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山东理工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课后题解)第十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8
文件大小:85.6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课后题解)第十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十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1.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东南大学考研) 解答:一般来说,结构性失业比摩擦性失业问题更严重。因为摩擦性失业是由于芳动市 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摩擦性失业的失业者都可 以胜可能获得的工作,所以增品失业服务机物的作用、增加就业信息、协助劳动者千移空 都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而结枸性失业是由气 济结构变化 产业兴衰转移造成的失业, 劳动市场失衡造 成的失 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 到这些部 和岗位就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结构性失业的问 题更严重一些。 2.能否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 解答:不能这么说。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 缺, 失业率也 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 2。凯思斯认为 ” 果消除门 “非自愿失业”,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则经济就实现了充分 另外一些经济学家还认为,如果空缺总额恰好等于寻业人员的总额,经济社会也算充分就业 所以充分就业不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 3,什么是白然失业离?现些因蠹影响白然失业塞的高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 解终 自娘失业率是指经济社合在正 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 状态时的失业率,也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是指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讲步以及制府因素是决定白姚失业率及引起白然失业率变动的重要因素 具体包括:(1)劳动者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青年与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这些人在劳动 力总数中所占比例的上升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2)政府政策的影响。如失业救济制度使 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 条件差的职业 增 失业人数: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 雇用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工人,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3)技术进步因 素。随若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必 然要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较多失业:同时,技术进步使一些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不 能适应新的工作而被淘汰。(4)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如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性与迅速性, 职业介绍与指导的完善与否,都会影响到自然失业率 的变化。 (⑤)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的 增大会提高自然失业率。厂商、行业和地区会兴起和衰落,而劳动者和厂商需要时间与之相 适应与配合,这些无疑会引起劳动者的大量流动,增大结构性失业! 4.说明短期非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多校考研) 解答: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失业率和通货膨张率之间 存在的替换关系。其政策含义是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可 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换句话说,调节总需手 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是有效的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指从长期来看,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对价格水平的 预期,使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一致,这时工人会要求改变名义工资, 以使实际工资不变,导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不再存在替代关系。在长期,经济社会能够实 现充分就业,经济社会的失业率将处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为垂直于潜在 国民 入的 一条垂线。其政策含义是政府应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 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 膨胀不断上升。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不断运动形成的,其原因如下: 货币主义者认为,在工资谈判中,工人们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货币工资。当通货膨胀率

