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山东理工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课后题解)第二十一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1
文件大小:629.4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课后题解)第二十一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二十一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简述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南开大学考研) 解答:(1)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第一,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用: 第二,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而不能影响 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第三,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 国民收入:第四,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2)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可概括为如下三点:其一,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其二,反 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其三,力主“单一政策规则”,即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 的唯一控制指标,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 2.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 解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主要有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 假说。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后果。微观经济学表明,理解个体 行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假设个体追求其最大利益。所以,要使宏观经济学具有坚实的微 观基础,应将个体利益最大化作为基本假设。 所谓理性预期是经济当事人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在长期中平均 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用通俗的话说,理性预期 假设的意思是,在长期中,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预期到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 市场出清的假设是说,无论是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 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使相应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或趋向于相等。 自然率假说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 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等,而在长期中,该社会的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 3.推导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解答:解答:一个典型企业i的供给函数由下式给出 y=h(P-P)+vi 其中片为企业的产量,P,为其产品的价格,P为价格总水平,为企业的潜在产量,h 表示企业对其产品价格与价格总水平偏离的一种反应,h>0。 用P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P的估计,从而有 =MP,-P)十 (1) 进一步地,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假定按下式进行 p=P+b(P:-P)(2) 式(2)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该社会的有关机构预测 并公布的价格预测值P:另一部分是企业根据其经验对预测值P的调整,参数b为调整系数。 将式(2)代入式1)并整理,得 y=h(1-b)(P-P)+ 从整体上看,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是通过将所有企业的供给曲线加总而得到的。设整 个经济的生产由个像企业i的企业组成,则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 y=nh(1-b)(P-P)+y (3) 式(3)即为卢卡斯总供给函数。其中y为总产出,P为整个经济的价格水平,y为经济的 潜在产量。卢卡斯总供给函数表示,经济的总产出与未被预期到的价格上升之间具有正相关 关系。经过系数的合并,卢卡斯总供给函数通常写为 y=y+i(P-P)

第二十一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简述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南开大学考研) 解答:(1)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第一,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用; 第二,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而不能影响 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第三,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 国民收入;第四,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2)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可概括为如下三点:其一,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其二,反 对“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其三,力主“单一政策规则”,即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 的唯一控制指标,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 2.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 解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主要有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 假说。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后果。微观经济学表明,理解个体 行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假设个体追求其最大利益。所以,要使宏观经济学具有坚实的微 观基础,应将个体利益最大化作为基本假设。 所谓理性预期是经济当事人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在长期中平均 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用通俗的话说,理性预期 假设的意思是,在长期中,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预期到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 市场出清的假设是说,无论是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 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使相应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或趋向于相等。 自然率假说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 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等,而在长期中,该社会的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 3.推导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解答:解答:一个典型企业 i 的供给函数由下式给出 yi=h(Pi-P)+y * i 其中 yi 为企业的产量,Pi 为其产品的价格,P 为价格总水平,y * i 为企业的潜在产量,h 表示企业对其产品价格与价格总水平偏离的一种反应,h>0。 用 P e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 P 的估计,从而有 yi=h(Pi-P e )+y * i (1) 进一步地,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假定按下式进行 P e=P ^+b(Pi-P ^ ) (2) 式(2)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该社会的有关机构预测 并公布的价格预测值P ^;另一部分是企业根据其经验对预测值P ^的调整,参数 b 为调整系数。 将式(2)代入式(1)并整理,得 yi=h(1-b)(Pi-P ^ )+y * i 从整体上看,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是通过将所有企业的供给曲线加总而得到的。设整 个经济的生产由 n 个像企业 i 的企业组成,则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 y=nh(1-b)(P-P ^ )+y * (3) 式(3)即为卢卡斯总供给函数。其中 y 为总产出,P 为整个经济的价格水平,y *为经济的 潜在产量。卢卡斯总供给函数表示,经济的总产出与未被预期到的价格上升之间具有正相关 关系。经过系数的合并,卢卡斯总供给函数通常写为 y=y *+λ(P-P e )

其中参数>0,P为公众对价格的预期。 4推导新凯思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解答:按照新凯思斯主义的名义工资黏性,意味者给定固定名义工资,则实际工资”取决 于价格水平,同时,按照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劳动通常取决于典型企业想要雇用多少芳动量 即取决于劳动需求曲线。其理由是,在大多数劳资关系中,雇用多少工人和工人的工作时间是 多少都是由企业决定的。按照这一说明,由于就业取决于市场实际工资条件下的劳动需求, 则就业和产出就取决于价格水平。 下面用图21-1推导新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 (a) y Af(N.K) (b (e) 21-1新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由于名义工资在短期是周定的,所以,当价格水平变化时,实际工资一。也会变化。在图 21-1(a)中,如果价格水平为B,则就业量就由劳动需求曲线决定,此时就业量为N=,根据 图21-1(b)中的生产函数曲线可得实际产出水平为y,因此,给定名义工资和价格水平P,图 21-1(c)中的A(v,P)点就表示使经济供给产出量为的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即A点为短期 总供给曲线上的 如果价格水平提高,即P,>P,这意味着,在名义工资是固定的情况下,实际工资降低,即 。由于实际工资下降,经济中的企业就会提高劳动需求。根据图21-1(a),此时就业

