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分压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分压定律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理想气体(idealgases)分子间作用力忽略理想气体分子本身体积低压真实气体理想气体高温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其分压定律 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ideal gases) 真实气体 理想气体 低压 高温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本身体积 忽略 理想气体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stateequation)pV=nRT式中:p一气体的压力(Pa)V一气体的体积(m)国际单位制n一气体的物质的量(mol)T一热力学温度(K)R一摩尔气体常数(8.314J·moll.K-)或 8.314Pa-m2 ·mol-l.K-1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state equation) pV = nRT 式中:p — 气体的压力(Pa) T — 热力学温度(K) V — 气体的体积(m3 ) n — 气体的物质的量(mol) R —摩尔气体常数(8.314 J · mol-1· K-1 ) 3 1 1 8.314 − − 或 Pam mol K 国际单位制

计算时一律转换3、应用为国际单位制(1) 计算p、V、T、n四个物理量之一(2)计算气体摩尔质量mRTmRTpV=.M =pV=nRTMpV(3)计算气体密度pMmRTM = PRTp=M =RTpVp
3、应用 (1) 计算p、V、T、n 四个物理量之一 (2)计算气体摩尔质量 pV = nRT RT M m pV = pV mRT M = (3)计算气体密度 pV mRT M = p RT M = RT pM = 计算时一律转换 为国际单位制

例:为行车安全,可在汽车中装备空气袋防正碰撞时司机受到伤害。这种空气袋是用氮气充胀起来的,所用的氮气由叠氮化钠与三氧化二铁在火花的引发下反应生成总反应是:6NaN,+Fe,O3(s)→3Na,0(s)+2Fe(s)+9N2(g在25℃、748mmHg下,要产生75.0L的N2,计算需要叠氮化钠的质量?
例:为行车安全,可在汽车 中装备空气袋防止碰撞时司 机受到伤害。这种空气袋是 用氮气充胀起来的,所用的 氮气由叠氮化钠与三氧化二 铁在火花的引发下反应生成。 总反应是: 6NaN3+Fe2O3 (s) ⎯→ 3Na2O(s)+2Fe(s)+9N2 (g) 在25℃、748 mmHg下,要产生75.0 L的 N2,计算 需要叠氮化钠的质量?

理想气体分压定律二、1、分压:混合气体中某组分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的体积和温度时所具有的压力“PB”示之。称为该组分的分压力,nRT总体积PB =V2、道尔顿分压定律(1807、英国)(Daltonlawofpatialpresser)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不仅适于单一组分气体,也适于混合气体
二、理想气体分压定律 1、分压:混合气体中某组分单独占有与混合气 体相同的体积和温度时所具有的压力 称为该组分的分压力,“pB ”示之。 2、道尔顿分压定律(1807、英国) (Dalton law of patial presser ) V n RT p B B = 总体积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不仅适于单一组分气 体,也适于混合气体

混合气体:P一n总RT =(n +n, +..+n总总混合气体总压力等于各形式1组分气体分压之和B组分:n总NBnPRTBRT总P总n总总H某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总压与分数形式该组分气体摩尔分数的乘积
混合气体: RT V n P 总 总 总 = 1 2 j RT n n n V = + + + 总 ( ) = = + + + + + = j i j i p p p p p p 1 1 2 3 4 . B组分: RT V n P B B 总 = RT V n P 总 总 总 = 总 n 总 n P PB B = B B B P x n n P = P = 总 总 总 形式1 摩尔分数 形式2 混合气体总压力等于各 组分气体分压之和 某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总压与 该组分气体摩尔分数的乘积

注意:分压公式中的体积一定为容器的总体积NBNB而并非:PB=RT即: PBRTB总: T、P不变,n αVVni其中V为组分的分体积,V是混合气体的总体积VnVi-VV其中P.P是体积分数总V理想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P等于总压乘以该组分的体积分数形式3
注意:分压公式中的体积一定为容器的总体积 即: RT V n P B B 总 = 而并非: RT V n P B B B = i i i i T P V V i V V V P V V = = i i 总 、 不变,n V n 其中 为组分 的分体积,V是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n P 其中 是体积分数 理想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Pi等于总压乘 以该组分的体积分数 形式3