第十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1.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东南大学考研) 解答:一般来说,结构性失业比摩擦性失业问题更严重。因为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市 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摩擦性失业的失业者都可 以胜任可能获得的工作,所以增强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增加就业信息、协助劳动者迁移等 都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而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造成的失业,是 劳动市场失衡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 和岗位就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结构性失业的问 题更严重一些。 2.能否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 解答:不能这么说。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 100%的就业,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 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凯恩斯认为,如 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则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另外一些经济学家还认为,如果空缺总额恰好等于寻业人员的总额,经济社会也算充分就业, 所以充分就业不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 3.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 解答:自然失业率就是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 状态时的失业率,也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是指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 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及引起自然失业率变动的重要因素。 具体包括:(1)劳动者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青年与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这些人在劳动 力总数中所占比例的上升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2)政府政策的影响。如失业救济制度使 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增加失业人数;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 雇用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工人,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3)技术进步因 素。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必 然要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较多失业;同时,技术进步使一些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不 能适应新的工作而被淘汰。(4)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如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性与迅速性, 职业介绍与指导的完善与否,都会影响到自然失业率的变化。(5)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的 增大会提高自然失业率。厂商、行业和地区会兴起和衰落,而劳动者和厂商需要时间与之相 适应与配合,这些无疑会引起劳动者的大量流动,增大结构性失业。 4.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多校考研) 解答: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 存在的替换关系。其政策含义是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可 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换句话说,调节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是有效的。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指从长期来看,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对价格水平的 预期,使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一致,这时工人会要求改变名义工资, 以使实际工资不变,导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不再存在替代关系。在长期,经济社会能够实 现充分就业,经济社会的失业率将处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为垂直于潜在 国民收入的一条垂线。其政策含义是政府应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 膨胀不断上升。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不断运动形成的,其原因如下: 货币主义者认为,在工资谈判中,工人们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货币工资。当通货膨胀率

不太高、工人还没有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候,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新 被称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人们发觉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着物价的上汤 而下降 就会要求主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以补偿通货膨账给自 已造成的损尖 。由于I 不断地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使换取 一定失业率的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菲利普斯曲线不 断向右上方移动,最终演变成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就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5,通货膨胀的成本有哪些?(武汉大学考研) 货膨胀是 个受到密切和广泛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那么它的后果是什么呢?从理论 的角度看,通 膨张给整个经济施加了两种类型的成本:预期到的通货膨张成本和未预期至 的通货膨胀成本。下面分别以介绍。 解答:(1)预期到的通货影胀成本。 ①单成本。 企业不经常改变价格是因为改变价格有成本。在高通货影胀下,企业必须每天其至更辑 繁地变动价格,以便与经济中所有其他价格保持 一致。调整价格的成本被称为莱单成本( 。莱单成本包括决定新价格的成本 、印刷新清单和目录的成本 ,把这些新价格表和 录送给中间商和顾客的成本、为新价格做广告的成本,甚至包括处理顾客对价格变动的恼怒 的成本 ②鞋底成本 当通货膨胀持续上升时,为了使财富保值增值,你要多次往返各金融机构,经常地去金 融机构会使你的鞋磨损得 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 这个 鞋底成本(s 1 eather cost)主要指往返金独机构的路上所花的时间和汽油钱,以及由此必须花牲的时间 与便利等开支。通货膨胀的鞋底成本在经历超级通货膨胀的经济中很重要。 ③税收扭曲。 在现实中,一个经济的税率不会对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作出充分调整,这会对经济中的当 事人产生 种成本 税收扭曲通货膨胀适成了通货膨胀税。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时, 货膨胀的影响,家庭和企业的交易额和名义货币收入增加 导致纳税人缴纳更多的比例税 或者使纳税所得自动地划入较高的所得级别,形成档次爬升,从而按较高的适用税率纳税 这种由通货膨胀引起的隐蔽性的增税,称为通货膨胀税,无形中增加了公众的税收负担。 ④相对价格变动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当。 在通常情况下,市场经济依靠相对价格来配置稀缺资源。消费者通过比较各种物品与劳 务的质量和价格决定购买什么,以及购买多少。通过这些决策,市场决定稀缺的生产要素如 何在个人与企业中配置。由于在同一市场竞争的企业并不总是同时改变价格,更高的通货脑 胀会引起更高的相对价格的变动性。由于相对价格可能比没有通货影胀时更高或更低,当通 货膨张扭曲了相对价格时,消费者的决策也被扭曲了,市场也就不能把资源配置到其最好的 日途中。 ⑤混乱与不方便 货币作为经济中的计价单位,是人们用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东西。换句话说,货币 是用以衡量经济交易的尺度。这种尺度的一致性使经济当事人能够轻易地比较物品和劳务的 价格。当物品和劳务的价格上升时,会计师也会错误地衡量企业的收入。因为通货膨胀使不 同时期的货币有不同的真实价值,所以在存在通货膨胀的经济中计算企业的利润更复杂。因 此,在某种程度上,通货膨胀使投资者不能区分成功与不成功的企业,这又抑制了金融市场 把经济中的储蓄配置到不同类型投资中的作用。 (2)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 上述说明的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可能是巨大的,而意料之外的通货膨胀成本甚至可能更高。 具体地说,未预期到的通货影胀成本有以下几种

不太高、工人还没有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候,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就 被称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人们发觉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着物价的上涨 而下降,就会要求雇主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以补偿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由于工人 不断地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使换取一定失业率的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菲利普斯曲线不 断向右上方移动,最终演变成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就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5.通货膨胀的成本有哪些?(武汉大学考研) 通货膨胀是一个受到密切和广泛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那么它的后果是什么呢?从理论 的角度看,通货膨胀给整个经济施加了两种类型的成本: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和未预期到 的通货膨胀成本。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解答:(1)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 ① 单成本。 企业不经常改变价格是因为改变价格有成本。在高通货膨胀下,企业必须每天甚至更频 繁地变动价格,以便与经济中所有其他价格保持一致。调整价格的成本被称为菜单成本(menu costs)。菜单成本包括决定新价格的成本、印刷新清单和目录的成本、把这些新价格表和目 录送给中间商和顾客的成本、为新价格做广告的成本,甚至包括处理顾客对价格变动的恼怒 的成本。 ②鞋底成本。 当通货膨胀持续上升时,为了使财富保值增值,你要多次往返各金融机构,经常地去金 融机构会使你的鞋磨损得更快。当然,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这个术语。鞋底成本(shoe leather cost)主要指往返金融机构的路上所花的时间和汽油钱,以及由此必须牺牲的时间 与便利等开支。通货膨胀的鞋底成本在经历超级通货膨胀的经济中很重要。 ③税收扭曲。 在现实中,一个经济的税率不会对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作出充分调整,这会对经济中的当 事人产生一种成本。税收扭曲通货膨胀造成了通货膨胀税。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时,受通 货膨胀的影响,家庭和企业的交易额和名义货币收入增加,导致纳税人缴纳更多的比例税, 或者使纳税所得自动地划入较高的所得级别,形成档次爬升,从而按较高的适用税率纳税, 这种由通货膨胀引起的隐蔽性的增税,称为通货膨胀税,无形中增加了公众的税收负担。 ④相对价格变动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当。 在通常情况下,市场经济依靠相对价格来配置稀缺资源。消费者通过比较各种物品与劳 务的质量和价格决定购买什么,以及购买多少。通过这些决策,市场决定稀缺的生产要素如 何在个人与企业中配置。由于在同一市场竞争的企业并不总是同时改变价格,更高的通货膨 胀会引起更高的相对价格的变动性。由于相对价格可能比没有通货膨胀时更高或更低,当通 货膨胀扭曲了相对价格时,消费者的决策也被扭曲了,市场也就不能把资源配置到其最好的 用途中。 ⑤混乱与不方便。 货币作为经济中的计价单位,是人们用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东西。换句话说,货币 是用以衡量经济交易的尺度。这种尺度的一致性使经济当事人能够轻易地比较物品和劳务的 价格。当物品和劳务的价格上升时,会计师也会错误地衡量企业的收入。因为通货膨胀使不 同时期的货币有不同的真实价值,所以在存在通货膨胀的经济中计算企业的利润更复杂。因 此,在某种程度上,通货膨胀使投资者不能区分成功与不成功的企业,这又抑制了金融市场 把经济中的储蓄配置到不同类型投资中的作用。 (2)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 上述说明的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可能是巨大的,而意料之外的通货膨胀成本甚至可能更高。 具体地说,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成本有以下几种

