌群:二腹肌下颌骨肌颈舌骨肌(一)表情肌口轮匝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笑肌降口角肌三、血管(一)动脉指压止血部位:题浅动脉在耳屏前颌外动脉在下颌骨下缘嚼肌前缘颈总动脉在胸锁乳突肌前缘平齐甲状软骨水平(二)静脉特点:静脉瓣较少,肌肉收缩受挤压时,易使血液流。危险三角:鼻根部至两侧口角区,感染可由于处理不当,易逆转传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浅静脉:面前静脉下颌后静脉深静脉:翼从
讲授内容 备注 下颌骨:颌面部唯一活动的骨,全身唯一的联动关节。 下颌体:外面(正中联合 颏结节 外斜线 嚼肌粗隆 颏孔) 内面(颏嵴 二腹肌窝 颌下腺窝 舌下腺窝 内斜线 翼肌粗隆) 下颌支:髁突 冠突 乙状切迹 下颌孔 下颌小舌 解剖特点:薄弱部位 血供差、骨折愈合较慢 骨质致密,化脓不易引流,骨髓炎易发 二、肌肉 (一)咀嚼肌 1、闭口肌群:嚼肌 颞肌 翼内肌 翼外肌 2、开口肌群:二腹肌 下颌舌骨肌 颏舌骨肌 (一)表情肌 口轮匝肌 提上唇肌 提口角肌 笑肌 降口角肌 三、血管 (一)动脉 指压止血部位:颞浅动脉在耳屏前 颌外动脉在下颌骨下缘嚼肌前缘 颈总动脉在胸锁乳突肌前缘平齐甲状软骨水平 (二)静脉 特点:静脉瓣较少,肌肉收缩受挤压时,易使血液流。 危险三角:鼻根部至两侧口角区,感染可由于处理不当,易逆转传入颅内, 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 浅静脉:面前静脉 下颌后静脉 深静脉:翼丛

备注讲授内容四、淋巴环形淋巴组:腮腺淋巴结颌上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额下淋巴结纵形淋巴组:颈浅淋巴结颈深上淋巴结颈深下淋巴结五、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鼻聘神经聘前神经上牙槽前、中、后神经下颌神经: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面神经:五支(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六、涎腺腮腺(纯浆液性)颌下腺舌下腺(混合性)七、题下颌关节
讲授内容 备注 四、淋巴 环形淋巴组:腮腺淋巴结 颌上淋巴结 颌下淋巴结 颏下淋巴结 纵形淋巴组:颈浅淋巴结 颈深上淋巴结 颈深下淋巴结 五、神经 三叉神经:眼神经 上颌神经:鼻腭神经 腭前神经 上牙槽前、中、后神经 下颌神经:下牙槽神经 舌神经 颊神经 面神经:五支 (颞支 颧支 颊支 下颌缘支 颈支) 六、涎腺 腮腺(纯浆液性) 颌下腺 舌下腺(混合性) 七、颞下颌关节

备注讲授内容第二章口腔颌面部检查一、口腔检查常用器械口镜探针镊子刮匙二、检查前准备检查体位检查光源三、常规检查方法1、问诊: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2、视诊:牙牙龈口腔黏膜睡液腺3、探诊:有无龋部位深浅有无探痛牙髓是否暴露敏感部位4、即诊:垂直叩疼痛一根尖周水平叩疼痛一牙周病变5、触诊:三度松动标准6、嗅诊:7、咬诊:8、题下颌关节的检查:四、口腔颌面部特殊检查牙周探针与牙周袋测量2、牙髓活力测试
讲授内容 备注 第二章 口腔颌面部检查 一、口腔检查常用器械 口镜 探针 镊子 刮匙 二、检查前准备 检查体位 检查光源 三、常规检查方法 1、问诊: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家族史 2、视诊: 牙 牙龈 口腔黏膜 唾液腺 3、探诊: 有无龋 部位 深浅 有无探痛 牙髓是否暴露 敏感部位 4、叩诊: 垂直叩疼痛—根尖周 水平叩疼痛—牙周病变 5、触诊: 三度松动标准 6、嗅诊: 7、咬诊: 8、颞下颌关节的检查: 四、口腔颌面部特殊检查 牙周探针与牙周袋测量 2、 牙髓活力测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4 牙体牙髓.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5 牙周病.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8 牙拔除术.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9 感染.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7 局麻.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06 口腔粘膜病.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1 颞下颌关节疾病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2 唾液腺口腔科学.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3 口腔颌面部肿瘤 Tumor of oral and maxillofiacial region.doc
- 《口腔科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10 口腔颌面部损伤.doc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喉阻塞、气管切开.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咽部疾病.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鼻炎鼻窦炎鼻出血.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耳外伤.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耳鼻喉解剖.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中耳疾病.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咽科学.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耳鼻咽喉科学.ppt
-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耳科病人的护理.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思考习题及答案.doc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点)口腔科学重点难点.pdf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知识点)口腔医学考前复习重点.doc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2 唾液腺常见疾病.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3 口腔颌面部肿瘤.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1 颞下颌关节常见病.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0 口腔颌面部损伤 injurie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9 口腔颌面部感染 Infection of Oral & Maxillofacial Region.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6 牙周和口腔粘膜常见病.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7 口腔局部麻醉.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4 牙体牙髓病学.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5 牙周和口腔粘膜常见病.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08 牙拔除术.ppt
- 《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1-3 颌面解剖 Stomatology.ppt
-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Fundamentals of Nursing.docx
-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7章 临终护理.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6章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管理 第三节 常用急救技术(心肺复苏技术).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6章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管理 第三节 常用急救技术(洗胃法、人工呼吸器).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8章 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doc
- 《护理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11章 排泄 第二节 排便护理.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