其中参数 λ>0,P e为公众对价格的预期。 4.推导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解答:按照新凯恩斯主义的名义工资黏性,意味着给定固定名义工资,则实际工资W P 取决 于价格水平。同时,按照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劳动通常取决于典型企业想要雇用多少劳动量, 即取决于劳动需求曲线。其理由是,在大多数劳资关系中,雇用多少工人和工人的工作时间是 多少都是由企业决定的。按照这一说明,由于就业取决于市场实际工资条件下的劳动需求, 则就业和产出就取决于价格水平。 下面用图 21-1 推导新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 21-1 新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由于名义工资在短期是固定的,所以,当价格水平变化时,实际工资 w= W P 也会变化。在图 21-1(a)中,如果价格水平为 P1,则就业量就由劳动需求曲线 N d 决定,此时就业量为 N=N1,根据 图 21-1(b)中的生产函数曲线可得实际产出水平为 y1.因此,给定名义工资和价格水平 P1,图 21-1(c)中的A(y1,P1)点就表示使经济供给产出量为y1的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即A点为短期 总供给曲线上的一点。 如果价格水平提高,即 P2>P1,这意味着,在名义工资是固定的情况下,实际工资降低,即 2 1 W W P P  。由于实际工资下降,经济中的企业就会提高劳动需求。根据图 21-1(a),此时就业

量为,于是,根据图21-1(b)中的生产函数曲线,得到,且在图21-1(C)中,B(,P)也位于 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类似的点,连接A和B等点构成的曲线即为新凯恩 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AS意味者,给定固定的名义工资,价格水平的提商 降低了实际工资,进面增加了劳动需求和就业,这又使经济的总产出增加。因此,这一总供给 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 5.说明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解答:这一问题最先由基德兰德(.E.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亿.C.Prescott)在1977年提出 简单地说就是,决策 政府)最初实 项最优政策,随若时间的推移,到下一阶段会出现 使决策者改变计划的动机,即今天的决策不再适合明天了,这就出现了时间的不一致性。特 别地,有时决策者能够通过前后不一致把事情做得更好。 6.从菲利普斯曲线推导总供给曲线。 解答:附加预期变量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表示为 用P一P-1代替,用P一P-1代替x,其中P为价格水平的对数,P-:为上一期价格水 平的对数,P为预期价格水平的对数,则上式化为 P-P-1=pe-P-1一-o) 男方风据笑行神南 )=P-D -u-w)=0-y) 将上式代入式(),经整理,得 y=y'+a(P-P) (2) 式2)即为所求的总供给曲线,其中y为总产量,少为潜在产量。 7.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有何区别? 解答: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总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 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而适应性预期只是表明,人们在形 成对现期的预测价格时,要考虑上一期的预测误差,当上一期预期价格高于实际价格时,对 下一期的预期价 要相应地减少:反之,则相应增加 8.黏性价格假定有什么重要性 解容:价格黏性是指价格不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价格黏性的重要性在于:价格是 否有黏性的问题可以转换为市场能否出清的问题,即市场机制是否有效的问题。价格有黏性 时,市场不能出清,市场机制失灵,只有政府干预才能纠正市场的无效性。 9简要说明实际经这周期理论。 解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实际周期理论认为,宏观经济经常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诸 如石油危机、农业歉收、战争、技术革新等,它们引起经济波动的途径是,要么使人们的偏 改好发牛变动要么改变技术状况,要么使可利用的资源发生变动等,中最常见、最值得分 析的是技术的冲击。其基本理论主要是说明 ·个经济中的实际收入和波动源取决于技术和资 本存量。假定技术进步,生产函数和总资源函数将会向上移动,使下期的消费和资本积累也