①不确定性的增加 对经济的当事人来说,未预期到的通货膨张会导致许多不正确的、有代价的决策,包括储蓄, 投资以及就业的劳动量等决策 ,这会导致经济效率降低。而且, 大多数人不喜欢不确实性 因此,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波动往往降低经济福利, ②不合意的财富的再分配。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以一种既与才能无关又与需要无关的方式在经济中重新分配财富。 其表现为: 首先 通货膨张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 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落后于 上升的物价水平。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 张而 少 入的购买力都将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下降。而且,由于他们的货币收入没有变化,因而他们的 生活水平必然相应地降低。哪些人属于固定收入阶层呢?最为明显的就是那些领取救济金、 退休金的人,那些工薪阶层、公务员以及靠福利和其他转移支付维持生活的人,他们在相当 长时间内所获得的收入是不变的。特别是那些只获得少量救济金的老人,遇到这种经济灾难, 更是苦不堪言 他们是通货 的花 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这些人的货币收入会走 在价格水平和生活费用上涨之前。例如,在扩张中的行业工作并有强大的工会支持的工人就 是这样。他们的工资合同中订有工资随生活费用的上涨而提高的条款,或是有强有力的工会 代表他们讲行谈判。在每个新合同中都能得到大幅度的工资增长。那些从利润中得到收入的 企业主也能从通货膨胀中获利,如果产品价格比资源价格上升得快,则企业的收益将比它的 成本增长得快 其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若价格的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 那些口袋中有闲置货币和在银行有存款的人就会受到沉重的打击。同样,像保险金、养老金 以及其他价值固定的证券财产等,它们本来是防志未然和作为蓄资养老的,在通货膨胀中, 其实际价估也会下降 再次,通货膨胀还有导致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货 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最后,通货膨张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第一,一般政府是债务人而居民公众是债权 人,于是通货膨账将财富从居民手中转移到了政府手中。第二,通货膨胀意味着隐形通货膨 胀税增加。第三,通货膨胀是政府超额发行纸币造成的,通过发行货币,公众手中的货币贬 值,国家则把大量财富转移到自己手中。 ③相对价格变动性的增加 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导致价格变动性的增加,这使经济效率降低。但面对预期的通货膨胀, 市场主体在签订契约时,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来降低通货膨胀的影响。未预期到的通货膨 胀有可能急刷增加相对价格的变动性,带来经济的低效率和资源的不当配置。超级通货膨胀 可能会造成经济崩溃。超级通货膨胀会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在物价飞涨时,产品销 售收入往往不足以补偿必要的原材料成本:同时,地区之间上涨幅度极不均衡也是必然现象 这就会造成原有商路的破坏、流通秩序的紊乱:迅速上涨的物价使债务的实际价值下降,如 果利率的调整难以弥补由物价上涨所造成的货币债权损失,正常信用关系也会极度萎缩。超 级通货膨胀只是投机感行的温床,而投机则是经济的严重腐蚀剂。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危及 货币流本身:纸币流币制度不能维持,金银贵金届会重新成为流通、支付的手段,经济不 发达地区则会迅速向经济的实物化倒退 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致失业。 当成本推动的压力抬高物价水平时,既定的总需求只能在市场上支持一个较少的实际产出。 所以,实际产出下降,失业会上升

①不确定性的增加。 对经济的当事人来说,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导致许多不正确的、有代价的决策,包括储蓄、 投资以及就业的劳动量等决策,这会导致经济效率降低。而且,大多数人不喜欢不确实性, 因此,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波动往往降低经济福利。 ②不合意的财富的再分配。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以一种既与才能无关又与需要无关的方式在经济中重新分配财富。 其表现为: 首先,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 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落后于上升的物价水平。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其每一元收 入的购买力都将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下降。而且,由于他们的货币收入没有变化,因而他们的 生活水平必然相应地降低。哪些人属于固定收入阶层呢?最为明显的就是那些领取救济金、 退休金的人,那些工薪阶层、公务员以及靠福利和其他转移支付维持生活的人,他们在相当 长时间内所获得的收入是不变的。特别是那些只获得少量救济金的老人,遇到这种经济灾难, 更是苦不堪言,他们是通货膨胀的牺牲品。 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这些人的货币收入会走 在价格水平和生活费用上涨之前。例如,在扩张中的行业工作并有强大的工会支持的工人就 是这样。他们的工资合同中订有工资随生活费用的上涨而提高的条款,或是有强有力的工会 代表他们进行谈判,在每个新合同中都能得到大幅度的工资增长。那些从利润中得到收入的 企业主也能从通货膨胀中获利,如果产品价格比资源价格上升得快,则企业的收益将比它的 成本增长得快。 其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的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 那些口袋中有闲置货币和在银行有存款的人就会受到沉重的打击。同样,像保险金、养老金 以及其他价值固定的证券财产等,它们本来是防患未然和作为蓄资养老的,在通货膨胀中, 其实际价值也会下降。 再次,通货膨胀还有导致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货 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 最后,通货膨胀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第一,一般政府是债务人而居民公众是债权 人,于是通货膨胀将财富从居民手中转移到了政府手中。第二,通货膨胀意味着隐形通货膨 胀税增加。第三,通货膨胀是政府超额发行纸币造成的,通过发行货币,公众手中的货币贬 值,国家则把大量财富转移到自己手中。 ③相对价格变动性的增加。 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导致价格变动性的增加,这使经济效率降低。但面对预期的通货膨胀, 市场主体在签订契约时,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来降低通货膨胀的影响。未预期到的通货膨 胀有可能急剧增加相对价格的变动性,带来经济的低效率和资源的不当配置。超级通货膨胀 可能会造成经济崩溃。超级通货膨胀会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在物价飞涨时,产品销 售收入往往不足以补偿必要的原材料成本;同时,地区之间上涨幅度极不均衡也是必然现象, 这就会造成原有商路的破坏、流通秩序的紊乱;迅速上涨的物价使债务的实际价值下降,如 果利率的调整难以弥补由物价上涨所造成的货币债权损失,正常信用关系也会极度萎缩。超 级通货膨胀只是投机盛行的温床,而投机则是经济的严重腐蚀剂。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危及 货币流通本身:纸币流通制度不能维持,金银贵金属会重新成为流通、支付的手段,经济不 发达地区则会迅速向经济的实物化倒退。 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致失业。 当成本推动的压力抬高物价水平时,既定的总需求只能在市场上支持一个较少的实际产出。 所以,实际产出下降,失业会上升

