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安徽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国际经济合作总论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4
文件大小:108.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安徽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国际经济合作总论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国际经济合作教案教案设计思路:注重基础理论教育、加强研究能力培养、补充实践教育内容实施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计划学时:54考试方式:闭卷教材选用:杜奇华,卢进勇.国际经济合作教程(第三版)【MI.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第一周教案(3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周课程讲述弄清国际经济的定义、研究的领域。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和方式教学重点:国际经济合作的定义、研究领域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研讨式教学内容:第一章国际经济合作概述首先请学生回忆第一节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国际贸易的概念,了解这类概念应由于国际经济合作学科建立的时间较短,在回答什么是国际该从主体、领域和性质三方面定义。经济合作是也不相同。(此处用启发式)一、什么是国际经济合作1.王世浚(四川大学,1991):国际经济合作就是指不同国家或主体:不同国家领域:经济不同地区为了在经济上达到一个共同目标(或为了取得某种经济性质:机制(此处:讲授式)利益)而进行相互协调的有效机制。2.陈建(人民大学,1998):国际经济合作是超越国界的经济1

1 国际经济合作教案 教案设计思路:注重基础理论教育、加强研究能力培养、补充实践教 育内容 实施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计划学时:54 考试方式:闭卷 教材选用:杜奇华,卢进勇.国际经济合作教程(第三版)[M].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2 年 8 月出版 第一周教案 (3 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周课程讲述弄清国际经济的定义、研究的领域。国际经济合 作的类型和方式 教学重点:国际经济合作的定义、研究领域 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研讨式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国际经济合作概述 第一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 由于国际经济合作学科建立的时间较短,在回答什么是国际 经济合作是也不相同。 一、什么是国际经济合作 1.王世浚(四川大学,1991):国际经济合作就是指不同国家或 不同地区为了在经济上达到一个共同目标(或为了取得某种经济 利益)而进行相互协调的有效机制。 2.陈建(人民大学,1998):国际经济合作是超越国界的经济 首先请学 生回忆 国际贸易的概念, 了解这类 概念应 该从主体、领域和 性质三方面定义。 (此处用启发式) 主体:不同国家 领域:经济 性质:机制 (此处:讲授式)

主体:超越国家主体,根据协商确定的方式,在侧重生产领域或生产与交换、分领域:生产以及生产与交换等结合配、消费相结合的领域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和政策协调活动。性质:合作、协调3.卢进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主体:不同国家(地区)政府等人或法人为了共同利益,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领域:生产流通性质:协作所进行的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主体:各国政府等4.卢荣忠(厦门大学,2003)是指各国和各地区政府、国际经领域:技术研究等性质:经济合作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在国际交往中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利用资源、国际资金融通等一系列国际经济事务以及本国经济发展战略等问题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5.江沿(清华大学,2012)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主体:不同国家领域:生产流通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在性质:经济协作、政策协调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配置为主要内容进行的较长时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政策协调也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提出问题:你认为以上的定义中哪一个定义更合适?国际此处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发经济合作涉及到纯流通领域吗?如果你认为所有定义都不合适,言,或者提问(此处研讨式)应在主体、领域、性质三方面如何选择?根据学生发言总结出我们认可的定义: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个人与法人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在生产领域或生产与交2

2 主体,根据协商确定的方式,在侧重生产领域或生产与交换、分 配、消费相结合的领域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和政策协调活动。 3.卢进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世界 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 人或法人为了共同利益,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侧重生产领域) 所进行的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 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 4.卢荣忠(厦门大学,2003)是指各国和各地区政府、国际经 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在国际交往中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 利用资源、国际资金融通等一系列国际经济事务以及本国经济发 展战略等问题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5.江沿(清华大学,2012)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 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共同利益。在 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配置 为主要内容进行的较长时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国家(地区)之间 的经济政策协调也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 提出问题:你认为以上的定义中哪一个定义更合适?国际 经济合作涉及到纯流通领域吗?如果你认为所有定义都不合适, 应在主体、领域、性质三方面如何选择? 根据学生发言总结出我们认可的定义: 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 限的个人与法人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在生产领域或生产与交 主体:各国政府等 领域:技术研究等 性质:经济合作 主体:超越国家 领域:生产以及生 产与交换等结合 性质:合作、协调 主体:不同国家 (地区)政府等 领域:生产流通 性质:协作 主体:不同国家 领域:生产 流通 性质:经济协作、 政策协调 此处与学生互动, 鼓励学生 主动发 言,或者提问 (此处 研讨式)

