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电路讲稿(第1-10章,任课教师:史涛)

讲稿课程名称:电路A-1课程编号:H11009第三学期授课学期:电类专业授课班级:史涛任课教师:河北联合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讲 稿 课程名称: 电路 A-1 课程编号: H11009 授课学期: 第三学期 授课班级: 电类专业 任课教师: 史 涛 河北联合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电路A-1》第1周,第1讲次摘要绪论、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第一节电路和电路模型授课题目(章、节)第二节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了解电路理论的发展史,掌握电路模型的概念,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重点】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难点】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的联系和差别。内 容【本讲课程的引入】目前电子技术高速发展,作为电子技术的基础一一电路理论显得尤为重要。在工程技术实际和生活实际中,电路理论有非常广阔的应用。从简单的照明电路,到复杂的电力系统;从单个的手提电话、收音机、电视机,到卫星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都与电路理论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只要涉及电能的产生、传输和使用的地方,就有电路理论的应用。而且在信息产生、信息传递及处理的绝大多数场合,都可见到电路应用的例子。它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例如,假如同学们现在都没有了手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既然电路理论那么重要,在接下来的两个学期里,大家和我一起把这个理论学好。幻灯片“电路的章节目录”。【本讲课程的内容】绪论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电路理论发展中的几个关键人物:1.AlessandroAntonioVolta(1745-1827),an Italianphysicist,invented theelectricbattery-whichprovided the first continuous flowof electricity-and the capacitor.Born into a noble family in Como, Italy. Volta was performing electricalexperiments at age 18.His invention of the Battery in 1796 revolutionized the use ofelectricity.The publication of his work in 1800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electric circuittheory. Volta received many honors during his lifetime. The unit of voltage orpotential difference, the volt, was named in his honor.大家对这个人都很熟悉,他发明了伏打电池。2.Andre-MarieAmpere(1775-1836), a French mathematician and physicist, laid thefoundation of electrodynamics. He defined the electric current and developed a way tomeasure it in the 1820s.Born Lyons,France.Ampere at age 12 mastered Latin in afew weeks, as he was intenselyinterestedin mathematics and many of the bestmathematical works were in Latin.He was a brilliant scientist and a prolific writer. Heformulated the laws of electromagne-tics
课程名称:《电路 A-1》 第 1 周,第 1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绪论、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第一节 电路和电路模型 第二节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了解电路理论的发展史,掌握电路模型的概念,电流电压的 参考方向。 【重 点】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难 点】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的联系和差别。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目前电子技术高速发展,作为电子技术的基础——电路理论显得 尤为重要。在工程技术实际和生活实际中,电路理论有非常广阔的应用。从简单的照 明电路,到复杂的电力系统;从单个的手提电话、收音机、电视机,到卫星通信网络、 计算机网络,都与电路理论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只要涉及电能的产生、传输和使 用的地方,就有电路理论的应用。而且在信息产生、信息传递及处理的绝大多数场合, 都可见到电路应用的例子。它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例如,假如同学们现在都 没有了手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既然电路理论那么重要,在 接下来的两个学期里,大家和我一起把这个理论学好。幻灯片“电路的章节目录”。 【本讲课程的内容】 绪 论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电路理论发展中的几个关键人物: 1.Alessandro Antonio Volta(1745-1827), an Italian physicist,invented the electric battery—which provided the first continuous flow of electricity — and the capacitor. Born into a noble family in Como, Italy. Volta was performing electrical experiments at age 18. His invention of the Battery in 1796 revolutionized the use of electricity.The publication of his work in 1800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electric circuit theory. Volta received many honors during his lifetime. The unit of voltage or potential difference, the volt, was named in his honor. 