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集,共十一章,无答案)

财政学习题目录第一章导论。第二章政府目标与财政职能6第三章公共产品..12第四章外部性....16第五章财政支出概论...22第六章主要财政支出.28第七章财政收入概论...33第八章主要财政收入..46第九章财政平衡与政府预算.....9第十章政府间财政关系.54第十一章财政政策与公共选择..59
I 财政学习题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二章 政府目标与财政职能.6 第三章 公共产品.12 第四章 外部性.16 第五章 财政支出概论.22 第六章 主要财政支出.28 第七章 财政收入概论.33 第八章 主要财政收入.46 第九章 财政平衡与政府预算.49 第十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54 第十一章 财政政策与公共选择.59

第一章 导论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研究不属于财政学中的规范分析。()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C.若用消费性增值税取代生产性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2.下列哪种情况实现了帕累托最优?()A.A的处境改善必然对应B的处境恶化B.A的处境变好了,而B的处境至少不会变坏C.当B的处境固定时,A目前的处境不一定是他可以得到的最好的状况D.A可以通过变化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但是这种变化对B没有影响3.以下关于经济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符合经济效率要求的资源配置状态是惟一确定的B.生产效率要求生产各产品的要素达到最合理的分配C.交换效率要求收入在消费者之间达到最合理的分配D.福利边界确切地说是指效用可能性曲线4.如图1-1所示,基尼系数是指()。A. S:/ S,B. Ss /(S2+Ss)c. S /(Si+S+S)D. S2/(S2+Ss)
1 第一章 导论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研究不属于财政学中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性增值税取代生产性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 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2.下列哪种情况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A.A 的处境改善必然对应 B 的处境恶化 B.A 的处境变好了,而 B 的处境至少不会变坏 C.当 B 的处境固定时,A 目前的处境不一定是他可以得到的最好的 状况 D.A 可以通过变化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但是这种变化对 B 没有影响 3.以下关于经济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经济效率要求的资源配置状态是惟一确定的 B.生产效率要求生产各产品的要素达到最合理的分配 C.交换效率要求收入在消费者之间达到最合理的分配 D.福利边界确切地说是指效用可能性曲线 4.如图 1-1 所示,基尼系数是指()。 A. S2 / S3 B. S3 /( S2 + S3 ) C. S2 /( S1 + S2 + S3 ) D. S2 /( S2 + S3 )

潜务收入M家庭百图5.完全竞争市场隐含的特征有()。A.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不一致B.生产和消费存在外部经济C.所有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D.不存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形6.下列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实证分析的是()。A.税负归宿理论B.公共选择理论D.公共定价理论C.最优税制理论7.下列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规范分析的是()。A.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理论B.公共产品不断增长理论C.税收对劳动、储蓄及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D.最优税制理论二、判断题1.如果改变资源配置后,A的处境更好了,而其他人的处境都没有变()化,那么改变后的状态达到了帕累托最优。()2.福利边界上任何一点都满足效率的定义
2 5.完全竞争市场隐含的特征有()。 A.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不一致 B.生产和消费存在外部经济 C.所有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 D.不存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形 6.下列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实证分析的是()。 A.税负归宿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最优税制理论 D.公共定价理论 7.下列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规范分析的是()。 A.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理论 B.公共产品不断增长理论 C.税收对劳动、储蓄及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 D.最优税制理论 二、判断题 1.如果改变资源配置后,A 的处境更好了,而其他人的处境都没有变 化,那么改变后的状态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 2.福利边界上任何一点都满足效率的定义。 ()