总之,通货膨胀不管是否预期到,都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只有温和的需求拉动 的通货膨胀才可以刺激、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通货膨胀弊远远大于利。 6.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解答: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 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滋。这种通货膨胀被认为是“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现用图 16一1来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图16一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在图16一1中,横轴y表示总产量(国民收入),纵轴P表示一般价格水平。AD为总需求曲 线,AS为总供绘曲线。总供给曲线AS起初早水平状,这表示,当总立量较低时,总需求的 增加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在图16一1中,产量从零增加到y,价格水平始终稳定。总 需求曲线AD1与总供给曲线AS的交点E1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1,总产量水平为y1。在总 量达到y以后,继续增加总供给,就会遇到生产过程中所谓的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 料、生产设备等的不足而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图16一1中总需求曲线 AD继续提高时,总供给曲线AS伸开始逐渐向右上方领斜,价格水平渐上迷。总需求曲线 AD2与总供给曲线AS的交点E2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2,总产量水平为2.当总产量达到最大 即为充分就业的产量y,时,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全部得到利用。图16 1中总需求曲线AD 与总供给曲线AS的交点☒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3,总产量水平为yf。价格水平从P1上涨到 P2和P3的现象被称作瓶预式的诵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vf以后,如果总需求殊 续增加,总供给就不再增加,因而总供给曲线AS呈垂直状。这时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价 格水平的上张。例如,图16一1中总需求曲线从AD提高到AD叫时,它同总供给曲线的交占 所决定的总产量并没有增加,仍然为y,但是价格水平已经从P上涨到P。这就是需求拉 动的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不论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米自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还 是来自政府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原因或冲击主要包 括财政改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围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 7.若某 198 刺率为多少 两年通战

总之,通货膨胀不管是否预期到,都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只有温和的需求拉动 的通货膨胀才可以刺激、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通货膨胀弊远远大于利。 6.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解答: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 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这种通货膨胀被认为是“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现用图 16—1 来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图 16—1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在图 16—1 中,横轴 y 表示总产量(国民收入),纵轴 P 表示一般价格水平。AD 为总需求曲 线,AS 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 AS 起初呈水平状,这表示,当总产量较低时,总需求的 增加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在图 16—1 中,产量从零增加到 y1,价格水平始终稳定。总 需求曲线 AD1 与总供给曲线 AS 的交点 E1 决定的价格水平为 P1,总产量水平为 y1。在总产 量达到 y1 以后,继续增加总供给,就会遇到生产过程中所谓的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 料、生产设备等的不足而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图 16—1 中总需求曲线 AD 继续提高时,总供给曲线 AS 便开始逐渐向右上方倾斜,价格水平逐渐上涨。总需求曲线 AD2 与总供给曲线 AS 的交点 E2 决定的价格水平为 P2,总产量水平为 y2。当总产量达到最大, 即为充分就业的产量 yf 时,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全部得到利用。图 16—1 中总需求曲线 AD3 与总供给曲线 AS 的交点 E3 决定的价格水平为 P3,总产量水平为 yf。价格水平从 P1 上涨到 P2 和 P3 的现象被称作瓶颈式的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 yf 以后,如果总需求继 续增加,总供给就不再增加,因而总供给曲线 AS 呈垂直状。这时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价 格水平的上涨。例如,图 16—1 中总需求曲线从 AD3 提高到 AD4 时,它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 所决定的总产量并没有增加,仍然为 yf,但是价格水平已经从 P3 上涨到 P4。这就是需求拉 动的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不论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来自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还 是来自政府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原因或冲击主要包 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 7.若某一经济的价格水平 1984 年为 107.9,1985 年为 111.5,1986 年为 114.5。问 1985 年和 1986 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若人们对 1987 年的通货膨胀率预期是按前两年通货膨 胀率的算术平均来形成。设 1987 年的利率为 6%,问该年的实际利率为多少?