大家对这个人都很熟悉,他发明了伏打电池。 2.Andre-Marie Ampere(1775-1836), a French mathematician and physicist, laid the foundation of electrodynamics. He defined the electric current and developed a way to measure it in the 1820s. Born Lyons ,France. Ampere at age 12 mastered Latin in a few weeks, as he was intensely interested in mathematics and many of the best mathematical works were in Latin.He was a brilliant scientist and a prolific writer. He formulated the laws of electromagne-tics

He invented the electromagnet and the ammeter. The unit of electric current, theampere, was named after him.3.Georg Simon Ohm(1787-1854),a German physicist, in 1826 experimentallydetermined the most basic law relating voltage and current for a resistor. Ohm's workwas initially denied by critics.Born of humblebeginnings in Erlangen, Bavaria, Ohmthrewhimself into electrical research.His efforts resulted in his famous law.He wasawarded theCopleyMedal in 1841 by theRoyal Societyof London.In 1849, he wasgiven the Professor of Physics chair by the University of Munich. To honor him, theunitofresistancewas namedtheohm4.GustavRobertKirchhoff(1824-1887),aGermanphysicist,stated twobasiclawsin 1847 concerni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rrents and voltages in anelectricalnetwork.Kirchhoff'slaws, along with Ohm's law,form the basis ofcircuit theiry.Born the son of a lawyer in Konigsberg, East Prussia, Kirchhoffentered the University of Konigsberg at age 18 and later became a lecturer in Berlin.His collaborative workin spectroscopywith German chemistRobert Bunsen led tothe discovery of cesium in 1860 and rubidiumin 1861.Kirchhoff was also creditedwith the Kirchhoff law of radiation. Thus Kirchhoff is famous among engineers,chemists, and physicists.这几个科学家都对电路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的科学精神值得大家学习。电路理论发展很快,具体的发展阶段和相关成果大家课后自己查阅资料来了解,在这就不再详细说明。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电路理论的内容,首先我们先来弄明白“电路”和“电路模型”的概念:幻灯片“81-1电路和电路模型”81-1电路和电路模型(Circuits&CircuitModles)1.实际电路实际电路--由电器设备组成(如电动机、变压器、晶体管、电容等等),为完成某种预期的目的而设计、连接和安装形成电流通路。图1是最简单的一种实际照明电路。它由三部分组成:1)提供电能的能源(图中为干电池),简称电源或激励源或输入,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2)用电设备(图中为灯泡),简称负载,负载把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3)连接导线,导线提供电流通路,电路中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He invented the electromagnet and the ammeter. The unit of electric current, the ampere, was named after him. 3. Georg Simon Ohm(1787-1854), a German physicist, in 1826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the most basic law relating voltage and current for a resistor. Ohm’s work was initially denied by critics. Born of humble beginnings in Erlangen, Bavaria, Ohm threw himself into electrical research. His efforts resulted in his famous law. He was awarded the Copley Medal in 1841 by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In 1849, he was given the Professor of Physics chair by the University of Munich. To honor him, the unit of resistance was named the ohm. 4. Gu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 a German physicist, stated two basic laws in 1847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rrents and voltages in an electrical network. Kirchhoff’s laws, along with Ohm’s law, form the basis of circuit theiry. Born the son of a lawyer in Konigsberg, East Prussia, Kirchhoff entered the University of Konigsberg at age 18 and later became a lecturer in Berlin. His collaborative work in spectroscopy with German chemist Robert Bunsen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cesium in 1860 and rubidium in 1861. Kirchhoff was also credited with the Kirchhoff law of radiation. Thus Kirchhoff is famous among engineers, chemists, and physicists. 