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课程实验实习指导书

测量学实验实习指导书石河子大学2005年11月
测量学实验实习指导书 石河子大学 2005 年 11 月

前言本手册的编写是在1995年石河子农学院水利系测量教研室所编“测量实验与实习报告手册”的基础上,并参与其它兄弟院校的实验(实习)项目,以及编者从事测量教学、实习的教学经验等内容汇编而成。手册共分三部分,以适应现行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第一部分介绍实验须知,强调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并列出记录计算规则。第二部分为实验与实验报告部分,偏重介绍操作步骤、作业方法及正确填表格计算。第三部分为实习部分,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安排实习内容、方法与技术要求。根据以往学生实习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在实习方法上加以提示说明,以指导学生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之目的。本手册根据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园艺、林学、农资等专业测量学教学要求而编,各专业任课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适当选用。本手册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编者:王京李恺陈伏龙2005年11月1
1 前 言 本手册的编写是在 1995 年石河子农学院水利系测量教研室所编 “测量实验与实习报告手册”的基础上,并参与其它兄弟院校的实验(实 习)项目,以及编者从事测量教学、实习的教学经验等内容汇编而成。 手册共分三部分,以适应现行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 第一部分介绍实验须知,强调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并列出记录计 算规则。 第二部分为实验与实验报告部分,偏重介绍操作步骤、作业方法 及正确填表格计算。 第三部分为实习部分,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安排实习内容、方法与 技术要求。根据以往学生实习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在实习方法上加以 提示说明,以指导学生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之目的。 本手册根据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园艺、林 学、农资等专业测量学教学要求而编,各专业任课教师可根据授课内 容,适当选用。 本手册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编者:王 京 李 恺 陈伏龙 2005 年 11 月

目录(3)第一部分测量实验须知第二部分测量实验项目及实验报告·(6)(6)实验一水准仪使用·实验二(9)水准测量(闭合水准路线).实验三:(12)微倾水准仪检验与校正.实验四(15)经纬仪使用实验五. (18)水平角观测(测回去)…实验六经纬仪检验与校正(21)实验七坚直角逐观测及竖盘指标差检验与校正(24)实验八距离量及磁方位角测定(27)实验九钢尺精密量距(28)实验十经伟仪钢尺导线测量.(31)实验十一大平板仪的认识及使用(34).(37)实验十二点位测设的基本工作实验十三(41)设计坡度线的测设实验十四(43)线路横纵断面水准测量.第三部分测量实习·(47)(48)实习的准备、计划及注意事项…(50)实习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67)实习的成果整理、技术总结和考核工作(69)实习的报告封面与目录2
2 目 录 第一部分 测量实验须知. (3) 第二部分 测量实验项目及实验报告. (6) 实验一 水准仪使用. (6) 实验二 水准测量(闭合水准路线).(9) 实验三 微倾水准仪检验与校正.(12) 实验四 经纬仪使用.(15) 实验五 水平角观测(测回去).(18) 实验六 经纬仪检验与校正.(21) 实验七 坚直角逐观测及竖盘指标差检验与校正.(24) 实验八 距离丈量及磁方位角测定. .(27) 实验九 钢尺精密量距. .(28) 实验十 经伟仪钢尺导线测量. .(31) 实验十一 大平板仪的认识及使用. .(34) 实验十二 点位测设的基本工作. (37) 实验十三 设计坡度线的测设. (41) 实验十四 线路横纵断面水准测量. (43) 第三部分 测量实习.(47) 实习的准备、计划及注意事项.(48) 实习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50) 实习的成果整理、技术总结和考核工作.(67) 实习的报告封面与目录.(69)