换、分配、消费相结合领域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时期的经济合作与政策协调活动。(此处要向学生解释为什么不包括纯流通领域。因为纯流通的国际经济合作是国际贸易课程研究的)二、国际经济合作的含义虽然各学者对轨迹经济合作所下的定义不相同,但国际经济这部分内容简单讲合作一般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国际经济合作的主体,有两方面内容(1)主体的组织形式。自然人、法人以及主权国家、各种经济组织都可以,特别是跨国公司(法人)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2)主体的行为发生国界。并不特指行为的发生要超越国界,在一国国界内也可以发生。2.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今天所讲的国际经济合作是产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随着殖民体系全面崩溃而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合作,它强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它们在地位上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国际经济合作带来的利益。3.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主要在生产领域。因此,纯粹的国际贸易不属于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但是生产与交换、消费相结合的领域被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范畴。如补偿贸易、顾问咨询。m

3 换、分配、消费相结合领域所进行的以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 新合理组合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时期的经济合作与政策协调 活动。 (此处要向学生解释为什么不包括纯流通领域。因为纯流通的国 际经济合作是国际贸易课程研究的) 二、国际经济合作的含义 虽然各学者对轨迹经济合作所下的定义不相同,但国际经济 合作一般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国际经济合作的主体,有两方面内容 (1)主体的组织形式。自然人、法人以及主权国家、各种经济 组织都可以,特别是跨国公司(法人)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扮演重 要角色。 (2)主体的行为发生国界。并不特指行为的发生要超越国界, 在一国国界内也可以发生。 2.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今天所讲的国际 经济合作是产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随着殖民体系全 面崩溃而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合作,它强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 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它们在地位上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国际经 济合作带来的利益。 3.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主要在生产领域。因此,纯粹的国际 贸易不属于国际经济合作的范围。但是生产与交换、消费相结合 的领域被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范畴。如补偿贸易、顾问咨询。 这部分内容 简单讲

4.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是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配置以及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如果二者的地位有差别的话,我们还可以表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配置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质内容,而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5.国际经济合作是教长时期的经济协作活动。一般贸易通常时间较短,货款两记后,买卖双方的义务即告结束,但是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合作活动周期一般较长,像合资经营可能长达数十年。6.国际经济合作可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如直接投资合作、信贷合作、技术合作、劳务合作等等。在合作中还会有一些新形势出现,如BOT方式。第二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与方式、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节简答(一)所含经济内容不同划分1.广义的国际经济合作。是指除国际贸易之外的国际经济合作问题吸引学活动。如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生听课。2.狭义的国际经济合作。是指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问题:我们着重研究的是广义的国际经济合作吗?(是)(二)根据合作主体的不同划分1.宏观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国家政府之间及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通过一定方式开展的经济合作活动。如政府援助贷款。2.微观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国籍的自然人、法人通过4

4 4.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是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 配置以及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如果二者的地位有差别的话,我 们还可以表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配置是国际经济合作的 实质内容,而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 5.国际经济合作是教长时期的经济协作活动。一般贸易通常时 间较短,货款两讫后,买卖双方的义务即告结束,但是国际经济 合作中的合作活动周期一般较长,像合资经营可能长达数十年。 6.国际经济合作可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如直接投资合作、信贷 合作、技术合作、劳务合作等等。在合作中还会有一些新形势出 现,如 BOT 方式。 第二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与方式 一、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 (一)所含经济内容不同划分 1.广义的国际经济合作。是指除国际贸易之外的国际经济合作 活动。如合资经营、合作经营 2.狭义的国际经济合作。是指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问题:我们着重研究的是广义的国际经济合作吗?(是) (二)根据合作主体的不同划分 1.宏观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国家政府之间及政府与国际经 济组织之间通过一定方式开展的经济合作活动。如政府援助贷 款。 2.微观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国籍的自然人、法人通过一 这一节简答 讲,主要用 具体形式解 释。并设置 问题吸引学 生听课