这几个科学家都对电路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的科学精神值得大家学 习。 电路理论发展很快,具体的发展阶段和相关成果大家课后自己查阅资料来了解,在这 就不再详细说明。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电路理论的内容,首先我们先来弄明白“电路”和“电路模型” 的概念:幻灯片“§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Circuits Circuit Modles) 1.实际电路 实际电路——由电器设备组成(如电动机、变压器、晶体管、电容等等),为完 成某种预期的目的而设计、连接和安装形成电流通路。 图 1 是最简单的一种实际照明电路。它由三部分组成: 1)提供电能的能源(图中为干电池),简称电源或激励源或输入,电源把其它形 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 2)用电设备(图中为灯泡),简称负载,负载把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3)连接导线,导线提供电流通路,电路中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开关灯泡R电池图1手电筒电路任何实际电路都不可缺少这三个组成部分。实际电路功能:1)进行能量的传输、分配与转换(如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电路)。2)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如信号的放大、滤波、调协、检波等等)。实际电路的外貌结构、具体功能以及设计方法各不相同,但遵循同一理论基础,即电路理论。2电路模型电路模型-足以反映实际电路中电工设备和器件(实际部件)的电磁性能的理想电路元件或它们的组合。理想电路元件一一抽掉了实际部件的外形、尺寸等差异性,反映其电磁性能共性的电路模型的最小单元。发生在实际电路器件中的电磁现象按性质可分为:1)消耗电能;2)供给电能:3)储存电场能量;4)储存磁场能量假定这些现象可以分别研究。将每一种性质的电磁现象用一理想电路元件来表征,有如下几种基本的理想电路元件:一反映消耗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如电阻器、灯泡、电炉等)。1)电阻-iR+H2)电容一反映产生电场,储存电场能量的特征。+23)电感一反映产生磁场,储存磁场能量的特征。+环()4)电源元件一表示各种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的元件
图 1 手电筒电路 任何实际电路都不可缺少这三个组成部分。 实际电路功能: 1)进行能量的传输、分配与转换(如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电路)。 2)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如信号的放大、滤波、调协、检波等等)。 实际电路的外貌结构、具体功能以及设计方法各不相同,但遵循同一理论基础, 即电路理论。 2.电路模型 电路模型——足以反映实际电路中电工设备和器件(实际部件)的电磁性能的 理想电路元件或它们的组合。 理想电路元件——抽掉了实际部件的外形、尺寸等差异性,反映其电磁性能共 性的电路模型的最小单元。 发生在实际电路器件中的电磁现象按性质可分为: 1)消耗电能;2)供给电能;3)储存电场能量;4)储存磁场能量 假定这些现象可以分别研究。将每一种性质的电磁现象用一理想电路元件来表 征,有如下几种基本的理想电路元件: 1)电阻——反映消耗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如电阻器、灯泡、电炉等)。 2)电容——反映产生电场,储存电场能量的特征。 3)电感——反映产生磁场,储存磁场能量的特征。 4)电源元件——表示各种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的元件

需要注意的是:1)具有相同的主要电磁性能的实际电路部件,在一定条件下可用同一模型表示;2)同一实际电路部件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其模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福如在直流情况下,一个线圈的模型可以是一个电阻元件;在较低频率下,就要用电阻元件和电感元件的串联组合模拟:在较高频率下,还应计及导体表面的电荷作用,即电容效应,所以其模型还需要包含电容元件。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取得恰当,对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结果就与实际情况接近;模型取得不恰当,则会造成很大误差,有时甚至导致自相矛盾的结果。如果模型取得太复杂就会造成分析的困难:如果取得太简单,又不足以反映所需求解的真实情况。81一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ReferenceDirections ofCurrent&Voltage)1.基本物理量电路理论中涉及的物理量主要有电流I、电压U、电荷Q、磁通Φ、电功率P和电磁能量W。在电路分析中人们主要关心的物理量是电流、电压和功率。2.电流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电流——带电粒子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电流强度一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O.OAi(t) = limAdt单位:kA、A、mA、μA。1kA=103A1mA=10-3A1μA=10-‘A电流的实际方向一一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电流的参考方向一假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电流参考方向的表示:1)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指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2)用双下标表示:如iAB,电流的参考方向由A指向B。iAs >参考方向i参考方向OBABA