第一部分 测量实验须知一、实验前准备实验前学生要预习实验指导书,掌握实验目的与要求、操作步骤及有关注意事项。根据实验内容复习教材中的有关章节,掌握基本概念,完成实验任务;若发现未认真准备者,可暂停其参加实验。测量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班应根据需要编成若干小组,设组长一人。二、领借仪器、工具要求1、实验前,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或指定专人凭学生证)向仪器室领借仪器、工具:借用者当场清点检查,如有不符,可向发放人员说明,以分清责任。2、小组借用的仪器、工具,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借或调换;若发现仪器或工具遭受损坏、遗失,应立即向指导教师和仪器发放人员报告,视情节轻重,予以赔偿处理。3、实验结束,应清点所用仪器、工具,擦净后如数交还仪器室。三、仪器使用注意事项1、携带仪器时,检查仪器箱盖是否锁好,拉手、背带是否牢固。2、打开仪器时,注意仪器箱平衡,以免摔坏仪器;开箱后,记清仪器在箱内安放位置,以便按原样放回,避免因放错位置而损伤仪器。3、提取仪器时,应先松开各制动螺旋,再用手握住仪器坚实部位,紧拿轻放,切勿用手提望远镜以损坏各部件间的连接:取出仪器后关好仪器箱,严禁在箱上坐人。4、安置仪器于三脚架之前,应注意脚架高度适当,紧脚架螺旋:安置时,一手握住仪器,一手拧紧连接螺旋。5、野外作业时,必须做到:(1)人不离仪器,严防无人看管或无关人员拨弄,切勿将仪器靠3
3 第一部分 测量实验须知 一、实验前准备 实验前学生要预习实验指导书,掌握实验目的与要求、操作步骤 及有关注意事项。根据实验内容复习教材中的有关章节,掌握基本概 念,完成实验任务;若发现未认真准备者,可暂停其参加实验。 测量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班应根据需要编成若干小组,设 组长一人。 二、领借仪器、工具要求 1、实验前,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或指定专人凭学生证)向 仪器室领借仪器、工具;借用者当场清点检查,如有不符,可向发放 人员说明,以分清责任。 2、小组借用的仪器、工具,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借或调换;若发 现仪器或工具遭受损坏、遗失,应立即向指导教师和仪器发放人员报 告,视情节轻重,予以赔偿处理。 3、实验结束,应清点所用仪器、工具,擦净后如数交还仪器室。 三、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1、携带仪器时,检查仪器箱盖是否锁好,拉手、背带是否牢固。 2、打开仪器时,注意仪器箱平衡,以免摔坏仪器;开箱后,记清 仪器在箱内安放位置,以便按原样放回,避免因放错位置而损伤仪器。 3、提取仪器时,应先松开各制动螺旋,再用手握住仪器坚实部位, 紧拿轻放,切勿用手提望远镜以损坏各部件间的连接;取出仪器后关 好仪器箱,严禁在箱上坐人。 4、安置仪器于三脚架之前,应注意脚架高度适当,拧紧脚架螺旋; 安置时,一手握住仪器,一手拧紧连接螺旋。 5、野外作业时,必须做到: (1)人不离仪器,严防无人看管或无关人员拨弄,切勿将仪器靠