量为 N2,于是,根据图 21-1(b)中的生产函数曲线,得到 y2,且在图 21-1(c)中,B(y2,P2)也位于 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类似的点,连接A和B等点构成的曲线即为新凯恩 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 AS 意味着,给定固定的名义工资 W,价格水平的提高 降低了实际工资,进面增加了劳动需求和就业,这又使经济的总产出增加。因此,这一总供给 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 5.说明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解答:这一问题最先由基德兰德(F.E.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E.C.Prescott)在 1977 年提出。 简单地说就是,决策者(政府)最初实施一项最优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下一阶段会出现 使决策者改变计划的动机,即今天的决策不再适合明天了,这就出现了时间的不一致性。特 别地,有时决策者能够通过前后不一致把事情做得更好。 6.从菲利普斯曲线推导总供给曲线。 解答:附加预期变量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表示为 π=π e-β(u-u0) 用 P-P-1 代替 π,用 P e-P-1 代替 π e,其中 P 为价格水平的对数,P-1 为上一期价格水 平的对数,P e为预期价格水平的对数,则上式化为 P-P-1=P e-P-1-β(u-u0) 即 -β(u-u0)=P-P e (1) 另一方面, 根据奥肯定律有 -β(u-u0)= 1 a (y-y * ) 将上式代入 式(1) , 经整理, 得 y=y *+a(P-P e ) (2) 式(2)即为所求的总供给曲线,其中 y 为总产量,y* 为潜在产量。 7.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有何区别? 解答: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 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而适应性预期只是表明,人们在形 成对现期的预测价格时,要考虑上一期的预测误差,当上一期预期价格高于实际价格时,对 下一期的预期价格要相应地减少;反之,则相应增加。 8.黏性价格假定有什么重要性? 解答:价格黏性是指价格不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价格黏性的重要性在于:价格是 否有黏性的问题可以转换为市场能否出清的问题,即市场机制是否有效的问题。价格有黏性 时,市场不能出清,市场机制失灵,只有政府干预才能纠正市场的无效性。 9.简要说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解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实际周期理论认为,宏观经济经常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诸 如石油危机、农业歉收、战争、技术革新等,它们引起经济波动的途径是,要么使人们的偏 好发生变动,要么改变技术状况,要么使可利用的资源发生变动等,其中最常见、最值得分 析的是技术的冲击。其基本理论主要是说明一个经济中的实际收入和波动源取决于技术和资 本存量。假定技术进步,生产函数和总资源函数将会向上移动,使下期的消费和资本积累也

相应增加,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技术变化,经济会向新的稳定状态收敛,最终,资本存量、收 入、消费和投资都将增加到各自新的稳态水平上。 10.说明新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解答: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考察是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并结合长期劳动合 同的交错性质来说明的,如图21一2所示。 图21-2 13 假定经济起初位于总需求曲线AD,和新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ASK的交点上,这时价格 水平为P。,实际收入为y。假定经济受到总需求冲击,例如,由于企业对将来收益的预期发 生变化而减少了投资需求,全球经济的萎缩使净出口需求减少,增税、政府支出的减少或贷 币供给的减少等引起了总需求的减少,反映在总需求曲线上,则是总需求曲线从AD,向左移 动到AD。 现在假定劳动市场的工资合同为期3年,且每年都右占合同总数1/3的合同需要重新答订 按照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在总需求曲线移到D,后,实际收入下降到,价格水平亦下降至 P,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批劳动合同被重新签订为止。在第一批占总数1/3的劳动合同 重新签订时,劳动供求双方达成了较低的货币工资协议,较低的货币工资使短期总供给曲线 向右移动到ASK,这时价格水平下降到P,实际收入增加到y2。到了需求冲击后的第2年, 当第二批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时,劳动供求双方又达成了较低的货币工资协议,较低的货币工 资又使短期总供给曲线进一步向右移动到ASK 。相应地。 价格水平下降到,收入增加到 ,类似地,到了第三批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时,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到ASK,这时,价格水 平下降到P,而收入则恢复到了总需求冲击前的充分就业的水平y。 按照上述分析,在新凯恩斯主义看来,整个经济经历了3年左右的衰退。这便是新凯恩斯主 义对宏观经济波动所作的解释 11.说明宏观经济学目前的主要共识。 解答:目前宏 经济学的主要共识有以下四点: ()在长期中,一国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决定了它的国民的生活水平。 (②)制度对于长期经济增长是非常重要。 (3)在长期中,货币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但它并不影响失业率