需要注意的是: 1)具有相同的主要电磁性能的实际电路部件,在一定条件下可用同一模型表示; 2)同一实际电路部件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其模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如在直流情况下,一个线圈的模型可以是一个电阻元件; 在较低频率下,就要用电阻元件和电感元件的串联组合模拟; 在较高频率下,还应计及导体表面的电荷作用,即电容效应,所以其模型还需要包 含电容元件。 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取得恰当,对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结果就与实际情况接近;模 型取得不恰当,则会造成很大误差,有时甚至导致自相矛盾的结果。如果模型取得太 复杂就会造成分析的困难;如果取得太简单,又不足以反映所需求解的真实情况。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Reference Directions of Current Voltage) 1.基本物理量 电路理论中涉及的物理量主要有电流 I、电压 U、电荷 Q、磁通 Φ、电功率 P 和 电磁能量 W。在电路分析中人们主要关心的物理量是电流、电压和功率。 2.电流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流——带电粒子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单位:kA、A、mA、μA 。 1kA=103A 1mA=10-3A 1μA=10-6A 电流的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电流的参考方向——假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流参考方向的表示: 1) 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指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2) 用双下标表示:如 iAB , 电流的参考方向由 A 指向 B

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的关系:it参考方向参考方向1+实际方向B实际方向BAAi>0i<0需要指出的是:3)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4)指定参考方向的用意是把电流看成代数量。在指定的电流参考方向下,电流值的正和负就可以反映出电流的实际方向。3.电压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位——单位正电荷q从电路中一点移至参考点(β=0)时电场力做功的大小。电压U-一单位正电荷9从电路中一点移至另一点时电场力做功(W)的大小,即两点之间的电位之差。dedwU-dg单位:kV、V、mV、μV。1kV=103V1mV=10-3V1uV=10-6V需要指出的是:1)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择:2)参考点一经选定,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值就是唯一的:3)当选择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值将改变,但任意两点间电压保持不变。电压的实际方向一规定真正降低的方向为电压的实际方向。电压的参考方向一一假定的电位降低方向为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压参考方向的三种表示:1)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指向为电压的参考方向。n2)用双下标表示:UABAB如UAB,表示电压参考方向由A指向B。3)用正负极性表示:Ux表示电压参考方向由十指向一
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的关系: i>0 i<0 需要指出的是: 3) 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 4) 指定参考方向的用意是把电流看成代数量。在指定的电流参考方向下,电流 值的正和负就可以反映出电流的实际方向。 3.电压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位 φ——单位正电荷 q 从电路中一点移至参考点(φ=0)时电场力做功的大小。 电压 U——单位正电荷 q 从电路中一点移至另一点时电场力做功(W)的大小, 即两点之间的电位之差。 单位:kV、V、mV、μV。1kV=103V 1mV=10-3V 1μV=10-6V 需要指出的是: 1)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择; 2)参考点一经选定,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值就是唯一的; 3)当选择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值将改变,但任意两点间电压保持 不变。 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真正降低的方向为电压的实际方向。 电压的参考方向——假定的电位降低方向为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压参考方向的三种表示: 1) 用箭头表示: 箭头的指向为电压的参考方向。 2)用双下标表示: 如 UAB , 表示电压参考方向由 A 指向 B。 3)用正负极性表示: 表示电压参考方向由+指向-

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的关系参考方向参考方向UU++十X实际方向实际方向U>0U<O需要指出的是:1)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2)指定参考方向的用意是把电压看成代数量。在指定的电压参考方向下,电压值的正和负就可以反映出电压的实际方向。例1一1:已知:4C正电荷由a点均匀移动至b点电场力做功8J由b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12J,(1)若以b点为参考点,求a、b、点的电位和电压Uab、Ube;(2)若以c点为参考点,再求以上各值。解:(1)以b点为电位参考点bW..8ab甲,=0=2VP. =-44WWo=12-3VP.=C444,=2-0=2VUa.=.-4解:(2)以c点为电位参考点9.=0baW8+12ao5V=P. =4qW_12=3VP=44CUα=甲-甲,=5-3=2VU%=9,-9。=3-0=3V本题的计算说明:(1)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择;参考点一经选定,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值就是唯一的:(2)当选择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值将改变,但任意两点间电压保持不变