定方式开展的经济活动。如国际租赁问题:在当代国际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宏观还是微观国际经济合作。(宏观)(三)按参加方多少划分这种划分一般只涉及到宏观国际经济合作。1.多边经济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之间以及一国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所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如联合国的发展援助。2.双边经济合作。是指两个法人或自然人之间的合作。如国际劳务合作。问题: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多边经济合作多一些还是双边经济合作多一些?(双边)(四)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1.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或其成员之间开展的经济合作。如英美合资经营2.垂直型国际经济合作。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或其成员之间开展的经济合作。如中美合资经营问题:你认为垂直型国际分工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有何好处(学习发达国家技术)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二、(一)国际直接投资合作。“指的是在投资人以外的国家(经5

5 定方式开展的经济活动。如国际租赁 问题: 在当代国际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宏观还是微观 国际经济合作。(宏观) (三)按参加方多少划分 这种划分一般只涉及到宏观国际经济合作。 1.多边经济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之间以及一国 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所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如联合国的 发展援助。 2.双边经济合作。是指两个法人或自然人之间的合作。如国际 劳务合作。 问题: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多边经济合作多一些还是双边经济合 作多一些?(双边) (四)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1.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 家或其成员之间开展的经济合作。如英美合资经营 2.垂直型国际经济合作。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 或其成员之间开展的经济合作。如中美合资经营 问题:你认为垂直型国际分工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有何好 处(学习发达国家技术) 二、 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 (一)国际直接投资合作。“指的是在投资人以外的国家(经

济)所经营的企业中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其目的在于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有效的发言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国家的角度看,国际经济合作有两种情况:请进来和走出去,即利用外资和海外投资。而这些投资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具体来说90%的国际直接投资是由跨国公司来进行的。问题:还有约10%的国际直接投资由谁进行?(二)国际间接投资合作。指的是在投资人以外的国家(经济)所经营的企业中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但其目的在于获得资本收益,而不是对企业的经营有直接的兴趣。如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三)国际工贸合作。是指生产与交换相结合的国际经济合作。如国际加工贸易、补偿贸易。请学生回顾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的概念(四)国际科技合作。主要包括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等方面开展的国际合作。有有偿转让和无偿转让两种形式。(五)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国际工程承包是只异国的工程承包公司,以投标的方式进入东道国承揽工程项目建设,待工程建成后直接移交给东道国或参与经营管理。国际劳务合作是指通过劳动力的流出与流入进行的合作。如劳务输出。(六)国际经济信息与经济管理合作。国际经济信息合作主要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经济信息的交流与交换。经济管理合作主要是通过不同国家之间管理人员的培训、交流开展经济合作。6

6 济)所经营的企业中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其目的在于对 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有效的发言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从国家的角度看,国际经济合作有两种情况:请进来和 走出去,即利用外资和海外投资。而这些投资的主体主要是企 业,具体来说 90%的国际直接投资是由跨国公司来进行的。 问题:还有约 10%的国际直接投资由谁进行? (二)国际间接投资合作。指的是在投资人以外的国家(经 济)所经营的企业中拥有持续利益的一种投资,但其目的在于 获得资本收益,而不是对企业的经营有直接的兴趣。如外国政府 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三)国际工贸合作。是指生产与交换相结合的国际经济合作。 如国际加工贸易、补偿贸易。 请学生回顾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的概念 (四)国际科技合作。主要包括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等方面 开展的国际合作。有有偿转让和无偿转让两种形式。 (五)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国际工程承包是只异国的工 程承包公司,以投标的方式进入东道国承揽工程项目建设,待工 程建成后直接移交给东道国或参与经营管理。国际劳务合作是指 通过劳动力的流出与流入进行的合作。如劳务输出。 (六)国际经济信息与经济管理合作。国际经济信息合作主要 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经济信息的交流与交换。经济管理合作主要是 通过不同国家之间管理人员的培训、交流开展经济合作