相应增加,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技术变化,经济会向新的稳定状态收敛,最终,资本存量、收 入、消费和投资都将增加到各自新的稳态水平上。 10.说明新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解答: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考察是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并结合长期劳动合 同的交错性质来说明的,如图 21—2 所示。 图 21—2 假定经济起初位于总需求曲线 AD0 和新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 ASK0 的交点上,这时价格 水平为 P0,实际收入为 y0。假定经济受到总需求冲击,例如,由于企业对将来收益的预期发 生变化而减少了投资需求,全球经济的萎缩使净出口需求减少,增税、政府支出的减少或货 币供给的减少等引起了总需求的减少,反映在总需求曲线上,则是总需求曲线从 AD0 向左移 动到 AD1。 现在假定劳动市场的工资合同为期 3 年,且每年都有占合同总数 1/3 的合同需要重新签订。 按照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在总需求曲线移到 AD1 后,实际收入下降到 y1,价格水平亦下降到 P1,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批劳动合同被重新签订为止。在第一批占总数 1/3 的劳动合同 重新签订时,劳动供求双方达成了较低的货币工资协议,较低的货币工资使短期总供给曲线 向右移动到 ASK1,这时价格水平下降到 P2,实际收入增加到 y2。到了需求冲击后的第 2 年, 当第二批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时,劳动供求双方又达成了较低的货币工资协议,较低的货币工 资又使短期总供给曲线进一步向右移动到 ASK2,相应地,价格水平下降到 P3,收入增加到 y3,类似地,到了第三批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时,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到 ASK3,这时,价格水 平下降到 P4,而收入则恢复到了总需求冲击前的充分就业的水平 y0。 按照上述分析,在新凯恩斯主义看来,整个经济经历了 3 年左右的衰退。这便是新凯恩斯主 义对宏观经济波动所作的解释。 11.说明宏观经济学目前的主要共识。 解答:目前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共识有以下四点: (1)在长期中,一国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决定了它的国民的生活水平。 (2)制度对于长期经济增长是非常重要。 (3)在长期中,货币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但它并不影响失业率

(④)在短期,总需求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产量。 (⑤)在短期中,控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决策者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替换关系 (6)预期是重要的 12.给出两个西方学者将微观经济学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的例子。 解答:(1)在国际经济中,关于倾销的经济分析主要运用的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不完全竞争的 理论。(②)在新凯恩斯主义关于工资和价格黏性的理论分析中,也用到了微观经济学的不完 全竞争的理论 13.凯恩斯和弗里德曼都注意到了货币流通速度的顺周期性,分别用他们的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从各国的货币流通数据中大致可以看出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经济繁荣时,货币流通速 度上升;在经济萧条时,货币流通速度则是要么增长率放慢,要么绝对地下降。也就是说货 币流通速度往往是顺周期变动的。 (1)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货币需求和利率是成反向变动的,而利率的变动往往又是顺 周期的,也就是说利率在经济繁荣时上升,意退时下降,受此影响,货币需求在繁荣时期会趋于 下降,在衰退时期会趋于上升。而根据交易方程式M=PY货币需求又是和货币流通速度成 反向关系的(M=PY ),因此货币流通速度会表现出顺周期变动的特征。 经济萧条,利率下降,货币需求增加,货币流通速度降低 (2)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也能第对货币流通速度的顺周期波动提供合理 的解释。他的解释是这样的:由于货币的需求是由恒久性收入决定的,而在繁荣时期,恒久 性收入的增长相对慢于现期收入的增长,因而货币需求的增长相对慢于国民收入的增长,货 币流通速度也就上升或动加快上升;在衰退时期,恒久性收入的下降慢于现期收入的下降,因 而货币需求的下降也相对慢于国民收入的下降,货币流通速度就下降或增长放慢。这样,货 币流通速度就表现出顺周期的特征。(3)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都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顺周 期变动的。但是像费雪那样将货币流通速度看成是一个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外生变量,并据以 估计货币需求的方法是需要磋商的。可以换个思路研究这个问题,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人们

(4)在短期,总需求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产量。 (5)在短期中,控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决策者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替换关系。 (6)预期是重要的。 12.给出两个西方学者将微观经济学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的例子。 解答: (1)在国际经济中,关于倾销的经济分析主要运用的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不完全竞争的 理论。(2)在新凯恩斯主义关于工资和价格黏性的理论分析中,也用到了微观经济学的不完 全竞争的理论。 13. 凯恩斯和弗里德曼都注意到了货币流通速度的顺周期性,分别用他们的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从各国的货币流通数据中大致可以看出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经济繁荣时,货币流通速 度上升;在经济萧条时,货币流通速度则是要么增长率放慢,要么绝对地下降。也就是说,货 币流通速度往往是顺周期变动的。 (1)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货币需求和利率是成反向变动的,而利率的变动往往又是顺 周期的,也就是说利率在经济繁荣时上升,衰退时下降,受此影响,货币需求在繁荣时期会趋于 下降,在衰退时期会趋于上升。而根据交易方程式 MV=PY,货币需求又是和货币流通速度成 反向关系的( PY M V = ),因此货币流通速度会表现出顺周期变动的特征。 经济萧条,利率下降,货币需求增加,货币流通速度降低。 (2)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也能够对货币流通速度的顺周期波动提供合理 的解释。他的解释是这样的:由于货币的需求是由恒久性收入决定的,而在繁荣时期,恒久 性收入的增长相对慢于现期收入的增长,因而货币需求的增长相对慢于国民收入的增长,货 币流通速度也就上升或加快上升;在衰退时期,恒久性收入的下降慢于现期收入的下降,因 而货币需求的下降也相对慢于国民收入的下降,货币流通速度就下降或增长放慢。这样,货 币流通速度就表现出顺周期的特征。(3)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都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顺周 期变动的。但是像费雪那样将货币流通速度看成是一个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外生变量,并据以 估计货币需求的方法是需要磋商的。可以换个思路研究这个问题,将货币流通速度视为人们