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的关系 U>0 U<0 需要指出的是: 1) 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 2) 指定参考方向的用意是把电压看成代数量。在指定的电压参考方向下,电压 值的正和负就可以反映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例 1-1:已知:4C 正电荷由 a 点均匀移动至 b 点电场力做功 8J, 由 b 点移动到 c 点电场力做功为 12J, (1) 若以 b 点为参考点,求 a、b、c 点的电位和电压 Uab、Ubc; (2) 若以 c 点为参考点,再求以上各值。 解:(1)以 b 点为电位参考点 解:(2)以 c 点为电位参考点 本题的计算说明: (1)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择;参考点一经选定,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值就是唯一的; (2)当选择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值将改变,但任意两点间电压保持不 变

4.关联参考方向如果指定流过元件的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标以电压正极性的一端指向负极性的一端,即两者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关联参考方向;当两者不一致时,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少i1+U-U+关联参考方向非关联参考方向需要指出的是:1)分析电路前必须选定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2)参考方向一经选定,必须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包括方向和符号),在计算过程中不得任意改变。3)参考方向不同时,其表达式相差一负号,但实际方向不变。【本讲课程的小结】本次课我们了解了电路理论的发展简史,明确了电路和电路模型的概念,并且对电流和电压的定义及其参考方向做了讨论。大家重点掌握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和关联参考方向的含义。【本讲课程的作业】P251题: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电路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向,复习电路模型、参考方向等概念
4.关联参考方向 如果指定流过元件的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标以电压正极性的一端指向负极性的 一端,即两者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关联参考方向;当两者不一致时,称为非关联参 考方向。 关联参考方向 非关联参考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 1)分析电路前必须选定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2) 参考方向一经选定,必须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 (包括方向和符号),在计算过 程中不得任意改变。 3) 参考方向不同时,其表达式相差一负号,但实际方向不变。 【本讲课程的小结】本次课我们了解了电路理论的发展简史,明确了电路和电路模型 的概念,并且对电流和电压的定义及其参考方向做了讨论。大家重点掌握电流和电压 的参考方向和关联参考方向的含义。 【本讲课程的作业】P25 1 题;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电路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方 向,复习电路模型、参考方向等概念

课程名称:《电路A-1》第1周,第2讲次摘要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第三节电功率和能量第四节电路元件授课题目(章、节)第五节电阻元件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目的要求】了解电功率和能量的概念,掌握。电阻元件的特性。【重点】功率的表示方法。【难点】关联或非关联参考方向下功率表示的含义。内容【本讲课程的引入】功率是电路理论中各元件间能量的转移参量,它的表达很简单,但是设计到具体电路和元件就相对复杂一些,因为关联到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现在我们来学习电功率。【本讲课程的内容】81一3电功率和能量(ElectricPower)1.电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dwp=dt2)单位:W、kW、mW1kW=103W1mW=10-3W1μW=10-6W3)电功率与电压和电流的关系dwdw_dwdgdg=uu=1=p=dtdg dtdqdt2.电路吸收或发出功率的判断1)u,i取关联参考方向P=ui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P>0吸收正功率(实际吸收)viP0发出正功率(实际发出)P<0发出负功率(实际吸收)需要指出的是:对一完整的电路,发出的功率=消耗的功率,满足功率平衡
课程名称:《电路 A-1》 第 1 周,第 2 讲次 摘 要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第三节 电功率和能量 第四节 电路元件 第五节 电阻元件 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要求】了解电功率和能量的概念,掌握。电阻元件的特性。 【重 点】功率的表示方法。 【难 点】关联或非关联参考方向下功率表示的含义。 内 容 【本讲课程的引入】功率是电路理论中各元件间能量的转移参量,它的表达很简单, 但是设计到具体电路和元件就相对复杂一些,因为关联到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现 在我们来学习电功率。 【本讲课程的内容】 §1-3 电功率和能量( Electric Power) 1. 电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 2)单位:W、kW 、mW 1kW=103W 1mW=10-3W 1μW=10-6W 3)电功率与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2. 电路吸收或发出功率的判断 1)u, i 取关联参考方向 P=ui 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 P>0 吸收正功率 (实际吸收) P<0 吸收负功率 (实际发出) 关联参考方向显示正电荷从高电位到低电位失去能量 2)u, i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P=ui 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 P>0 发出正功率 (实际发出) P<0 发出负功率 (实际吸收) 需要指出的是:对一完整的电路,发出的功率=消耗的功率,满足功率平衡