(七)国际经济援助。是指一国对它国所进行的资金、物资、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援助。(八)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二战之后的国际经济合作是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要求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来保证原则的实施。这种协调主要是对方针、政策作出合理的而又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消除不协调的局面,以便顺利实现合作。教学总结:从教学效果看,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是本次课程讲述的重点,通过反复讲述,学生参与讨论加深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效果较好。从提高教学效果看,学生的主动参与非常重要。还是要设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第二周教案(3学时)教学目标:通过本周课程讲述使学生了解国际经济合作产生的过程,掌握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原因及其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关系教学重点: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原因教学方法:讲授式、研讨式教学内容:第三节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一)早期的国际交往与联系关联,引起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时代,由于地中海贸易的开展,地学生的兴趣中海沿岸各国贸易往来频繁,在这种往来中逐渐出现了国与国之间为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而约定为对方的船只提供方便的行为。7

7 (七)国际经济援助。是指一国对它国所进行的资金、物资、 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援助。 (八)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二战之后的国际经济合作 是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要求建立相应的协调机 制来保证原则的实施。这种协调主要是对方针、政策作出合理的 而又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消除不协调的局面,以便顺利实现合作。 教学总结: 从教学效果看,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是本次课程讲述的重点,通过反 复讲述,学生参与讨论加深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效果较好。 从提高教学效果看,学生的主动参与非常重要。还是要设法吸引学生主 动参与。 第二周教案 (3 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周课程讲述使学生了解国际经济合作产生的过程,掌握生产 要素国际移动的原因及其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关系 教学重点: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式、研讨式 教学内容: 第三节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 (一)早期的国际交往与联系 在公元前 5 世纪的古希腊时代,由于地中海贸易的开展,地 中海沿岸各国贸易往来频繁,在这种往来中逐渐出现了国与国之 间为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而约定为对方的船只提供方便的行为。 这部分内容 比较枯燥, 希望通过与 其它课程的 关联,引起 学生的兴趣

到14世纪中叶,北欧和中欧国家的一些城市结成了旨在维护商业利益的组织部——汉萨同盟。解释什么是汉萨同盟关于早期国际交往与联系的事例散见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年的历史时期,可以说是早期的国际经济合作模式。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商品生产不发达,也缺乏交通工具,各国国内所需的物质资料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国际交往很少。因此,这一阶段所出现的以消费资料交换为主的国际贸易,还没有成为各国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交往与合作这是一个长达百年的时期,包括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联系国际贸易课程中讲过的和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内容,理解英国作为当时作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1820—20世纪初)。这一时期的为早期国际经济合作的中心国际经济关系主要是商品的输出与输入。但是为了争夺市场,欧洲国家扩大了殖民主义政策的推行,是殖民地成为自己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来源地。资本主义垄断阶段(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完成,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产集中与垄断迅速发展。具体表现为除了商品的输出与输入,资本输出不断发展。宗主国的资本与殖民地的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这是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开端。但是这一阶段的资本输出带有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并不具有当代国际经济合作中所讲的平等互利原则。(三)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8