在墙边或树上,以防跌损;(2)撑伞遮阳、遮雨,严防仪器日晒雨淋:(3)若发现透镜表面有灰尘或其它污物,应先用柔软清洁的毛刷除去,再用镜头纸擦拭,严禁用手帕、粗布或其它纸张擦拭:(4)各制动螺旋适力制动,微动螺旋勿扭至尽头,以免失灵;(5)转动仪器时,先松开制动螺旋,动作准确、轻捷、用力均匀:(6)使用仪器时,仪器性能尚未了解部件,不得擅自操作;(7)仪器装箱时,松各制动螺旋,入箱后试关一次,确认安放稳妥,再拧紧各制动螺旋,以免仪器在箱内晃动、受损、最后关箱上锁;(8)仪器搬站时,对于长距离或难行地段,应将仪器装箱,再搬站:在短距离和平坦地段,先检查连接螺旋,再收拢脚架,一手握基座架,一手握脚架,竖直搬移,禁横扛仪器搬移:罗盘仪搬站时,应将磁针固定,使用时再将磁针放松。四、工具使用注意事项1、钢尺须防压、防扭、防潮湿,用毕擦净上油,卷入盒内。2、皮尺严防潮湿:万一潮湿,应凉于后再收入盒内。3、水准尺、标杆禁止受力:不准贴靠树、墙上或电线杆上。4、严禁用水准尺、标杆作为抬担工具。五、测量记录要求1、测量实验时,根据规定每人或小组提交实验报告一份。2、观测成果需绘图铅笔(H一3H)记入手薄内,不得用零星纸片记录或现行转抄。3、字体应端正清晰,按稍大于格高的一半进行填写,留出空隙作出改正错误用。4、记录数字要全,不得省略零位。如水准尺读数1.300,度盘读数15°00”00”、127°02”06”中的“0”均应填写。4
4 在墙边或树上,以防跌损; (2)撑伞遮阳、遮雨,严防仪器日晒雨淋; (3)若发现透镜表面有灰尘或其它污物,应先用柔软清洁的毛刷 除去,再用镜头纸擦拭,严禁用手帕、粗布或其它纸张擦拭; (4)各制动螺旋适力制动,微动螺旋勿扭至尽头,以免失灵; (5)转动仪器时,先松开制动螺旋,动作准确、轻捷、用力均匀; (6)使用仪器时,仪器性能尚未了解部件,不得擅自操作; (7)仪器装箱时,松各制动螺旋,入箱后试关一次,确认安放稳 妥,再拧紧各制动螺旋,以免仪器在箱内晃动、受损、最后关箱上锁; (8)仪器搬站时,对于长距离或难行地段,应将仪器装箱,再搬 站;在短距离和平坦地段,先检查连接螺旋,再收拢脚架,一手握基 座架,一手握脚架,竖直搬移,禁横扛仪器搬移;罗盘仪搬站时,应 将磁针固定,使用时再将磁针放松。 四、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1、钢尺须防压、防扭、防潮湿,用毕擦净上油,卷入盒内。 2、皮尺严防潮湿;万一潮湿,应凉干后再收入盒内。 3、水准尺、标杆禁止受力;不准贴靠树、墙上或电线杆上。 4、严禁用水准尺、标杆作为抬担工具。 五、测量记录要求 1、测量实验时,根据规定每人或小组提交实验报告一份。 2、观测成果需绘图铅笔(H—3H)记入手簿内,不得用零星纸片 记录或现行转抄。 3、字体应端正清晰,按稍大于格高的一半进行填写,留出空隙作 出改正错误用。 4、记录数字要全,不得省略零位。如水准尺读数 1.300,度盘读 数 15º00’00”、127º02’06”中的“0”均应填写

1、观测者读出数后,记录者应将数字复诵一遍,以防听错、记错。2、若记录有错,不得用橡皮擦拭,应用细线划去错误部分,在原字上方补记正确数字。3、按四舍六入,五前单进、双不进的取数规则进行计算。如数字1.2335和1.2345取值均为1.234
5 1、观测者读出数后,记录者应将数字复诵一遍,以防听错、记错。 2、若记录有错,不得用橡皮擦拭,应用细线划去错误部分,在原 字上方补记正确数字。 3、按四舍六入,五前单进、双不进的取数规则进行计算。如数字 1.2335 和 1.2345 取值均为 1.234