例1一2:求图示电路中各方框所代表的元件消耗或产生的功率。已知:U=1V.U2-4V.Us=7V.U6=—3V,Ii=2A,12=1A13=-1A3VU3=8VU4=U.+Ue解:P=U,,=1x2=2W(发出)P,=U,{=(-3)×2=-6W(发出)+SUsU.U,P=U1=8x2=16W(消耗)i1P =U,I, =(-4)xl=-4W (发出)UsP,=U,J,=7x(-1)=-7W(发出)P=U.1,=(-3)x(-1)=3W(消耗)s1一4电路元件(ComponentofCircuit)电路元件是电路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元件的特性通过与端子有关的物理量描述。每一种元件反映某种确定的电磁性质。1.电路元件分类1)电路元件按与外部连接的端子数目可分为二端、三端、四端元件等。Ri+1二端元件i1LaLA++xX0druu1L2lo+ut。+b三端元件四端元件2)电路元件按是否给电路提供能量分为无源元件和有源元件。3)电路元件的参数如不随端子上电压或电流数值变化称线性元件,否则称非线性元件4)电路元件的参数如不随时间变化称时不变元件,否则称时变元件。2.集总元件集总元件一假定发生的电磁过程都集中在元件内部进行。在任何时刻,流入二端元件的一个端子的电流一定等于从另一端子流出的电流,两个端子之间的电压为单值量。集总参数电路—一满足集总化条件、由集总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模型
例 1-2:求图示电路中各方框所代表的元件消耗或产生的功率。 已知:U1=1V, U2=-3V, U3=8V, U4=-4V, U5=7V, U6=-3V,I1=2A, I2=1A, I3=-1A 解: §1-4 电路元件(Component of Circuit ) 电路元件是电路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元件的特性通过与端子有关的物理量描 述。每一种元件反映某种确定的电磁性质。 1.电路元件分类 1)电路元件按与外部连接的端子数目可分为二端、三端、四端元件等。 二端元件 三端元件 四端元件 2)电路元件按是否给电路提供能量分为无源元件和有源元件。 3)电路元件的参数如不随端子上电压或电流数值变化称线性元件,否则称非线 性元件 4)电路元件的参数如不随时间变化称时不变元件,否则称时变元件。 2.集总元件 集总元件——假定发生的电磁过程都集中在元件内部进行。在任何时刻,流入二 端元件的一个端子的电流一定等于从另一端子流出的电流,两个端子之间的电压为单 值量。 集总参数电路——满足集总化条件、由集总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模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二章 电路定理.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一章 三相电路.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三章 拉普拉斯变换.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五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七章 非线性电路简介.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四章 网络函数.doc
- 《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Circuit(72学时).doc
- 《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Circuit 1.doc
- 《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Circuit principle B.doc
- 《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Circuit 2.doc
- 《水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绪论.ppt
- 《水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声学基础.ppt
- 《水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海洋的声学特性(2/2).ppt
- 《水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海洋中的声传播理论(2/4).ppt
- 《水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海洋的声学特性(1/2).ppt
- 《水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海洋中的声传播理论(1/4).ppt
- 《水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海洋中的声传播理论(4/4).ppt
- 《水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海洋中的声传播理论(3/4).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B(答案).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B(试题).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A卷(答案).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A卷(试题).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5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6章 二端口网络.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7章 非线性电路简介.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3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章 三相电路.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2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4章 网络函数.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二阶电路.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相量法.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一阶电路.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电路定理.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