8 到 14 世纪中叶,北欧和中欧国家的一些城市结成了旨在维护商 业利益的组织部——汉萨同盟。解释什么是汉萨同盟 关于早期国际交往与联系的事例散见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 会长达两千年的历史时期,可以说是早期的国际经济合作模式。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商品生产不发达,也缺乏交通 工具,各国国内所需的物质资料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国际交 往很少。因此,这一阶段所出现的以消费资料交换为主的国际 贸易,还没有成为各国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交往与合作 这是一个长达百年的时期,包括了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 和资本主义垄断阶段。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1820—20 世纪初)。这一时期的 国际经济关系主要是商品的输出与输入。但是为了争夺市场,欧 洲国家扩大了殖民主义政策的推行,是殖民地成为自己的商品销 售市场和原材料来源地。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20 世纪初)。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完 成,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产集中与垄断迅速发展。具体 表现为除了商品的输出与输入,资本输出不断发展。宗主国的资 本与殖民地的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这是生产要素国际移动的开 端。但是这一阶段的资本输出带有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并不具 有当代国际经济合作中所讲的平等互利原则。 (三)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 联系国际贸易 课程中讲过的 内容,理解英 国作为当时作 为早期国际经 济合作的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了很大变化,由此也导致了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具体体现在:1.国际经济合作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以至少是形式上的平等代替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关系。2.新的国际经济合作方式出现。以贸易为主的合作方式发展为多种合作方式并存的国际经济合作方式。二、国际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原因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及其影响。2.跨国公司的大发展。3.战后国际分工的新特征。4.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5.战后政治格局的变化。推荐学生阅读《世界是平的》,借此了解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第四节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与国际经济合作生产要素理论起源于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生产理论研究生产者的行为,即生产者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虽然国际经济合作产生的时间不长,但相关理论早已存在,我们可以利用它们解释国际经济合作中的现象。一、生产要素的概念据考证,最早提出生产要素概念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1767-1832),但是对于生产要素的概念还有不9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了很大变化,由此 也导致了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具体体现在: 1.国际经济合作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以至少是形式上的平 等代替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2.新的国际经济合作方式出现。以贸易为主的合作方式发展为 多种合作方式并存的国际经济合作方式。 二、国际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原因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及其影响。 2.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3.战后国际分工的新特征。 4.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 5.战后政治格局的变化。 推荐学生阅读《世界是平的》,借此了解国与国之间的相 互依赖 第四节 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与国际经济合作 生产要素理论起源于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生产理论研究 生产者的行为,即生产者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利润的最大 化。因此,虽然国际经济合作产生的时间不长,但相关理论早已 存在,我们可以利用它们解释国际经济合作中的现象。 一、生产要素的概念 据考证,最早提出生产要素概念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 巴 蒂斯特﹒ 萨伊(1767-1832),但是对于生产要素的概念还有不

同意见。1、储详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生产要素是生产的基本元素,即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资源。2、李虹(东北财大,2002):是产品和服务等生产过程得以正常进行所必备的一切物质投入和非物资投入。3、王世浚(四川大学,1991)人们在生产中必需具备的一般条件。讨论:哪种观点能得到你的认同?二、生产要素的内容(一)一要素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在其“绝对成本说”将生产要素的不同“比较成本说”中都采用了一种生产要素一一劳动力。内容,画表直观表达(二)二要素:赫-俄学说在论证时采用了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也有人提出两要素是劳动和资本。(三)三要素这是由萨伊提出来的。萨伊研究社会收入分配时人为,劳动、资本、土地都参加了生产过程,三者是一切生产的三个要素,每一个要素在创造价值过程中都提供了一定的服务。所以商品价值是三者“协同创造的”,是由它们在生产工具中提供的“生产性服务”决定的。与价值的三个独立的源泉相适应,萨伊区分了三种主要收入:劳动创造工资、资本创造利息、土地创造地租。(四)四要素:英国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1842-1924)从国民收入分配研究的角度补充了生产要素观点,认为除了上述10

10 同意见。 1、储详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 :生产要素是生产的 基本元素,即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资源。 2、李虹(东北财大,2002):是产品和服务等生产过程得以正 常进行所必备的一切物质投入和非物资投入。 3、王世浚(四川大学,1991)人们在生产中必需具备的一般条 件。 讨论:哪种观点能得到你的认同? 二、生产要素的内容 (一)一要素 亚当 斯密、大卫 李嘉图在其“绝对成本说”、 “比较成本说”中都采用了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 (二)二要素:赫-俄学说在论证时采用了两种生产要素土地、 劳动力。也有人提出两要素是劳动和资本。 (三)三要素这是由萨伊提出来的。萨伊研究社会收入分配时 人为,劳动、资本、土地都参加了生产过程,三者是一切生产的 三个要素,每一个要素在创造价值过程中都提供了一定的服务。 所以商品价值是三者“协同创造的”,是由它们在生产工具中提 供的“生产性服务”决定的。与价值的三个独立的源泉相适应, 萨伊区分了三种主要收入:劳动创造工资、资本创造利息、土地 创造地租。 (四)四要素:英国经济学家阿弗里德 马歇尔(1842-1924) 从国民收入分配研究的角度补充了生产要素观点,认为除了上述 将生产要素的不同 内容,画表直观表 达

共14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