行为的结果,也就是说,用人们的货币需求来解释货币流通速度,而不是用货币流通速度来 解释货币需求。 14.为什么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稳定化政策是必要的? 答: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价格和工资的黏性经济在遭受总需求冲击后(例如导致衰退),从 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回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刺激需求是必要 的若等待工资和价格向下压力带来经济恢复,将是个长期的痛苦过程。而政府采取刺激需求的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可较快恢复经济。正因为如此,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稳定经济的政策不仅是 必要的也是有效果的。 15.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假如某经济社会的总供给大于总周求则国民收入和就 业将发生什么变化?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什么样的财致政策或货币政策? 解答:凯恩斯所讲的“有效需求摩是指补会上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时的 需求。所谓供给价格是指,企业愿意 用一定数量工人、生 定数最六 品时,所必须取得的敏益过 收益必须等于生产这些产品所付出的生产要素的成本加上预期的利润,需求价格是指企业预期社会上 人们购买其产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 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企业会扩大生产:相反当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企业则 会缩减生产,减少雇佣工人。只有当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相等时,企业才能获得最大预期利润,从而 生产既不扩大也不缩小达到均 状态,这时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因此如果某经济社会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表明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经济萧 条,凯恩斯认为,这时需要政府采取扩张的财域政策或货币玫策对经济加以干预,以降低失业率,提高国 民收入水平。扩张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减少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付购买与转移支付:扩张的货币政 策主要是中央银行通过隆低再贴现率、法定准各金率,在市场上买进债券,增发货币,隆低利南,促 进消费与投资,增加社会有效需求。 16.为什么说卢卡斯供给曲线是建立在微观基础之上的宏观总供给曲线?为什么卢卡斯供给曲 线相对来说是更加经得起卢卡斯批评的? 答:卢卡斯供给曲线是由微观分析为基础推导的宏观总供给曲线,卢卡斯假定整个经济由个完 全相同的厂商组成,只要推出代表性厂商1的供给曲线,然后进行加总就可以得出整个社会的总供给曲 线 假定整个经济最优产出是Y“,第1个厂商的最优产出就是YN,记作Y,该厂商的产品价格为P, 该经济总的市场价格水平为P。卢卡斯总供给曲线推导的基础是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假设:厂商作出的

行为的结果,也就是说,用人们的货币需求来解释货币流通速度,而不是用货币流通速度来 解释货币需求。 14. 为什么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稳定化政策是必要的? 答: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价格和工资的黏性,经济在遭受总需求冲击后(例如导致衰退),从 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回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刺激需求是必要 的若等待工资和价格向下压力带来经济恢复,将是个长期的痛苦过程。而政府釆取刺激需求的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可较快恢复经济。正因为如此,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稳定经济的政策不仅是 必要的,也是有效果的。 15. 怎样理解凯恩斯的 “有效需求”概念? 假如某经济社会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则 国民收入和就 业将发生什么变化? 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 解答:凯恩斯所讲的“有效需求”,是指社会上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 需求。所谓供给价格是指,企业愿意雇佣一定数量工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时,所必须取得的收益,这一 收益必须等于生产这些产品所付出的生产要素的成本加上预期的利润。需求价格是指企业预期社会上 人们购买其产品时愿意支付的价格。 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企业会扩大生产;相反,当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企业则 会缩减生产,减少雇佣工人。只有当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相等时,企业才能获得最大预期利润,从而 生产既不扩大也不缩小,达到均衡状态,这时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因此,如果某经济社会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表明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经济萧 条,凯恩斯认为,这时需要政府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对经济加以干预,以降低失业率,提高国 民收入水平。扩张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减少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付购买与转移支付;扩张的货币政 策主要是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再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在市场上买进债券,增发货币,降低利率,促 进消费与投资,增加社会有效需求。 16. 为什么说卢卡斯供给曲线是建立在微观基础之上的宏观总供给曲线? 为什么卢卡 斯供给曲 线相对来说是更加经得起卢卡斯批评的? 答:卢卡斯供给曲线是由微观分析为基础推导的宏观总供给曲线,卢卡斯假定整个经济由 n 个完 全相同的厂商组成,只要推出代表性厂商 i的供给曲线,然后进行加总就可以得出整个社会的总供给曲 线。 假定整个经济最优产出是Y*,第 i 个厂商的最优产出就是 Y*/N,记作 * Yi ,该厂商的产品价格为 Pi , 该经济总的市场价格水平为 P。卢卡斯总供给曲线推导的基础是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假设:厂商作出的