解答: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sP-P100%=15-1079100%=3348 P19料 107.9 同理可得:145-1115-269% 111.5 1987年的预期通货膨张率:有m-s团_334%266-3015% 1987年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6%一3.015%=2.985% 8设某经济某 时期有 112亿人有工作,Q1亿人在寻 亿人没立作但效在虹作,7条年法动入颜费动与率,尖业工作,0 解答:(1)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2+0.1=1.3亿 劳动力人数 13 (2)劳动参与率= 可工作年龄人口数 0%=110%=743% 失业人数 (3)失业率= 劳动力人数 0%=10%=7.69% 9.设一经济有以下菲利普斯曲线: (②)为使通货膨胀率减少5个百分点,必须有多少周期性失业? 解答: (1)由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可知,当-0.06=0,即失业率为%时,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即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6%。 (②)由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得 m-π-1=-0.5(u0.06)(1 使通货膨胀率减少5个百分点,即在式(1)中,令-1-1=-5%=-005,则式(1)变为 0.05=0.5(u-0.06 10.试说明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关系。 解答:总供给曲线揭示的是总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揭示的是通货 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虽然表面上所揭示的关系不同, 但在木质上都表示同样的宏观经济更想,仅仅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从菲利普斯曲线推导出总 供给曲线 在论述总供给曲线时,无论是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还是常规总供给曲线 都是以图形的方式来阐述的,并没有明确地写出或推导出总供给曲线的方程,利用菲利普斯 曲线可以从代数上推导总供给曲线的方程。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为

解答:1985 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π1985= P1985-P1984 P1984 ×100%= 111.5-107.9 107.9 ×100%=3.34% 同理可得:π1986= 114.5 111.5 111.5 − =2.69%。 1987 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π e 1987= π1985+π1986 2 = 3.34%+2.69% 2 =3.015% 1987 年的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6%-3.015%=2.985% 8.设某经济某一时期有 1.75 亿成年人,其中 1.2 亿人有工作,0.1 亿人在寻找工作,0.45 亿人没工作但也没在找工作。试求:(1)劳动力人数;(2)劳动参与率;(3)失业率? 解答:(1)劳动力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2+0.1=1.3(亿) (2)劳动参与率= 劳动力人数 可工作年龄人口数 ×100%= 1.3 1.75 ×100%=74.3% (3)失业率= 失业人数 劳动力人数 ×100%= 0.1 1.3×100%=7.69% 9.设一经济有以下菲利普斯曲线: π=π-1-0.5(u-0.06) 问:(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多少? (2)为使通货膨胀率减少 5 个百分点,必须有多少周期性失业? 解答: (1)由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可知,当 u-0.06=0,即失业率为 6%时,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即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 6%。 (2)由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得 π-π-1=-0.5(u-0.06)(1) 使通货膨胀率减少 5 个百分点,即在式(1)中,令π-π-1=-5%=-0 05,则式(1)变为 -0.05=-0.5(u-0.06) u-0.06=10% 所以,为使通货膨胀率减少 5%,必须有 10%的周期性失业。 10.试说明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关系。 解答:总供给曲线揭示的是总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揭示的是通货 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虽然表面上所揭示的关系不同, 但在本质上都表示同样的宏观经济思想,仅仅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从菲利普斯曲线推导出总 供给曲线。 在论述总供给曲线时,无论是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还是常规总供给曲线, 都是以图形的方式来阐述的,并没有明确地写出或推导出总供给曲线的方程,利用菲利普斯 曲线可以从代数上推导总供给曲线的方程。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为

π-π°=-e(H-4') 用P-P,代替π,用P-P代替π‘,这里P为当期价格水平,P为前一期价格水平,P为 预期价格水平,则上式变为: P-p=e(μ-r)。 另一方面,根据爽背定律,有:二立0() 将上式带入P-p=-6(μ-),替换(H-:') 得PP=三(二立),设1=业,则上式可写为y+元-P鬥即为总供输方程.这 a v 一方程可以同时代表古典的,凯恩斯的和常规的总供给曲线,而三者的差别在于参数的取 取有限正数的情况,方程即为常规的总供给方程 11.设某一经济的菲利普斯曲线为x=元-1一0.4u一0.06,试求: ()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是多少? (2)画出该经济的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解答:()自然失业率是指通货膨胀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一致时的失业率。在本题中, 预期通货膨胀率为上 影张率,故在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中,令π=π-, 得=0.06 为6 长榭菲科普撕血线 迎制菲利普斯间线 图18一2菲利普斯曲线 在长期,预期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相应地,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故长期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的垂直线。 12试根据常规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 解答:

 - e  =-  (  - *  ) 用 P-P-1 代替  ,用 P e -P-1 代替 e  ,这里 P 为当期价格水平, P-1 为前一期价格水平, Pe 为 预期价格水平,则上式变为: P-P e =-  (  - *  )。 另一方面,根据奥肯定律,有: f f y y − y =-  (  - *  ) 将上式带入 P-P e =-  (  - *  ),替换(  - *  ) 得 P-P e =   ( f f y y − y ) , 设  =  Yf  ,则上式可写为 y=yf+  (P-P e )即为总供给方程。这 一方程可以同时代表古典的,凯恩斯的和常规的总供给曲线,而三者的差别在于参数  的取 值及对  的解释。具体来讲,当  =0 时,总供给方程化为 y=yf,此为古典的总供给方程, 当  =  ,总供给方程化为 P=Pe,在 P e 已知的情况下,这一方程即为凯恩斯总供给方程;对  取有限正数的情况,方程即为常规的总供给方程。 11.设某一经济的菲利普斯曲线为 π=π-1-0.4(u-0.06),试求: (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是多少? (2)画出该经济的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解答:(1)自然失业率是指通货膨胀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一致时的失业率。在本题中, 预期通货膨胀率为上一期的实际通货膨胀率,故在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中,令 π=π-1, 得 u=0.06,因此,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 6%。 (2)由所给方程知,该经济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为-0.4,且是一条经过点(u=0.06, π=π-1)的直线。如图 18—2 所示。 图 18—2 菲利普斯曲线 在长期,预期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相应地,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故长期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的垂直线。 12.试根据常规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 解答:

总供给曲线提示的是总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揭示的是通货膨胀率 与失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虽然表面上所揭示的关系不同,但在 本质上都表示同样的宏观经济思想, 又仅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通货膨 率表 的是从 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因而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价格 水平和总产出的关系。 常规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揭示的是总产量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的关系。故在简单的情况 下,将总供给函数写为 p=p+(Y-Y) 1) 之为数分为价临水干布玩用价格水平的对数。Y和了分别为总产量和洁在产量。 式(1)两边减去上一期的价格水平p-1,有 p-p-1=(p-p-)+Y-Y) (2) 在式(2)中,p一p-1为通货膨胀率,记为元,p一p-1为预期通货膨胀率,记为心,则式 (2) x=+(Y-Y) 3 另一方面,奥肯定律说明,总产量与失业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具体地,由奥肯定律,有 (Y-Y)=-B(u-u) (4) 其中,B为常数且B>0,u为失业率,n为自然失业率。将式(4)代入式(3),得 元=t-Pu-) (5) 式(5)即为菲利普斯曲线。 13.说明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1958年由菲利普斯提出,由新古典综合派发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失业率与通 货整胀率之间存在的反向的替代关系。这就为的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了可选择的菜单,政府 可以确定一个失业与通胀率的可容忍的组合区域,如果实际的失业奉和通胀率在这个区域内 政府可以不采取调节政策。但如果实际的失业率率超出了可容忍的区域,政府可以提高通货 膨胀降低失业率。若通货膨胀率较高,政府可以以提高失业率为代价来降低通胀率。 理性预期学派以理性预期为假设,人们预期的通张率与实际通率迟早会一致,这时工人 要求改变名义工资以使实际工资不变,最后会形成长期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与自然失业率 重合。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长期,不存在失业与通胀之间的替代关系:长期来看,政府运 用扩张性需求管理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率不断上升。 1968年,货币主义以适应性预期为假设,提出短期失业率与通货整胀率之间存在的反向 的替代关系。宏观经济政策有效。长期形成长期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宏观经济政策无效。 14.己知某国货币工资上升率△WMW与失业率u之间的菲利普斯曲线为