[例1]某容器中含有NH、O2、N,等气体的混合物。取样分析后其中:n(NH)= 0.320mol,n(02) = 0.180mol,n(N2)=0.700mol。混合气体的总压p=133.0kPa。试计算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某容器中含有NH3、O2 、N2等 气体的混合物。取样分析后, 其中: n(NH3 ) = 0.320mol, n(O2 ) = 0.180mol, n(N2 ) = 0.700mol。 混合气体的总压p = 133.0kPa。 试计算各组分气体的分压。 [例1]

解:n = n(NH3) + n(O2) + n(N2)= 0.320 + 0.180 + 0.700= 1.200 (mol)no2NNH3Po2ppPNH;nn0.1800.320x35.5x 133.00.3201.200= 35.5 (kPa)= 20.0 (kPa)p(N2) = p - p(NH3) - p(O2) = 133.0 - 35.5 - 20.0= 77.5(kPa)
n = n(NH3 ) + n(O2 ) + n(N2 ) = 0.320 + 0.180 + 0.700 = 1.200 ( mol ) 20.0 kPa) 35.5 0.320 0.180 p n n p 2 2 O O = ( = = p(N2 ) = p - p(NH3 ) - p(O2 ) = 133.0 - 35.5 - 20.0 = 77.5 ( kPa ) 35.5 kPa) 33.0 1.200 0.320 p n n p 3 3 NH NH = ( = = 1 解:

[例2]体积为10.0L含N2、O2、CO,的混合气体,T-30℃、p=93.3kPa,其中:p(O2)=26.7kPa,CO,的含量为5.00g,试计算CO,、N2分压5.00mc02: 0.114(mol)解:ncO2Mco244.01RTnco0.114 x 8.314 x303.152.87×10*(Pa)Pc0210.0×10-3VPn, = p- Pco, -Po, =(9.33 -2.67-2.87)×10t = 3.79×10*(Pa)
体积为10.0L含N2、O2、CO2的混合气体, T=30℃、p=93.3kPa, 其中:p(O2 )=26.7kPa, CO2的含量为5.00g, 试计算 CO 2 、N2分压 。 解: [例2] 0.114(mol) 44.01 5.00 M m n 2 2 2 CO CO CO = = = 2.87 10 (Pa) 10.0 10 0.114 8.314 303.15 V n RT p 4 3 C O C O 2 2 = = = − p p p p (9.33 2.67 2.87) 10 3.79 10 (Pa) 4 4 N2 CO2 O2 = − − = −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6.4 化学反应的限度 6.5 化学平衡的移动.pdf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6.1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6.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6.3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pdf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化学动力学总结.pdf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酸碱平衡.pdf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配合物的基本概念.pdf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配位平衡与多种平衡的相互转化.pdf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杂化轨道理论.pdf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pdf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化学中的哲学周题——现代分子桔雄理渝的哲学简题.pdf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稿)配位解离平衡与相关平衡常数.pdf
- 山东农业大学:《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课件(实验指导,共六个实验).pdf
- 《化学信息学》课程授课教案 Chemoinformatics(讲稿,共八章).pdf
- 《化学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 Chemoinformatics(研究生).pdf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单元 色谱分析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单元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单元 吸光光度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单元 电位分析法.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单元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单元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Gravimetry(Gravimetric Analysis)& Precipitation Titration.ppt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单元 氧化还原滴定法 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 Redox titration.ppt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ppt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标准摩尔生成焓).ppt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盖斯定律 Hess).ppt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热化学方程式 thermochemical equation).ppt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反应热与焓).ppt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ppt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热力学基本概念).ppt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化学反应的方向与Gibbs自由能变).ppt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分子结构(键级计算——高中化学竞赛中的键级问题).pdf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原子结构 1.1 薛定谔方程与四个量子数.pdf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原子结构 1.2 电子排布.pdf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原子结构 1.3 元素周期律.pdf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原子结构 1.4 氢原子光谱.pdf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薛定谔的猫和陶瓷.pdf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薛定谔——为人类理解自然和自身而奋斗.pdf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近似能级次序长期之争及解决途径.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