理性决策是最优化的:厂商的产量供给取决于相对价格。 因此代表性厂商的供给曲线为Y=h(P-P+y'h>0 () 实际上,代表性厂商在制定未来价格时,并不知晓未米的经济总体价格水平,只能用未米的价格水 平预期P来代昔,于是,代表性厂商的供给曲线转化为 Y=hPrp'+yh>0② 代表性厂商对未来价格水平的预期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公认的经济信息P,另一部分是根据 自已的经验对公共信息的调整,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p=P+b(P-P).0≤b0,P为公众对价格的预期。 所以卢卡斯供给曲线是建立在微观基础之上的宏观曲线。卢卡斯批评指出丁伯根创立的用大规模 是 化时,计量模型的参数保持不变的基础之 但这个假 不住脚的。对于总量变量 间的关系预期是很重要的 。政策变化以后, 济当事人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他们的预期和行为,其结果是政策的变化会改变计量模型的参 数。于是利用既定的模型就无法准确地预测政策变化后的经济效果。相反,包括卢卡斯供给曲线在内 的新古典分析的长处在于其微观基础即厂商和家庭的目标和约束方面,已经把经济主体的预期和公共 信息考虑在内,因而其理论模型的参数很可能在政策变化时不发生改变,模型的验证和预测效果更好 因此相对容易经得起卢卡斯批评 17.长期劳动合同论与工资黏性有什么关系? 长期劳动合同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许多行业工人都参加工会组织。在工会化行业中,劳资 双方一般签订为期三年或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这会形成每三年谈判一次工资的周期,但不同行业 和厂商的合同的谈判和签订不是同步的,而是交错进行的,从而每年都有新的合同签订,也有合同 期满。影响工资谈判的因素很多,芳资双方对这些因素都要进行调查研究,从而谈判要花费成本 如果谈判不成,罢工给双方带来损失会更大,长期劳动合同对厂商和工人都是有利的,可以降低谈 判成本,减少罢工次数。因此,厂商和工人都愿通过谈判签订长期合同,其结果是合同期内工资固 定,而且由于合同期满的时间相互交错排除了工资适应条件变化而迅速调整的可能性。长期劳动 合同和交错到期的劳动合同使名义工资具有黏性

理性决策是最优化的;厂商的产量供给取决于相对价格。 因此代表性厂商的供给曲线为 Yi=h(Pi-P)+ * Yi h >0 (1) 实际上,代表性厂商在制定未来价格时,并不知晓未来的经济总体价格水平,只能用未来的价格水 平预期 P 来代替,于是,代表性厂商的供给曲线转化为 Yi=h(Pi￾e p )+ * Yi h >0 (2) 代表性厂商对未来价格水平的预期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公认的经济信息 P  ,另一部分是根据 自己的经验对公共信息的调整,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e p = P  +b( Pi 一 P  ),0≤b<1 (3) 将(3)式代入(2)式,可得 yi=h(1-b)(Pi-P ^ )+y * i 从整体上看,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是通过将所有企业的供给曲线加总而得到的。设整 个经济的生产由 n 个像企业 i 的企业组成,则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 y=nh(1-b)(P-P ^ )+y * (3) 式(3)即为卢卡斯总供给函数。其中 y 为总产出,P 为整个经济的价格水平,y *为经济的 潜在产量。卢卡斯总供给函数表示,经济的总产出与未被预期到的价格上升之间具有正相关 关系。经过系数的合并,卢卡斯总供给函数通常写为 y=y *+λ(P-P e ) 其中参数 λ>0,P e为公众对价格的预期。 所以卢卡斯供给曲线是建立在微观基础之上的宏观曲线。卢卡斯批评指出丁伯根创立的用大规模 宏观计量模型来模拟和评价经济政策的做法是建立在政策变化时,计量模型的参数保持不变的基础之 上的。但这个假设本身是站不住脚的。对于总量变量之间的关系,预期是很重要的。政策变化以后,经 济当事人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他们的预期和行为,其结果是政策的变化会改变计量模型的参 数。于是利用既定的模型就无法准确地预测政策变化后的经济效果。相反,包括卢卡斯供给曲线在内 的新古典分析的长处在于其微观基础,即厂商和家庭的目标和约束方面,已经把经济主体的预期和公共 信息考虑在内,因而其理论模型的参数很可能在政策变化时不发生改变,模型的验证和预测效果更好, 因此相对容易经得起卢卡斯批评。 17. 长期劳动合同论与工资黏性有什么关系? 长期劳动合同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中,许多行业工人都参加工会组织。在工会化行业中,劳资 双方一般签订为期三年或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这会形成每三年谈判一次工资的周期,但不同行业 和厂商的合同的谈判和签订不是同步的,而是交错进行的,从而每年都有新的合同签订,也有合同 期满。影响工资谈判的因素很多,劳资双方对这些因素都要进行调查研究,从而谈判要花费成本。 如果谈判不成,罢工给双方带来损失会更大,长期劳动合同对厂商和工人都是有利的,可以降低谈 判成本,减少罢工次数。因此,厂商和工人都愿通过谈判签订长期合同,其结果是合同期内工资固 定,而且由于合同期满的时间相互交错,排除了工资适应条件变化而迅速调整的可能性。 长期劳动 合同和交错到期的劳动合同使名义工资具有黏性

