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4章 网络函数

HHHHHHHHHHHHHHHHHHHHHHH$ 14-6网络函数的定义Definition of Transfer Functions零状态e(t)r(t)激励响应驱动点阻抗(导纳)转移阻抗(导纳)R(S)L零状态响应H(S) =电压转移函数L[激励函数]E(S)电流转移函数当e(t)=S(t)时,E(s) = 1, 则有H(s)= R(s)因此,网络函数的原h(t)就是电路的单位冲激响应。反回正页贝
§14-6 网络函数的定义 Definition of Transfer Functions 零 状 态 e(t) r(t) 激励 响应 ( ) ( ) [ ] [ ] ( ) E S R S L L H S = = 激励函数 零状态响应 当e(t) = (t)时 ,E(s) = 1,则有H(s) = R(s) 电路的单位冲激响应。 因此,网络函数的原函数h(t)就 是 电流转移函数 电压转移函数 转移阻抗(导纳) 驱动点阻抗(导纳)

HHHHHHHHHHHHHHHHHHHHHUc(S)例求图示电路的网络函数H(S) =Us(S)RR+Uc(S)1/SCusUs(S)U,(s)1Uc(S)解Uc(s) =H(S) =X=1sCU(S)R+sC11Uc(S)SCH(S)11RSC + 1Us(S)R+SC上页返回下页
( ) ( ) ( ) U S U S H S S C = SC R SC 1 1 + = 1 1 + = RSC R C + _ + _ uS uc R 1/SC + _ + U _ S (S) UC(S) 求图示电路的网络函数 sC sC R U s U s s C 1 1 ( ) ( ) + = ( ) ( ) ( ) U S U S H S S C = ( ) ( ) ( ) U S U S H S S C 例 = 解

HHHHHHHHHHHHHHHHHHHHH例求图示电路的冲激响应h(t)。(t)—Uc(S)CR(S)Uc(S)H(S)E(S)11Uc(s)工-1SC +GS+RC1h(t)= L'H(s)]= =eRCC返回上页下贝
1 ( ) ( ) ( ) ( ) U S E S R S H S C = = 求图示电路的冲激响应h(t)。 RC S sC G C U s C 1 1 1 1 ( ) + = + = R C + _ (t) uc t RC e C h t L H s 1 1 1 ( ) [ ( )] − − = = G sC + _ 1 UC(S) 例

HHHHHHHHHHHHHHHHHHHHH1.驱动点函数E(S)H(S)驱动点阻抗二福I(S)I(S)E(S)I(S)驱动点导纳H(S)二E(S)2.转移函数(传递函数)I2(S)Y(S)三U,(S)12(S)I(S)U2(S)U;(S) U2(S)z(S)一I(S)12(S)U2(S)K2(S)Ki(S)二I,(S)U.(S)上页返回下页
1.驱动点函数 E(S) I(S) ( ) ( ) ( ) I S E S H S = ( ) ( ) ( ) E S I S H S = 驱动点阻抗 驱动点导纳 2.转移函数(传递函数) ( ) ( ) ( ) 1 2 U S I S Y S = ( ) ( ) ( ) 1 2 I S U S Z S = ( ) ( ) ( ) 1 2 1 U S U S K S = ( ) ( ) ( ) 1 2 2 I S I S K S = U2 (S) I2 (S) U1 (S) I1 (S)

例HHHHHHHHHHHHHHHHHHHH图示电路为一低通滤波器。已知:L=1.5HC,=4/3F,L3=0.5H,R=1Q。求电压转移函数H;(s)和驱动点导纳函数H2(s)。sL3I(s)sLii(t)LiL3++Ti2(t)T I2(s)u,(t)I2(s)C2RR1U2(s)u2(t)Ui(s)I,(s) 1 /sC2I,(s) = U.(s)(sL +SC1(s)福SC福15福+ R)I,(s) = 0sC, ()+(sL, 1sC2上页这回下页
图示电路为一低通滤波器。已知:L1=1.5H, C2=4/3F,L3=0.5H,R=1。求电压转移函 数H1 (s)和驱动点导纳函数H2 (s)。 C2 R u2 (t) i1 (t) L1 L3 + u1 (t) - i2 (t) 1/sC2 R U2 (s) I1 (s) sL1 sL3 + U1 (s) - I2 (s) I1 (s) I2 (s) ( ) ( ) 1 ) ( ) 1 ( 2 1 2 1 2 1 I s U s sC I s sC sL + − = ) ( ) 0 1 ( ) ( 1 2 2 1 3 2 − + + + R I s = sC I s sL sC 例