3.等产量线上任一点的斜率表明在该点处要多生产一单位产品A,必 须放弃的B产品的单位数。 () 4.当生产实现帕累托最优时,生产化妆品的资本与劳动边际技术替 代率必须与生产航天飞机的资本与劳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5.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生产效率。 () 6.无差异曲线越远离原点,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 7.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是因为产品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 () 8.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经济的最优点。 () 9.边际转换率表示增加一单位A的产量必须放弃的B的产量。() 10.因为边际成本是递增的,所以边际转换率也是递增的。 ) 11.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就越公平。 () 12.将收入向最贫穷的人转移最有助于改善社会的贫困指标。 () 13.效用可能性边界同时符合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 () 14.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水平取决于情况最好的社会成员的效用 水平。 () 15.平均主义认为,A、B的效用同时增加并不一定带来社会福利的增 进。 () 16.完全竞争市场在短期均衡时,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即可自动满 足。 () 17.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 三、填空题 1.福利经济学的两大基本准则是和一。 3
3 3.等产量线上任一点的斜率表明在该点处要多生产一单位产品 A,必 须放弃的 B 产品的单位数。 () 4. 当生产实现帕累托最优时,生产化妆品的资本与劳动边际技术替 代率必须与生产航天飞机的资本与劳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5.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生产效率。 () 6.无差异曲线越远离原点,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 7.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是因为产品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 () 8.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经济的最优点。 () 9.边际转换率表示增加一单位 A 的产量必须放弃的 B 的产量。 () 10.因为边际成本是递增的,所以边际转换率也是递增的。 () 11.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就越公平。 () 12.将收入向最贫穷的人转移最有助于改善社会的贫困指标。 () 13.效用可能性边界同时符合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 () 14.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水平取决于情况最好的社会成员的效用 水平。 () 15.平均主义认为,A、B 的效用同时增加并不一定带来社会福利的增 进。 () 16.完全竞争市场在短期均衡时,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即可自动满 足。 () 17.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 三、填空题 1.福利经济学的两大基本准则是_和_

2.从一般均衡的角度看,经济效率实现的具体标准是的帕累托 最优,的帕累托最优和的帕累托最优。 3.从局部均衡的角度考察,总的社会收益最大化的条件是—。 4.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水平只取决于的效用水平。 5.折衷方案的社会福利曲线是和的折衷。 6.一般可以将市场作为判断经济效率是否可以实现的一个规范 条件。 四、概念题 1.市场失灵 2.公共物品 3.非排他性 4.非竞争性 5.生产可能性边界 6.完全竞争市场 五、筒答题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政策目标的依据何在? 2.经济效率的含义是什么?其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3.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哪些特征? 4.为什么说可以将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作为判断经济效率是否 实现的一个规范条件? 5.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表现在哪里? 6.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4 2.从一般均衡的角度看,经济效率实现的具体标准是_的帕累托 最优,_的帕累托最优和_的帕累托最优。 3.从局部均衡的角度考察,总的社会收益最大化的条件是_。 4.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水平只取决于_的效用水平。 5.折衷方案的社会福利曲线是_和_的折衷。 6.一般可以将_市场作为判断经济效率是否可以实现的一个规范 条件。 四、概念题 1.市场失灵 2.公共物品 3.非排他性 4.非竞争性 5.生产可能性边界 6.完全竞争市场 五、简答题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政策目标的依据何在? 2.经济效率的含义是什么?其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3.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有哪些特征? 4.为什么说可以将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作为判断经济效率是否 实现的一个规范条件? 5.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表现在哪里? 6.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7.试述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8.试论财政的必要性。9.财政产生的条件是什么?10.为什么中国必须建立公共财政?
5 7.试述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8.试论财政的必要性。 9.财政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0.为什么中国必须建立公共财政?