18.设总需求方程是120-20P,卢卡斯曲线控制着经济的运行。有100个企业,每个企业都有供给 方程y=4(PP+1。每个企业都用去年的价格P1和它自己的价格形成它对总价格水平的预 算,P=P+0.5P-R。 (1)通过解出P,求卢卡斯的总供给函数。 (②)现在假定P1.00,求总需求曲线和卡斯总供给曲线相交时的总产量水平和总价格水平。 (3)假设需求突然上升,AD方程变为131-20P求总产量和总价格。 解:(将P=P+0.5(P-P)代入每个企业的供给方程 0战9的量0总价格水平为 P=1 Y200x100100 131-20P=200p-100 20P时,总产量和总价格为 13020x1.05=110 19.设户卡斯供给函数为 y=c(P-P)+Y 其中,c=20000,Y=4000.当价格水平P为1.01、预期价格P为1.00时,产量y为 4200,即高于潜在水平Y=4000。假设总需求函数为 y=1101+1.288G+3.221MP (1)假设某一时期经济已处于产量为潜在水平的状态,并在近期内预期政策不会变化。货币供给 为600,政府支出为750,则价格水平为多少? (提示:如果不发生突然变动则实际价格水平和预期价格水平不相同。) (2)现假设美联储宜布将把货币供给从600增加到620,新的产量水平和价格水平将为多少? (3)现假设美联储宜布将把货币供给增加到620,实际上却增加到了670,新的产量水平和价格水

18. 设总需求方程是 120-20P,卢卡斯曲线控制着经济的运行。有 100 个企业,每个企业都有供给 方程 yi=4(Pi-P e )+1。 每个企业都用去年的价格 P-1 和它自己的价格形 成它对总价格水平的预 算,P e=P-1+0.5(Pi-P-1)。 (1)通过解出 Pi,求卢卡斯的总供给函数。 (2)现在假定 P-1=1.00,求总需求曲线和卢卡斯总供给曲线相交时的总产量水平和总价格水平。 (3)假设需求突然上升,AD 方程变为 131-20P,求总产量和总价格。 解: (1)将 P e=P-1+0.5(Pi-P-1)代入每个企业的供给方程 yi=2 Pi-2P-1+1 卢卡斯总供给函数为 y=100(2 Pi-2P-1+1)= 200 Pi-200P-1+100 (当个别企业的价格 Pi 变为全部企业的价格时, Pi 就成为 P) (2)若 P-1=1.00,则 y=200P-200+100=200P-100 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相交时的总产量和总价格水平为 120-20P=200P-100 P=1 y=200×1-100=100 若 AD 突然变为 131-20P 时,总产量和总价格为 131-20P=200P-100 P=1.05 y=131-20×1.05=110 19.设卢卡斯供给函数为 y=c (P-P ˆ )+Y * 其中,c=20000,Y *=4000。当价格水平 P 为 1.01、预期价格 P ˆ 为 1.00 时,产量 y 为 4200,即高于潜在水平 Y *=4000。假设总需求函数为 y=1101+1.288G+3.221M/P (1)假设某一时期经济已处于产量为潜在水平的状态, 并在近期内预期政策不会变 化。货币供给 为 600,政府支出为 750,则价格水平为多少? (提示:如果不发生突然变动,则实际价格水平和预期价格水平不相同。) (2)现假设美联储宣布将把货币供给从 600 增加到 620,新的产量水平和价格水平将 为多少? (3)现假设美联储宣布将把货币供给增加到 620,实际上却增加到了 670, 新的产量 水平和价格水

平将为多少? 解:(1)根据题意,经济处于潜在产量水平,近期内预期政策不变化因此: 4000=1101+1.288×750+3.221×600/F 得1933=1932.6 解得P≈1 D (2)假设美联储宜布将把货币供给从600增加到620, 产量仍是y=4000.。这时的价格为4000=1101+1.288×750+3,221×620/P 得1938=197,解得P=1033 得P=1.033 ③)美联钻宣布把货币供给从600增加到620.因此这时P=1.033,但实际增加到670。因此,卢卡 斯曲线为y=20000(P-1.033)+4000=20000P.16660 总需求为y=101+1,288x750*321×670P=206742158 由总周求等于总供给得:20674+2158 20000P.16660 解得P≈1.04,y≈4142 20.假定在通货膨胀政策方面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是一个非合作的斯塔克伯格博弈。政府占主 导地位,私人部们对政府的决策作出反应,而政府将根据跟随者的反应作出进一步的决策。假定政府的 最优化决策是 ax(π,y)=-cπ2-(U-行 5.t.yrF+B(π-x) c0,k1,E0