总供给曲线提示的是总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揭示的是通货膨胀率 与失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虽然表面上所揭示的关系不同,但在 本质上都表示同样的宏观经济思想,仅仅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通货膨胀率表示的是从一个 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因而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价格 水平和总产出的关系。 常规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揭示的是总产量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的关系。故在简单的情况 下,将总供给函数写为 p=p e+λ(Y-Y -) (1) 其中,p和p e分别为价格水平和预期价格水平的对数,Y和 Y -分别为总产量和潜在产量, λ 为参数且 λ≥0。 式(1)两边减去上一期的价格水平 p-1,有 p-p-1=(pe-p-1)+λ(Y-Y -) (2) 在式(2)中,p-p-1 为通货膨胀率,记为 π,p e-p-1 为预期通货膨胀率,记为 π e,则式 (2)为: π=π e+λ(Y-Y -) (3) 另一方面,奥肯定律说明,总产量与失业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具体地,由奥肯定律,有 λ(Y-Y -)=-β(u-un) (4) 其中,β 为常数且 β>0,u 为失业率,un 为自然失业率。将式(4)代入式(3),得 π=π e-β(u-un) (5) 式(5)即为菲利普斯曲线。 13. 说明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1958年由菲利普斯提出,由新古典综合派发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了失业率与通 货整胀率之间存在的反向的替代关系。这就为的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了可选择的菜单,政府 可以确定一个失业与通胀率的可容忍的组合区域,如果实际的失业率和通胀率在这个区域内, 政府可以不采取调节政策。但如果实际的失业率率超出了可容忍的区域,政府可以提高通货 膨胀降低失业率。若通货膨胀率较高,政府可以以提高失业率为代价来降低通胀率。 理性预期学派以理性预期为假设,人们预期的通张率与实际通率迟早会一致,这时工人 要求改变名义工资以使实际工资不变,最后会形成长期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与自然失业率 重合。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长期,不存在失业与通胀之间的替代关系:长期来看,政府运 用扩张性需求管理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率不断上升。 1968年,货币主义以适应性预期为假设,提出短期失业率与通货整胀率之间存在的反向 的替代关系。宏观经济政策有效。长期形成长期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 宏观经济政策无效。 14. 已知某国货币工资上升率∆W/W 与失业率 u 之间的菲利普斯曲线为

,今有W与u的关系资料如下表所示 w100110115.5 u4%4%6.67% 求该国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 解答根据已知条件得 100 115.5-110 110 667%+b 0.1=25a+b a=0.005 化简得 解得 (0.05=15a+b b=-0.025 该国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W.0005-0.025 WW 15。货币数量论是如何解释通货膨胀的? 货币数量论在解释通货膨胀方面的基本思想是,每一次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 速增长。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交易方程: MV=Py 式中M为货币供给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它被定义为名义收入与货币量之比即一定时 期如一年)平均 元钱用于购买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次数,P为价格水平y为实际收人水平。止 于经济中对商品与劳务支出的货币额即为商品和劳务的总销售价值,因而方程的两边相等。 对MV=Py取自然对数,再取关于时间t的微分,化简得: p-mtv-y 式中,为通货膨胀率;为货币增长率;氵为产量增长率氵为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 根据方程+-夕,通货膨胀来源于三个方面,即货币流通速度、货币增长和产量增长。 进一步地,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上式表明,通货膨胀等于货币增长率减去产量增长率。同时, 在长期内,实际产量的增长率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上述方程意味着,在长期内,货币供给增长率 的变化一对一地导致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 今有 W 与 u 的关系资料如下表所示: W 100 110 115.5 u 4% 4% 6.67% 求该国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 解答:根据已知条件得: 110 100 a = b 100 4% − + 115.5 110 a = b 110 6.67% − + 0.1=25a+b a=0.005 化简得 解得 0.05=15a+b b=-0.025 该国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 W W W W  = 0.005 0.025 u − 15. 货币数量论是如何解释通货膨胀的? 货币数量论在解释通货膨胀方面的基本思想是,每一次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 速增长。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交易方程: MV=Py 式中,M 为货币供给量;V 为货币流通速度,它被定义为名义收入与货币量之比,即一定时 期如一年)平均一元钱用于购买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次数;P 为价格水平;y 为实际收人水平。由 于经济中对商品与劳务支出的货币额即为商品和劳务的总销售价值,因而方程的两边相等。 对 MV=Py取自然对数,再取关于时间 t 的微分,化简得: p=m+v-y ˆ ˆ ˆ ˆ 式中, p ˆ 为通货膨胀率; m ˆ 为货币增长率; y ˆ 为产量增长率; v ˆ 为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 根据方程 p=m+v-y ˆ ˆ ˆ ˆ ,通货膨胀来源于三个方面,即货币流通速度、货币增长和产量增长。 进一步地,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上式表明,通货膨胀等于货币增长率减去产量增长率。同时, 在长期内,实际产量的增长率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上述方程意味着,在长期内,货币供给增长率 的变化一对一地导致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