第二部分测量实验项目及实验报告实验一水准仪使用自的与要求1、认识水准仪的基本构造,了解各部件的功能2、初步掌握水准仪的安置、高差的测定;3、测量仪器工具:水准仪1台,水准仪脚架1个,水准尺1副;4、人员组织:每四人一组,轮换操作。实验步骤1、安置仪器于A、B两点之间:2、认出下列部件,了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1)准星和照门(2)目镜调焦螺旋(3)物镜调焦螺旋(4)水准器(5)制动、微动螺旋(6)微倾螺旋3、粗平:(1)在粗平过程中,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与脚螺旋的左手大拇指运动方向一致;(2)粗平时先转动两个脚螺旋,再转动第三个脚螺旋(既三点为一面),直至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既仪器竖轴处于竖直位置。4、照准:(既消除视差的方法)(1)将后视点A的水准尺立直:(2)利用望远镜准星和照门粗瞄于后视点A的水准尺,并制动、微动望远镜螺旋于后视点A的水准尺;(3)转动目镜调焦螺旋,看清十字丝:(4)转动物镜调焦螺旋看清水准尺:(5)反复(3)、(4)过程,直至十字丝精确照准水准尺,既为消除了视差。照准前视点B消除视差的方法同此。5、精平:(1)每次读数之前,均应精平:6
6 第二部分 测量实验项目及实验报告 实验一 水准仪使用 目的与要求 1、认识水准仪的基本构造,了解各部件的功能; 2、初步掌握水准仪的安置、高差的测定; 3、测量仪器工具:水准仪 1 台,水准仪脚架 1 个,水准尺 1 副; 4、人员组织:每四人一组,轮换操作。 实验步骤 1、安置仪器于 A、B 两点之间; 2、认出下列部件,了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 (1)准星和照门 (2)目镜调焦螺旋 (3)物镜调焦螺旋 (4)水准器 (5)制动、微动螺旋 (6)微倾螺旋 3、粗平: (1) 在粗平过程中,圆水准器气泡移动方向与脚螺旋的左手大拇 指运动方向一致; (2)粗平时先转动两个脚螺旋,再转动第三个脚螺旋(既三点为 一面),直至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既仪器竖轴处于竖直位置。 4、照准:(既消除视差的方法) (1)将后视点 A 的水准尺立直; (2)利用望远镜准星和照门粗瞄于后视点 A 的水准尺,并制动、 微动望远镜螺旋于后视点 A 的水准尺; (3)转动目镜调焦螺旋,看清十字丝; (4)转动物镜调焦螺旋看清水准尺; (5)反复(3)、(4)过程,直至十字丝精确照准水准尺,既为消 除了视差。照准前视点 B 消除视差的方法同此。 5、精平: (1) 每次读数之前,均应精平;

(2)精平时,转动微倾螺旋,调至管水准器气泡两个半边影象符合,此时,管水准器气泡居中,既视准轴视线精确水平。6、读数:(1)以望远镜横丝读取后视点A的水准尺读数至毫米,然后记入手簿;(2)切记读完报数之前应观察是否仍为精平,否则读数做废;(3)再重复4一8项,读取前视点B的前视读数,记入手簿。记录手簿(见实验报告一)自镜对光螺旋望远镜水准管水准管气泡观察窗圆水准器a基座脚螺旋物镜对光螺旋微倾螺旋制动螺旋微动螺旋N
7 (2) 精平时,转动微倾螺旋,调至管水准器气泡两个半边影象 符合,此时,管水准器气泡居中,既视准轴视线精确水平。 6、读数: (1) 以望远镜横丝读取后视点 A 的水准尺读数至毫米,然后记 入手簿; (2) 切记读完报数之前应观察是否仍为精平,否则读数做废; (3) 再重复 4—8 项,读取前视点 B 的前视读数,记入手簿。 记录手簿(见实验报告一)

实验报告一水准仪使用班级日期小组姓名成绩一、完成下列填空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转动安装仪器后,转动看清十字丝,通过粗瞄水准尺,转动精确照准水准尺,转动消除视差,转动使管气泡居中,最后读取读数。二、完成手薄中高差计算水准测量手薄高备测点后视读「前视读差注S数站数(高低)+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后前教师00
8 实验报告一 水准仪使用 日期 班级 小组 姓名 成绩 一、完成下列填空 安装仪器后,转动 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转动 看清十字丝,通过 粗瞄水准尺,转动 精确照准水准尺, 转动 消除视差,转动 使管气泡居中, 最后读取读数。 二、完成手薄中高差计算 水 准 测 量 手 薄 测 站 点 号 后视读 数 前视读 数 高 差 备 注 + - (高低) 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前 后 前 教师