平将为多少? 解:(1)根据题意,经济处于潜在产量水平, 近期内预期政策不变化,因此: 4000=1101+1.288×750+3.221×600/P 得 1933= 1932.6 P 解得 P≈1 (2) 假设美联储宣布将把货币供给从 600 增加到 620, 产量仍是 y*=4000。这时的价格为:4000=1101+1.288×750+3.221×620/P 得 1933= 1997 P ,解得 P≈1.033 得 P=1.033 (3)美联锗宣布把货币供给从 600 增加到 620,因此,这时 P=1.033,但实际增加到 670。因此,卢卡 斯曲线为 y=20000(P-1.033)+4000=20000P-16660 总需求为 y=1101+1,.288×750+3.221×670/P=2067+ 2158 P 由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得:2067++ 2158 P =20000P-16660 解得 P≈1.04, y≈4142 20. 假定在通货膨胀政策方面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是一个非合作的斯塔克伯格博弈。 政府占主 导地位,私人部门对政府的决策作出反应,而政府将根据跟随者的反应作出进一 步的决策。假定政府的 最优化决策是 2 2 max ( , ) ( ) u y c y ky   = − − − st. y= ( )e y + −    c>0,k>1 ,β>0

式中π是通货膨胀率,π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下是自然失业率下的产量。假设 总供给曲线是卢卡斯供给曲线政府厌恶通货膨胀,那么政府零通货膨胀的政策是一个动态时间 一致的政策吗? 答:首先,如果政府实行零通胀的政策,且公众相信政府将坚持这个政策,则 π=π°=0 将上式代入政府的最优化函数,可得政府实施零通胀政策的效用 y=y U=-(y-ky)=一(k-1)y2 但零通胀政策不是一个动态时间一致的政策。因为假定政府许诺坚持零通胀 的政策,私人部门也相信了该承诺,此时政府得到最优化结果的通胀率将大于零。 推导如下: 先求解政府最优化的一阶条件,将最优化约束条件代入效用函数可得: 80-23-2+2rg-21-k0 求一阶条件得:U=-cπ2-[yB(π-π)一ky] 此时,x=(c+B)Bx+(K+1y 如果公众相信政府将坚持零通胀政策,此时政府的最优通胀率是: x=(c+B2)'B(K+1)y0(π=0) 代入政府的效用函数,得政府的效用 U,=-0+cB2)(k-1)2y U>U 所以,政府此时实行大于零的通胀率,效用将高于实行零通胀的效用。政府有 积极性放弃零通货膨胀 实行扩张性政策 但一且公众能理性预期到政府的这种行为及其结果,公众和政府共同博弈的 结果将是政府的效用是次优的U, π”=π 代入一阶条件 π*=π°=U,-℃Bk-1y U.=-k-)20+cB2y1

式中 π 是通货膨胀率, e  是预期通货膨胀率,y 是自然失业率下的产量。假设 总供给曲线是卢卡斯供给曲线,政府厌恶通货膨胀,那么,政府零通货膨胀的政策是一个动态 时间 一致的政策吗? 答: 首先,如果政府实行零通胀的政策,且公众相信政府将坚持这个政策,则  = e  =0 将上式代入政府的最优化函数,可得政府实施零通胀政策的效用 y =y U=-( y -k y ) 2 =一(k-1)2 y 2 但零通胀政策不是一个动态时间一致的政策。因为假定政府许诺坚持零通胀 的政策,私人部门也相信了该承诺,此时政府得到最优化结果的通胀率将大于零。 推导如下: 先求解政府最优化的一阶条件,将最优化约束条件代入效用函数可得: 2 e 2 2c 2 2 2 k y=0 U         = − − + −  (1- ) 求一阶条件得:U=-c  2 -[ y +B(  - e  )一 k y ] 2 此时, * 2 1 e     = c [ ( 1)y] K − ( + ) + + 如果公众相信政府将坚持零通胀政策,此时政府的最优通胀率是: * 2 1    = c ( 1)y 0 K − ( + ) +  ( *  =0 ) 代入政府的效用函数,得政府的效用 2 1 2 1 2 Uf = (1 c ) k y  − − − + ( -1) Uf>U0 所以,政府此时实行大于零的通胀率,效用将高于实行零通胀的效用。政府有 积极性放弃零通货膨胀,实行扩张性政策。 但一且公众能理性预期到政府的这种行为及其结果,公众和政府共同博弈的 结果将是政府的效用是次优的 Us  * = e  代入一阶条件  * = e  = 1 Uf =c k y  − ( -1) 2 2 1 2 Us= (k-1) 1 c y  − − + ( )

共1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