第二章政府目标与财政职能一、选择题1.社会主义财政本质的社会特征可概括为()。A.取之于民,用之于民B.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C.取之于民,用之于己D.灵活性、无偿性、固定性2.下列哪种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A.财政分配B.信贷分配C.价格分配D.工资分配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A.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国家B.为了资源配置合理,提高经济效益C.为了实现国家经济、政治职能D.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公共需要4.下列哪种观点主张“财政活动体现的是以国家(或政府)的分配关系"。()A.国家分配论B.价值分配论C.国家资金运动论D.社会共同需求论5.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是()。A.征收个人所得税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消除外部性D.控制货币供应量6
6 第二章 政府目标与财政职能 一、选择题 1.社会主义财政本质的社会特征可概括为()。 A.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B.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C.取之于民,用之于己 D.灵活性、无偿性、固定性 2.下列哪种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居于 主导地位。() A.财政分配 B.信贷分配 C.价格分配 D.工资分配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A.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国家 B.为了资源配置合理,提高经济效益 C.为了实现国家经济、政治职能 D.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公共需要 4.下列哪种观点主张“财政活动体现的是以国家(或政府)的分配关 系”。() A.国家分配论 B.价值分配论 C.国家资金运动论 D.社会共同需求论 5.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是()。 A.征收个人所得税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消除外部性 D.控制货币供应量

6.财政发挥稳定经济并促进经济适度增长的功能是指财政()。A.配置资源的职能B.分配收入的职能C.维护国家的职能D.稳定经济的职能7.财政调整各分配主体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功能是指财政的()。A.配置资源的职能B.分配收入的职能C.维护国家的职能D.稳定经济的职能8.财政通过引导人、财、物力资源的流向,形成一定的资产、产业技术,地区结构的功能,是指财政的()。A.配置资源的职能B.分配收入的职能C.维护国家的职能D.稳定经济的职能9.财政维护国家机器存在和发展的功能是指财政的()。A.配置资源的职能B.分配收入的职能C.维护国家的职能D.稳定经济的职能10.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的表现是()。A.电信行业价格居高不下B. 传染性疾病流行C.民营企业没有能力从事国防科技研究D.政府提供医疗保险,但医疗费用飞速上升,无法控制11.财政具有的一般特征是()。A.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B.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C.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职能需要7
7 6.财政发挥稳定经济并促进经济适度增长的功能是指财政()。 A.配置资源的职能 B.分配收入的职能 C.维护国家的职能 D.稳定经济的职能 7.财政调整各分配主体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功能是指财政的()。 A.配置资源的职能 B.分配收入的职能 C.维护国家的职能 D.稳定经济的职能 8.财政通过引导人、财、物力资源的流向,形成一定的资产、产业、 技术、地区结构的功能,是指财政的()。 A.配置资源的职能 B.分配收入的职能 C.维护国家的职能 D.稳定经济的职能 9.财政维护国家机器存在和发展的功能是指财政的()。 A.配置资源的职能 B.分配收入的职能 C.维护国家的职能 D.稳定经济的职能 10.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的表现是()。 A.电信行业价格居高不下 B.传染性疾病流行 C.民营企业没有能力从事国防科技研究 D.政府提供医疗保险,但医疗费用飞速上升,无法控制 11.财政具有的一般特征是()。 A.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B.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 C.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职能需要