HHHHHHHHHHHHHHHHHHHHHHH2s2 + 4s +3U.(s)I(s)=3(s3 + 2s2 + 2s + 1)1U,(s)I2(s) =$3 +2s? +2s+11RI,(s)U,(s)H,(s)一福s3 +2s2 +2s+1U.(s)U.(s)2s2 + 4s +3I(s)H,(s)二U,(s)3(s3 + 2s2 + 2s + 1)上页下页返回
( ) 3( 2 2 1) 2 4 3 ( ) 3 2 1 2 1 U s s s s s s I s + + + + + = ( ) 2 2 1 1 ( ) 2 3 2 1 U s s s s I s + + + = 2 2 1 1 ( ) ( ) ( ) ( ) ( ) 3 2 1 2 1 2 1 + + + = = = U s s s s RI s U s U s H s 3( 2 2 1) 2 4 3 ( ) ( ) ( ) 3 2 2 1 1 2 + + + + + = = s s s s s U s I s H s

HHHHHHHHHHHHHHHHHHHHHHH网络函数应用1.由网络函数求取任意激励的零状态响应R(S)H(S) =零状态e(t)r(t)E(S)激励响应R(S) = H(S)E(S)2.由网络函数确定正弦稳态响应H(S)中令S=iの得正弦稳态下的网络函数响应相量R(jw)H(jo)=E(jo)激励相量反回顶下贝
网络函数应用 1.由网络函数求取任意激励的零状态响应 ( ) ( ) ( ) E S R S H S = R(S) = H(S)E(S) 2.由网络函数确定正弦稳态响应 H(S)中令S = j得正弦稳态下的网络函数 ( ) ( ) ( ) E j R j H j = 响应相量 激励相量 零 状 态 e(t) r(t) 激励 响应

HHHHHHHHHHHHHHHHHHHHHHHS 14-7网络函数的极点和零点Poles and Zeros of Transfer FunctionS=o+jojaN(S)H.(S-Z).::(S-ZmH(S)二D(S)(S - P)..(S - Pn)a当S=P时H(S)=8o称P·Pn为极点当S=Z,时H(S)=0称Z··Zm为零点极点用“×”表示,零点用“。”表示。这回贝
§ 14-7 网络函数的极点和零点 Poles and Zeros of Transfer Function j S = + j ( ) ( ) ( ) ( ) ( ) ( ) ( ) 1 0 1 n m S P S P H S Z S Z D S N S H S − − − − = = 当S = Zj时H(S) = 0称Z1 Zm为零点 当S = Pi时H(S) = 称P1 Pn为极点 极点用“”表示 ,零点用“。”表示。

HHHHHHHHHHHHHHHHHHHHHH例2S2 -12S +16绘出其极、零点图H(S) =s3 + 4s2 + 6S + 3joH(S)的零点为Z, =2, Z,= 4H(S)的极点为P =-1Xta3132P23+一22X这回上页贝
H(S)的零点为Z1 = 2,Z2 = 4 j 。 2 4 -1 2 3 2 3 ( ) 1 2,3 1 P j H S P = − 的极点为 = − 例 4 6 3 2 12 16 ( ) 3 2 2 + + + − + = S S S S S H S 绘出其极、零点图

HHHHHHHHHHHHHHHHHHHHHHHS 14-8极点分布与冲激响应Poles,zeros and Impulse ResponseL[h(t)I = H(S)h(t)= L'[H(S)I = L'Z"iS-P4epitk,e一.i=-1极点位置不同,响应性质不同。回
§ 14-8 极点分布与冲激响应 Poles,zeros and Impulse Response L[h(t)] = H(S) ( ) [ ( )] 1 h t L H S − = [ ] 1 1 − = = − n i i i S P k L 极点位置不同,响 应性质不同。 p t n i i i k e = = 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2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1章 三相电路.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3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7章 非线性电路简介.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6章 二端口网络.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5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A卷(试题).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A卷(答案).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B(试题).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B(答案).doc
- 《电路》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电路讲稿(第1-10章,任课教师:史涛).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二章 电路定理.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一章 三相电路.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三章 拉普拉斯变换.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五章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七章 非线性电路简介.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四章 网络函数.doc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二阶电路.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相量法.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一阶电路.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电路定理.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pps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电路模型与电路定律.pps
- 《现代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Morden Circuits and Systems(A).doc
- 《现代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8章 混沌电路的分析与设计.ppt
- 《现代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9章 人工神经网络的分析与设计.ppt
- 《现代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线性电路的时-频域分析(开关网络).ppt
- 《现代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非线性电路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非线性电路系统分析).ppt
- 《现代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线性电路的时-频域分析(网络的状态变量分析法).ppt
- 《现代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章 概述.ppt
- 《现代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线性电路的时-频域分析(非正弦周期稳态电路分析).ppt
- 《现代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线性电路的时-频域分析(动态网络的复频域分析法).ppt
- 《现代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章 线性电路的时-频域分析(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ppt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自动化学院各学科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24年).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