实验二水准测量(闭合水准路线)自的与要求1、根据相对高程点(既水准点)测算待定点的高程;2、熟悉闭合水准路线的施测方法;3、观测高差闭合差应≤容许高差闭合差土12n毫米准备工作1、场地布置:(1)每组在一适当场地,选一水准点并编号(其高程可假定为一整数,如50米);(2)在场地选一点作为高程待测点另编号1。2、仪器、工具:水准仪1台,脚架1个,水准尺1副:尺垫1副。3、人员组织;立尺2人,观测1人,记录1人,轮换操作。实验步骤1、安置水准仪于距水准点与转点1大约等距离处,在水准点上立尺,读取后视读数,再转点1上立尺读取前视读数,记入手薄,并计算高差;2、安置水准仪于距转点1、转点2大约等距离处,在转点1上读取后视读数,转点2上读取前视读数,记入手薄,并计算高差:3、同法进行,经过选定高程待测点1点后,经转点3、4返回原水准点:4、检核计算后视读数总和一前视读数总和=观测高差代数和5、进行高程待测点1点的高程计算。注意事项1、水准点和选定高程待测点下不放置尺垫,仅转点下放置尺垫:2、读完后视读数仪器不能搬动,读完前视读数尺垫不能移动:3、每次读数前要调管水准气泡居中:读数时,水准尺要立直。9
9 实验二 水准测量(闭合水准路线) 目的与要求 1、根据相对高程点(既水准点)测算待定点的高程; 2、熟悉闭合水准路线的施测方法; 3、观测高差闭合差应≤容许高差闭合差±12 n 毫米. 准备工作 1、场地布置: (1) 每组在一适当场地,选一水准点并编号(其高程可假定 为一整数,如 50 米); (2) 在场地选一点作为高程待测点另编号 1。 2、仪器、工具:水准仪 1 台,脚架 1 个,水准尺 1 副;尺垫 1 副。 3、人员组织;立尺 2 人,观测 1 人,记录 1 人,轮换操作。 实验步骤 1、安置水准仪于距水准点与转点 1 大约等距离处,在水准点上立 尺,读取后视读数,再转点 1 上立尺读取前视读数,记入手簿,并计 算高差; 2、安置水准仪于距转点 1、转点 2 大约等距离处,在转点 1 上读 取后视读数,转点 2 上读取前视读数,记入手簿,并计算高差; 3、同法进行,经过选定高程待测点 1 点后,经转点 3、4 返回原 水准点; 4、检核计算 后视读数总和一前视读数总和=观测高差代数和 5、进行高程待测点 1 点的高程计算。 注意事项 1、水准点和选定高程待测点下不放置尺垫,仅转点下放置尺垫; 2、读完后视读数仪器不能搬动,读完前视读数尺垫不能移动; 3、每次读数前要调管水准气泡居中;读数时,水准尺要立直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测量学》课程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电子教案讲义,共十六章).doc
- 《地面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内蒙古科技大学:张会战,共五章).ppt
- 《地面工程测量》课程授课教案(讲义).doc
- 《地面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 Ground Engineering Surveying.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一 尺寸测量.pdf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三 表面粗糙度.pdf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二 形位误差测量.pdf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四 齿轮综合误差测量.pdf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尺寸链.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圆柱螺纹的公差与检测.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圆锥公差与检测.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孔与轴的检测.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几何公差与几何误差检测.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轮廓及检测.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孔、轴公差与配合.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几何量测量基础.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内蒙古农业大学:张丽春).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合肥工业大学测量学B(题目).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合肥工业大学测量学试卷A(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合肥工业大学测量学B(答案).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合肥工业大学测量学试卷A(题目).doc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徕卡GPS智能超站仪.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教案.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喜利得激光测量产品介绍.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徕卡TPS1200全站仪和GPS1200测量系统新产品介绍.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Z-MaxGPS展示.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GPS测量学综合教案.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GPS测量的原理与应用.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1975年首次珠峰高程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2005年珠峰高程复测.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地形图测量测绘.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直线方向的测量.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钢尺测距.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测量误差理论.ppt
- 《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高程测量.ppt