D.财政分配是一种集中性分配E.财政分配是一种无偿性分配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概括为()A.资源配置B.收入分配C.制定价格D.稳定经济E.提供私人产品13.财政属性的分配主要包括()。A.政治权利属性的分配B.思想权利属性的分配C.财产权利属性的分配D.文化权利属性的分配E.意识形态属性的分配14.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奎断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D.经济波动C.收入分配不公15.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划清市场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B.规范工资制度C.加强税收调节D.通过转移支出16.财政的基本职能有()。A.资源配置职能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8
8 D.财政分配是一种集中性分配 E.财政分配是一种无偿性分配 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概括为()。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制定价格 D.稳定经济 E.提供私人产品 13.财政属性的分配主要包括()。 A.政治权利属性的分配 B.思想权利属性的分配 C.财产权利属性的分配 D.文化权利属性的分配 E.意识形态属性的分配 14.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 C.收入分配不公 D.经济波动 15.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A.划清市场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B.规范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调节 D.通过转移支出 16.财政的基本职能有()。 A.资源配置职能 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D.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17.财政执行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工具有(。A.预算收支政策B.内在稳定器C.政策的选择D.发行货币18.收入公平分配的两层含义是()。A.按劳分配的公平B.初次分配的公平C.社会公平D.经济公平二、 判断题1.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只要每个人都追求自己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就()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的最高效率。2.“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认为政府不应当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任何(0干涉。()3.市场失灵的原因在于市场条件不能满足完全竞争条件。()4.一个行业只有少数几家企业经营表明存在竞争失效。()5.垄断行业必然具有规模经济效应。6.沉淀成本的存在会阻止潜在竞争者的进入,从而造成进入壁垒。()()7.信息不完全会导致市场不完全。()8.单靠市场机制不可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9.由于公平与效率的制约关系,各国收入分配政策关注的具体问题主要是防止贫穷而不是限制最高收入。010.如果俱乐部的设施规模上升,则与每一会员规模相对应的单个会员的总成本和总收益都将上升,在新的设施规模下,最优的会员规模9
9 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 D.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17.财政执行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工具有()。 A.预算收支政策 B.内在稳定器 C.政策的选择 D.发行货币 18.收入公平分配的两层含义是()。 A.按劳分配的公平 B.初次分配的公平 C.社会公平 D.经济公平 二、判断题 1.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只要每个人都追求自己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就 可以实现社会经济的最高效率。 () 2.“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认为政府不应当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任何 干涉。 () 3.市场失灵的原因在于市场条件不能满足完全竞争条件。 () 4.一个行业只有少数几家企业经营表明存在竞争失效。 () 5.垄断行业必然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 6.沉淀成本的存在会阻止潜在竞争者的进入,从而造成进入壁垒。() 7.信息不完全会导致市场不完全。 () 8.单靠市场机制不可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 () 9.由于公平与效率的制约关系,各国收入分配政策关注的具体问题主 要是防止贫穷而不是限制最高收入。 () 10.如果俱乐部的设施规模上升,则与每一会员规模相对应的单个会 员的总成本和总收益都将上升,在新的设施规模下,最优的会员规模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安徽大学:《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安徽大学:《财政学》课程授课教案(授课教师:田淑英).doc
- 《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案例)财政学案例汇编(共十一章).docx
- 《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财政统计数据库.docx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ppt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导论.ppt
- 《会计速成》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共五部分,编写:王善禄).doc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引论 Economics.ppt
- 《西方经济学》课程参考书目:《微观经济学原理》曼昆第六版PDF电子书(学生版:不含课后习题答案版,东南大学:曹干)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6 th edition)N. Gregory Mankiw(Harvard University).pdf
- 《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AⅠ)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ppt
- 《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AⅠ)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ppt
- 《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AⅠ)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ppt
- 《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AⅠ)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ppt
- 《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AⅠ)第5章 弹性及其运用.ppt
- 《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AⅠ)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ppt
- 《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AⅠ)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ppt
- 《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AⅠ)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ppt
- 《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AⅠ)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ppt
- 《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AⅠ)第10章 外部性.ppt
- 《西方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AⅠ)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ppt
- 《财政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及参考答案,共三套).doc
- 安徽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资源(大纲)课程目的.doc
- 安徽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doc
- 安徽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资源(大纲)第七章 国际发展援助.doc
- 安徽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资源(大纲)第一章 国际经济合作总论.doc
- 安徽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资源(大纲)第三章 跨国公司.doc
- 安徽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资源(大纲)第九章 可行性研究与资信调查.doc
- 安徽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资源(大纲)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doc
- 安徽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资源(大纲)第五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doc
- 安徽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资源(大纲)第八章 国际租赁.doc
- 安徽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资源(大纲)第六章 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doc
- 安徽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资源(大纲)第十章 国际税收.doc
- 安徽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资源(大纲)第四章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doc
- 安徽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国际经济合作总论.doc
- 安徽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跨国公司.doc
- 安徽大学:《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doc
- 广东省茂名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pdf
- 安徽大学:《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大纲.pdf
- 安徽大学:《管理会计》课程授课教案(主讲教师:周亚娜、程敏).doc
- 安徽大学:《管理会计》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标准成本系统.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